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PS characteristics of sulfur of bio-oxidized arsenic-bearing gold concentrate and changes of surface nature of bio-oxidation residue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洪英 巩恩普 +4 位作者 杨立 陈刚 范有静 张玉山 吕久吉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4年第6期1187-1191,共5页
During bio-oxidation of sulfides, the chemical state change of sulfur is a complex and key factor. It is not only an indicator of the extent and intensity of the bio-oxidation, but also controls the property of bio-le... During bio-oxidation of sulfides, the chemical state change of sulfur is a complex and key factor. It is not only an indicator of the extent and intensity of the bio-oxidation, but also controls the property of bio-leaching medium and the period of oxidation. The chemical state of sulfur in sulfides oxidized by leaching bacteria was studied with XPS. Sulfide minerals in the arsenic-bearing gold concentrate consist of pyrite, arsenopyrite, chalcopyrite, galena, sphalerite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be the pattern of the chemical state change of sulfur in the bio-oxidation residue of arsenic-bearing gold concentr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grains, and the surface nature of the residue, XPS test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different sputtering duration. The study of XPS clearly shows that: sulfides is progressively oxidized from the surface of minerals to the core by leaching bacteria; the chemical valence of sulfur changes from S2- or [S2]2- to [SO4]2-; sulfur in the core is in a reduction state, S2- or [S2]2-, but exists in an oxidation state S6+ on the surface; due to the chemical state change of sulfur, mineral phase of the bio-oxidation residue is also changed(sulfides inside, while sulfates outside); the layered structure is found in the grains of the bio-oxidation resid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S 表面性质 化学态 细菌氧化 晶体结构 冶金工艺
下载PDF
塔吉克斯坦某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鹤雷 王闯 +2 位作者 高起鹏 马忠臣 徐耀强 《黄金》 CAS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塔吉克斯坦某含砷金精矿金品位73.27 g/t、砷品位6.61%、硫品位16.78%,是典型的难处理金精矿,采用直接氰化炭浆工艺处理时,金浸出率仅为88.02%。为提高金浸出率,进行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浸出试验研究,制得的焙砂使用环保型浸出剂浸出... 塔吉克斯坦某含砷金精矿金品位73.27 g/t、砷品位6.61%、硫品位16.78%,是典型的难处理金精矿,采用直接氰化炭浆工艺处理时,金浸出率仅为88.02%。为提高金浸出率,进行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浸出试验研究,制得的焙砂使用环保型浸出剂浸出。最终得到浸渣金品位4.32 g/t,金浸出率95.43%的良好指标,金浸出率提高7.41百分点,对处理同类型金矿资源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精矿 焙烧 浸出率 环保浸出剂
下载PDF
