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22—2023年四川泸定M_(S)6.8、M_(S)5.0和M_(S)5.6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及成因
1
作者
张建勇
王新
+1 位作者
陈凌
刘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1486,共16页
四川泸定2022年9月5日发生M_(S)6.8强震,随后10月22日和2023年1月26日又分别发生M_(S)5.0和M_(S)5.6强余震,主震和两次强余震的震中相距仅几公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震源机制解,因此,探究三者的发震构造、联系及成因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国...
四川泸定2022年9月5日发生M_(S)6.8强震,随后10月22日和2023年1月26日又分别发生M_(S)5.0和M_(S)5.6强余震,主震和两次强余震的震中相距仅几公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震源机制解,因此,探究三者的发震构造、联系及成因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国家地震台网记录到的这三次地震序列的连续波形数据及震相资料进行双差重定位,并进一步采取CAP波形反演方法和P波初动极性反演方法获得研究区M_(L)2.5+的79个余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主破裂沿鲜水河断裂磨西段,破裂彻底,余震活动性不高.沿主断裂分布的余震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断层近直立且西北浅东南深.主震及磨西段大部分余震均为走滑机制,是典型的印度—欧亚板块挤压旋转造成鲜水河走滑断裂带应力失稳触发的强震活动.发生在贡嘎山地区的余震是M_(S)6.8主震触发的震群活动,震级水平不高,分布弥散,并没有触发与主断裂共轭的燕子沟、海螺沟和磨子沟次级断裂,而是触发了与主断裂近平行的次级隐伏断裂——贡嘎山断裂.M_(S)5.0和M_(S)5.6两次强余震均发生在该次级隐伏断裂上,断层倾角40°~50°且震源深度较浅.贡嘎山地区拉张型地震活动明显不同于走滑型为主的鲜水河断裂带,可能是印度—欧亚板块挤压旋转作用下贡嘎山快速隆升而地表快速剥离导致局部因重力卸载而垮塌造成的,M_(S)6.8主震有明显的触发作用.三次泸定强震的发生,释放了磨西段及西侧贡嘎山地区部分应力,但并未改变"Y"字形交汇区强震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泸定地震
鲜水河断裂带
贡嘎山地区
发震构造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贡嘎山地区黄背栎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
8
2
作者
朱万泽
吴永波
薛建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应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贡嘎山地区不同海拔黄背栎(Quercus pannosa)幼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在8月晴天,不同海拔生长的黄背栎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比较平稳的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随着海拔的升高,叶...
应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贡嘎山地区不同海拔黄背栎(Quercus pannosa)幼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在8月晴天,不同海拔生长的黄背栎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比较平稳的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降低,而叶片气孔导度增加,有利于高海拔地区植物光合作用气体交换;(2)不同海拔试验点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合辐射的响应有较大的差异,叶片光补偿点为39.16~68.06μmol/(m^2·s),光饱和点为1124.78~1754.88μmol/(m^2·s),表观光量子利用效率为0.02812~0.03173。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加;(3)叶片CO2补偿点为68.47~105.21μmol/mol。随着海拔的升高,CO2补偿点降低,有利干植物对高海拔地区低CO2分压环境的适应。CO2饱和点在700μmol/mol左右,羧化效率为0.035-0.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背栎
光合特性
贡嘎山地区
光合辐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贡嘎山区主要植物群落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
9
3
作者
郑远长
《山地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201-206,共6页
选取贡嘎山区35种主要植物群落,对它们的垂直分布与水分、温度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贡嘎山区水分条件较好,温度条件是植物群落垂直分布的限制因子,亚高山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分布上限,其温暖指数,生物学...
选取贡嘎山区35种主要植物群落,对它们的垂直分布与水分、温度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贡嘎山区水分条件较好,温度条件是植物群落垂直分布的限制因子,亚高山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分布上限,其温暖指数,生物学温度分别为8-121,40,60-68(℃·月)和3.0-3.5,6.5-7.0,9.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区
植物群落
温暖指数
气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贡嘎山地区杜鹃属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组成
被引量:
6
4
作者
潘洁
《木本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5,共9页
贡嘎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 ,横断山系的东北段 ,现有杜鹃属植物73种 4变种 2亚种。在贡嘎山地区东坡的不同垂直高度上分布有 43种 (包括变、亚种 )杜鹃 ,西坡则分布有 6 3种 (包括变、亚种 )。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的区系组成属...
