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ing site-safeguard effectiveness and habitat preferences of Bar-headed Geese (Anser indicus) at their stopover sites with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using GPS/ GSM telemetry 被引量:8
1
作者 Junjian Zhang Yanbo Xie +6 位作者 Laixing Li Nyambayar Batbayar Xueqin Deng Iderbat Damba Fanjuan Meng Lei Cao Anthony David Fox 《Avian Research》 CSCD 2020年第4期433-445,共13页
Background:The Bar-headed Goose(Anser indicus)breeds across the high plains and plateau of Central Asia and winter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QTP),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and the Indian sub-continent.Of the two ... Background:The Bar-headed Goose(Anser indicus)breeds across the high plains and plateau of Central Asia and winter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QTP),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and the Indian sub-continent.Of the two recognized discrete flyways of the Bar-headed Goose,the Eastern Tibetan Flyway(ETF)is the larger,comprising at least six migration routes.However,we remain ignorant about their migratory connectivity,habitat use and effectiveness of site-safeguard mechanisms set in place for the species.Methods:We tracked 30 ETF Bar-headed Geese from Chinese and Mongolian breeding areas to their wintering grounds using GPS/GSM transmitters,to determine their migration routes and stopover staging patterns within the QTP,overlaying these upon GIS layers of protected area status and habitat type,to model their habitat selection.Results:In total,14 tagged Bar-headed Geese provided information on their entire autumn migration and 4 geese on their entire spring migration.Qinghai Lake marked birds overwintered in the QTP(n=2),geese tagged in Mongolia wintered either in the QTP(n=3)or in India/Bangladesh(n=9),representing three of the migration routes within the ETF.In total,tagged birds staged at 79 different stopover sites within QTP in autumn and 23 in spring,of which 65%(autumn)and 59%(spring)of all fixes fell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either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NNRs)or Important Birds Areas(IBAs)in the QTP.Bar-headed Geese predominantly occurred on four land-cover types:grassland(mostly by day),water bodies(at night),wetlands and bare substrates(salt flats,dry lake/river substrates and plough)with little change in proportion.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s comparing presence with pseudo-absence data suggested geese strongly selected for wetlands as staging habitat,avoiding bare substrates in spring.Conclusions:Based on our limited observations of these tagged geese,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show that the current designate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in place in the staging areas within the QTP appear adequate to protect this increasing population.In addition,Hala Lake in Qinghai Province and adjacent areas used as initial QTP staging during autumn migration(currently outside of designated as NNRs/IBAs)are recommended for protection,based on their use by tagged birds from this study.Habitat modelling confirmed the importance of natural wetlands as feeding areas and safe areas of open water as roosting pl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er indicus Bar-headed goose Habitat use Habitat selection Important bird are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下载PDF
Contrasting habitat use and conservation status of Chinese-wintering and other Eurasian Greater White-fronted Goose(Anser albifrons)popula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Xueqin Deng Qingshan Zhao +7 位作者 Junjian Zhang Andrea Kölzsch Diana Solovyeva Inga Bysykatova-Harmey Zhenggang Xu Helmut Kruckenberg Lei Cao Anthony David Fox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600-611,共12页
