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酚和5-FU联合处理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1
作者 许杨 徐佳丽 +2 位作者 张会霞 路上云 邱服斌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19-426,共8页
目的探讨甘草酚(GC)和5-FU联合处理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为研究对象,细胞分别以0,2.5,5,10,15,20μmol/L 5-FU以及0,5,10,20,30,40μmol/L GC处理细胞48 h,用结晶紫染色法计... 目的探讨甘草酚(GC)和5-FU联合处理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为研究对象,细胞分别以0,2.5,5,10,15,20μmol/L 5-FU以及0,5,10,20,30,40μmol/L GC处理细胞48 h,用结晶紫染色法计算细胞存活率以确定最佳处理浓度。HCT116细胞分别以10μmol/L 5-FU、20μmol/L GC及10μmol/L 5-FU+20μmol/L GC处理12,24,36,48,60 h,用结晶紫染色法计算细胞存活率以确定最佳处理时间。HCT116细胞分别常规培养(对照组)、10μmol/L 5-FU、20μmol/L GC及10μmol/L 5-FU+20μmol/L GC处理48 h,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裂解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PARP)、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磷酸化组蛋白H3(p-Histone H3)和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2(p-JAK2)的表达水平。固定5-FU与GC的浓度比例为1∶2,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5-FU、GC单独或联合处理细胞48 h,采用Chou-Talalay方程计算协同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评估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5-FU和GC抑制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μmol/L和20μmol/L,5-FU和GC联合处理HCT116细胞抑制增殖的最佳时间为48 h。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FU+GC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与5-FU组和GC组相比,5-FU+GC组细胞存活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FU+GC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协同指数计算结果显示,所有处理组合的CI值均小于1,GC和5-FU的联合处理有协同效应。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FU+GC组HCT116细胞中cleaved-PARP表达上调(P<0.05),PD-L1和p-JAK2表达显著下调(P<0.05),p-Histone H3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5-FU组相比,5-FU+GC组HCT116细胞中cleaved-PARP表达显著上调(P<0.05),p-Histone H3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GC和5-FU联合处理通过下调JAK2的磷酸化水平抑制PD-L1、p-Histone H3的表达,抑制HCT11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增加其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酚 结肠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甘草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许有瑞 倪京满 +3 位作者 孟庆刚 张承忠 高燕 王锐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从甘草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从甘草中分别提取纯化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生物碱和多糖,并进行活性比较。然后以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为指导,从甘草黄酮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并对其抑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 目的从甘草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从甘草中分别提取纯化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生物碱和多糖,并进行活性比较。然后以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为指导,从甘草黄酮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并对其抑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甘草黄酮和甘草次酸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从甘草黄酮中分离鉴定了一活性成分—甘草酚,其表现为快速的非剂量依赖性的非竞争性抑制类型,且IC50=0.26μg·mL-1,而甘草次酸却表现为快速的剂量依赖性的不可逆抑制类型,IC50=102.4μg·mL-1。结论甘草酚可作为一种有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甘草 甘草酚 甘草次酸
下载PDF
粗毛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曾路 张如意 +2 位作者 王动 高丛元 楼之岑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1年第2期124-129,共6页
从新疆产粗毛甘草(Glycyrrhiza aspera Pall.)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光谱解析和化学关联分别证明为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甘草甙(liquirit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甘草酚(glycyrol)、异甘草酚(isoglycyrol)、甘草香豆... 从新疆产粗毛甘草(Glycyrrhiza aspera Pall.)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光谱解析和化学关联分别证明为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甘草甙(liquirit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甘草酚(glycyrol)、异甘草酚(isoglycyrol)、甘草香豆素(glycycoumarin)和异甘草香豆素(isoglycycoumarin)。这些成分均为首次从粗毛甘草中获得,其中异甘草香豆素是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粗毛甘草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反相二维色谱制备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9
4
作者 朱靖博 籍立新 +4 位作者 萧伟 丁燕 黄文哲 屠鹏飞 王永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33-2040,共8页
