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rst Record of Middle Eocene Elephant Ancestors’Footprints in the Gonjo Basin,East Tibet Plateau
1
作者 Asma Tahir Huazhou Yao +4 位作者 Junaid Khan Yangui Li He Zhao Yue Yu Tang Yu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224-1235,共12页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fossil footprints of a group of Middle Eocene elephant ancestor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Gonjo Basin,East Tibet Plateau.The Gonjo Formation is attributed to the Middle Eocene Epoch(U-...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fossil footprints of a group of Middle Eocene elephant ancestor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Gonjo Basin,East Tibet Plateau.The Gonjo Formation is attributed to the Middle Eocene Epoch(U-Pb age=44.7±1.2 Ma)and consists mainly of purplish-red,medium-to coarse-grained sandstones,siltstones interbedded with mudstones,and conglomerates with sedimentary structures like ripple marks,rip-up clasts,and trough-cross bedding,suggesting fluvial-lacustrine systems.The group of fossil footprints has a characteristic oval-concave shape,and the toe impressions are absent.Some fossil footprints are overstepped with a pockmarked texture resembling Proboscipeda enigmatica.More than 165 fossil footprints of the group are relatively well-preserved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which is evidence of highly social behavior and trackmakers of different ages,including calves,juveniles,adolescents,and adults.The size frequency of the fossil footprints enabled us to deduce the body mass,shoulder height,and hip-height distribution of the trackmakers that crossed the East Tibet Plateau 44.7 Ma ago.The trackmakers comprised an estimated average hip-height of 111.8 cm,an average shoulder height of 172.8 cm for males/155.9 cm for females,and an average body mass of approximately 1218.1 kg for males/907.8 kg for females.The abundance of fossil footprints reveals that in the Middle Eocene Epoch,the environment was extraordinarily conducive for the elephant ancestors to live in the East Tibet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oscipeda enigmatica East Tibet Plateau gonjo Formation fossil footprints fluvial-lacustrine
原文传递
考虑冻融侵蚀型物源的不同流域单元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以藏东贡觉地区为例
2
作者 田尤 黄海 +5 位作者 高波 陈龙 李元灵 杨东旭 张佳佳 李洪梁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1期40-51,共12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原山区潜在泥石流暴发的概率将增大,定量评估泥石流易发性是区域减灾防灾的先行手段。基于现场调查和研究结果,首次计算了藏东贡觉地区的冻融侵蚀强度(DR)。选取物源条件和地形条件,采用加权信息量法评价了藏东...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原山区潜在泥石流暴发的概率将增大,定量评估泥石流易发性是区域减灾防灾的先行手段。基于现场调查和研究结果,首次计算了藏东贡觉地区的冻融侵蚀强度(DR)。选取物源条件和地形条件,采用加权信息量法评价了藏东贡觉地区泥石流的易发性,以四组流量阈值划分的不同流域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对比分析了易发性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四组易发性评价结果差异明显,随着流域单元划分数量的降低(流量阈值增大),研究区中风险区面积逐渐增大,高~极高风险区面积先增大后降低。受试者特征曲线(ROC)验证结果表明,使用G2组(流量阈值5000)划分得到的流域单元模型评估效果更好,AUC值为0.895,高易发区、极高易发区面积占全区约34.1%。八个评价因子中,冻融侵蚀强度(DR)、地形特征指数(TCI)和平面曲率(Pl_cv)是泥石流易发程度贡献率较大的三个因子。考虑冻融侵蚀型物源和地形水文因子建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模型,为冻融侵蚀现象明显的藏东地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对指导地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冻融侵蚀强度 地形水文因子 加权信息量法 藏东贡觉地区
下载PDF
