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滞动针干预“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中枢镇痛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赵丽萍 陈艺箔 +3 位作者 王雅倩 李之彤 张琪 苟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14-3623,共10页
背景:滞动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镇痛效果显著,但镇痛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索滞动针干预激痛点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6)和造模组(n=38),造模组采用“打击结合... 背景:滞动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镇痛效果显著,但镇痛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索滞动针干预激痛点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6)和造模组(n=38),造模组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制备左侧股内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造模12周后随机挑选6只验证造模成功,将剩余32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6)与滞动针组(n=16),使用滞动针对滞动针组大鼠左侧股内侧肌局部激痛点进行干预治疗,2次/周,治疗4周。造模前后及治疗后进行左足机械缩足阈值测定;治疗后第4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左侧股内侧肌肌肉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免疫组化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和c-fos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滞动针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降低(P<0.05);治疗4周后,滞动针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高于模型组(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肌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等,肌细胞增大并出现核内移现象,细胞内出现圆形挛缩结节以及紧张带;滞动针组肌纤维排列整齐,肌细胞多呈角状,细胞内偶见挛缩结节;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P物质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β-内啡肽及脑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滞动针组血清中P物质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β-内啡肽及脑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均升高(P<0.05);④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fos、Iba-1阳性表达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滞动针组c-fos阳性表达升高(P<0.05),Iba-1阳性表达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均降低(P<0.05);(5)结果表明,滞动针可能通过抑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小胶质细胞的活性、下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间接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释放β-内啡肽、增加c-fos神经元兴奋性,从而降低中枢致敏程度,有效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激痛点 滞动针 中枢镇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下载PDF
Activated and deactivated functional brain areas in the Deqi state: A functional MRI study 被引量:4
2
作者 Yong Huang Tongjun Zeng +5 位作者 Guifeng Zhang Ganlong Li Na Lu Xinsheng Lai Yangjia Lu Jiarong Che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0期2362-2369,共8页
We compared the activities of functional regions of the brain in the Deqi versus non-Deqi state, as reported by physicians and subjects cludng acupuncture, Twelve healthy volunteers received sham and true needling at ... We compared the activities of functional regions of the brain in the Deqi versus non-Deqi state, as reported by physicians and subjects cludng acupuncture, Twelve healthy volunteers received sham and true needling at the Waiguan (TE5) acupoint. Real-time cerebral functional MRI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non-sensation after sham needling, true needling activated Brodmann areas 3, 6, 8, 9, 10, 11, 13, 20, 21, 37, 39, 40, 43, and 47, the head of the caudate nucleus, the parahippocampal gyrus, thalamus and red nucleus. True needling also deactivated Brodmann areas 1,2, 3, 4, 5, 6, 7, 9. 10. 18.24.31.40 and 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EDLING sham needling Waiguan (TE5) sham point DEQI functional MRI brain region activation DEACTIVA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vidence for activated functional brain areas following acupoint needling in the extremities
3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23-223,共1页
Totally three articles focusing o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s of brain function in the activated brain regions of stroke patients undergoing acupuncture on the healthy limbs and healthy controls un... Totally three articles focusing o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s of brain function in the activated brain regions of stroke patients undergoing acupuncture on the healthy limbs and healthy controls undergoing acupuncture on the lower extremities are published in three issues. We hope that our readers find these papers useful to their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vidence for activated functional brain areas following acupoint needling in the extremities
下载PDF