Background:GPS/GSM tracking data were used to contrast use of(i)habitats and(ii)protected areas between three Arctic-nesting Greater White-fronted Geese(Anser albifrons,GWFG)populations throughout the annual cycle.We ... Background:GPS/GSM tracking data were used to contrast use of(i)habitats and(ii)protected areas between three Arctic-nesting Greater White-fronted Geese(Anser albifrons,GWFG)populations throughout the annual cycle.We wishe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al Population(which winters on natural wetlands in the Chinese Yangtze River floodplain and is currently declining)avoids using farmland at multiple wintering sites.We also gath-ered tracking evidence to support general observations from two increasing population of GWFG,the North Sea-Baltic(which winters in Europe)and the West Pacific(which winter in Korea and Japan)winter mostly within farmland landscapes,using wetlands only for safe night roosts.Methods:We tracked 156 GWFG throughout their annual cycle using GPS/GSM transmitters from these three popu-lations to determine migration routes and stopover staging patterns.We used Brownian Bridge Movement Models to generate summer,winter and migration stopover home ranges which we then overlaid in GIS with land cover and protected area boundary at national level to determine habitat use and degree of protection from nature conserva-tion designated areas.Results:Data confirmed that 73%of European wintering GWFG homes ranges were from within farmland,com-pared to 59%in Japan and Korea,but just 5%in China,confirming the heavy winter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by GWFG away from China,and avoidance of farmland at multiple sites within the Yangtze River floodplain.The same GWFG used farmland in northeast China in spring and autumn,confirming their experience of exploiting such habi-tats at other stages of their annual cycle.Chinese wintering birds showed the greatest overlap with protected areas of all three populations,showing current levels of site safeguard are failing to protect this population.Conclusions:Results confirm the need for strategic planning to protect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al GWFG popu-lation.While the site protection network in place to protect the species seems adequate,it has failed to stop the declines.Buffalo grazing could serve as one simpl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feeding habitats at Dongting Lake and Poyang Lake in the Yangtze,where vast Carex meadows exist.In addition,while we warn against pushing GWFG to winter farmland feeding in China because of the long-term potential to conflict with agricultural interests,we recommend experimental sacrificial,disturbance-free farmland within designated refuge areas adjacent to the Yangtze River floodplain wetland reserves as a manipulative experiment to improve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this population in years when natural food sources are limi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land feeding Habitat use Migratio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Protected areas Staging areas
下载PDF
近30年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泊演化研究
3
作者 吕俊娥 马露 +1 位作者 高会军 谢昆军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
根据1990、2000、2010和2020年卫星遥感资料和近30年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候资料分析研究藏北高原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泊演化。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泊数量呈增多—减少—增多的趋势,湖泊面积呈扩张—加速扩张—扩张减缓的阶段性... 根据1990、2000、2010和2020年卫星遥感资料和近30年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候资料分析研究藏北高原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泊演化。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泊数量呈增多—减少—增多的趋势,湖泊面积呈扩张—加速扩张—扩张减缓的阶段性增长趋势。近30年湖泊总面积扩大88 676.49 hm^(2),其中,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面积分别增长23 897.12、57 176.60和7 602.77 hm^(2),增长幅度分别为5.63%、12.75%和1.50%。通过对保护区1 000 hm^(2)以上湖泊面积分析,西区湖泊以色林错、仁错面积变化率较大,东区湖泊以错愕、乃日平错以及蓬错变化显著。近30年色林错保护区气候为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多和蒸发量减少,气候呈现出暖湿化发展趋势。冰川萎缩速率、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与色林错保护区湖泊阶段性变化规律相关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面积 遥感监测 气候因素 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1970−2021年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泊面积变化研究
4
作者 杨岩岩 张国明 +5 位作者 洪畅 严平 哈斯 董苗 王一娇 周彦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1-550,共10页
以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湖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和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配准和目视解译,并结合保护区周边4个气象站1970−2021年气温、降水、蒸散量数据,系统分析了区内面积>1 km2湖泊的面积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 以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湖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和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配准和目视解译,并结合保护区周边4个气象站1970−2021年气温、降水、蒸散量数据,系统分析了区内面积>1 km2湖泊的面积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51 a保护区的湖泊呈现扩张、稳定和萎缩3种变化趋势,但大部分湖泊处于扩张状态.其中:大型湖泊均呈扩张之势,并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节点,前期扩展缓慢,后期出现明显扩展增速;中型湖泊面积变化呈现扩张、稳定和萎缩3种趋势;小型湖泊面积变化呈现扩张和萎缩2种趋势;湖泊面积的变化趋势与湖泊自身的规模无关,只与其补给和支出平衡有关.2)沙子湖、小沙子湖是部分河段被沙埋的流经湖,多年湖面积变化较小,湖泊周围沙丘未出现大范围朝湖向移动.3)保护区湖泊的面积与气温和降水呈正相关,与蒸发量呈显著负相关,气温和降水对湖泊面积的影响大于蒸发.保护区内湖泊属降雨和冰川融水补给型湖泊,且冰川融水的补给量大于降水.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该地区气候变化控制下水资源演变过程,可作为进一步评估区域气候变化和湖泊变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泊面积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黎贡山某公路隧道施工对地下水及地表植被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梅梅 王秀芹 +1 位作者 王梅 李瑞年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1期193-200,共8页
