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四个山羊品种mtDNA多态性及起源分化 被引量:60
1
作者 贾永红 史宪伟 +6 位作者 简承松 朱文适 张亚平 何正权 廖正录 余应淮 李通权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8-92,共5页
采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贵州省4个山羊(caprasp.)品种共93只个体的线粒体DNA多态性。其中BamHⅠ、HindⅢ和SalⅠ3种酶的酶切类型存在多态。共检测到18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3种mtDNA单倍型。... 采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贵州省4个山羊(caprasp.)品种共93只个体的线粒体DNA多态性。其中BamHⅠ、HindⅢ和SalⅠ3种酶的酶切类型存在多态。共检测到18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3种mtDNA单倍型。单倍型Ⅰ和Ⅱ在贵州山羊4个品种中分布频率较高,分别为7742%和2150%,单倍型Ⅲ分布频率较低(108%);品种间亲缘关系聚类分析表明白山羊和黑山羊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黔北麻羊,而与小香羊的亲缘关系最远。推测贵州山羊mtDNA单倍型Ⅰ和Ⅱ可能来源于两个母系祖先,其分化时间约在19万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MTdna RFLP 起源分化
下载PDF
山羊mtDNA多态性及其起源分化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祥龙 张亚平 +3 位作者 陈圣偶 曾凡同 邱祥聘 刘相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3-319,共7页
本文用14种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BamHⅠ、Bgl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Ⅴ、KpnⅠ、PvuⅡ、PstⅠ、SacⅠ、SalⅠ、SmaⅠ和XhoⅠ研究了来自我国12个省和自治区共计1... 本文用14种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BamHⅠ、Bgl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Ⅴ、KpnⅠ、PvuⅡ、PstⅠ、SacⅠ、SalⅠ、SmaⅠ和XhoⅠ研究了来自我国12个省和自治区共计18个地方山羊品种218个个体mtDNA的RFLP,并运用Nei氏公式计算了各限制性类型间的遗传距离P和群体遗传多态度π值。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所有个体中共检测到41个酶切位点,18种限制性态型,其中BamHⅠ、BglⅡ、DraⅠ、EcoRⅠ和SalⅠ共5种酶表现出多态。18种限制性态型可归结为6种基因单倍型,单倍型Ⅰ(BamHⅠB、BglⅡA、DraⅠA、EcoRⅠA和SalⅠA)和单倍型Ⅱ(BamHⅠB、BglⅡA、DraⅠA、EcoRⅠA和SalⅠB)为两种基本单倍型,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地方山羊品种起源于两种不同的母系祖先。各限制性类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436,整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态度π值为00487%,表明我国地方山羊品种mtDNA遗传多样性比较贫乏,分化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MTdna RFLP 起源分化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主要鹅品种的线粒体DNA多态性与起源分化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史宪伟 曾凡同 +1 位作者 邱祥聘 张亚平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99-507,共9页
运用1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中国11个家鹅品种138个样本进行了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在使用的19种内切酶中,有7个酶检测出多态。综合27种限制性态型(restrictionmorph),可得到6种mtDNA单倍型(hopotype)。伊犁鹅... 运用1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中国11个家鹅品种138个样本进行了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在使用的19种内切酶中,有7个酶检测出多态。综合27种限制性态型(restrictionmorph),可得到6种mtDNA单倍型(hopotype)。伊犁鹅与另外10个鹅品种没有共享的单倍型,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分析也表明,伊犁鹅与这些品种具有不同的起源。EcoRV、HaeⅡ、HincⅡ和KpnⅠ4种酶的限制性态型可作为鉴别两种起源家鹅的母系遗传标记。起源于鸿雁的10个鹅品种群体内出现一定的遗传差异,其群体多态度(π)、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品种间平均净遗传距离(δnet)分别为0.025%、0.266%和0.029%。白羽鹅品种在形成过程中经历过创立者效应(foUndereffect)。这10个鹅品种可能起源于两个不同地理区的鸿雁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多态 起源 分化
下载PDF
中国山羊mtDNA D-loop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研究(英文) 被引量:39
4
作者 刘若余 杨公社 雷初朝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0-428,共9页
采用DNA测序技术分析了中国9个山羊品种(板角山羊、成都麻羊、贵州黑山羊、贵州白山羊、黔北麻羊、马头山羊、陕南白山羊、黄淮山羊和雷州山羊)共计128个个体的mtDNA D-loop全序列。结果表明:山羊mtDNA D-loop全序列长度为1 212-1 213 ... 采用DNA测序技术分析了中国9个山羊品种(板角山羊、成都麻羊、贵州黑山羊、贵州白山羊、黔北麻羊、马头山羊、陕南白山羊、黄淮山羊和雷州山羊)共计128个个体的mtDNA D-loop全序列。结果表明:山羊mtDNA D-loop全序列长度为1 212-1 213 bp,检测到102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8.42%,可变位点中转换占99个,颠换2个,1个转换/颠换共存;界定了92种单倍型,有78种为各品种独享单倍型,另外14种为群体内或群体间共享单倍型。9个山羊品种单倍型多样度为0.9333-1.0000,核苷酸多样度为0.7062%-1.8265%,表明中国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根据92种mtDNA单倍型构建了中国山羊的NJ分子系统树,聚类表明,中国山羊mtDNA D-loop序列单倍型分为支系A和支系B两大类。支系A包括75种单倍型,代表95个样本,占总数的74.22%;支系B包括17种单倍型,代表33个样本,占总数的25.78%,说明中国山羊存在支系A和支系B两大母系起源。对中国山羊mtDNA D-loop的支系A和支系B进行核苷酸不配对分布曲线分析和Fu的Fs中性检验,分析表明,支系A的分布曲线呈单峰形,Fs值为-24.6491,P值为0.0000,显著偏离中性,表明山羊支系A曾经历群体扩张;支系B呈近似双峰分布,Fs值为-3.3947,P值为0.0980,中性检验差异不显著,表明山羊支系B没有经历群体扩张,群体大小保持相对稳定。山羊支系B可能起源于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线粒体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起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