百会穴久留针法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汪节 高婷 +2 位作者 朱婷婷 何其英 杨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百会穴久留针法通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通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1组、模型1组、久留针1组、普通留针组,每组12只。后3组采用... 目的研究百会穴久留针法通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通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1组、模型1组、久留针1组、普通留针组,每组12只。后3组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手术造模后第1天起久留针1组和普通留针组分别给予百会穴久留针和普通留针治疗,连续14 d。另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2组、模型2组、久留针2组、久留针3组,每组10只。后3组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针灸治疗前分别给予腺相关病毒100μl单次尾静脉注射。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及水迷宫实验的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评价神经功能。结果与假手术1组比较,模型1组mNSS评分、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及缺血脑组织BDNF、TrkB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及裂解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1组比较,久留针1组和普通留针组mNSS评分、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及缺血脑组织BDNF、TrkB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及裂解型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且久留针1组上述变化较普通留针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久留针2组比较,久留针3组mNSS评分、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及缺血脑组织中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及裂解型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16.41±2.25)%vs(7.59±1.09)%;1.46±0.16 vs 0.94±0.12,P<0.05]。结论百会穴久留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激活BDNF/TrkB通路是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百会 留针 神经保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B通路
下载PDF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脑血流动力学探讨通督醒脑针法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1
5
作者 武扬 赵保东 张捷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通督醒脑针法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认知康复训练和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督醒脑针法,疗程8周。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通督醒脑针法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认知康复训练和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督醒脑针法,疗程8周。比较两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脑部血管血流最大峰值(Vs)、平均流速(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水平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差异。采用MoCA评分、MMSE评分与P300潜伏期、波幅高低的关联分析,分析不同病灶卒中患者的MoCA和P300水平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和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动脉Vs及Vm值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脑动脉RI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波幅长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与MoCA评分、MMSE评分呈负相关,P300波幅与MoCA评分、MMSE评分则呈正相关。MoCA评分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额叶卒中组、颞叶卒中组、顶叶卒中组与基底节区卒中组、枕叶卒中组比较,治疗前MoCA评分低,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P<0.05);与顶叶卒中组比较,额叶组和颞叶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醒脑针法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有效调节大脑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卒中患者以额叶、颞叶卒中后认知功能下降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醒脑针法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眼针疗法影响脑血流量机制探讨
6
作者 刘雯君 王鹏琴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90-194,共5页
该文为探究眼针疗法对增加脑血流量产生作用的机制,首先从眼针针刺的范围、针刺的深度和可能涉及到的解剖结构,以查阅书籍、文献的方式归纳眼针穴区内的这些解剖结构,包括神经、动静脉、肌肉,探索这些结构的作用,并着重阐述这些结构通... 该文为探究眼针疗法对增加脑血流量产生作用的机制,首先从眼针针刺的范围、针刺的深度和可能涉及到的解剖结构,以查阅书籍、文献的方式归纳眼针穴区内的这些解剖结构,包括神经、动静脉、肌肉,探索这些结构的作用,并着重阐述这些结构通过眼针针刺后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是通过何种机制影响脑血流量的。经过文献检索,文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机制:即自动调节机制、化学调节机制、神经元调节机制、血管内皮细胞调节机制等能够增加脑血流量的机制,阐明了眼针疗法可能是从这些方面途径来提高大脑血流量的。其中的神经元调节机制更值得关注,并对神经血管耦合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其可能是眼针疗法调节脑血流量的直接作用机制,值得日后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眼解剖 脑血流量 周围神经
下载PDF
基于神经元凋亡和自噬交互作用研究岭南头皮针对脑外伤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
7
作者 杨东英 蔡伟彬 +4 位作者 唐明 刘洋 秦敏 杨蕾 潘杰 《中医康复》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岭南头皮针通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LC3B)-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cl-2)信号轴交互促进脑外伤昏迷大鼠苏醒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刺组、岭南头皮针组,... 目的:探讨岭南头皮针通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LC3B)-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cl-2)信号轴交互促进脑外伤昏迷大鼠苏醒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刺组、岭南头皮针组,每组各10只。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构建外伤昏迷(TBI)大鼠模型,岭南头皮针组采用TBI+岭南头皮针法干预,假针刺组采用TBI+普通针刺法干预,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NSS)评分,HE染色观察皮层、海马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蛋白[LC3B、p-62、Beclin-1]以及凋亡蛋白[Caspase-3、Bcl-2]水平的变化。