横断山南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为研究此区域某公路隧道掘进对地下水环境和地表植被的影响,在隧址区工程地质勘察和自然植被垂直分布、植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计算出隧道施工地下水影响半径... 横断山南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为研究此区域某公路隧道掘进对地下水环境和地表植被的影响,在隧址区工程地质勘察和自然植被垂直分布、植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计算出隧道施工地下水影响半径、最大和正常涌水量,据此分析隧道涌水造成的漏失对地下水环境、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隧道施工对隧址区局部和个别泉点水量减小的风险较大,间接影响其补水区域地表植被生长,但不会引起大范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2)通过类比分析得出隧道施工不会影响到顶部地表浅层包气带,对顶部植被优势群系非耗水植物影响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隧道涌水预判、封堵、利用及生态监测等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可作为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自然保护区 隧道涌水 地下水 地表植被
下载PDF
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特征及其分析
6
作者 谢数清 刘荣国 +4 位作者 朱睿 张波 牛金帅 孙向波 何兴东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的理化特性及空间异质性,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9个土属,对土壤样本进行了详细的理化特性分析,包括土壤有...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的理化特性及空间异质性,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9个土属,对土壤样本进行了详细的理化特性分析,包括土壤有机质、碳酸钙、全氮、全磷、全钾和pH等指标。同时,采用统计学方法评估了各指标的空间异质性,特别是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绝大部分地段的土壤类型为砂土、壤砂土和砂壤土,这些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普遍较低,呈现出土壤肥力贫瘠的状态。具体而言,有机质的空间异质性在所有指标中最为显著,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机质的空间异质性逐渐增大。土壤碳酸钙的空间异质性也相对较大,特别是在20 cm土层处,其空间异质性最为显著。相比之下,全钾的空间异质性最小。这些空间异质性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保护区生态恢复的正效果。【结论】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壤以砂土、壤砂土和砂壤土为主,土壤肥力贫瘠。然而,土壤有机质、碳酸钙等指标的空间异质性较大,表明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性质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这些变化为该地区的生态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提示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土壤性质的监测和管理,以促进生态恢复的持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土壤理化特性 空间异质性 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及管理研究
7
作者 黄俊娇 斯那卓玛 鲁茸批楚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对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展示区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游客旅游目的为观赏滇金丝猴,渴望深度的文化体验;当地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旅游服务技能...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对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展示区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游客旅游目的为观赏滇金丝猴,渴望深度的文化体验;当地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旅游服务技能薄弱;展示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简陋,产品体验单一,游道和放牧道重合,影响环境卫生,存在疾病传播风险。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加强滇金丝猴科研和保护、加大展示区基础设施投入及宣传力度、成立社区发展机构、开展生态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等措施,实现保护区与社区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展示区 生态旅游 社区发展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原保护区外)大熊猫及其同域野生动物初步调查
8
作者 李蓉 唐亮东 +5 位作者 司光程 王磊 付强 马建洪 樊星 李生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0-33,共14页
2021年9月~2022年6月,利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内、原鞍子河保护区外的区域开展调查,共完成47条调查样线,布设47台红外相机,累计8543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获得24101条红外相机影像数据,独立有效记录302... 2021年9月~2022年6月,利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内、原鞍子河保护区外的区域开展调查,共完成47条调查样线,布设47台红外相机,累计8543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获得24101条红外相机影像数据,独立有效记录3029次。共识别出4目12科24种兽类与4目8科17种鸟类。其中,国家I级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3种和16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为“濒危(EN)”等级的有2种,“易危(VU)”等级的有6种,“近危(NT)”等级的有3种。拍摄到的猕猴(Macaca mulatta)为崇州市首份红外相机影像,调查到的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为整个崇州市首次分布记录。共在5条样线上发现了6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粪便痕迹,在6个2 km×2 km调查网格中的7个相机位点上拍摄到大熊猫影像,样线遇见率为10.64%,相对多度指数RAI=0.18,整体网格占有率达17.02%,主要分布在1800~2400 m海拔段的混交林和竹林生境中。研究发现野猪(Sus scrofa)、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水鹿(Rusa unicolor)的样线遇见率、相对多度指数RAI和网格占有率均排在前列,不同功能分区均有较多鸟兽物种分布,主要分布在山腰(1100 m以上海拔段)及以上区域的混交林生境中,主要集中在靠近原鞍子河保护区的区域,而九龙沟区域相对较少。研究结果可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后续针对性保护和管理策略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 鞍子河保护区 大熊猫 同域野生动物 多样性 相对多度 分布