目的构建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系统性分离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特异性吸附材料富集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自主研发的制备色谱工厂系统,采用色谱分离专家系统软件优化分离制备条件,通过上样量和富集次数等参数的考察,建立了基于分离富集模式... 目的构建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系统性分离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特异性吸附材料富集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自主研发的制备色谱工厂系统,采用色谱分离专家系统软件优化分离制备条件,通过上样量和富集次数等参数的考察,建立了基于分离富集模式的反相二维色谱制备甘草黄酮有效部位及单体化合物的方法。结果建立了以C18为分离、富集填料,甲醇-水、乙腈-水为一维、二维分离流动相,水为富集稀释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和稀释富集液的体积流量均为21 m L/min,上样量300 mg,富集次数3次的二维色谱分离制备甘草黄酮的方法,其分离过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应用该方法分离制备,可重复获得16个甘草黄酮部位和甘草苷、甘草素、芒柄花黄素、刺甘草查耳酮、7,4′-二羟基黄酮、4′-O-[β-D-apio-D-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liquiritigenin、异甘草素、甘草酚、甘草香豆素共9个单体化合物。结论建立的甘草黄酮的制备方法为甘草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甘草黄酮活性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二维色谱 甘草 黄酮类化合物 色谱分离专家系统 甘草苷 甘草素 芒柄花黄素 刺甘草查耳酮 7 4′-二羟基黄酮 4′-O-[β-D-apio-D-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liquiritigenin 异甘草素 甘草酚 甘草香豆素
原文传递
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与质量综合评价优化葛根芩连汤煎煮工艺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蓓蕾 韩晓宇 +8 位作者 刘晶晶 张文君 孙志伟 胡扬 綦峥 杨雪晶 孙文斌 杨娜娜 李文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7070-7081,共12页
目的优化和科学评价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的煎煮工艺,为其经典方剂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以及提供参考。方法以指纹图谱概貌结合多指标定量为综合评价,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加水量、浸泡时间... 目的优化和科学评价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的煎煮工艺,为其经典方剂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以及提供参考。方法以指纹图谱概貌结合多指标定量为综合评价,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优化。指纹图谱研究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正、负离子模式检测,在质荷比(m/z)50~1200进行扫描,建立29批GQD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指认。对图谱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UPLC多波长检测方法测定木兰花碱、葛根素、药根碱、巴马汀、黄芩苷、大豆苷元、黄芩素、甘草苷8个成分含量,计算各样品综合得分,优化煎煮工艺。结果建立了29个试验号GQD样品的UPLC-Q-TOF-MS正、负离子模式下指纹图谱。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有共有峰23、19个,并对其进行指认,指认出葛根素、大豆苷元、黄芩素、黄芩苷、巴马汀、药根碱、木兰花碱、甘草苷、甘草次酸、大豆苷、异甘草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甘草酸、glyasperins D、甘草醇、绿原酸、韧黄芩素Ⅱ。对共有峰中8个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以计算综合得分,综合得分结果显示,26号工艺为最佳工艺。最终确定GQD最佳煎煮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0.5 h,煎煮3次,每次0.5 h。结论所得出的GQD最佳煎煮工艺主要成分溶出率高,稳定可行,可为经典方剂GQD复方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指纹图谱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煎煮工艺 UPLC-Q-TOF-MS 葛根素 大豆苷元 黄芩素 黄芩苷 巴马汀 药根碱 木兰花碱 甘草苷 甘草次酸 大豆苷 异甘草苷 汉黄芩苷 汉黄芩素 甘草酸 glyasperins D 甘草醇 绿原酸 韧黄芩素Ⅱ
原文传递
异戊烯基香豆素类化合物抑制A549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构效关系
6
作者 吴新玉 成蕾 +4 位作者 邓艳 王婷婷 刘洪 王森 叶林虎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0期2190-2196,共7页
目的探讨异戊烯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其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体外培养,采用不同浓度异戊烯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甘草香豆素(GCM)、甘草酚(GC)、补骨脂定(PSO)、香豆雌酚(COM)... 目的探讨异戊烯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其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体外培养,采用不同浓度异戊烯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甘草香豆素(GCM)、甘草酚(GC)、补骨脂定(PSO)、香豆雌酚(COM)、7-去甲基软木花椒素(DE)、7,2',4'-trihydroxy-5-methxy-3-penylcoumarin(TMP)和蛇床子素(OST)分别处理肺癌A549细胞36、72 h后,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TOPK、C-PARP、Bcl-2、Bax、p62、LC3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受试化合物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和时间相关性;10μmol/L的GCM、GC、PSO、COM、DE、TMP组Bcl-2表达均下降(P<0.05);A549细胞经10μmol/L GCM、GC、PSO处理后,TOPK的表达显著降低,C-PARP、LC3Ⅱ、p6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异戊烯基香豆素类化合物GCM、GC、PSO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其抗增殖活性可能与香豆素母核苯环上的异戊烯基结构取代和母核C-3位上苯环的取代及其环上游离的羟基有关;其抗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发生不完全自噬并抑制自噬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烯基香豆素 A549细胞 细胞增殖 构效关系 甘草香豆素 甘草酚 补骨脂定 香豆雌酚 7-去甲基软木花椒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