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5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影像儿童枢椎正常发育与变异的解剖特征
1
作者 吕绍茂 蓝佐珍 +2 位作者 吴文雪 池金澄 段少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545-4551,共7页
背景:枢椎发育演变过程复杂,研究报道较少。CT成像可以显示枢椎的正常发育过程、解剖结构、发育变异与畸形,明确枢椎骨化中心出现与骺板闭合时间及其演变过程和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基于CT影像展示儿童枢椎正常发育与变异的解... 背景:枢椎发育演变过程复杂,研究报道较少。CT成像可以显示枢椎的正常发育过程、解剖结构、发育变异与畸形,明确枢椎骨化中心出现与骺板闭合时间及其演变过程和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基于CT影像展示儿童枢椎正常发育与变异的解剖结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1月行颈部扫描的732例0-15岁儿童CT图像。观察指标包括枢椎齿状突、双侧椎弓、椎体骨化中心,齿突尖部二次骨化中心,椎弓、齿突基底部及后正中骺板,以及枢椎发育变异或畸形。分析与比较各项指标在不同年龄下的变化情况,并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类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732例研究对象包括枢椎正常发育718例(98.1%),畸形或发育异常14例(1.9%);(2)枢椎5个骨化中心,其中双侧椎弓及齿突、椎体骨化中心在出生时已出现;齿突尖部二次骨化中心出现的中位年龄是5.7岁,年龄四分位差(IQR)是4.1-7岁,最早出现的为8个月22 d,最迟未出现的为12岁10个月;(3)齿突尖骺板融合的中位年龄是6岁,IQR是5-8岁,未融合最大年龄是8岁9个月,融合的最小年龄是4岁3个月;(4)双侧椎弓骺板闭合的中位年龄约3.8岁,IQR约2.9-4.6岁,闭合的最小年龄是2岁3个月,未闭合的最大年龄是6岁;(5)齿突基底部骺板闭合的中位数5.2岁,IQR为3.5-6.8岁,闭合最小年龄是2岁6个月,最晚未闭合年龄是9岁6个月;(6)后正中骺板闭合年龄中位数为1.5岁,IQR为1.0-2.1岁,最晚未闭合2例分别为2岁5个月、14岁,最早闭合为6个月20 d;(7)枢椎畸形或发育异常,包括出现副骨化中心及副骺板7例、枢椎游离骨化小骨3例、后正中骺板不闭合2例、无齿突尖部二次骨化中心2例及枢椎齿突骨化中心未出现1例;(8)提示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可以完整显示枢椎的解剖结构,评估其正常发育变异及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骨化中心 骺板 发育与变异 CT影像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口腔影像分析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予萱 谭静怡 +3 位作者 周鹂鹂 边子睿 陈伊凡 吴燕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85-2393,共9页
背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口腔医学领域,提高了口腔影像分析的效率及准确率,推动了口腔智能医学的迅速发展。目的:基于口腔影像,阐述深度学习在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决策方面的研究现状、优势与局限性,探讨深度学习... 背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口腔医学领域,提高了口腔影像分析的效率及准确率,推动了口腔智能医学的迅速发展。目的:基于口腔影像,阐述深度学习在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决策方面的研究现状、优势与局限性,探讨深度学习技术背景下口腔医学变革的新方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2017年1月至2024年1月发表的深度学习在口腔医学影像领域应用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deep learn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stomatology,oral medical imaging”等,按入组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8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经典的深度学习模型包括人工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和生成对抗网络等,学者们以或竞争或联合的形式运用这些模型,实现更高效的对口腔医学影像的解释。(2)在口腔医学领域,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医学影像资料的判读,而深度学习技术拥有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无论是在辅助诊断龋齿、根尖周炎、牙根纵裂、牙周病、颌骨囊肿等疾病方面,还是在辅助第三磨牙拔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等治疗操作的术前评估方面,深度学习都能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决策的准确率与效率。(3)尽管深度学习有望成为口腔疾病诊治的重要辅助工具,但它在模型技术、安全伦理、法律监管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证明深度学习的可推广性、稳健性和临床实用性,寻找将深度学习自动化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于常规临床工作流程中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口腔医学 口腔影像 疾病诊断 口腔智能医学
下载PDF
影像三维重建安全辅助单孔分体内镜治疗L_(5)/S_(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3
作者 冯志萌 孙宁 +3 位作者 孙兆忠 李岳飞 刘昌震 李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76-1882,共7页
