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1
作者 杨金卫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路,用一系列重大成就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篇章”。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蕴涵贯穿着极其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历史发展逻辑、实践探索逻辑、目标导向逻辑、价值追求逻辑,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价值旨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逻辑 历史发展逻辑 实践探索逻辑 目标导向逻辑 价值追求逻辑
下载PDF
物质主义都是有害的吗?——来自实证和概念的挑战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静 杨蕊蕊 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11-1820,共10页
物质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对于个人生活重要性的价值观念。过往研究多强调其消极效应,但此观点日益面临挑战。实证研究表明物质主义在某些条件下能提升幸福感,也可以作为不安全感的补偿策略。在概念层面,有研究者基于动机的... 物质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对于个人生活重要性的价值观念。过往研究多强调其消极效应,但此观点日益面临挑战。实证研究表明物质主义在某些条件下能提升幸福感,也可以作为不安全感的补偿策略。在概念层面,有研究者基于动机的视角指出工具性物质主义是无害的,并且物质主义作为一种身份目标追求,能够建构和维持自我身份。未来研究需进一步为动机取向的物质主义概念提供实证研究的支持、评估物质主义补偿不安全感和提升幸福感的效果、基于认知和动机的整合视角考察物质主义对幸福感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 幸福感 不安全感 工具性—终极性物质主义 身份目标追求
下载PDF
目标追求过程中的权力效应 被引量:12
3
作者 谭洁 郑全全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82-1788,共7页
权力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对他人施加影响的能力。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个体在目标追求的过程中,个体权力感的高低对个体的目标追求的认知过程和行为结果都会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加工方面,高权力者的信息加工抽象程度更高,注... 权力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对他人施加影响的能力。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个体在目标追求的过程中,个体权力感的高低对个体的目标追求的认知过程和行为结果都会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加工方面,高权力者的信息加工抽象程度更高,注意保持和分配能力也更好;在行为结果上,高权力者能更果断地设定目标、目标追求的行动力也更强。在权力和目标追求关系中,预期自我调节的倾向类型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目标追求 权力的接近-回避理论 自我调节 调节聚焦理论
下载PDF
个体及同伴调节聚焦对目标追求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汪玲 张敏 +1 位作者 方平 李一辰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4-669,共6页
探讨个体与同伴的调节聚焦对目标追求的影响及感知相似性在其中的作用。回归分析显示,个体促进聚焦×同伴促进聚焦交互项显著预测同伴作用评价、求助意愿及动机水平,简单斜率分析表明,同伴为高促进聚焦时个体促进聚焦的积极效应更... 探讨个体与同伴的调节聚焦对目标追求的影响及感知相似性在其中的作用。回归分析显示,个体促进聚焦×同伴促进聚焦交互项显著预测同伴作用评价、求助意愿及动机水平,简单斜率分析表明,同伴为高促进聚焦时个体促进聚焦的积极效应更明显。中介分析表明,感知相似性是个体促进聚焦×同伴促进聚焦交互项与同伴作用评价、求助意愿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总的来说,同伴调节聚焦能调节个体调节聚焦与目标追求的关系,且这一作用部分受到感知相似性的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聚焦 目标追求 感知相似性
下载PDF
无意识目标追求的行为特征、机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谢继红 刘华山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69-2078,共10页
无意识目标追求是指个体自动地追求由情境线索激活的目标,而全然不知目标对自己行为的导向作用。无意识目标追求具有灵活性、抑制性和坚持性。无意识目标追求经由行动的无意识准备和目标价值的自动评估与努力过程实现。积极情绪、内隐... 无意识目标追求是指个体自动地追求由情境线索激活的目标,而全然不知目标对自己行为的导向作用。无意识目标追求具有灵活性、抑制性和坚持性。无意识目标追求经由行动的无意识准备和目标价值的自动评估与努力过程实现。积极情绪、内隐态度和人际关系影响无意识目标追求。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无意识目标追求的影响因素,完善无意识目标追求的机制,探究无意识目标追求结果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提高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拓展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 无意识目标追求 灵活性 奖赏线索 积极情绪
下载PDF
回避诱惑后更自律?先前不同的自控行为对消费者目标追求动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东进 唐丽莎 张宇东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89,共11页
在目标追求过程中,先前的自我控制行为会影响消费者随后的目标行为。然而,已有研究主要从消费者趋近目标活动的自控行为来探讨其对后续目标动机和目标行为的影响,较少考虑消费者回避目标障碍这一自控行为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先前不同方... 在目标追求过程中,先前的自我控制行为会影响消费者随后的目标行为。然而,已有研究主要从消费者趋近目标活动的自控行为来探讨其对后续目标动机和目标行为的影响,较少考虑消费者回避目标障碍这一自控行为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先前不同方式(趋近vs.回避)的自控行为对消费者目标追求动机的影响,通过三个实验表明:在低目标进展下,相较回避方式,趋近方式的自控行为更能提升消费者的感知目标可实现性,从而促进其目标追求动机;在高目标进展下,相较趋近方式,回避方式的自控行为更能提升消费者的感知目标承诺,从而促进其目标追求动机;时间(过去vs.未来)在不同方式的自控行为和目标进展的交互作用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更好地管理消费者的自我控制资源以促使消费者的目标实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行为 趋近方式 回避方式 目标进展 目标追求动机
下载PDF
基于因果定向理论的外部目标追求对创新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斌 杨贵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23,共8页
