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贵州四个山羊品种mtDNA多态性及起源分化
被引量:
60
1
作者
贾永红
史宪伟
+6 位作者
简承松
朱文适
张亚平
何正权
廖正录
余应淮
李通权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8-92,共5页
采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贵州省4个山羊(caprasp.)品种共93只个体的线粒体DNA多态性。其中BamHⅠ、HindⅢ和SalⅠ3种酶的酶切类型存在多态。共检测到18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3种mtDNA单倍型。...
采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贵州省4个山羊(caprasp.)品种共93只个体的线粒体DNA多态性。其中BamHⅠ、HindⅢ和SalⅠ3种酶的酶切类型存在多态。共检测到18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3种mtDNA单倍型。单倍型Ⅰ和Ⅱ在贵州山羊4个品种中分布频率较高,分别为7742%和2150%,单倍型Ⅲ分布频率较低(108%);品种间亲缘关系聚类分析表明白山羊和黑山羊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黔北麻羊,而与小香羊的亲缘关系最远。推测贵州山羊mtDNA单倍型Ⅰ和Ⅱ可能来源于两个母系祖先,其分化时间约在19万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MT
dna
RFLP
起源分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羊mtDNA多态性及其起源分化研究
被引量:
32
2
作者
李祥龙
张亚平
+3 位作者
陈圣偶
曾凡同
邱祥聘
刘相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3-319,共7页
本文用14种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BamHⅠ、Bgl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Ⅴ、KpnⅠ、PvuⅡ、PstⅠ、SacⅠ、SalⅠ、SmaⅠ和XhoⅠ研究了来自我国12个省和自治区共计1...
本文用14种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BamHⅠ、Bgl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Ⅴ、KpnⅠ、PvuⅡ、PstⅠ、SacⅠ、SalⅠ、SmaⅠ和XhoⅠ研究了来自我国12个省和自治区共计18个地方山羊品种218个个体mtDNA的RFLP,并运用Nei氏公式计算了各限制性类型间的遗传距离P和群体遗传多态度π值。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所有个体中共检测到41个酶切位点,18种限制性态型,其中BamHⅠ、BglⅡ、DraⅠ、EcoRⅠ和SalⅠ共5种酶表现出多态。18种限制性态型可归结为6种基因单倍型,单倍型Ⅰ(BamHⅠB、BglⅡA、DraⅠA、EcoRⅠA和SalⅠA)和单倍型Ⅱ(BamHⅠB、BglⅡA、DraⅠA、EcoRⅠA和SalⅠB)为两种基本单倍型,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地方山羊品种起源于两种不同的母系祖先。各限制性类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436,整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态度π值为00487%,表明我国地方山羊品种mtDNA遗传多样性比较贫乏,分化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MT
dna
RFLP
起源分化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主要鹅品种的线粒体DNA多态性与起源分化研究
被引量:
25
3
作者
史宪伟
曾凡同
+1 位作者
邱祥聘
张亚平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99-507,共9页
运用1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中国11个家鹅品种138个样本进行了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在使用的19种内切酶中,有7个酶检测出多态。综合27种限制性态型(restrictionmorph),可得到6种mtDNA单倍型(hopotype)。伊犁鹅...
运用1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中国11个家鹅品种138个样本进行了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在使用的19种内切酶中,有7个酶检测出多态。综合27种限制性态型(restrictionmorph),可得到6种mtDNA单倍型(hopotype)。伊犁鹅与另外10个鹅品种没有共享的单倍型,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分析也表明,伊犁鹅与这些品种具有不同的起源。EcoRV、HaeⅡ、HincⅡ和KpnⅠ4种酶的限制性态型可作为鉴别两种起源家鹅的母系遗传标记。起源于鸿雁的10个鹅品种群体内出现一定的遗传差异,其群体多态度(π)、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品种间平均净遗传距离(δnet)分别为0.025%、0.266%和0.029%。白羽鹅品种在形成过程中经历过创立者效应(foUndereffect)。这10个鹅品种可能起源于两个不同地理区的鸿雁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
线粒体
dna
多态
起源
分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山羊mtDNA D-loop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研究(英文)
被引量:
39
4
作者
刘若余
杨公社
雷初朝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0-428,共9页
采用DNA测序技术分析了中国9个山羊品种(板角山羊、成都麻羊、贵州黑山羊、贵州白山羊、黔北麻羊、马头山羊、陕南白山羊、黄淮山羊和雷州山羊)共计128个个体的mtDNA D-loop全序列。结果表明:山羊mtDNA D-loop全序列长度为1 212-1 213 ...
