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s of the formation of wind-blown sand hazards and the sand control measures in Gobi areas under extremely strong winds along the Lanzhou-Xinjiang high-speed railway 被引量:2
1
作者 Jianjun QU Tao WANG +5 位作者 Qinghe NIU Benli LIU Lihai TAN Qingjie HAN Yang GAO Jianhua XI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92-302,共11页
The Lanzhou-Xinjiang high-speed railway(HSR)traverses areas of the Gobi Desert where extremely strong winds are frequent.These strong winds cause sand/gravel hazards,an unaddressed issue that often seriously compromis... The Lanzhou-Xinjiang high-speed railway(HSR)traverses areas of the Gobi Desert where extremely strong winds are frequent.These strong winds cause sand/gravel hazards,an unaddressed issue that often seriously compromises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HSR.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chanisms leading to wind-blown sand hazards and the outcomes of sand control projects in these areas.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1)Cold northern airflows over the Tian Shan mountain range are accelerated by the wind tunnels and downslope effect as they pass over complex terrain comprising passes,gullies,and proluvial fans.Consequently,the wind intensity often increases two-to threefold,creating frequent high-speed winds that lead to severe sand damage along the HSR.(2)In the Gobi areas with extremely strong winds,sand grains can be lifted as high as 9 m from the ground into the air,far higher than in other areas of the desert.The sand transport rate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increasing height.Both wind speed and particle size determine saltation height.Coarser particles and stronger winds provide the particles with a higher kinetic energy as they collide with the ground.In the wind zones of Baili and Yandun,the analysed study areas,the saltation layer height of wind-blown sand/gravel exceeds 3 and 2 m,respectively.(3)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recently emerging sand control materials,suitable for the areas of interest,were screened and developed.Furthermore,under the proposed principle of‘supplementing blocking with trapping’,a comprehensive sand control measure was established,featuring sandblocking belts comprised of multiple rows,and high,vertical sand-trapping installations with a large grids size.The installed system showed a high efficacy,reducing sand transport rate by 87.87%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ing the deposition of sand along a trial section of the H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bi areas with extremely strong winds wind-blown sand hazards Complex terrain Sand/gravel flow wind-blown sand control
原文传递
内蒙古四大沙漠地区风电大基地机组选型分析
2
作者 张乃康 应华冬 +3 位作者 罗勇水 赵海燕 刘钦东 刘华清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24年第4期42-47,共6页
利用2020—2022年ERA-5再分析资料及8个测风塔完整年数据,对内蒙古四大沙漠的风速、温度等自然条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大沙漠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资源条件,适合风电能源的开发,且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条件可满足四大沙漠地区的湍流与极... 利用2020—2022年ERA-5再分析资料及8个测风塔完整年数据,对内蒙古四大沙漠的风速、温度等自然条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大沙漠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资源条件,适合风电能源的开发,且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条件可满足四大沙漠地区的湍流与极端温度环境。以当前风电市场的5种机型为例,对不同方案在沙漠地区大基地项目中的发电量、静态投资、内部收益率进行分析讨论,定性对比各机型的经济性差异,结果表明长叶轮、大容量风机更符合高经济性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戈荒地区 风电大基地 风资源分布 机组选型 静态投资 内部收益率
下载PDF
2015年中国北方沙尘天气过程模拟效果评估
3
作者 丁徐林 张天宇 杨显玉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08-617,共10页