下载PDF
喀斯特木论自然保护区旱季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63
9
作者 宋同清 彭晚霞 +2 位作者 曾馥平 欧阳资文 吴海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8-104,共7页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段研究了喀斯特木论自然保护区典型峰丛坡地和洼地旱季表层土壤水分(0~5cm和5~10cm)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旱季表层土壤水分仍然较高,总体上具有良好的半方差结构;坡地和洼地0~5cm和5~10cm...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段研究了喀斯特木论自然保护区典型峰丛坡地和洼地旱季表层土壤水分(0~5cm和5~10cm)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旱季表层土壤水分仍然较高,总体上具有良好的半方差结构;坡地和洼地0~5cm和5~10cm土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均符合指数模型,同一立地条件下两土层土壤含水量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和分布格局,相同土层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差异明显;坡地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相关性中等且连续性好,具有明显的斑块分布格局,其Moran I值的变化相对缓慢;洼地土壤水分含量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但变程很短,其Moran I值的波动较大,斑块比较破碎.地形、微地貌、降雨、人为干扰特别是植被是保护区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对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性 旱季 木论自然保护区 喀斯特
下载PDF
木论喀斯特自然保护区表层土壤矿物质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杜虎 宋同清 +4 位作者 彭晚霞 王克林 刘璐 鹿士杨 曾馥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4,F0004,共7页
为了探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矿物质的分布规律,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该研究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m×100m)的网格取样分析,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木论自然保护区典型峰丛洼地表层(0~20cm... 为了探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矿物质的分布规律,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该研究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m×100m)的网格取样分析,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木论自然保护区典型峰丛洼地表层(0~20cm)土壤矿物质(SiO2、Fe2O3、CaO、MgO、Al2O3、MnO)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6种矿物质含量的差异及变异系数均较大,SiO2和Al2O3占了土壤矿物质总量的89.53%。不同矿物质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最佳拟合模型,SiO2和MnO呈中等空间自相关,变程长,空间连续性较好,Fe2O3、Al2O3、CaO、MgO的空间自相关强烈,变程较短。CaO和MgO的Kriging等值线图相似,SiO2反之,Fe2O3和Al2O3呈相似分布,MnO的分布均匀。地形、微地貌、降雨、人为干扰特别是植被是土壤矿物质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增加植物多样性和覆盖度能有效改善和合理利用喀斯特土壤矿物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矿物质 统计学方法 地统计学 空间异质性 木论自然保护区 喀斯特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研究 被引量:68
11
作者 欧阳志云 杜傲 徐卫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207-7215,共9页
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为子孙后代保留生物多样性资源与自然遗产最有效的途径。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已建设形成覆盖森林、草地、湿地、海洋、荒漠各类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和种质资源,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以及... 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为子孙后代保留生物多样性资源与自然遗产最有效的途径。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已建设形成覆盖森林、草地、湿地、海洋、荒漠各类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和种质资源,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以及水源保护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但由于缺乏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各类保护地面临功能区分不清晰、空间重叠、管理成效不高等问题。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部署,为理顺我国保护地体系,明确各类保护地的功能定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分析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地类型,并参考国际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保护地体系分类,建议将我国自然保护地分为5大类,第I类为自然保护区,第Ⅱ类为国家公园,第Ⅲ类为自然公园,第Ⅳ类为物种与种质资源保护区,第Ⅴ类为生态功能保护区,并分析了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定位和管理目标,以期为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根据各类保护地的特点,创新保护地建设政策与机制,加大政府对自然保护地建设力度的同时,发挥全社会力量建设自然保护地,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将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分类 自然保护地体系 自然保护区 国家公园 自然公园 物种与种质资源保护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
下载PDF
越冬地气候条件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白琵鹭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佳 李言阔 +4 位作者 缪泸君 谢光勇 袁芳凯 黄燕 许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522-5529,共8页