依据因果定向理论,将个体区分为自主定向与控制定向两类,并引入基本心理需求概念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自主定向个体外部目标追求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控制定向个体外部目标追求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影响关... 依据因果定向理论,将个体区分为自主定向与控制定向两类,并引入基本心理需求概念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自主定向个体外部目标追求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控制定向个体外部目标追求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影响关系通过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产生;自主定向个体需求主要体现为自主需求和胜任需求,控制定向个体需求主要体现为自主需求、关系需求和胜任需求;工作复杂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加剧了自主定向个体外部目标追求对自主需求和关系需求的正向影响,及控制定向个体外部目标追求对自主需求、关系需求和胜任需求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目标追求 创新行为 基本心理需求 因果定向理论 工作复杂性
下载PDF
儒家文化的目标导向对中国人人格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超 汪凤炎 《心理研究》 2014年第6期19-24,共6页
儒家文化中诸多话语表达对中国人的目标导向和目标追求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进而影响中国人人格的形成。儒家文化对目标的设定带有明显的外部目标导向和人际目标导向的功能,使得个体更注重履行个人的义务,重视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追... 儒家文化中诸多话语表达对中国人的目标导向和目标追求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进而影响中国人人格的形成。儒家文化对目标的设定带有明显的外部目标导向和人际目标导向的功能,使得个体更注重履行个人的义务,重视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追求内圣和外王。在儒家文化的目标导向下,中国人尽责性水平较高,开放性较低,外向性随情境的熟悉而提高,情绪稳定性较高。目标的完成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同时,儒家文化的目标定向影响了中国人的叙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目标导向 目标追求 外部目标 人际目标 人格
下载PDF
促进还是抑制:科技人员外部目标追求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斌 朱朋 李新建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9,共9页
激发科技人员对物质财富、名誉地位等外部目标的追求,从而提高创新绩效是目前众多组织普遍采用的创新管理措施。然而外部目标追求是促进还是抑制创新绩效,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本研究基于权变视角,依据―过犹不及‖效应,将外部目标追求... 激发科技人员对物质财富、名誉地位等外部目标的追求,从而提高创新绩效是目前众多组织普遍采用的创新管理措施。然而外部目标追求是促进还是抑制创新绩效,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本研究基于权变视角,依据―过犹不及‖效应,将外部目标追求区分为―适度‖追求与―过度‖追求,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上述议题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科技人员外部目标追求对其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适度追求外部目标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而过度追求则显示抑制作用;2.该影响关系是通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产生的,主要体现在自主需要和胜任需要的满足;3.知识作业难度具有调节作用,知识作业难度越高,外部目标追求与自主需要、胜任需要的倒U型关系就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目标追求 创新绩效 基本心理需求 自我决定理论 知识作业难度
下载PDF
普及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远景目标与理想追求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继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29,共5页
高等教育普及化是一种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警示。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远景目标建立在四个理由之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呼唤和全体国民应尽的教育义务。而学龄人口的递减、市场经济的牵... 高等教育普及化是一种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警示。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远景目标建立在四个理由之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呼唤和全体国民应尽的教育义务。而学龄人口的递减、市场经济的牵引、教育利益的驱动和国家政策的支撑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目标的基本条件。另外,建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预警机制,机构调整是先导,增加投入是关键,扩大开放是保障,提高质量是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普及化 远景目标 理想追求
下载PDF
试析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ASCD)的目标追求、理论聚焦与实践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晓端 陈渝 王怡怡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54-61,共8页
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ASCD)是国际大型教育类专业协会之一,旨在提升学习、教学和领导能力的全球共同体,其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支持每位儿童的长期发展与成功”为教育使命,以“变革型领导力提升、全球参与、教育公平、教师能力... 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ASCD)是国际大型教育类专业协会之一,旨在提升学习、教学和领导能力的全球共同体,其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支持每位儿童的长期发展与成功”为教育使命,以“变革型领导力提升、全球参与、教育公平、教师能力建设、整体儿童发展、学生个人成功和有效教学”为目标追求.其理论聚焦主要体现为:课程改革、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领导力塑造.其实践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持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不断优化课堂管理,积极推动中小学教学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 ASCD 目标追求 理论聚焦 实践影响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审思 被引量:44