为更好地评估数值模式对中国春季沙尘天气的模拟效果,使用WRF-Chem模式模拟2015年春季发生在中国北方的7次沙尘天气过程,结合气象站地面资料与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全国站点资料,使用3种统计参数(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均方根误差)对模... 为更好地评估数值模式对中国春季沙尘天气的模拟效果,使用WRF-Chem模式模拟2015年春季发生在中国北方的7次沙尘天气过程,结合气象站地面资料与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全国站点资料,使用3种统计参数(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均方根误差)对模拟结果进行系统性评估。结论表明,中国北方各区域地面气象要素模拟效果较好,但风速模拟值普遍偏高,导致戈壁沙漠地区的PM_(10)质量浓度模拟值普遍高于观测值。因模式模拟沙尘远距离传输过程的能力较差,华北与东北地区模拟的PM_(10)质量浓度值偏低。分析模拟时段典型城市,PM_(10)质量浓度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55以上,除包头市,戈壁沙漠地区城市偏差在100~200μg/m^(3),均方根误差在170~270μg/m^(3),北京市偏差为-25.35μg/m^(3),均方根误差为80.84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Chem 沙尘天气过程 戈壁沙漠地区 近地面10m风速 PM_(10)
下载PDF
我国沙戈荒区域新能源外送基地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肖玲娟 蒋海波 刘长栋 《煤质技术》 2023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重点领域和行业陆续发布关于碳达峰的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随着国家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重点领域和行业陆续发布关于碳达峰的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随着国家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围绕国家近期提出的规划目标,结合戈壁沙漠资源主要分布,全面分析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及内蒙古区域电力市场、风光资源、外送条件等情况,以产业优势和发展战略为基础,对下一步风光基地项目布局提出建议。在沙戈荒区域新能源的发展面临消纳和经济性差等问题,可通过有效推进以外送电量为主的特高压直流线路的建设加以解决。加大柔性直流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研发力度,消除新能源送出技术壁垒;完善电力市场机制,扩大跨省跨区交易电量,鼓励送端电源纳入受端电力市场交易主体;出台消费激励政策,体现绿电场外价值,同时发挥各主体在行业发展环节的不同功能作用,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基地 特高压直流线路 沙戈荒区域 经济性分析 柔性直流技术 电力市场机制 基地项目布局
下载PDF
戈壁荒漠区风电及光伏发电工程水土流失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波 柴亚凡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45,共6页
以河西走廊18个典型风电工程和光电工程为对象,对风电场和光电工程不同防治分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对比,系统分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征。研究结论表明,风电场工程各防治分区扰动地表面积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道路区(63.33%... 以河西走廊18个典型风电工程和光电工程为对象,对风电场和光电工程不同防治分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对比,系统分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征。研究结论表明,风电场工程各防治分区扰动地表面积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道路区(63.33%)>风机区(21.85%)>集电线路区(10.47%)>施工营地区(2.93%)>监控中心区(1.42%),光电工程各防治分区扰动地表面积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光电池板布置区(68.72%)>道路区(27.17%)>其他防治区(1.77%)>管理区(1.18%)>施工营地区(1.15%);风电场工程各防治分区挖方量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风机区(77.38%)>道路区(13.76%)>集电线路区(6.39%)>监控中心区(2.16%)>施工营地区(0.32%),光电工程各防治分区挖方量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光电池板布置区(65.09%)>道路区(30.45%)>管理区(1.82%)>施工营地区(1.48%)>其他防治区(1.15%)。风电工程和光电工程的道路区和风机区(光电池板布置区)是施工扰动最大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基础开挖、搬运和填筑等土建工程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环节。戈壁荒漠区风电工程和光电工程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分别为0.314和0.419,以单位产能计算,光电工程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显著高于风电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荒漠区 风电工程 光电工程 水土流失
下载PDF
戈壁铁路沿线风沙灾害特征与挡风沙措施及功效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程建军 蒋富强 +1 位作者 杨印海 薛春晓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20,共6页
为了掌握戈壁地区线路积沙规律以及戈壁地区铁路既有风沙防治工程措施的功效与不足,对新疆戈壁地区铁路沿线戈壁风沙地貌、线路沙害的表现形式、既有防风沙流工程措施功效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与现场测试。根据戈壁铁路强风现场测试数据计... 为了掌握戈壁地区线路积沙规律以及戈壁地区铁路既有风沙防治工程措施的功效与不足,对新疆戈壁地区铁路沿线戈壁风沙地貌、线路沙害的表现形式、既有防风沙流工程措施功效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与现场测试。根据戈壁铁路强风现场测试数据计算大风速率残余系数和遮蔽效应系数,分析挡风墙后的风速剖面变化与流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同一高度挡风墙,其遮蔽效应随着墙后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高点位高程的速度衰减快于低点位高程的风速衰减,3 m高挡风墙在墙后距离5 m以内存在低速涡旋积沙区;根据计算,当平均风速不大于41 m.s-1且上风区没有新的沙源补充时,通常设置的3 m高挡风墙基本可以阻挡风沙流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铁路 风沙灾害特征 优势强风流 遮蔽效应 风沙流密度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兰新铁路百里风区风沙流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72
7
作者 蒋富强 李荧 +3 位作者 李凯崇 程建军 薛春晓 葛盛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5-110,共6页