某高硫含砷低品位金精矿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慧 赵福财 +4 位作者 王苹 王路平 臧文优 刘传震 豆娜 《黄金》 CAS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提高某高硫含砷低品位难处理金精矿选别指标,分别采用尼尔森离心重选和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进行金精矿分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保障金精矿冶炼净返系数等级的基础上,采用试验条件为重力倍数60G、反冲洗水量4 L/min、给矿速度400 ... 为提高某高硫含砷低品位难处理金精矿选别指标,分别采用尼尔森离心重选和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进行金精矿分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保障金精矿冶炼净返系数等级的基础上,采用试验条件为重力倍数60G、反冲洗水量4 L/min、给矿速度400 g/min的尼尔森离心重选工艺,可获得金品位为30.97 g/t,金回收率为19.97%的重选精矿;采用试验条件为矿浆浓度20%、沉砂口直径22 mm的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可获得金品位为26.02 g/t,金回收率为12.50%的溢流。尼尔森离心重选、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可使最终精矿产品的金回收率分别提高1.6%~1.9%和0.7%~1.0%。考虑到尼尔森离心重选工艺成熟工艺少、后期投资高,故推荐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进行该金精矿分选试验,以提高该金精矿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 含砷 难处理金精矿 尼尔森离心重选 高效旋流器分级
下载PDF
塔吉克斯坦某难处理金精矿低温二段焙烧预处理试验研究
4
作者 宫嘉辰 赵景富 +1 位作者 姜超 刘妍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6,共7页
高砷高硫金精矿中的金矿物被毒砂(As_(2)O_(3))和黄铁矿(FeS_(2))包裹,直接氰化浸出浸出率较低,其预处理工艺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塔吉克斯坦高砷高硫金精矿为研究对象,在热重分析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段焙烧法进行预处理... 高砷高硫金精矿中的金矿物被毒砂(As_(2)O_(3))和黄铁矿(FeS_(2))包裹,直接氰化浸出浸出率较低,其预处理工艺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塔吉克斯坦高砷高硫金精矿为研究对象,在热重分析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段焙烧法进行预处理,脱除大部分砷、硫、有机碳等有害杂质,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考察了添加剂及焙烧温度、时间对金精矿中碳、硫、砷脱除率的影响,并在最终焙烧产物物相分析基础上进行了焙烧-氰化浸出验证试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一段焙烧采用弱氧焙烧气氛焙烧脱砷,不需使用添加剂,较优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500~550℃、焙烧时间2 h;二段焙烧采用富氧气氛焙烧脱硫,较优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650~700℃、时间2 h;在上述较优工艺参数下的焙烧-氰化浸出的碳脱除率、硫脱除率和砷脱除率分别为91.16%、96.93%和92.52%,金浸出率达到95.30%。该结果相对于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提高了20%,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为难处理金精矿高效提金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吉克斯坦 难处理金精矿 高砷高硫金精矿 预处理工艺 低温焙烧 热分解
下载PDF
含金砷硫精矿烧渣炼铁富集金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勇 刘志宏 +2 位作者 马小波 何从行 李启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3,共6页
提出一种处理含金砷硫精矿的新工艺,主要包括焙烧脱除硫砷—烧渣炼铁富集金—电解分离铁金等工序。对其中烧渣炼铁富集金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熔炼中C与O质量比与炉渣二元碱度(即CaO与SiO2质量比)、熔炼温度和熔炼时间对铁和金回收率的影响... 提出一种处理含金砷硫精矿的新工艺,主要包括焙烧脱除硫砷—烧渣炼铁富集金—电解分离铁金等工序。对其中烧渣炼铁富集金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熔炼中C与O质量比与炉渣二元碱度(即CaO与SiO2质量比)、熔炼温度和熔炼时间对铁和金回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条件及在此条件下所得生铁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在C与O质量比为0.93、炉渣二元碱度为1.0、熔炼温度为1 500℃、熔炼时间为90 min的最佳条件下,铁和金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7.49%和99.10%,所得生铁中金质量分数为16 g/t,与烧渣金质量分数相比约提高0.63倍,铁质量分数为97.27%,碳质量分数为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砷硫精矿 烧渣 炼铁 富集金
下载PDF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耐砷驯化与浸矿能力 被引量:7
6
作者 方芳 钟宏 +3 位作者 江放明 罗忠银 孙晓伟 许凯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77-3983,共7页