采用DNA测序技术分析了中国9个山羊品种(板角山羊、成都麻羊、贵州黑山羊、贵州白山羊、黔北麻羊、马头山羊、陕南白山羊、黄淮山羊和雷州山羊)共计128个个体的mtDNA D-loop全序列。结果表明:山羊mtDNA D-loop全序列长度为1 212-1 213 bp,检测到102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8.42%,可变位点中转换占99个,颠换2个,1个转换/颠换共存;界定了92种单倍型,有78种为各品种独享单倍型,另外14种为群体内或群体间共享单倍型。9个山羊品种单倍型多样度为0.9333-1.0000,核苷酸多样度为0.7062%-1.8265%,表明中国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根据92种mtDNA单倍型构建了中国山羊的NJ分子系统树,聚类表明,中国山羊mtDNA D-loop序列单倍型分为支系A和支系B两大类。支系A包括75种单倍型,代表95个样本,占总数的74.22%;支系B包括17种单倍型,代表33个样本,占总数的25.78%,说明中国山羊存在支系A和支系B两大母系起源。对中国山羊mtDNA D-loop的支系A和支系B进行核苷酸不配对分布曲线分析和Fu的Fs中性检验,分析表明,支系A的分布曲线呈单峰形,Fs值为-24.6491,P值为0.0000,显著偏离中性,表明山羊支系A曾经历群体扩张;支系B呈近似双峰分布,Fs值为-3.3947,P值为0.0980,中性检验差异不显著,表明山羊支系B没有经历群体扩张,群体大小保持相对稳定。山羊支系B可能起源于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线粒体
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起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四个山羊品种mtDNA多态性及起源分化
被引量:
60
1
作者
贾永红
史宪伟
简承松
朱文适
张亚平
何正权
廖正录
余应淮
李通权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贵州大学南区动物科学系
贵州省农业厅畜牧局
出处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8-92,共5页
基金
云南省科委和贵州省科委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贵州省4个山羊(caprasp.)品种共93只个体的线粒体DNA多态性。其中BamHⅠ、HindⅢ和SalⅠ3种酶的酶切类型存在多态。共检测到18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3种mtDNA单倍型。单倍型Ⅰ和Ⅱ在贵州山羊4个品种中分布频率较高,分别为7742%和2150%,单倍型Ⅲ分布频率较低(108%);品种间亲缘关系聚类分析表明白山羊和黑山羊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黔北麻羊,而与小香羊的亲缘关系最远。推测贵州山羊mtDNA单倍型Ⅰ和Ⅱ可能来源于两个母系祖先,其分化时间约在19万年前。
关键词
山羊
MT
dna
RFLP
起源分化
Keywords
goat
,
mitochondrial dna
,
rlfp
,
origin and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Q959.842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羊mtDNA多态性及其起源分化研究
被引量:
32
2
作者
李祥龙
张亚平
陈圣偶
曾凡同
邱祥聘
刘相模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3-319,共7页
基金
国家科委基础司专项经费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文摘
本文用14种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BamHⅠ、Bgl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Ⅴ、KpnⅠ、PvuⅡ、PstⅠ、SacⅠ、SalⅠ、SmaⅠ和XhoⅠ研究了来自我国12个省和自治区共计18个地方山羊品种218个个体mtDNA的RFLP,并运用Nei氏公式计算了各限制性类型间的遗传距离P和群体遗传多态度π值。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所有个体中共检测到41个酶切位点,18种限制性态型,其中BamHⅠ、BglⅡ、DraⅠ、EcoRⅠ和SalⅠ共5种酶表现出多态。18种限制性态型可归结为6种基因单倍型,单倍型Ⅰ(BamHⅠB、BglⅡA、DraⅠA、EcoRⅠA和SalⅠA)和单倍型Ⅱ(BamHⅠB、BglⅡA、DraⅠA、EcoRⅠA和SalⅠB)为两种基本单倍型,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地方山羊品种起源于两种不同的母系祖先。各限制性类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436,整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态度π值为00487%,表明我国地方山羊品种mtDNA遗传多样性比较贫乏,分化程度较低。
关键词
山羊
MT
dna
RFLP
起源分化
遗传多样性
Keywords
goat
,
mitochondrial
dna
,RFLP,
origin
and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S827.2 [农业科学—畜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主要鹅品种的线粒体DNA多态性与起源分化研究