结果:第0、7、14天,TBI组、假针刺组、岭南头皮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7、14天,假针刺组、岭南头皮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TBI组(P<0.01),岭南头皮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假针刺组(P<0.01),且第14天,岭南头皮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1)。进行岭南头皮针刺治疗后,岭南头皮针组皮层神经元数量丰富,局部排列不规则,皮层可见少量神经元胞核皱缩深染,胞核、胞质分界不清晰,海马体神经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整齐密集,胞核大而圆,呈均匀淡蓝色或蓝色,核仁清楚,细胞质丰富。与对照组相比,TBI组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自噬蛋白LC3B表达上升(P<0.05)、Beclin-1表达上升(P<0.01),p-62表达下降(P<0.05);与TBI组比,假针刺组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自噬蛋白LC3B表达下降(P<0.01),两组p-62、Beclin-1、Cleaved-Caspase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岭南头皮针组,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自噬蛋白LC3B、Beclin-1表达下降(P<0.01),两组p-62、Cleaved-Caspase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头皮针可以有效促进颅脑损伤昏迷大鼠苏醒,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自噬、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头皮针治疗 脑外伤 促醒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通督益脑化痰法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8
作者 刘晶晶 张小健 +2 位作者 郝春波 周媛 王迎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5,共5页
目的观察用通督益脑化痰法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咽部肌... 目的观察用通督益脑化痰法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咽部肌肉电刺激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督脉、舌三针”联合通督益脑化痰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变化评估临床效果,比较患者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卒中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78.0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有效率94.12%(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饮水试验中吞咽等级更优(P<0.05);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组的SSA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WAL-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患者的卒中相关肺炎的发生率20.00%相比;治疗组卒中相关肺炎的发生率9.80%相对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6,P>0.05);治疗组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2.76±0.73)分与对照组的TESS评分(2.39±0.8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1,P=0.646>0.05)。结论通督益脑化痰法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卒中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益脑化痰法 督脉 舌三针 缺血性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中药热熨治疗脑外伤后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9
作者 王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7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中药热熨治疗脑外伤后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泰州市姜堰中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脑外伤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即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给予腕踝针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中药热熨治疗脑外伤后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泰州市姜堰中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脑外伤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即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给予腕踝针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熨治疗。对比两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发作频率低于参照组(P<0.001)。治疗3 d、7 d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32)。结论:腕踝针联合中药热熨治疗脑外伤后头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患者头痛持续时间,降低头痛发作频率,减轻其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中药热熨 脑外伤 头痛
下载PDF
丹龙醒脑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临床研究
10
作者 陈娉婷 张小罗 +2 位作者 王位 潘旭 陈亨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9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丹龙醒脑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及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龙醒脑... 目的:观察丹龙醒脑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及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龙醒脑方和醒脑开窍针刺法,2组均治疗14d。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BI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龙醒脑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痰瘀阻络证 丹龙醒脑方 醒脑开窍针刺法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贺氏三通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麟鹏 刘慧林 +5 位作者 刘志顺 赵吉平 赵因 王桂玲 张晓霞 指导:贺普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9-312,共4页
目的: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寻找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原则,将列入统计病例3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1例)和对照组(158例),观察组以贺氏针灸三通法分期采用放血、... 目的: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寻找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原则,将列入统计病例3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1例)和对照组(158例),观察组以贺氏针灸三通法分期采用放血、火针和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选穴手足十二针法,均每日1次,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93%,对照组为70.2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急性期入组或恢复期入组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影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贺氏针灸三通法对于中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并且提示分期应用贺氏针灸三通法对中风病之急性期与恢复期治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针灸疗法 脑缺血/病理生理学 @贺氏三通法
