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份误认”、梦中梦与铁手——论鲁迅《弟兄》中的几个果戈理要素
1
作者 徐晓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鲁迅小说《弟兄》采用了“身份误认”的情节模式,与果戈理《钦差大臣》中的情节设置十分相近;主角张沛君的梦境在诸多细节上与果戈理《肖像》中的“梦中梦”一致,而梦中张沛君关键的躯体特征——“铁手”——可能源于果戈理《维》中的... 鲁迅小说《弟兄》采用了“身份误认”的情节模式,与果戈理《钦差大臣》中的情节设置十分相近;主角张沛君的梦境在诸多细节上与果戈理《肖像》中的“梦中梦”一致,而梦中张沛君关键的躯体特征——“铁手”——可能源于果戈理《维》中的妖怪维。小说中三者共同服务于暴露隐秘的罪恶,这同样也是果戈理的宗教思想在创作中力图达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果戈理 《弟兄》 《钦差大臣》 《肖像》 《维》
下载PDF
论鲁迅《怀旧》的结构、手法与主题——一种形式主义解读
2
作者 徐晓宇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8-94,共7页
鲁迅的小说《怀旧》以主角一天的活动为主情节,松散地维系着“长毛”的“身份误认”与王翁的故事两个次情节。小说中夸张的比喻、从文言中挣脱的口语要素、多样的文字游戏以及荒谬的叙述逻辑等滑稽手法反复出现,一方面将小说松散的结构... 鲁迅的小说《怀旧》以主角一天的活动为主情节,松散地维系着“长毛”的“身份误认”与王翁的故事两个次情节。小说中夸张的比喻、从文言中挣脱的口语要素、多样的文字游戏以及荒谬的叙述逻辑等滑稽手法反复出现,一方面将小说松散的结构紧密维持在一起,另一方面不断挑战文言形式的严肃性。滑稽手法对文言束缚的突破,同样深化了小说主题:对童年时代摆脱枯燥学习尽兴玩乐的一天的回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怀旧》 身份误认 形式主义 滑稽手法 果戈理
下载PDF
“套中人”:果戈里《外套》的广义修辞学阐释
3
作者 段治秀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果戈里的小说《外套》,可以发现“外套”作为小说的核心意象,既指向概念义(物质外套),又指向修辞义(精神外套)。“外套”的概念义和修辞义不仅参与小说语篇建构,更参与了小说主人公阿卡基精神世界的建构。
关键词 果戈里 《外套》 广义修辞学
下载PDF
俄国1840年代围绕普希金和果戈理的论争——《现代人》“普希金倾向”与“果戈理倾向”之争溯源
4
作者 耿海英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1840年前后,由于普希金的去世和其文集的出版,重新引发持续的关注。果戈理《死魂灵》的面世,也引发激烈论争。德国批评家恩赛的一篇评论文章提出了普希金的世界意义,由卡特科夫翻译并传播,唤醒了俄国对普希金价值的重新认识。舍维廖夫... 1840年前后,由于普希金的去世和其文集的出版,重新引发持续的关注。果戈理《死魂灵》的面世,也引发激烈论争。德国批评家恩赛的一篇评论文章提出了普希金的世界意义,由卡特科夫翻译并传播,唤醒了俄国对普希金价值的重新认识。舍维廖夫界定了普希金创作的“非丑化嘲讽生活”“非道德评判”的诗性特质;别林斯基虽肯定普希金的“历史意义”,但认为他的时代已经过去,果戈理更符合到来时代的要求,形成了“普希金时期”和“果戈理时期”的区分。但这一对表示时代的概念,逐渐演变为表示文学性质的“普希金倾向”和“果戈理倾向”概念。普列特尼约夫、舍维廖夫、先科夫斯基、阿克萨科夫、波列沃伊、别林斯基等重量级批评家都参与到这场论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0年代 “普希金倾向” “果戈理倾向” 论争
下载PDF
果戈理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思想--从乌克兰小说和“彼得堡故事”谈起
5
作者 孔朝晖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3年第3期58-68,共11页
果戈理的乌克兰小说虽属早期创作,但其中对民族和祖国的认同思想值得当代学术界的关注。《狄康卡近乡夜话》和《密尔格罗得》等小说集回应了19世纪30年代俄国民族统一的官方意识形态和知识界高涨的民族主义思潮。通过表现以乌克兰族群... 果戈理的乌克兰小说虽属早期创作,但其中对民族和祖国的认同思想值得当代学术界的关注。《狄康卡近乡夜话》和《密尔格罗得》等小说集回应了19世纪30年代俄国民族统一的官方意识形态和知识界高涨的民族主义思潮。通过表现以乌克兰族群为代表的罗斯民族与异族斗争的悲壮历史和勇敢乐观的民族精神,作家建构了乌克兰人对罗斯的民族共同体想象。同时,作家将“彼得堡主题”与“乌克兰主题”并行,将对现代国民精神困境的批判与对前现代民族精神史的歌颂交错展开,形成了多层次、对位式的认同危机表达。生命后期的果戈理确认,回归基督教信仰和东正教会才是民族复兴的终极方案。这种以宗教认同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思想,正是从其乌克兰小说发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民族(国家)认同 乌克兰小说 “彼得堡故事”
下载PDF
论俄罗斯文学彼得堡文本中“鼻子”的隐喻——以果戈理的《鼻子》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傅星寰 郑佳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40-245,共6页