背景:单孔分体内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内镜技术,适用于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但目前国内外针对L_(5)/S_(1)这一发病率极低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资料甚少,尚无详尽描述单孔分体内镜治疗L_(5)/S_(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 背景:单孔分体内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内镜技术,适用于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但目前国内外针对L_(5)/S_(1)这一发病率极低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资料甚少,尚无详尽描述单孔分体内镜治疗L_(5)/S_(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解剖学资料。目的:通过影像三维重建确定骨性标志点,并以该标志点准确定位L_(5)出口神经根、L_(5)/S_(1)椎间隙及其他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辅助单孔分体内镜经后外侧入路实现对L_(5)出口神经根的减压,治疗L_(5)/S_(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9例L_(5)/S_(1)单侧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48-74岁。将患者的腰椎CT数据资料导入Mimics 21.0软件中重建腰椎三维模型。测量L_(5)/S_(1)相关参数:①在横突根部下缘与峡部外侧缘的交点(H)所在矢状面上测量:H分别至L_(5)出口神经根上缘、下缘的垂直距离(a1,a2);H分别至L_(5)下终板、S1上终板的垂直距离(b1,b2);H至L_(5)椎弓根下缘的垂直距离(c);②H至L_(5)椎弓根内侧壁所在矢状面的左右水平距离(d);③H至硬脊膜外侧缘所在矢状面的左右水平距离(e);④H至L_(5)下终板最外侧缘所在矢状面的左右水平距离(f);⑤在L_(5)下终板最外侧缘所在矢状面上测量:H所在横断面分别至L_(5)出口神经根上缘、下缘的垂直距离(g1,g2);H所在横断面分别至L_(5)下终板、S1上终板的垂直距离(h1,h2);⑥H至L_(5)出口神经根最后缘所在冠状面的前后水平距离(i);⑦骶骨翼后缘最高点至L_(5)下终板最后缘所在冠状面的前后水平距离(j)。结果与结论:①男女之间各相关测量参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a1,a2,b1,b2,c,d,e,f,h1,h2,g1,g2,i,j患侧与健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观测发现,a1与c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椎弓根下缘即为L_(5)出口神经根上缘,L_(5)出口神经根紧贴椎弓根下缘并经L_(5)椎体后方向前外侧走行,H均位于L_(5)出口神经根上方;④以H作为骨性标志点,无需向上探查,无需磨除峡部,只需向下、向外侧磨除部分骨质显露L_(5)出口神经根与椎间隙,向内侧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损伤硬脊膜来完成侧隐窝、椎间孔区域的探查减压;⑤术者可在H、L_(5)下终板最外侧缘所在的矢状面及L_(5)横突与骶骨翼构成的“矩形区域”内进行操作,越靠近内下方区域(Kambin三角)越安全;⑥提示单孔分体内镜经后外侧入路治疗L_(5)/S_(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镜下以H作为骨性标志点定位L_(5)出口神经根及椎间隙,能实现对L_(5)出口神经根的精准、安全、有效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孔分体内镜 影像三维重建 骨性标志 数字化软件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步态参数、肌肉参数与影像学的相关性
4
作者 刘静 徐纯鑫 +4 位作者 陆洋阳 瞿沁泉 朱琪 郭玉兰 沈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477-4485,共9页
背景:步态分析作为一种没有辐射的动态评估方法,可以辅助影像学检查对脊柱侧凸患者进行评估,从而减少辐射暴露。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步态参数与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并通过OpenSim仿真建模初步探索潜在机制。方法:选取Cobb... 背景:步态分析作为一种没有辐射的动态评估方法,可以辅助影像学检查对脊柱侧凸患者进行评估,从而减少辐射暴露。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步态参数与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并通过OpenSim仿真建模初步探索潜在机制。方法:选取Cobb角10°-45°、年龄10-18岁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20例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组;对照组是同年龄阶段,且相同体质量指数区间的正常儿童,共计纳入40例受试者。比较两组受试者步行时空参数、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及步态偏差指数的差异,探索病理步态与冠状面平衡的相关性,并对相关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与结论:(1)步态参数组间比较结果表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组患者左侧支撑相、左侧双支撑相占整个步态周期的百分比增加,同时左侧摆动相占整个步态周期的百分比减少(P <0.05);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组患者左侧髋关节最大内收角度大于对照组,双侧髋关节最大外展角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双侧足跟初始着地时踝关节角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蹬离地面时右侧髋关节屈曲肌群峰值功率显著变小(P <0.05);(2)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右侧髋关节最大外展角度与Cobb角呈显著正相关(r=0.552,P=0.012),右侧髋关节屈曲肌群峰值功率和C7侧方偏移呈显著负相关(r=-0.475,P=0.034),左侧足跟着地时踝关节角度与冠状面骨盆倾斜度呈显著正相关(r=0.476,P=0.034);(3)肌肉长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臀中肌肌纤维长度变化显著减少(P <0.05),双侧腹内斜肌肌纤维长度变化显著减少(P <0.05);比较两组受试者在足跟着地时的肌纤维长度发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足跟初始着地时腓肠肌内外侧头和比目鱼肌的肌纤维长度均变短(P <0.05);(4)结果发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躯干的姿势稳定性控制下降,表现为步频变慢、支撑相双支撑相百分比增加及摆动相百分比减少;普遍存在低足跟着地模式,是由双侧跟腱紧张引起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存在髋屈曲肌群做功能力下降,可能与关节角速度及主弯方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步态参数 步态偏差指数 冠状面平衡 OpenSim 肌肉参数 影像 三维步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功能影像学探讨百会治疗失眠的中枢机制