下载PDF
时间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敏敏 吴雄枫 +5 位作者 陈蕾 姜一 朱宣 张永巍 吴涛 邓本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06-1211,共6页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探讨时间管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溶栓后24hNIHSS...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探讨时间管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溶栓后24hNIHSS评分分为有效组(n=74)及无效组(n=124),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按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157)及预后不良组(n=41),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同时比较有效组及无效组间从发病至用药的各段时间的差异,评价时间管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及冠心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无冠心病史是疗效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的血糖水平、患者的糖尿病史、房颤史、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GCS评分及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低是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时间管理上,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主要是由发病至就诊时间的差异(P<0.01)导致的。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溶栓前NIHSS评分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无冠心病史预示rt-PA静脉溶栓疗效良好,溶栓前NIHSS评分低预示静脉溶栓预后良好。降低患者发病至就诊的时间可提高静脉溶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时间安排 入院到进针时间
下载PDF
针刺外关穴中枢激活效应的PET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贵锋 赖新生 +5 位作者 唐纯志 杨君军 王淑侠 单保慈 曾统军 黄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运用PET脑功能成像技术,以18F-FDG为显影剂,以假针刺状态为对照,观察针刺健康青年志愿者外关穴后的脑中枢激活效应。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例,分别施以右侧外关穴真针刺和假针刺,同时运用西门子公司ECATEXACTHR+PET... 目的运用PET脑功能成像技术,以18F-FDG为显影剂,以假针刺状态为对照,观察针刺健康青年志愿者外关穴后的脑中枢激活效应。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例,分别施以右侧外关穴真针刺和假针刺,同时运用西门子公司ECATEXACTHR+PET进行脑部扫描。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与假针刺比较,外关穴真针刺激活的脑中枢主要有左侧颞叶(BA42)、颞上回(BA42)、岛叶(BA13)、小脑。结论针刺外关穴能够激活一定的脑部功能区,其治疗作用与中枢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关穴 针刺 PET 脑功能成像 中枢激活效应
下载PDF
巨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VEGF和Ang-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石学慧 张素兰 +4 位作者 曹夏 王凌燕 段霞 刘未艾 张志萍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9期1525-1527,共3页
目的观察巨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VEGF和Ang-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巨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健侧针刺(即巨刺法)组、患侧针刺组。各组再分为... 目的观察巨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VEGF和Ang-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巨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健侧针刺(即巨刺法)组、患侧针刺组。各组再分为3 d和14 d两个亚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于再灌注24 h后,健侧针刺组针刺人中、百会及电针健侧穴位;患侧针刺组针刺人中、百会及电针患侧穴位。电针选用疏密波,每次持续刺激30 min,每日1次。分别于3 d和14 d光镜下观察大鼠缺血脑组织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法(S-ABC法)测定大脑皮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针刺治疗后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损伤程度明显改善,其中健侧针刺组较患侧针刺组改善明显;健侧针刺组、患侧针刺组VEGF及Ang-1的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多(P<0.05);而健侧针刺组的表达较患侧针刺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巨刺能够明显改善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组织VEGF和Ang-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1 脑组织
下载PDF
经穴皮部挑治与深刺的fMRI对比研究 被引量:63
15
作者 李定忠 李秀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91-492,共2页
为证实皮部挑治与经穴深刺同样有效 ,采用fMRI(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 )进行实验观察。经过 3 2例次的实验 ,结果证明 :两种方法均可在同一脑区产生功能变化和相应的变化过程。这一结果证实经络皮部的客观存在 ,经络具有内病外治的作... 为证实皮部挑治与经穴深刺同样有效 ,采用fMRI(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 )进行实验观察。经过 3 2例次的实验 ,结果证明 :两种方法均可在同一脑区产生功能变化和相应的变化过程。这一结果证实经络皮部的客观存在 ,经络具有内病外治的作用 ,并为经络客观化研究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RI 经穴皮部挑治 针刺深度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内热针对大鼠软组织慢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文玉 高谦 +2 位作者 王刚 王飞 杨志丽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56-658,共3页