彼得堡诞生的蓄意性和目的性已经借一系列怪诞形象融入俄罗斯文学彼得堡文本的隐喻范畴之中。在彼得堡文本中,人被分裂成"我"与"他我"、"我"与"鼻子"等镜相。大凡非本质的"存在"在... 彼得堡诞生的蓄意性和目的性已经借一系列怪诞形象融入俄罗斯文学彼得堡文本的隐喻范畴之中。在彼得堡文本中,人被分裂成"我"与"他我"、"我"与"鼻子"等镜相。大凡非本质的"存在"在这里都获得了存在的主体性。彼得堡文本中的"鼻子"意味深长。果戈理以怪诞的艺术形式在其小说《鼻子》中表现了俄国现代社会人与自我的分裂,通过八等文官柯瓦廖夫"丢失鼻子——找寻鼻子——鼻子重现"的奇异经历,揭示出彼得堡的真实。作家希冀以这种魔幻的情节强调彼得堡的"异化"本质和幽灵性,凸显八等文官柯瓦廖夫所从属的那个社会阶层在精神上的缺陷,以及以理发师伊凡为代表的俄国社会普通民众对于威权的恐怖和厌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堡文本 果戈理 《鼻子》 隐喻
下载PDF
鲁迅与果戈理的《死魂灵》 被引量:3
7
作者 程义伟 李春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8-31,共4页
 鲁迅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时,果戈理即已进入他的艺术视野。不独鲁迅的创作深受果戈理之影响,而且在他的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中经常引用果戈理,并致力于翻译果戈理。他以中国没有《死魂灵》译本为耻,在晚年以健康与生命为代价译成此书,成就...  鲁迅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时,果戈理即已进入他的艺术视野。不独鲁迅的创作深受果戈理之影响,而且在他的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中经常引用果戈理,并致力于翻译果戈理。他以中国没有《死魂灵》译本为耻,在晚年以健康与生命为代价译成此书,成就了"艰苦的奇功,不朽的绝笔"。他之所以如是为之,不仅因该作巨大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更因鲁迅认为它对于中国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作为中国人认识自己社会的参照。鲁迅还高度重视《死魂灵》的插图,为搜求各种插图而不遗余力,并自费出版了《死魂灵百图》。鲁迅认为这些插图能使中国读者更明白19世纪上半俄国社会情形,又可给中国的插画家提供借鉴。《死魂灵》中译本与《死魂灵百图》均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珍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果戈理 俄罗斯 戏剧文学 文学翻译 《死魂灵》 《死魂灵百图》 插图
下载PDF
创造性的接受主体──论张天翼的小说创作与外来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胡强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张天翼处于传统文学、西方文学和“五四文学”三种精神源流的交汇处。在外国作家中 ,狄更斯对他的影响最大 ,而他最钦佩果戈理和契诃夫。研究张天翼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外国文学在他作品中创造性转换的问题。作为一... 张天翼处于传统文学、西方文学和“五四文学”三种精神源流的交汇处。在外国作家中 ,狄更斯对他的影响最大 ,而他最钦佩果戈理和契诃夫。研究张天翼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外国文学在他作品中创造性转换的问题。作为一个创造性的接受主体 ,张天翼对外国文学的接受既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天翼 狄更斯 果戈理 契诃夫
下载PDF
人民性:列宁文论思想的核心与俄国文艺思想资源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晓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2-126,共5页
文艺的人民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关注民间文艺,到19世纪中期鼓励工人阶级的诗歌,再到列宁在20世纪初明确提出"艺术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欧洲进步文艺观念发展的基础... 文艺的人民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关注民间文艺,到19世纪中期鼓励工人阶级的诗歌,再到列宁在20世纪初明确提出"艺术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欧洲进步文艺观念发展的基础上把文艺的人民性思想提升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高度。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人民性原则不仅是一个思想立场的原则,还体现为对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与文艺载体新技术发展趋势的特别关注。在世界进步文艺思想发展的历程中,以普希金、果戈理、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为代表的俄国进步文学家对人民性概念的丰富和发展又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普希金和十二月党诗人继承了启蒙主义传统,强调文艺要关注人民的解放;果戈理把人民性更进一步地与文化的民族特色之艺术表达紧密相连;涅克拉索夫直接赋予了诗歌创作为人民首先是为苦难农民代言的神圣使命;陀思妥耶夫斯基主张文学家要像普希金那样与人民保持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列夫·托尔斯泰身体力行地书写宏大的人民历史的文学主题;契诃夫呼应托尔斯泰等前辈的人民性思想传统,力求扩展人民概念的内涵,争取广泛阶层的文化民主权利。俄国经典作家在文学人民性思想发展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深化了人民性的思想内蕴,从而成为列宁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构建的重要文化资源。在当代,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人民性思想,重温世界进步文学思想的人民性传统,努力做到文艺家和文艺批评家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艺人民性 俄国文学 列宁 列夫·托尔斯泰 果戈理