5
作者 洪燕飞 蔡昭莲 《中医康复》 2025年第1期71-75,共5页
百会为治疗失眠的效穴,临床使用频率高。功能影像学,广义上包括多种成像技术,狭义主要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分析方法分为功能分离和功能整合两类,试验设计方案包括任务态(Tb-fMRI)与静息态(Rs-fMRI),静息态因操作简便且能直观... 百会为治疗失眠的效穴,临床使用频率高。功能影像学,广义上包括多种成像技术,狭义主要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分析方法分为功能分离和功能整合两类,试验设计方案包括任务态(Tb-fMRI)与静息态(Rs-fMRI),静息态因操作简便且能直观反映针刺持续和累积效应而被广泛应用。多项fMRI研究表明,失眠患者在视觉区、感觉运动区、情绪相关脑区等存在局部功能异常,针刺百会单穴或组穴可引起特定脑区如顶叶、额叶、颞叶等的改变,从而改善睡眠。针刺单穴百会主要集中在Rs-fMRI局部一致性(ReHo)、比率低频振幅(fALFF)研究,而针刺百会组穴研究从Rs-fMRI局部一致性(ReHo)、度中心度(DC)、种子连接(FC),以及Tb-fMRI比率低频振幅(fALFF)等方面展开,研究发现不同研究方法和穴位组合下的脑区激活改变存在差异,且针刺百会组穴所调控脑区多于单穴针刺,体现了百会对失眠、认知和情绪的调节作用以及腧穴间的协同作用。然而,针刺百会引起的中枢信号改变复杂,功能影像作为评估失眠的中枢指标虽有潜力,但仍需更规范、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 失眠 功能影像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任务态(Tb-fMRI) 静息态(Rs-fMRI) 局部一致性(ReHo) 比率低频振幅(fALFF) 度中心度(DC) 种子连接(FC) 中枢机制
下载PDF
影像检查规范化及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王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正式实施,为响应我国“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对于人民群众医疗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就医负担,并保障医疗质量以及安全;其内容包括影像检查规范化。本研究基于文献查阅以及...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正式实施,为响应我国“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对于人民群众医疗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就医负担,并保障医疗质量以及安全;其内容包括影像检查规范化。本研究基于文献查阅以及江苏省影像规范化执行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影像检查规范化需要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体系支撑,同时还要有行业以及设备厂家的技术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定期更新符合我国国情的影像指南以及具体实施细则,加强影像平台数据库建设,建立影像检查管理与评估体系,加大影像质控覆盖范围。医疗机构基于影像检查指南以及相关制度,强化培训并严格落实考核制度,执行影像检查和报告的智能质控和评价系统;开设独立的影像门诊或多科室联合门诊,提高临床诊疗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医务人员加强学习和执行相关检查指南以及实施细则,基于多学科诊疗平台提高规范化影像检查水平,积极开展影像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影像检查的高效性和诊断的精准性。通过制定统一的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的影像指南以及影像工作实施细则,执行具体规范措施和方案,大力推进影像检查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检查 影像技术 影像诊断 质量控制 管理体系 规范化
下载PDF
影像学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白帆 王效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8-203,共6页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复发患者具有更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尽早确定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风险人群、筛查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降...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复发患者具有更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尽早确定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风险人群、筛查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延缓复发进展。本文就影像学预测CIS复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强对复发性CIS的认识,减少复发引起的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影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国脑小血管病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标准及名词标准化定义——来自中国卒中学会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玮琪 徐佳洁 +16 位作者 陆瑶 王玲 曹瑾怡 陈鸿宾 郭蕾 吕琰琛 汤晗 王赞 徐非凡 颜庭梦 应云清 仲伟逸 周蓉 陆正齐 程忻 王伊龙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5-404,共30页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一类以脑内小血管受损为主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可能会导致卒中、血管性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疾病与其他功能障碍等。