分析了1985—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越冬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检验了白琵鹭种群年际数量变化与越冬地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气候变量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研... 分析了1985—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越冬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检验了白琵鹭种群年际数量变化与越冬地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气候变量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种群数量为(4 632±470)只,呈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但年际波动较大。在越冬地,白琵鹭的种群数量与白琵鹭越冬期当年冬季各月的气温和降水变量相关系数较小,且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发现越冬地的气候条件对白琵鹭种群数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滞效应:越冬期的月值气候变量与1—9a后的白琵鹭种群数量几乎都存在显著正相关性;10月降水量与2a后的白琵鹭种群数量存在显著负相关,12月平均最高气温与8a后的白琵鹭种群数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越冬地2a前的10月平均最高气温、4a前的11月平均最高气温、8a前的11月降水量、4a前的12月平均气温是白琵鹭种群数量变化的显著预测变量,共同解释了白琵鹭种群数量年际变化的78.9%;其中前3个变量可以共同解释白琵鹭种群数量变化的72.1%,这两个月份正是白琵鹭的越冬初期,是结束长距离迁徙的阶段,可能是白琵鹭补充能量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越冬地恶劣的天气可能导致白琵鹭无法获得充足的能量,不利于能量的恢复,从而可能给种群造成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白琵鹭 种群数量 气候变化 越冬地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49
13
作者 薛达元 蒋明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6-251,共6页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定义和划分为...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定义和划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即: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与海岸等5个生态系统类型;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两个类型。同时,还对其分类体系结构、自然保护区范畴以及本标准的可行性等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国家公园 类型 分类 标准
下载PDF
新疆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观测与遥感估算 被引量:13
14
作者 昝梅 李登秋 +2 位作者 居为民 王希群 陈蜀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744-4757,共14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重要的植被结构参数,调控着植被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我国西北部开展植被LAI的研究对阐明该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LAI-2200和TRAC...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重要的植被结构参数,调控着植被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我国西北部开展植被LAI的研究对阐明该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LAI-2200和TRAC仪器观测了新疆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和草地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和真实LAI,构建了其遥感估算模型,生成了研究区LAIe和LAI的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LAI随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将其应用于估算研究区森林生物量密度的可行性,并评估了研究区MODIS LAI产品的精度。结果表明:研究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地LAIe的平均值分别为4.40、3.18、2.57、1.76,LAI的平均值分别为4.76、3.93、3.27、2.30。LAIe和LAI的高值主要集中分布在湖泊和河流附近;植被LAI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的特点。LAI随海拔和坡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坡向对针叶林和草地LAI的影响明显,但对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LAI的影响较弱;森林生物量密度(BD)随LAI增加而线性增加(BD=44.396LAI-25.946,R2=0.83),研究区森林生物量密度平均值为120.3 t/hm2,估算的总生物量为5.0×106t;MODIS LAI产品与利用TM数据生成的LAI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森林R2=0.42,草地R2=0.53),但森林和草地的MODIS LAI产品分别比利用TM数据生成的LAI偏低16.5%和2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LAI)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 遥感估算 MODIS LAI
下载PDF
基于PCA的森林生物量遥感信息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天蜀 张王菲 岳彩荣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59-1762,共4页
森林生物量和遥感多光谱数据、植被指数及地学因子存在相关关系,但这些因子间可能存在着多重相关性,如利用这些因子直接建模估测森林生物量,则可能出现病态模型。因此,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遥感及地学因子的主成分,再建立主成分... 森林生物量和遥感多光谱数据、植被指数及地学因子存在相关关系,但这些因子间可能存在着多重相关性,如利用这些因子直接建模估测森林生物量,则可能出现病态模型。因此,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遥感及地学因子的主成分,再建立主成分与生物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测森林生物量,达到既可保留多个遥感及地学因子的主要信息,又可避免因子间共线性的问题,以及降维,简化模型的作用。文章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样地胸径每木调查数据,结合生物量相对生长式,得样地生物量。利用2006年印度卫星(IRS)数据,包括B2、B3、B4、B5四个波段,提取DVI、NDVI、PVI、RVI、VI3、SLAVI六种植被指数,利用DEM提取海拔、坡度、坡向值共13个遥感及地学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取13个因子的主成分,第一主成分至第五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8.7%。以前5个主成分值作自变量,建立主成分与地面生物量的回归模型,模型经方差分析及相关性检验,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相关系数R=0.7129,可用于森林生物量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主成分(PCA) 遥感模型 IRS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崔大方 崔乃然 +1 位作者 海鹰 李学禹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281-288,共8页