12
作者 汪信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1,共10页
所谓生态文明,实即生态化的文明,也可以说是使现有的工业文明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并不是要创造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的文明形态,而是要为工业文明的发展植入一种生态维度,使工业文明由以往的“黑色文明”发展为“绿色文... 所谓生态文明,实即生态化的文明,也可以说是使现有的工业文明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并不是要创造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的文明形态,而是要为工业文明的发展植入一种生态维度,使工业文明由以往的“黑色文明”发展为“绿色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在于维护人类的利益,因而应该以人类为价值本位,坚持和践行以人类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价值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维护自然界的利益、应该以自然事物为价值本位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不仅必然在理论上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而且还会得出各种反人道主义、甚至反人类的荒谬结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就是努力实现生态正义。只有在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能够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有效防范包括资本逻辑在内的各种形式的个体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对生态环境的侵害,真正实现生态正义,使生态文明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价值目标 价值本位 价值追求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当代中国德育目标的解构和重建——基于传统德育理念的思考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华俊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2年第5期58-62,共5页
德育工作是新时期教育的核心,是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重要基础。德育目标的设置是德育实施过程中最首要的一环,它既要符合社会需要,又要符合教育本身的价值追求。目前高校德育目标设置仍存有内涵狭窄、与实际脱节、考核功利化等不足和缺... 德育工作是新时期教育的核心,是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重要基础。德育目标的设置是德育实施过程中最首要的一环,它既要符合社会需要,又要符合教育本身的价值追求。目前高校德育目标设置仍存有内涵狭窄、与实际脱节、考核功利化等不足和缺陷,借鉴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来对当代德育目标进行重建具有可行性。当代中国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应回归到以主体性教育、"善"的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轨道上来,并通过健全机制、优化德育课程体系、建立新的德育评价机制等措施来进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德育目标 道德追求 德育目标重建 传统德育理念
下载PDF
明星还是普通人--不同目标追逐阶段消费者对品牌群体标签的偏好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德锋 周涵 +1 位作者 雷希 黄赞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0-181,I0031,I0032,共14页
在目标追逐中,消费者往往通过购买产品来帮助实现目标。目标追逐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阶段性;目标追逐者的心理状态和关注点将随着目标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常常借助特定群体的影响力来彰显其帮助消费者实现目标的能力。基于此,本研究... 在目标追逐中,消费者往往通过购买产品来帮助实现目标。目标追逐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阶段性;目标追逐者的心理状态和关注点将随着目标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常常借助特定群体的影响力来彰显其帮助消费者实现目标的能力。基于此,本研究聚焦参照群体对不同目标追逐阶段消费者所产生的影响,探讨处于目标追逐初期和后期的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群体标签的偏好。本研究通过4个实验得到以下结果:当处于目标追逐初期时(相比后期),消费者更倾向于选购具备成员群体标签(相比渴望群体标签)的产品;工具性价值在其间扮演中介变量的角色,目标可实现性调节了这一中介过程。当目标可实现性低时,在目标追逐后期,消费者对不同群体标签品牌的购买意愿无差异;当目标可实现性高时,在目标追逐初期,消费者对不同群体标签品牌的购买意愿无差异。本研究丰富了目标追逐、品牌群体标签和工具性价值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为企业塑造品牌群体标签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追逐 参照群体 工具性价值 目标可实现性 品牌群体标签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和根本追求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海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76,共6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满足人民生存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追求。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满足人民生存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追求。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和根本追求,有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历史定位、内涵外延与精神实质,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现实目标 根本追求
下载PDF