下载PDF
果戈理的另一幅肖像——纳博科夫《尼古拉·果戈理》述评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佳林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5-28,34,共5页
果戈理习惯被看作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纳博科夫在《尼古拉·果戈理》中却表达了相反的观点。纳博科夫认为 ,果戈理不是喜剧作家 ,他的作品展示了形形色色的第二级的人物与世界 ,因此他的文学属于梦幻文学 ,其道德性内容表现为对“... 果戈理习惯被看作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纳博科夫在《尼古拉·果戈理》中却表达了相反的观点。纳博科夫认为 ,果戈理不是喜剧作家 ,他的作品展示了形形色色的第二级的人物与世界 ,因此他的文学属于梦幻文学 ,其道德性内容表现为对“庸俗气”的批判。纳博科夫在一定程度上将果戈理纳博科夫化了 ,但这种个性化的阐释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拉·果戈理》 纳博科夫 二级世界 庸俗气
下载PDF
从《狄康卡近乡夜话》观果戈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献勤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9-102,共4页
《狄康卡近乡夜话》是果戈理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里,果戈理既描写了能歌善舞的小俄罗斯民族的生活片断,又借助那些"骁勇、欢乐、强健"的哥萨克形象刻画了小俄罗斯人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乡村地主阶层庸俗乏味的寄生状态予... 《狄康卡近乡夜话》是果戈理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里,果戈理既描写了能歌善舞的小俄罗斯民族的生活片断,又借助那些"骁勇、欢乐、强健"的哥萨克形象刻画了小俄罗斯人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乡村地主阶层庸俗乏味的寄生状态予以平静的讽刺,给读者带来回味无穷的欢笑。作品还表现出双面的果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狄康卡近乡夜话》 小俄罗斯人 生活片断 生生不息
下载PDF
“文学研究与跨文化思辨”专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2,共12页
果戈理与别林斯基围绕《与友人书信选》的论争是一桩思想史公案,其实质是两种“文化视力之争”。在对待果戈理的自然派倾向问题上,别林斯基看到的是“自然性”与批判性,果戈理自己看到的是“和解”与救赎;在如何解决俄国的现实问题... 果戈理与别林斯基围绕《与友人书信选》的论争是一桩思想史公案,其实质是两种“文化视力之争”。在对待果戈理的自然派倾向问题上,别林斯基看到的是“自然性”与批判性,果戈理自己看到的是“和解”与救赎;在如何解决俄国的现实问题以及如何看待俄国的未来的问题上,别林斯基看到的是革命,果戈理看到的是信仰。作为解决现实困境的别林斯基立场更易为大众所接受,但作为解决永恒的灵魂问题的果戈理立场,则需要人类在拯救的进程中逐渐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别林斯基 《与友人书信选》 第二视力
下载PDF
“感情引导我们陷于错误”——重释《钦差大臣》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国梁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2,69,共5页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戏剧基础是“误认”,具体体现为“认同他人的失误”和“在事物中只看到自己想要发现的”。这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1842年修订版中出现的“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不仅提示了艺术与生活的真实关系,也使戏...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戏剧基础是“误认”,具体体现为“认同他人的失误”和“在事物中只看到自己想要发现的”。这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1842年修订版中出现的“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不仅提示了艺术与生活的真实关系,也使戏剧舞台延伸到观众。果戈里《钦差大臣》的一再修改,体现了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创造坚实作品”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里 《钦差大臣》 '误认'
下载PDF
19世纪末俄国文学中的人民与文化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132,160,共6页