自2013年血管性神经病变的影像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一类以脑内小血管受损为主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可能会导致卒中、血管性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疾病与其他功能障碍等。自2013年血管性神经病变的影像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s on neuroimaging,STRIVE)发布以来,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得到了初步的分类与标准化。然而,在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中,对SVD影像特征的认识和应用仍存在诸多不一致和不规范之处。随着对SVD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探索与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SVD影像特征和定量标志物被相继发现,为SVD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更为全面且精准的信息。在此基础上,STRIVE-2应运而生,以期能更全面地揭示SVD对脑功能与结构的影响。为了规范中国SVD的神经影像学评估和诊断,本共识将在STRIVE-2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推动SVD影像学诊断术语的标准化,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影像学诊断 定义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不同观察者基于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诊断卵巢附件肿块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映鲜 王钰丹 +3 位作者 沈若霞 张埕宁 张磊 年英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年资超声医师使用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判读观察指标的一致性,以及对卵巢附件肿块的诊断效能评价。方法 选取经手术组织学病理确诊的244例(304个病灶)卵巢附件肿块患者的超声存储图像。2位不同年资超声医... 目的 探讨不同年资超声医师使用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判读观察指标的一致性,以及对卵巢附件肿块的诊断效能评价。方法 选取经手术组织学病理确诊的244例(304个病灶)卵巢附件肿块患者的超声存储图像。2位不同年资超声医师按照O-RADS分类标准对每个肿块进行观察指标盲读,进行O-RADS分类。对照病理结果,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一致性,构建ROC曲线,分析两者诊断卵巢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2位不同年资超声医师根据O-RADS分类标准对卵巢附件肿块外部轮廓、内部回声、血流信号、腹水以及腹膜增厚或腹膜结节5项观察指标判读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48、0.835、0.652、0.973、0.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位超声医师对同一肿块O-RADS分类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位医师O-RADS分类的ROC曲线面积为0.897、0.918,准确率为80.92%、80.92%,灵敏度为77.3%、76.7%,特异度为88.3%、9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对O-RADS观察指标判读具有较高一致性;O-RADS分类标准对卵巢肿块的诊断也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块 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脑肿瘤与癫痫的临床及影像相关性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胜开 袁晓丹 +3 位作者 张志艳 李卉 李林蔚 代海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脑肿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探讨脑肿瘤与其继发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34例脑肿瘤且合并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脑肿瘤不伴癫痫症状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间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肿瘤部位及... 目的分析脑肿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探讨脑肿瘤与其继发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34例脑肿瘤且合并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脑肿瘤不伴癫痫症状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间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肿瘤部位及影像特征差异,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类型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肿瘤分布情况在额叶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78),两组肿瘤影像学特征在伴局部脑萎缩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2)。结论脑肿瘤与癫痫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充分运用影像学检查指导这类患者的诊疗能有效地减少癫痫带来的继发损害和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肿瘤 相关性分析 影像诊断
下载PDF