为提高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f)浸出砷金精矿过程中的氧化活性和耐砷能力,采用连续转接驯化法对分离纯化得到的A.f菌株NSJ209进行耐砷驯化,并考察原始菌和驯化菌对As(Ⅲ)和As(Ⅴ)的耐受能力。研究结果表... 为提高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f)浸出砷金精矿过程中的氧化活性和耐砷能力,采用连续转接驯化法对分离纯化得到的A.f菌株NSJ209进行耐砷驯化,并考察原始菌和驯化菌对As(Ⅲ)和As(Ⅴ)的耐受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连续转接驯化可以提高NSJ209的氧化活性和对砷的耐受性,驯化菌在含3 g/L As(Ⅲ)的9K培养基中,84 h内Fe2+的平均氧化速率比驯化前提高了3.53倍,对As(Ⅲ)的耐受性从驯化前的4 g/L提高到6 g/L,对As(Ⅴ)的耐受性从驯化前的8 g/L提高到12 g/L。在温度30℃、pH 2.0、矿浆质量分数6%的条件下对砷金精矿进行浸出试验,浸出10 d,驯化菌对砷的浸出率达到91.6%,比原始菌提高了38.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驯化 As(Ⅲ) As(Ⅴ) 砷金精矿
下载PDF
含金高砷高硫精矿综合回收有价金属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持皓 徐晓辉 +2 位作者 常耀超 韦其晋 胡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6-49,共4页
采用二段焙烧—氯化挥发工艺从含金高砷高硫精矿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结果表明,一段弱氧化700℃,二段强氧化850℃条件下,砷和硫的脱除率分别到97.6%和99%;在烧渣磨矿粒度-0.038mm占73%、配5%CaCl2、2%膨润土制团后在1 250℃氯化焙烧2h... 采用二段焙烧—氯化挥发工艺从含金高砷高硫精矿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结果表明,一段弱氧化700℃,二段强氧化850℃条件下,砷和硫的脱除率分别到97.6%和99%;在烧渣磨矿粒度-0.038mm占73%、配5%CaCl2、2%膨润土制团后在1 250℃氯化焙烧2h的条件下,金、银、铅、锌的挥发率分别为96.5%、73.3%、94.6%和75.3%,球团铁品位在60%以上,球团强度>2 500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高砷高硫精矿 二段焙烧 脱砷 氯化挥发 铁球团
下载PDF
某高硫含砷碳低品位难处理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杜淑华 潘邦龙 +1 位作者 夏亮 朱国庆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0-94,共5页
某低品位金矿石原矿含金1.68 g/t,砷0.43%、碳0.40%、硫3.20%,金以显微或次显微形式浸染于毒砂、黄铁矿、褐铁矿中,具有载金矿物粒度细、砷和碳含量高等特点,是典型的低品位含砷碳极难处理金矿石,严重影响金的浮选指标。为回收利用矿石... 某低品位金矿石原矿含金1.68 g/t,砷0.43%、碳0.40%、硫3.20%,金以显微或次显微形式浸染于毒砂、黄铁矿、褐铁矿中,具有载金矿物粒度细、砷和碳含量高等特点,是典型的低品位含砷碳极难处理金矿石,严重影响金的浮选指标。为回收利用矿石中的金,分别进行了直接全泥氰化浸出、重选、浮选三种方案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全泥氰化浸出率仅5%,重选金精矿回收率不足10%,浮选可获得金品位15.04 g/t、回收率77.13%的金精矿。由于浮选金精矿含砷、碳、硫有害元素均较高,浮选尾矿含金0.42 g/t,损失较高,因此试验采用焙烧预处理以脱除金精矿和尾矿中的有害元素,然后焙砂氰化浸出回收金。最终试验采用浮选—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尾矿焙烧氰化浸出联合工艺,得到金总回收率70.66%的较好指标,有效地回收了矿石中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金矿 高硫含砷碳 焙烧 浸出
下载PDF
过氧化氢氧化预处理高硫高砷难选金精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郭凯琴 李登新 +2 位作者 马承愚 赵晓春 朱飞龙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
在酸性条件下采用过氧化氢对高硫高砷难选金精矿进行预处理。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浸出包裹在难处理金精矿中金表面的含铁硫化矿物,在矿浆浓度为20 g/L时,铁的浸出率和失重率可分别达到99.58%和53.94%。该预处理方法氧化条件温和,对环... 在酸性条件下采用过氧化氢对高硫高砷难选金精矿进行预处理。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浸出包裹在难处理金精矿中金表面的含铁硫化矿物,在矿浆浓度为20 g/L时,铁的浸出率和失重率可分别达到99.58%和53.94%。该预处理方法氧化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氧化时间短,为同类高硫高砷难选金精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高砷难处理金精矿 FENTON反应 过氧化氢 预处理
下载PDF
提高含砷金精矿二段焙砂金浸出率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威 高照国 +2 位作者 曹耀华 刘红召 张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4-107,共4页
本文以某含砷金精矿二段焙烧焙砂为研究对象,针对焙砂中金主要被赤铁矿包裹的特点,采用硫酸溶液+助浸剂浸出的方法对包裹金进行有效解离,使包裹金充分暴露,达到提高金浸出率的效果。研究了硫酸浓度,酸浸温度,助浸剂加入量等因素对铁浸... 本文以某含砷金精矿二段焙烧焙砂为研究对象,针对焙砂中金主要被赤铁矿包裹的特点,采用硫酸溶液+助浸剂浸出的方法对包裹金进行有效解离,使包裹金充分暴露,达到提高金浸出率的效果。研究了硫酸浓度,酸浸温度,助浸剂加入量等因素对铁浸出率的影响及对酸浸渣氰化过程金浸出率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该工艺比工业生产常用的二段焙砂→酸洗→氰化金浸出率提高1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粉 二段焙砂 酸浸 助浸剂
下载PDF
高砷高硫金矿石中金的相态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长跃 邹海峰 田莉玉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5-207,共3页