文艺的人民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关注民间文艺,到19世纪中期鼓励工人阶级的诗歌,再到列宁在20世纪初明确提出"艺术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欧洲进步文艺观念发展的基础... 文艺的人民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关注民间文艺,到19世纪中期鼓励工人阶级的诗歌,再到列宁在20世纪初明确提出"艺术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欧洲进步文艺观念发展的基础上把文艺的人民性思想提升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高度。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人民性原则不仅是一个思想立场的原则,还体现为对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与文艺载体新技术发展趋势的特别关注。在世界进步文艺思想发展的历程中,以普希金、果戈理、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为代表的俄国进步文学家对人民性概念的丰富和发展又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普希金和十二月党诗人继承了启蒙主义传统,强调文艺要关注人民的解放;果戈理把人民性更进一步地与文化的民族特色之艺术表达紧密相连;涅克拉索夫直接赋予了诗歌创作为人民首先是为苦难农民代言的神圣使命;陀思妥耶夫斯基主张文学家要像普希金那样与人民保持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列夫·托尔斯泰身体力行地书写宏大的人民历史的文学主题;契诃夫呼应托尔斯泰等前辈的人民性思想传统,力求扩展人民概念的内涵,争取广泛阶层的文化民主权利。俄国经典作家在文学人民性思想发展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深化了人民性的思想内蕴,从而成为列宁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构建的重要文化资源。在当代,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人民性思想,重温世界进步文学思想的人民性传统,努力做到文艺家和文艺批评家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利益 文化问题 俄国文学 19世纪末 俄国文化 利益冲突 劳动人民 文学家
下载PDF
从《狄康卡近乡夜话》到《死魂灵》——论果戈理作品中“人民性”的演化与深入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3-136,160,共4页
文艺的人民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关注民间文艺,到19世纪中期鼓励工人阶级的诗歌,再到列宁在20世纪初明确提出"艺术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欧洲进步文艺观念发展的基础... 文艺的人民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关注民间文艺,到19世纪中期鼓励工人阶级的诗歌,再到列宁在20世纪初明确提出"艺术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欧洲进步文艺观念发展的基础上把文艺的人民性思想提升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高度。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人民性原则不仅是一个思想立场的原则,还体现为对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与文艺载体新技术发展趋势的特别关注。在世界进步文艺思想发展的历程中,以普希金、果戈理、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为代表的俄国进步文学家对人民性概念的丰富和发展又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普希金和十二月党诗人继承了启蒙主义传统,强调文艺要关注人民的解放;果戈理把人民性更进一步地与文化的民族特色之艺术表达紧密相连;涅克拉索夫直接赋予了诗歌创作为人民首先是为苦难农民代言的神圣使命;陀思妥耶夫斯基主张文学家要像普希金那样与人民保持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列夫·托尔斯泰身体力行地书写宏大的人民历史的文学主题;契诃夫呼应托尔斯泰等前辈的人民性思想传统,力求扩展人民概念的内涵,争取广泛阶层的文化民主权利。俄国经典作家在文学人民性思想发展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深化了人民性的思想内蕴,从而成为列宁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构建的重要文化资源。在当代,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人民性思想,重温世界进步文学思想的人民性传统,努力做到文艺家和文艺批评家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康卡近乡夜话》 《死魂灵》 民性 果戈理 文学批评史 “民族性” 演化 作品
下载PDF