通过对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戈壁风沙流进行现场观测研究,提出风沙流密度的新概念,解决风沙流研究中如何利用现场定时观测研究风沙流动态变化特点的重大技术难题。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揭示风沙流密度沿高度变化的特点,不同高度风沙流密度... 通过对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戈壁风沙流进行现场观测研究,提出风沙流密度的新概念,解决风沙流研究中如何利用现场定时观测研究风沙流动态变化特点的重大技术难题。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揭示风沙流密度沿高度变化的特点,不同高度风沙流密度与风速的关系,阐明临界风速的概念,认为风区建(构)筑物所承受的压强为净风压与沙粒冲击压之和。在自然风速超过临界风速情况下,风区建(构)筑物所承受风沙流压强以沙粒与建(构)筑物碰撞压力为主,这与传统设计中以净风压作为风荷载设计完全不同,解决了风区工程设计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避免由于对戈壁风沙流的认识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对即将修建的兰新二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对戈壁地区风沙流科学的完善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流密度 兰新铁路 百里风区 戈壁
下载PDF
风沙流对戈壁风区桥梁防风栅响应规律的研究
8
作者 高卫强 金阿芳 +1 位作者 岳海燕 杨世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135,共5页
为明确兰新二线桥梁防风栅的防风效果以及防风栅背风侧流场分布情况,选取兰新二线新疆段桥梁中最具代表性的32 m箱梁结构建模,基于Fluent风沙两相流非定常模型,运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对风沙环境下高速铁路桥梁及防风栅整体风场分布特... 为明确兰新二线桥梁防风栅的防风效果以及防风栅背风侧流场分布情况,选取兰新二线新疆段桥梁中最具代表性的32 m箱梁结构建模,基于Fluent风沙两相流非定常模型,运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对风沙环境下高速铁路桥梁及防风栅整体风场分布特征进行定性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设置单侧、双侧防风栅后,会在防风栅背风侧形成一个相对连续的风压减速区;在布置单侧、双侧风栅的情况下,防风栅背风侧距床面0.4 m高位置处风速变化规律基本呈现先减小再增大趋势,且不同高度条件下的风速垂直廓线基本一致,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双侧防风栅背风侧的风速变化始终小于单侧防风栅;在双侧防风栅作用下,随着风速的增加,在距上行线道床面1.2 m以上至防风栅自身高度区间内风速变化保持稳定;防风栅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桥梁轨道线路上方的积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防风栅 戈壁风区 风沙流 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南疆戈壁区机械防沙措施阻沙效益的风洞测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祁延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2-900,共9页
为探讨机械防沙措施对风沙流的流场和风速消减效果的影响规律,基于试验模拟的方法,依托格库铁路风沙防护工程,开展针对不同的机械防沙屏障材料的风洞模型试验。在此基础上探讨风沙流在不同类型阻沙措施下的流场分布情况,分析防沙措施的... 为探讨机械防沙措施对风沙流的流场和风速消减效果的影响规律,基于试验模拟的方法,依托格库铁路风沙防护工程,开展针对不同的机械防沙屏障材料的风洞模型试验。在此基础上探讨风沙流在不同类型阻沙措施下的流场分布情况,分析防沙措施的流场消减效果和阻沙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风沙流经过不同类型阻沙措施后,流场会在沙障前后出现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障后0~15H范围内,风速值差异巨大。芦苇束沙障和HDPE板沙障流场分布情况较为类似,其风速消减幅度最大;米字型板和HDPE网沙障风速消减效果居中;棋盘式沙障风力消减效果相对最小。沙障的阻沙效果是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风速的大小和沙障的阻沙效果呈现负相关变化,风速越高,阻沙效率越差。研究结果可为格库铁路新疆段沙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区 机械防沙 风洞模型试验 防护效益
下载PDF
戈壁矿区风力侵蚀及水土保持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83,共3页
采矿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戈壁滩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尾矿弃渣风力侵蚀模数最高达160000t/(km2.a),比原地表增加了约800倍。破坏后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将十分艰巨,沙漠戈壁地区风蚀最好的防治方法是努力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植被和地表结构,... 采矿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戈壁滩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尾矿弃渣风力侵蚀模数最高达160000t/(km2.a),比原地表增加了约800倍。破坏后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将十分艰巨,沙漠戈壁地区风蚀最好的防治方法是努力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植被和地表结构,对尾矿库必须在停用后进行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 矿区 风力侵蚀 尾矿弃渣
下载PDF
浅谈强风戈壁区重锤夯实法处理地基
11
作者 李先锋 《铁道建筑技术》 2011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结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第七标段实例,介绍了强风戈壁区重锤夯实法处理地基,从施工原理、机具设备的选定、试夯、施工要点阐述了其处理施工工艺,实践证明重锤夯实处理地基的工艺合理可行。
关键词 强风戈壁区 地基处理 重夯参数
下载PDF
不同扰动方式对沙砾质戈壁地表风蚀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殷代英 屈建军 +4 位作者 俎瑞平 谭立海 安志山 肖建华 缑倩倩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野外风洞实验,测定了不同破坏方式、破坏面积和风速下的沙砾质戈壁风蚀量。结果表明:不同破坏方式引起的风蚀量不同,扰动强度越大造成的风蚀量越多;相同扰动方式下连续破坏造成的风蚀量稍高于间隔破坏。风蚀总量随破坏面积的增... 通过野外风洞实验,测定了不同破坏方式、破坏面积和风速下的沙砾质戈壁风蚀量。结果表明:不同破坏方式引起的风蚀量不同,扰动强度越大造成的风蚀量越多;相同扰动方式下连续破坏造成的风蚀量稍高于间隔破坏。风蚀总量随破坏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且服从指数函数。风速为8~10m·s^-1时,扰动的戈壁地表以轻微侵蚀为主;10~12m·s^-1是风蚀量增幅最大阶段;当风速大于12m·s^-1时,以强烈风蚀为主。风沙流中沙物质的主体是细沙和极细沙,在20cm高度范围内,白风沙流下层至上层细沙含量比较稳定,极细沙含量逐渐降低,中沙含量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砾质戈壁 扰动方式 风蚀量 破坏面积 风速 粒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