我国西北羌塘高原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计有种子植物260种,隶属于31科、108属。在区系组成上,以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华夏成分占显著地位;组成群落的优势植物为青藏高原或青藏高原—帕米尔—亚洲中部高山成分,且为适应... 我国西北羌塘高原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计有种子植物260种,隶属于31科、108属。在区系组成上,以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华夏成分占显著地位;组成群落的优势植物为青藏高原或青藏高原—帕米尔—亚洲中部高山成分,且为适应高原隆起发展起来的年轻成分。该保护区由于地处极端的高寒位置,故蕴育出了耐高寒、抗干旱及抗紫外线的饲用植物、药用植物、花卉及谷类作物野生近缘种等极端环境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 自然保护区 植物物种 多样性 植物区系
下载PDF
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被引量:23
17
作者 薛达元 包浩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本文针对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迅速的现状,阐述了“森林公园”的自然保护性质和作用,提出“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将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同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并阐述了这三个... 本文针对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迅速的现状,阐述了“森林公园”的自然保护性质和作用,提出“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将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同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并阐述了这三个体系各自的特点、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还提出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系统
下载PDF
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在生态输水工程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洪霞 管文轲 +5 位作者 扎依达·斯迪克 张和钰 吴天忠 曹晓明 张谱 冯益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以期为生态调水工程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年,1999年和2016年3期遥感影像,在RS与GIS支持下,通过解译遥感影像提取保护区湿地景观信息,采用数理... 【目的】探讨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以期为生态调水工程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年,1999年和2016年3期遥感影像,在RS与GIS支持下,通过解译遥感影像提取保护区湿地景观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动态度和分形分维数分析湿地面积在生态输水前后的时空变化。【结果】1992—2016年湿地面积呈先减后增趋势,1992—1999年(生态输水前)减少了16.8%,1999—2016年(生态输水后)缓慢恢复了6.9%,说明生态输水工程起到了积极作用;1992—1999年间,保护区所有湿地类型变化速率均较大,人类活动扰动剧烈,人工湿地面积增大但其他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在实施生态输水的17年间,湿地面积变化速度趋缓,快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恢复过程缓慢,恢复效果还有待改善。【结论】生态输水恢复性增加了湿地面积,但因生态输水主要是沿塔里木河干流沿线实施,人为干扰还在逐年加剧,导致湿地的保护与破坏共存,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是永久性河流等临时性水域湿地,真正发挥生态效益的沼泽湿地却未明显增加,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还有限,说明目前的生态输水策略还需要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 湿地 面积变化 生态输水
下载PDF
试论生态文明新时代自然保护区之基础性地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智聪 钟乐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3,共8页
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自然保护区的定位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正在开展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对自然保护区定位提出了现实需求,而自然保护区本身面临事权职责模糊不清、严格管控名不符实、旅游管理参差不齐的混乱迷局。将自然保护... 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自然保护区的定位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正在开展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对自然保护区定位提出了现实需求,而自然保护区本身面临事权职责模糊不清、严格管控名不符实、旅游管理参差不齐的混乱迷局。将自然保护区定位为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基于自然保护区已经取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显著成效、是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的核心阵地、是生态安全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底线3个原因。为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基础性地位,应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其地位与严格管理的基本要求,推动实现中央事权与中央政府直管,保证自然保护区面积充足与代表性充分,严格限制旅游经营活动,差别化管理和有序退出社区生产生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自然保护区 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岷江冷杉林林窗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兴良 刘杉 +7 位作者 蔡蕾 单凤娇 潘红丽 冯秋红 李旭华 贾程 杜忠 何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共11页
为了研究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岷江冷杉林的林窗特征,采用样带法,研究不同海拔梯度带岷江冷杉林窗数量与密度、形状与大小结构、形成方式与时间、形成木种类与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岷江冷杉林林窗的线状密度和密度分别为51个/k... 为了研究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岷江冷杉林的林窗特征,采用样带法,研究不同海拔梯度带岷江冷杉林窗数量与密度、形状与大小结构、形成方式与时间、形成木种类与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岷江冷杉林林窗的线状密度和密度分别为51个/km和25.5个/hm 2;随着海拔梯度的上升,林窗数量增多,其密度也随之上升;林窗以竖式林窗为主,占林窗数量的64.71%,以25~50 m 2和75~100 m 2范围内林窗个数最多,但75~100 m 2级别林窗面积为25~50 m 2级别的林窗面积的2.2倍;形成时间≥30年的林窗数量最多,占39.22%;林窗形成方式以树倒为主,其次为树干中部折断木,占形成木数量百分比分别为70.83%和14.58%;林窗形成木径级在31~40 cm范围和高度级在16~20 m范围内数量最多,分别占所有形成木数量的33.75%和38.33%。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岷江冷杉林林窗随着海拔梯度的上升,林窗数量增多,其密度具有随之上升的趋势;岷江冷杉林以小林窗为主,形成时间≥30 a,形成木以树倒为主,径级在31~40 cm范围和高度级在16~20 m范围为主要特征。研究结论可以为近自然人工群落构建、人工促进更新,以及大熊猫栖息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区 林窗面积 形成木 径级分布 高度级分布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