追求积极情绪可能导致消极后果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爱梅 李晓萍 +2 位作者 高结怡 彭元 夏萤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9-989,共11页
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了追求积极情绪可能给个体带来消极后果,即个体越追求积极情绪,他们很可能越体验不到幸福,并称之为"追求积极情绪的悖论"。当个体把追求积极情绪作为目标时,可能会(1)为个人的快乐设定过高的标准;(2)通过... 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了追求积极情绪可能给个体带来消极后果,即个体越追求积极情绪,他们很可能越体验不到幸福,并称之为"追求积极情绪的悖论"。当个体把追求积极情绪作为目标时,可能会(1)为个人的快乐设定过高的标准;(2)通过不恰当的活动去获得快乐;(3)监控获得快乐的过程,妨碍了沉浸体验。这三个心理过程导致了"追求积极情绪的悖论"。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1)全面揭示追求积极情绪的后果;(2)揭示追求积极情绪导致消极后果的生理神经机制;(3)追求积极情绪的跨文化研究;(4)探索正确追求积极情绪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求积极情绪 主观幸福感 悖论 目标取向 自我监控
下载PDF
西部旅游业的生态目标追求分析
17
作者 游桂 陆敏 修新田 《技术与创新管理》 CSSCI 2008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一个深刻的话题,西部地区的旅游业要想获得长远持续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目标为导向。本文主要分析了旅游业的生态属性、生态旅游业的涵义和旅游业的生态目标,并探讨了西部旅游业...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一个深刻的话题,西部地区的旅游业要想获得长远持续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目标为导向。本文主要分析了旅游业的生态属性、生态旅游业的涵义和旅游业的生态目标,并探讨了西部旅游业生态目标追求的必要性,从政府、旅游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西部旅游业生态目标追求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旅游业 生态旅游业 生态目标
下载PDF
初中生自我评价、坚韧人格与人生目标追求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超 白晓丽 《科教文汇》 2016年第29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我评价与坚韧人格对初中生人生目标追求的影响。方法: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初中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与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对某校814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性别、生源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对人生目标追求有...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我评价与坚韧人格对初中生人生目标追求的影响。方法: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初中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与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对某校814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性别、生源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对人生目标追求有显著影响(p<0.01);2积极人格与入世人生目标追求显著正相关(p<0.01),核心自我评价、坚韧人格总分、韧性、控制与出世目标显著负相关(p<0.01);3挑战、投入、韧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学生入世人生目标追求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韧性、核心自我评价和控制,对出世人生目标追求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的人生目标追求受自我评价和积极人格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评价 积极人格 目标追求
下载PDF
从传统士君子到现代知识分子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宜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31,共6页
作为"读书人",传统的"士"由于其独特的身份而享有种种特权,现代的"知识分子"作为公民则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中国读书人从传统到现代这一转型的核心则在于"职业化",也就... 作为"读书人",传统的"士"由于其独特的身份而享有种种特权,现代的"知识分子"作为公民则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中国读书人从传统到现代这一转型的核心则在于"职业化",也就是以创造和传播知识文化为其职业的人被叫做知识分子。虽然源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本质区别,传统的士与现代的知识分子存在着某些重要的不同,但是从精神血脉和文明传承方面讲,二者又在同一种历史传统中,所以与古代的士一样,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同样需要在谋道与谋食、优秀与成功、创造与时尚、君子与小人之间做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职业 精神生产 谋道与谋食
下载PDF
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娟 崔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61-64,共4页
每个学校对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学校对教育的价值理解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框架的展开和课程思路的确定,同时,课程开发是学校教育价值追求践行的主要路径。践行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学校教育价值追求,应设置对应教育价值追求的课程... 每个学校对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学校对教育的价值理解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框架的展开和课程思路的确定,同时,课程开发是学校教育价值追求践行的主要路径。践行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学校教育价值追求,应设置对应教育价值追求的课程目标,基于教育价值追求确定课程内容,基于教育价值理念整合课程结构,并建构导向践行教育价值追求的课程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教育价值追求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 课程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