贡嘎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 ,横断山系的东北段 ,现有杜鹃属植物73种 4变种 2亚种。在贡嘎山地区东坡的不同垂直高度上分布有 43种 (包括变、亚种 )杜鹃 ,西坡则分布有 6 3种 (包括变、亚种 )。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的区系组成属于泛北极植物区 ,大致分为 :1、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 ,只有 1种杜鹃。 2、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有 78种 (包括 4变种 ,2亚种 ) ,其中 ( 1 ) 1种分布于西藏、云南 ,并经云南入缅甸分布 ;( 2 ) 44种为四川特产 ;( 3) 5种为贡嘎山地区特有种。另外 ,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区系还有其特点 :1、贡嘎山地区是杜鹃属植物分布中心之一 ;2、贡嘎山地区是杜鹃属植物分化中心之一 ;3、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有垂直替代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地区
杜鹃属植物
地理分布
区系组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2—2023年四川泸定M_(S)6.8、M_(S)5.0和M_(S)5.6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及成因
1
作者
张建勇
王新
陈凌
刘杰
机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1486,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0802600)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0QNRC001)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青年科技基金(QNJJ-202204,QNJJ-202309)共同资助
文摘
四川泸定2022年9月5日发生M_(S)6.8强震,随后10月22日和2023年1月26日又分别发生M_(S)5.0和M_(S)5.6强余震,主震和两次强余震的震中相距仅几公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震源机制解,因此,探究三者的发震构造、联系及成因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国家地震台网记录到的这三次地震序列的连续波形数据及震相资料进行双差重定位,并进一步采取CAP波形反演方法和P波初动极性反演方法获得研究区M_(L)2.5+的79个余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主破裂沿鲜水河断裂磨西段,破裂彻底,余震活动性不高.沿主断裂分布的余震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断层近直立且西北浅东南深.主震及磨西段大部分余震均为走滑机制,是典型的印度—欧亚板块挤压旋转造成鲜水河走滑断裂带应力失稳触发的强震活动.发生在贡嘎山地区的余震是M_(S)6.8主震触发的震群活动,震级水平不高,分布弥散,并没有触发与主断裂共轭的燕子沟、海螺沟和磨子沟次级断裂,而是触发了与主断裂近平行的次级隐伏断裂——贡嘎山断裂.M_(S)5.0和M_(S)5.6两次强余震均发生在该次级隐伏断裂上,断层倾角40°~50°且震源深度较浅.贡嘎山地区拉张型地震活动明显不同于走滑型为主的鲜水河断裂带,可能是印度—欧亚板块挤压旋转作用下贡嘎山快速隆升而地表快速剥离导致局部因重力卸载而垮塌造成的,M_(S)6.8主震有明显的触发作用.三次泸定强震的发生,释放了磨西段及西侧贡嘎山地区部分应力,但并未改变"Y"字形交汇区强震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
四川泸定地震
鲜水河断裂带
贡嘎山地区
发震构造
地震活动性
Keywords
Sichuan Luding earthquake
Xianshuihe fault zone
gongga mountain region
Seismotectonics
Seismicity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贡嘎山地区黄背栎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
8
2
作者
朱万泽
吴永波
薛建辉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种子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应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贡嘎山地区不同海拔黄背栎(Quercus pannosa)幼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在8月晴天,不同海拔生长的黄背栎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比较平稳的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降低,而叶片气孔导度增加,有利于高海拔地区植物光合作用气体交换;(2)不同海拔试验点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合辐射的响应有较大的差异,叶片光补偿点为39.16~68.06μmol/(m^2·s),光饱和点为1124.78~1754.88μmol/(m^2·s),表观光量子利用效率为0.02812~0.03173。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加;(3)叶片CO2补偿点为68.47~105.21μmol/mol。随着海拔的升高,CO2补偿点降低,有利干植物对高海拔地区低CO2分压环境的适应。CO2饱和点在700μmol/mol左右,羧化效率为0.035-0.038。
关键词
黄背栎
光合特性
贡嘎山地区
光合辐射
Keywords
Quercus pannosa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gongga mountain region
分类号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贡嘎山区主要植物群落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
9
3
作者
郑远长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出处
《山地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201-206,共6页
文摘
选取贡嘎山区35种主要植物群落,对它们的垂直分布与水分、温度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贡嘎山区水分条件较好,温度条件是植物群落垂直分布的限制因子,亚高山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分布上限,其温暖指数,生物学温度分别为8-121,40,60-68(℃·月)和3.0-3.5,6.5-7.0,9.0-10.0(℃)。
关键词
贡嘎山区
植物群落
温暖指数
气候
Keywords
gongga
mountain
ous
region
,species formation,warmth index,biotempe rature
分类号
Q948.5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贡嘎山地区杜鹃属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组成
被引量:
6
4
作者
潘洁
机构
重庆自然博物馆
出处
《木本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5,共9页
文摘
贡嘎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 ,横断山系的东北段 ,现有杜鹃属植物73种 4变种 2亚种。在贡嘎山地区东坡的不同垂直高度上分布有 43种 (包括变、亚种 )杜鹃 ,西坡则分布有 6 3种 (包括变、亚种 )。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的区系组成属于泛北极植物区 ,大致分为 :1、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 ,只有 1种杜鹃。 2、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有 78种 (包括 4变种 ,2亚种 ) ,其中 ( 1 ) 1种分布于西藏、云南 ,并经云南入缅甸分布 ;( 2 ) 44种为四川特产 ;( 3) 5种为贡嘎山地区特有种。另外 ,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区系还有其特点 :1、贡嘎山地区是杜鹃属植物分布中心之一 ;2、贡嘎山地区是杜鹃属植物分化中心之一 ;3、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有垂直替代现象。
关键词
贡嘎山地区
杜鹃属植物
地理分布
区系组成
Keywords
gongga mountain region
Genus Rhododendron
分类号
Q949.772.3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22—2023年四川泸定M_(S)6.8、M_(S)5.0和M_(S)5.6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及成因
张建勇
王新
陈凌
刘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贡嘎山地区黄背栎的光合特性
朱万泽
吴永波
薛建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贡嘎山区主要植物群落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郑远长
《山地研究》
CSCD
1994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四川贡嘎山地区杜鹃属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组成
潘洁
《木本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