西藏贡觉县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加措罗布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在西藏“一村一品”的带动下,贡觉县着力发展阿旺绵羊畜牧、养殖业,不断完善绵羊“高质、高产”发展体系,近些年来已取得骄人成绩。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贡觉县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当地生态系统,而必须通过与农业的能量... 在西藏“一村一品”的带动下,贡觉县着力发展阿旺绵羊畜牧、养殖业,不断完善绵羊“高质、高产”发展体系,近些年来已取得骄人成绩。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贡觉县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当地生态系统,而必须通过与农业的能量交换达到以农养牧。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实施,可在减少牧区自然消耗的同时,增加绵羊等牲畜的饲料来源,进而推动贡觉县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实现贡觉县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觉县 以农养牧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囊谦古近纪盆地贡觉组膏盐岩及其硫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后发 江媛媛 +1 位作者 姜勇彪 严兆彬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65-172,共8页
囊谦古近纪盆地贡觉组沉积充填系列中的第三层段为一套盐湖相暗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和膏盐岩为主交互产出的地层,沉积厚度显示南北厚而中部薄的特点。通过野外地质路线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系统分析了贡觉组第三层段膏盐岩分布特征、... 囊谦古近纪盆地贡觉组沉积充填系列中的第三层段为一套盐湖相暗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和膏盐岩为主交互产出的地层,沉积厚度显示南北厚而中部薄的特点。通过野外地质路线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系统分析了贡觉组第三层段膏盐岩分布特征、膏盐岩类型及石膏的晶体形态,该套膏盐岩层自下而上逐渐增厚,以块状石膏岩、膏灰岩和泥膏岩为主,并发育多个蒸发岩沉积序列。选取贡觉组第三层段不同地区的蒸发岩硫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δ34S的变化幅度为14.7‰~22.6‰,平均值为16.8‰,位于古近纪海相蒸发岩中硫酸盐的δ34S值范围内且显著区别于缺氧环境中的δ34S值,认为该层段时期湖盆为封闭的陆相盐湖,细菌的还原作用微弱,其对石膏硫同位素的分馏作用贡献甚微。通过对贡觉组第三层的膏盐岩和硫同位素特征分析,并结合现有的盐泉水化学分析资料,推测囊谦盆地具备探盐找钾、硼和锂的理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盐 硫同位素 沉积系列 囊谦盆地 贡觉组
下载PDF
西藏贡觉盆地古近系贡觉组重矿物分析及地质意义
5
作者 李腾飞 朱志军 +4 位作者 丁婷 周世豪 谢林 陈高雨 严锦洁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0-890,共11页
物源分析对研究一个地区的沉积作用、构造演化及储层特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查明西藏贡觉盆地古近系贡觉组砂岩的物源特征,本文对研究区的重矿物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前人资料揭示了研究区古近系贡觉组砂岩的物源方向,认... 物源分析对研究一个地区的沉积作用、构造演化及储层特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查明西藏贡觉盆地古近系贡觉组砂岩的物源特征,本文对研究区的重矿物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前人资料揭示了研究区古近系贡觉组砂岩的物源方向,认为油扎、兴达、斑那等地物源方向为自南东向北西,哈家乡物源除有来自于油扎方向外,还有来自于东部逆冲断层上盘的相邻古生界和三叠纪的火成岩单元加入。重矿物组合特征及ATi、GZi等特征指数表明古近系贡觉组物源区成因岩类型较多,但含量不同,以中性火山岩为主,沉积岩较少;根据指相矿物特征判断古近系贡觉组砂岩形成环境为水体较浅的氧化环境,但氧化程度不同,南东部较北西部氧化环境强,斑那村较油扎乡水体浅,氧化度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 物源 贡觉组 古近系 西藏
下载PDF
藏东贡觉地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廖昕 吕改杰 +3 位作者 陈仕阔 王虎 赵晓彦 黄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8-950,共13页
藏东贡觉地区位于金沙江断裂带北段,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本文基于水压致裂法地应力实测数据,通过计算评价主应力量值、侧压力系数、主应力方位及构造应力等地应力特征参数,分析了贡觉地区现今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 藏东贡觉地区位于金沙江断裂带北段,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本文基于水压致裂法地应力实测数据,通过计算评价主应力量值、侧压力系数、主应力方位及构造应力等地应力特征参数,分析了贡觉地区现今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藏东贡觉地区实测主应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浅部(<500 m)数据较为离散,深部(>500 m)数据呈线性分布,表现为S_(v)>S_(H)>S_(h),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变化梯度低于背景地块相应梯度水平;实测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NE向,与区域应力场优势方位NE—NEE向呈现逆时针偏转;通过对研究区侧压力系数、水平应力比、剪应力相对大小(μ_(m))以及Sheorey模型分析得出,研究区水平构造应力积累程度和活动程度均较低,区内字嘎寺—德钦断层处于稳定状态.研究区地应力场影响因素主要为重力作用、地形特征以及构造作用.岩体自重对地应力的影响主要遵循静水压力规律;地形地貌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浅部(<500 m)水平向主应力值较离散,在深切峡谷区侧压力系数由谷底至坡顶逐渐减小;构造作用对研究区地应力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字嘎寺—德钦断层两侧一定范围内,表现为局部地应力场的主应力方位偏转及主应力量值异常.研究结果可为藏东贡觉地区及类似地质环境区域稳定性评价以及地下工程选址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觉地区 地应力场 分布特征 地形特征 构造应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