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V-GlyT2 siRNA对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徐伟 王健 +2 位作者 丁卓峰 李珍 张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GlyT2 siRNA慢病毒载体(LV-GlyT2 siRNA)对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方法将骨癌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阴性对照病毒组(LV-NC组)和阳性病毒组(LV-GlyT2 siRNA组),每组10只。骨癌痛第7天,3组大鼠分...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GlyT2 siRNA慢病毒载体(LV-GlyT2 siRNA)对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方法将骨癌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阴性对照病毒组(LV-NC组)和阳性病毒组(LV-GlyT2 siRNA组),每组10只。骨癌痛第7天,3组大鼠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病毒(LV-NC)及GlyT2 siRNA慢病毒载体(LV-GlyT2 siRNA);骨癌痛第9天开始大鼠均鞘内注射吗啡,连续7d。分别于癌细胞接种前及接种后7d测量大鼠术侧后肢机械缩足阈值(MWT);注射吗啡后1d、3d、5d、7d测量大鼠甩尾潜伏期,并计算%MPE值;注射吗啡第7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GlyT2蛋白的表达。结果 3组大鼠癌细胞接种前及接种后7d的术侧后肢MWT在不同时间上有差异(P<0.05),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3组大鼠接种后7d的MWT较接种前下降(P<0.05)。3组大鼠注射吗啡后1d、3d、5d、7d的%MPE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注射吗啡后5d和7d,LV-GlyT2 siRNA组大鼠%MPE值较其他组升高(P<0.05)。LV-GlyT2 siRNA组GlyT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LV-NC组和NS组(P<0.05)。结论下调GlyT2表达可缓解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疼痛 glyt2 慢病毒载体 吗啡 大鼠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基因和核基因的美丽小条鳅隐存多样性研究
2
作者 高尚 向登高 +2 位作者 李跃飞 李捷 陈蔚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1,共9页
为揭示华南地区美丽小条鳅(Micronemacheilus pulcher)的隐存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格局,同时为美丽小条鳅的精准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理论背景知识,本研究采集了华南地区多个水系19个地理群体共计102尾美丽小条鳅样本,测定了所有样本的DNA... 为揭示华南地区美丽小条鳅(Micronemacheilus pulcher)的隐存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格局,同时为美丽小条鳅的精准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理论背景知识,本研究采集了华南地区多个水系19个地理群体共计102尾美丽小条鳅样本,测定了所有样本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线粒体COI基因)与部分样本的糖基转移酶基因(Glyt基因),综合了系统发育分析、遗传距离估算、等位基因网状图分析、物种有效性界定等方法,基于COI基因的系统发育结果显示,美丽小条鳅存在两个主要谱系(I和Ⅱ),谱系Ⅰ主要由珠江水系、漠阳江水系、南流江水系群体构成,谱系Ⅱ由海南岛的陵水河水系和南渡江水系群体组成。另外,研究发现谱系Ⅰ可以细分为三个严格地理分布的子谱系(Ⅰ-1,Ⅰ-2和Ⅰ-3),其中子谱系Ⅰ-1由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和南流江水系的群体组成,子谱系Ⅰ-2和Ⅰ-3分别由珠江水系的东江群体和漠阳江水系群体组成;谱系Ⅱ可以分为子谱系Ⅱ-1和Ⅱ-2,分别由陵水河水系群体和南渡江水系群体组成。遗传距离估算发现谱系Ⅰ和Ⅱ之间的遗传距离达到5.83%,谱系Ⅱ的两个子谱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到达2.92%,大于2%的DNA条形码物种鉴定阈值。基于Glyt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未获得严格的谱系分化,但是等位基因网状图支持大陆群体和海南岛群体以及海南岛的陵水河水系群体和南渡江水系群体的进化独立性。基于COI基因的ABGD(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和PTP(poisson tree process)分析和联合两个基因的BPP(bayesian phylogenetics and phylogeography)分析均支持谱系Ⅰ、子谱系Ⅱ-1和子谱系Ⅱ-2为三个独立物种,表明美丽小条鳅至少包含三个隐存种。研究结果表明美丽小条鳅的多样性可能被低估,亟需使用形态度量学、更高覆盖度的和多种类型的分子标记来全面系统揭示其隐藏的遗传多样性,为美丽小条鳅全面精准的管理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小条鳅(Micronemacheilus pulcher) DNA条形码 COI glyt 隐存种
下载PDF
双十四叔胺羟丙基甘氨酸季铵盐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杨英宜 卢峰 马毅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1-45,共5页
以氨基乙酸、环氧氯丙烷和十四叔胺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双十四叔胺羟丙基甘氨酸季铵盐两性表面活性剂.研究pH值、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对合成产品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发泡性、稳泡性和相溶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产品的较佳反... 以氨基乙酸、环氧氯丙烷和十四叔胺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双十四叔胺羟丙基甘氨酸季铵盐两性表面活性剂.研究pH值、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对合成产品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发泡性、稳泡性和相溶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产品的较佳反应条件是pH值9~10,反应温度60~70℃;产品的发泡、稳泡性能好,表面活性高,与香波中的其它组分相溶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乙酸 环氧氯丙烷 两性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