被引量:
25
3
作者
史宪伟
曾凡同
邱祥聘
张亚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99-50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60056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3952013
+1 种基金
国家科委高技术司基础专项基金
云南省科委"二百人"计划的资助
文摘
运用1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中国11个家鹅品种138个样本进行了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在使用的19种内切酶中,有7个酶检测出多态。综合27种限制性态型(restrictionmorph),可得到6种mtDNA单倍型(hopotype)。伊犁鹅与另外10个鹅品种没有共享的单倍型,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分析也表明,伊犁鹅与这些品种具有不同的起源。EcoRV、HaeⅡ、HincⅡ和KpnⅠ4种酶的限制性态型可作为鉴别两种起源家鹅的母系遗传标记。起源于鸿雁的10个鹅品种群体内出现一定的遗传差异,其群体多态度(π)、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品种间平均净遗传距离(δnet)分别为0.025%、0.266%和0.029%。白羽鹅品种在形成过程中经历过创立者效应(foUndereffect)。这10个鹅品种可能起源于两个不同地理区的鸿雁类群。
关键词
鹅
线粒体
dna
多态
起源
分化
Keywords
Geese,
mitochondrial dna
, Polymorphism,
origin
,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S835 [农业科学—畜牧学]
Q349.1 [生物学—遗传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山羊mtDNA D-loop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研究(英文)
被引量:
39
4
作者
刘若余
杨公社
雷初朝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0-428,共9页
基金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 2004CB117506)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471239).
文摘
采用DNA测序技术分析了中国9个山羊品种(板角山羊、成都麻羊、贵州黑山羊、贵州白山羊、黔北麻羊、马头山羊、陕南白山羊、黄淮山羊和雷州山羊)共计128个个体的mtDNA D-loop全序列。结果表明:山羊mtDNA D-loop全序列长度为1 212-1 213 bp,检测到102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8.42%,可变位点中转换占99个,颠换2个,1个转换/颠换共存;界定了92种单倍型,有78种为各品种独享单倍型,另外14种为群体内或群体间共享单倍型。9个山羊品种单倍型多样度为0.9333-1.0000,核苷酸多样度为0.7062%-1.8265%,表明中国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根据92种mtDNA单倍型构建了中国山羊的NJ分子系统树,聚类表明,中国山羊mtDNA D-loop序列单倍型分为支系A和支系B两大类。支系A包括75种单倍型,代表95个样本,占总数的74.22%;支系B包括17种单倍型,代表33个样本,占总数的25.78%,说明中国山羊存在支系A和支系B两大母系起源。对中国山羊mtDNA D-loop的支系A和支系B进行核苷酸不配对分布曲线分析和Fu的Fs中性检验,分析表明,支系A的分布曲线呈单峰形,Fs值为-24.6491,P值为0.0000,显著偏离中性,表明山羊支系A曾经历群体扩张;支系B呈近似双峰分布,Fs值为-3.3947,P值为0.0980,中性检验差异不显著,表明山羊支系B没有经历群体扩张,群体大小保持相对稳定。山羊支系B可能起源于中国。
关键词
山羊
线粒体
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起源
Keywords
goat
mitochondrial dna
D-loop
genetic diversity
origin
分类号
Q953 [生物学—动物学]
Q951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贵州四个山羊品种mtDNA多态性及起源分化
贾永红
史宪伟
简承松
朱文适
张亚平
何正权
廖正录
余应淮
李通权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
6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羊mtDNA多态性及其起源分化研究
李祥龙
张亚平
陈圣偶
曾凡同
邱祥聘
刘相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主要鹅品种的线粒体DNA多态性与起源分化研究
史宪伟
曾凡同
邱祥聘
张亚平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山羊mtDNA D-loop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研究(英文)
刘若余
杨公社
雷初朝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