目的比较内热针疗法对大鼠腓肠肌肌肉肌腱处慢性损伤后形态学变化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27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12只)、内热针组(12只)、正常对照组(3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损伤对照组和... 目的比较内热针疗法对大鼠腓肠肌肌肉肌腱处慢性损伤后形态学变化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27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12只)、内热针组(12只)、正常对照组(3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损伤对照组和内热针组大鼠造模形成慢性软组织损伤,内热针组在治疗后3、7、14、28d,分别处死实验大鼠3只,损伤对照组不做治疗,自然饲养,按以上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3只,取双侧损伤组织,对组织进行光镜下形态学观察和BDNF免疫组化测定。结果内热针组形态学变化提示组织恢复情况较损伤对照组好,治疗3d后BDNF在内热针组与损伤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7、14d内热针组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P<0.05),28d内热针组低于损伤对照组(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BFGF含量,对大鼠软组织慢性损伤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软组织 大鼠
下载PDF
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艳春 叶涛 +3 位作者 朱路文 张中伟 宋名杨 唐强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5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刺激对脑瘫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头穴丛刺组、丰富环境组及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组5组,各组于造模后7天、28天时间点再分成2个亚组,每个亚...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刺激对脑瘫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头穴丛刺组、丰富环境组及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组5组,各组于造模后7天、28天时间点再分成2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参照RICE法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头穴丛刺组给予头穴丛刺治疗,丰富环境组给予丰富环境刺激治疗,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组给予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刺激治疗。造模后7天,28天,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测海马区BDNF、TrkB阳性细胞表达数目。结果:造模后7天、28天,与假手术相比,缺氧缺血组海马区BDNF、TrkB阳性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氧缺血组相比,各干预组海马区BDNF、TrkB阳性表达均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28天,与头穴丛刺组、丰富环境组相比,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组海马区BDNF、TrkB阳性表达有所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刺激可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BDNF、TrkB蛋白表达,优于单纯的头穴丛刺或丰富环境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 丛刺 丰富环境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脑源性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B
下载PDF
头穴丛刺结合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MAP-2和p38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波 唐强 +4 位作者 邢艳丽 白震民 颜培宇 关莹 孔妍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微管相关蛋白-2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7日龄Wistor大鼠通过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吸入8%的氮氧混合气体2 h,制成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A)16只...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微管相关蛋白-2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7日龄Wistor大鼠通过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吸入8%的氮氧混合气体2 h,制成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A)16只,造模组(B)16只,头穴丛刺组(C)16只,环境刺激组(D)16只,头穴丛刺加环境刺激组(E)16只。治疗14天和28天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海马微管相关蛋白-2和突触素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海马微管相关蛋白-2和突触素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E组MAP-2和P38的表达在14天和28天时均高于A、B组(P<0.01),而E组与C、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头穴丛刺结合环境刺激可促进HIBD后大鼠海马微管相关蛋白-2和突触素的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头穴丛刺 环境刺激
下载PDF
巨针巨刺法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光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01-703,共3页
目的 :观察巨针巨刺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 4 4例与毫针巨刺组 3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多项指标参... 目的 :观察巨针巨刺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 4 4例与毫针巨刺组 3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多项指标参数 ,但巨针组优于毫针组 (P <0 0 5 )。结论 :两种刺法均有效 ,巨针法优于毫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脑血流图 血脂 血液流变学 巨刺法 毫针法 对比观察
下载PDF
火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岩 程素利 +2 位作者 周震 焦召华 陈爽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火针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火针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火针组术后即刻及其后每隔24 h火针针刺大鼠脊髓损伤部... [目的]探讨火针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火针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火针组术后即刻及其后每隔24 h火针针刺大鼠脊髓损伤部位上下端的棘突间隙,另两组相应时间点行相同抓握。于伤后1、3、5、7 d采用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BBB)评分标准进行不同时段的行为学评分并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BBB评分显示,火针组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模型组,特别是在造模并干预7 d后效果更加显著(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火针组的BDNF表达在各时间点均增加,火针组3、5、7 d的BDNF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BB评分与BDNF表达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高度相关。[结论]火针可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与促进BDN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火针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