“涅瓦大街”:关于女性的叙事——果戈理《涅瓦大街》女性形象的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对果戈理短篇小说《涅瓦大街》的三个女性形象——“女性集体”、“黑发姑娘”和“金发女郎”给予考察,分析其基于男性成见的小说叙事所赋予的女性形象特质——“不确定性”、“无名性”、“被动性”、“失语”和“智性缺席”等,对女性... 对果戈理短篇小说《涅瓦大街》的三个女性形象——“女性集体”、“黑发姑娘”和“金发女郎”给予考察,分析其基于男性成见的小说叙事所赋予的女性形象特质——“不确定性”、“无名性”、“被动性”、“失语”和“智性缺席”等,对女性形象实行操作和控制的小说叙事策略,其目的在于建构男性主导的价值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涅瓦大街 女性 形象
下载PDF
沉重的梦魇——果戈理小说《涅瓦大街》中艺术家的悲剧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兰宜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果戈理是19世纪俄罗斯的著名作家,他一生之中创作出了各种风格的作品。19世纪30年代,果戈理发表了一系列以彼得堡为背景的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涅瓦大街》就是其中的一部。笔者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分析《涅瓦大街... 果戈理是19世纪俄罗斯的著名作家,他一生之中创作出了各种风格的作品。19世纪30年代,果戈理发表了一系列以彼得堡为背景的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涅瓦大街》就是其中的一部。笔者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分析《涅瓦大街》,这对我们理解《涅瓦大街》中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成因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涅瓦大街 弗洛伊德
下载PDF
果戈理与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和被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福和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41-246,共6页
1834年,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了中篇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中国作家鲁迅也创作了同名小说《狂人日记》。果戈理对鲁迅的影响是直接的,但鲁迅的同名小说并非对俄国前辈的"克隆",而是在借鉴和模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拿... 1834年,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了中篇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中国作家鲁迅也创作了同名小说《狂人日记》。果戈理对鲁迅的影响是直接的,但鲁迅的同名小说并非对俄国前辈的"克隆",而是在借鉴和模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拿来主义"的原则,将外来养分有机地融化在自己的创新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鲁迅 《狂人日记》 影响
下载PDF
完整地揭示人 揭示完整的人——乔伊斯、果戈理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缑广飞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7-99,共3页
果戈理和乔伊斯笔下的人既是卑贱的 ,又是伟大的 ;既是必死的 ,又是永恒的 ,他们都致力于完整地揭示人 ,揭示完整的人 ,试图解开“人是什么”这个古老、永恒的谜 ,果戈理对乔伊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应该被列为现代派文学的先驱 ,探讨二... 果戈理和乔伊斯笔下的人既是卑贱的 ,又是伟大的 ;既是必死的 ,又是永恒的 ,他们都致力于完整地揭示人 ,揭示完整的人 ,试图解开“人是什么”这个古老、永恒的谜 ,果戈理对乔伊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应该被列为现代派文学的先驱 ,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同与差异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 1 9世纪到 2 0世纪人类思想意识和艺术观念的发展转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乔伊斯 完整的人 现代派文学
下载PDF
“涅瓦大街”:“艺术—文本化”生存的幻灭——果戈理《涅瓦大街》主人公形象的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甄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0-93,共4页
对果戈理短篇小说《涅瓦大街》的主人公形象给予分析,指出画家皮斯卡廖夫的悲剧性行动———试图通过“审美化”的爱情追求以实现其审美诉求和伦理诉求———源白其独特的“艺术-文本化”生存观念。主人公形象“艺术-文本化”生存的幻... 对果戈理短篇小说《涅瓦大街》的主人公形象给予分析,指出画家皮斯卡廖夫的悲剧性行动———试图通过“审美化”的爱情追求以实现其审美诉求和伦理诉求———源白其独特的“艺术-文本化”生存观念。主人公形象“艺术-文本化”生存的幻灭使得他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理想获得了价值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涅瓦大街 主人公 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