数字化模式下医学影像学CBL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言伟强 邱立城 +1 位作者 范秀松 成官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105-106,111,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模式下以病例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医院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和放射科信息系统,构建医学影像学数字化教学病例库,将该病例库中的示教病例应用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医学影像... 目的:探讨数字化模式下以病例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医院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和放射科信息系统,构建医学影像学数字化教学病例库,将该病例库中的示教病例应用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医学影像学的临床教学。比较数字化模式与传统胶片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数字化教学病例库,该病例库收集了1300余例典型示教病例,将这些示教病例应用于临床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并取得了较理想测试成绩。结论:数字化模式下CBL教学法改变了医学影像学传统胶片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在PACS/RIS环境下的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影像 教学方法 医学影像 PACS/RIS
下载PDF
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与非支原体肺炎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超 徐鹏 +2 位作者 黄国强 邱晓晖 刘艺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目的观察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肺炎(MP)与非M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53例肺炎患儿,根据支原体RNA检测结果分为MP组(n=101)与非MP组(n=52);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07,含71例MP、36例非MP)和验证集(n=46,含30例MP、16例非... 目的观察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肺炎(MP)与非M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53例肺炎患儿,根据支原体RNA检测结果分为MP组(n=101)与非MP组(n=52);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07,含71例MP、36例非MP)和验证集(n=46,含30例MP、16例非MP)。比较2组CT表现,以F test算法基于训练集数据筛选6个最佳CT征象,以逻辑回归(LR)方法构建CT模型。基于训练集提取及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以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线性判别分析(LDA)及随机梯度下降法(SGD)分类器构建机器学习(ML)模型;基于最佳CT征象及影像组学特征构建CT-ML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鉴别MP与非MP的效能。结果病变累及右肺上、中、下叶,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及边缘回缩征为最佳CT征象,以之构建的CTLR在验证集的AUC为0.710。验证集中,ML_(LR)、ML_(SVM)、ML_(RF)、ML_(LDA)及ML_(SGD)的AUC分别为0.715、0.663、0.623、0.706及0.494,ML_(LR)为效能最优影像组学模型。CT-ML_(LR)、CT-ML_(SVM)、CT-ML_(RF)、CT-ML_(LDA)及CT-ML_(SGD)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13、0.823、0.649、0.796及0.665,CT-ML_(SVM)为效能最优CT-ML模型。训练集中,CT-ML_(SVM)的AUC(0.840)高于CTLR及ML_(LR)(AUC=0.713、0.740,P均<0.05);验证集中CTLR、ML_(LR)及CT-ML_(SVM)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UC=0.710、0.715及0.823,P均>0.05)。结论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能有效鉴别儿童MP与非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原体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寒地水稻品质估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显龙 武文宇 +5 位作者 董强 李鹏飞 朱美瑞 刘东晖 刘智蕾 于彩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6,共15页
【目的】在稻谷收获前准确估测稻米品质,为改善水稻养分管理、实现优质优价提供参考。【方法】试验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大兴农场和青龙山农场进行,两个地点土壤肥力具有较大差异。每个农场选择一块稻田,以20 m×20 m间隔采集土壤样... 【目的】在稻谷收获前准确估测稻米品质,为改善水稻养分管理、实现优质优价提供参考。【方法】试验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大兴农场和青龙山农场进行,两个地点土壤肥力具有较大差异。每个农场选择一块稻田,以20 m×20 m间隔采集土壤样品分析碱解氮含量,通过变量施氮形成产量水平、长势差异明显的水稻群体。利用大疆精灵4四旋翼多光谱无人机获取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冠层多光谱数据。成熟期采集长势具有明显差异的水稻样品和对应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水稻籽粒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产量和食味值,随机选择其中67%的数据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构建不同生育时期的品质估算模型,其余33%的数据用于模型的验证。【结果】大兴农场水稻成熟期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65%、14.44%、37.66%和11.60%,青龙山农场分别为14.45%、14.32%、36.37%和28.51%。