通过应用氰化钾、碱溶、酸溶以及王水溶解等系统浸取法 ,对某高砷高硫金矿中金的相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该含金矿样中金主要以毒砂包裹金和硫化包裹金两种形式存在。分析准确度达90 %以上 ,为高砷高硫金矿中金的相态分析提供了... 通过应用氰化钾、碱溶、酸溶以及王水溶解等系统浸取法 ,对某高砷高硫金矿中金的相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该含金矿样中金主要以毒砂包裹金和硫化包裹金两种形式存在。分析准确度达90 %以上 ,为高砷高硫金矿中金的相态分析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矿样 高砷高硫 相态分析
下载PDF
提高含砷金精矿二段焙烧—氰化工艺金浸出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薛光 王永新 薛元昕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49,共2页
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高含砷金精矿二段焙烧—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含砷金精矿经一段焙烧(450~500℃)除砷后,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SR,再进行二段焙烧(630~650℃),然后经稀硫酸除铜后进行氰化浸出,可使金的... 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高含砷金精矿二段焙烧—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含砷金精矿经一段焙烧(450~500℃)除砷后,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SR,再进行二段焙烧(630~650℃),然后经稀硫酸除铜后进行氰化浸出,可使金的氰化浸出率提高4.65%。该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二段焙烧 氰化 浸出率
下载PDF
含硫砷含碳金精矿提金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骞 董中林 +3 位作者 张雁 徐斌 杨永斌 姜涛 《黄金》 CAS 2016年第11期41-45,共5页
针对含硫砷含碳金精矿的性质,进行了提金工艺探索。该金精矿经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为1.33%;经两段焙烧—氰化浸出,金浸出率提高到71.33%,但该方法所需时间长、能耗高、有害元素的脱除不完全且容易发生过焙烧。鉴于此,提出了一段富... 针对含硫砷含碳金精矿的性质,进行了提金工艺探索。该金精矿经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为1.33%;经两段焙烧—氰化浸出,金浸出率提高到71.33%,但该方法所需时间长、能耗高、有害元素的脱除不完全且容易发生过焙烧。鉴于此,提出了一段富氧添加硫酸钠焙烧—硫化钠碱浸强化—焙砂氰化浸出提金工艺。一段富氧添加硫酸钠焙烧不但可强化硫、砷和碳的脱除,降低焙烧温度50℃,缩短焙烧时间至30 min以内,而且少量硫酸钠的添加可消除焙砂的固结问题,使金的浸出率增加到84.14%;而对焙砂再进行硫化钠碱浸处理,不仅使被包裹的金得到进一步解离,金浸出率提高到94.72%,且可以回收锑,实现金矿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砷含碳金精矿 两段焙烧 富氧焙烧 添加剂 强化处理
下载PDF
复杂金精矿矿物特性及焙烧预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贺秀珍 钟清慎 +1 位作者 马玉天 刘玉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8-41,共4页
对某复杂高砷金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并考察了焙烧温度、时间和压缩空气流量对焙烧脱除砷、硫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杂金精矿为少硫化物型金精矿,主要矿物是黄铁矿、砷黄铁矿以及长石、石英等脉石矿物,金精矿中金主要以金单质或者... 对某复杂高砷金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并考察了焙烧温度、时间和压缩空气流量对焙烧脱除砷、硫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杂金精矿为少硫化物型金精矿,主要矿物是黄铁矿、砷黄铁矿以及长石、石英等脉石矿物,金精矿中金主要以金单质或者金与硫(砷)化物、氧化物和脉石的包裹体存在.金颗粒粒径大多在1~3 μm,部分颗粒在1μm以下,少数较大颗粒粒度可达4~5 μm.当控制焙烧的温度、时间和压缩空气流量分别为650℃、45 min、150 L/h时,砷、硫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7%和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金精矿 工艺矿物学 氧化焙烧
下载PDF
含砷难处理金精矿的催化氧化酸浸(COAL)新工艺开发 被引量:7
15
作者 夏光祥 段东平 +6 位作者 周娥 陈思明 李婷 王明涌 李学强 徐忠敏 路良山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介绍了催化氧化酸浸(COAL)新工艺开发及产业化的情况,该工艺可以在100℃及0.4MPa氧分压条件下对含砷金矿进行处理,金和银的回收率都可达到92%~96%。较低的工业压力和温度使设备简单、易于开工,基建投资和维修操作费用均较传统... 介绍了催化氧化酸浸(COAL)新工艺开发及产业化的情况,该工艺可以在100℃及0.4MPa氧分压条件下对含砷金矿进行处理,金和银的回收率都可达到92%~96%。较低的工业压力和温度使设备简单、易于开工,基建投资和维修操作费用均较传统加压浸出工艺明显降低。在小型试验基础上,开发出100m,加压浸出反应釜,并在招远金矿建成了100t/d的工业试验及生产厂,工业试验证实金和银回收率分别为93%~95%和92%~96%,与小型试验结果一致。在操作参数及设备形式调整后,本工艺亦可适用于高砷高碳金精矿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湿法冶金 催化氧化酸浸工艺
下载PDF
含硫试剂对某难处理金精矿的浸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军 张秋利 +1 位作者 兰新哲 宋永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3-105,137,共4页
在对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用硫脲、硫代硫酸盐、硫氰酸盐和改性石硫合剂等含硫试剂对其进行了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精矿属典型的黄铁矿与毒砂包裹的难处理金矿,约20%的金被包裹,改性石硫合剂可部分将矿物的... 在对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用硫脲、硫代硫酸盐、硫氰酸盐和改性石硫合剂等含硫试剂对其进行了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精矿属典型的黄铁矿与毒砂包裹的难处理金矿,约20%的金被包裹,改性石硫合剂可部分将矿物的包裹氧化,浸出率达80%以上,适用于此矿的浸出,并分析推测了浸出试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试剂 难处理金精矿 浸出
下载PDF
某高硫砷难浸金精矿的细菌氧化预处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万全 张永奎 +2 位作者 陈宁 梁颖 黄亚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44,65,共4页
为提取广西某高硫砷难浸金精矿中的金,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通过鼓泡搅拌槽浸试验对该金精矿进行细菌氧化预处理,浸出铁和砷,分解黄铁矿和砷黄铁矿,使金得以暴露以便氰化浸出。研究了pH、细菌接种量、矿浆浓度、通气量以及矿石粒度等因... 为提取广西某高硫砷难浸金精矿中的金,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通过鼓泡搅拌槽浸试验对该金精矿进行细菌氧化预处理,浸出铁和砷,分解黄铁矿和砷黄铁矿,使金得以暴露以便氰化浸出。研究了pH、细菌接种量、矿浆浓度、通气量以及矿石粒度等因素对细菌氧化预处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氧化预处理该高硫砷难浸金精矿的适宜条件为pH=2.0、接种量10%(体积分数)、矿浆质量浓度100 kg/m3、通气量0.1 L/(L.min),在此条件下,细菌作用10 d后,Fe和As的浸出率分别可达到50%和90%以上;矿石的粒度越小越有利于细菌预处理;细菌预处理过程中砷酸铁沉淀的生成对铁和砷的浸出均不利,有待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硫难浸金精矿 氧化亚铁硫杆菌 细菌氧化预处理
下载PDF
国内外含砷硫金矿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印万忠 洪正秀 +1 位作者 马英强 李强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2期1-8,共8页
近年来含砷硫金矿预处理技术研究是比较受关注的领域,其对于提高金的回收率,减少成本,达到环保要求和设计最佳流程等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近年国内外含砷硫金矿预处理的研究情况,对含砷硫金矿焙烧,湿法化学处理,加压氧化处理及细菌氧化... 近年来含砷硫金矿预处理技术研究是比较受关注的领域,其对于提高金的回收率,减少成本,达到环保要求和设计最佳流程等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近年国内外含砷硫金矿预处理的研究情况,对含砷硫金矿焙烧,湿法化学处理,加压氧化处理及细菌氧化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分别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硫金矿 毒砂 黄铁矿 预处理 进展
下载PDF
金精矿生物氧化过程中砷的氧化行为初探 被引量:6
19
作者 金世斌 马金瑞 郝福来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1-43,共3页
用金精矿和砷精矿配出含砷量分别为2.46%、8.23%、14.00%的3个试样,分别进行生物氧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氧化液中三价砷含量与试样的砷含量有关。含砷较低的试样氧化时,氧化液中三价砷含量很低,溶液中砷大部分为五价砷;试样含砷越高,... 用金精矿和砷精矿配出含砷量分别为2.46%、8.23%、14.00%的3个试样,分别进行生物氧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氧化液中三价砷含量与试样的砷含量有关。含砷较低的试样氧化时,氧化液中三价砷含量很低,溶液中砷大部分为五价砷;试样含砷越高,氧化液中三价砷含量越高,五价砷含量越低;氧化液中三价砷含量越高,则二价铁含量越高,Eh越低。由试验结果分析,生物氧化过程中毒砂中砷主要被Fe3+氧化,是间接作用机理的生物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毒砂 生物冶金 三价砷
下载PDF
某含砷金精矿氰化过程中砷的氧化与金的浸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舒 吴雅睿 +3 位作者 杨婧晖 杨超产 李绍卿 牛刚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38,共3页
某含砷金精矿含毒砂矿物较多,砷质量分数达6.12%。该精矿直接用氰化炭浆工艺处理时,金的浸出率为58.36%;经助浸剂预处理6~8h后,氰化过程中加入防膜剂及活化剂SmD,金的氰化速度加快,浸出时间缩短8~10h,浸出率可达到91.2%。
关键词 含砷金精矿 防膜剂 活化剂SmD 氰化 金浸出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