成熟期两个地点水稻产量和食味值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青龙山农场水稻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也超过10%,而两地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仅为1.11%~1.83%,因此,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不适合用于后续的品质估测分析。分蘖期至抽穗期,大兴农场和青龙山农场水稻蛋白质多元回归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262~0.794和0.259~0.686,食味值多元回归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240~0.755和4.211~7.588,估测效果不理想。成熟期,大兴农场和青龙山农场水稻蛋白质多元回归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791~0.874和0.166~0.365,食味值多元回归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786~0.852和2.836~4.039。成熟期基于植被指数的蛋白质和食味值估测精确度优于抽穗期。在抽穗期,将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与植被指数一起建立与蛋白质和食味值的多元回归模型,大兴农场水稻蛋白质模型的R~2由0.585提高到0.720,RMSE由0.301降低至0.247;两农场食味值模型的R~2由0.565~0.755提高到0.706~0.787,RMSE由4.318~4.854降低至3.993~4.029,基本可以满足对稻米品质估测的精度,而在成熟期加入上述土壤指标提升精度不明显。【结论】水稻成熟期利用多光谱无人机对稻米品质进行原位估测的精度较高,如果将估测时期提前到抽穗期,除植被指数外,还需配合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数据来提高多光谱无人机预测稻米品质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光谱影像 植被指数 食味值 蛋白质 直链淀粉
下载PDF
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浸润性乳腺癌Ki⁃67表达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丽 黄小华 +2 位作者 沈梦伊 张丁懿 何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探究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浸润性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双乳磁共振检查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患者156例,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目的: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探究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浸润性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双乳磁共振检查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患者156例,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法和递归特征消除进行特征筛选,筛选出不同数量特征分别通过5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来预测浸润性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比较不同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并计算准确率和F1度量值评估其性能,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拟合度,并应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间的差异性。结果:同一分类器在不同的特征数下预测性能不同。在基于DCE⁃MRI提取的3个特征下,5种模型的预测性能相对较好,其中支持向量机的整体性能最优,AUC、准确率和F1度量值在训练集分别为0.95、0.95、0.90,在测试集分别为0.88、0.79、0.74。DeLong检验显示,在基于3个特征的5个模型中,支持向量机与逻辑回归的性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其余3个模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基于DCE⁃MRI所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预测浸润性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该方法有望为临床医生对浸润性乳腺癌的术前干预和预后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Ki⁃67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灿丽 郭立 郝金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76-79,共4页
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实践性极强辅助学科,同时也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的学科,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通过对影像医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和目的进行说明,采用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 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实践性极强辅助学科,同时也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的学科,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通过对影像医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和目的进行说明,采用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及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进行实践。针对非影像专业学员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学员影像基础和需求迥异,部分非影像专业学员自身对医学影像学的重视不足以及放射基地重视不足等问题。文章阐述了PACS与PBL、CBL教学法、钉钉、微信及SPARK学习平台等学习沟通平台相结合,并增加专职人员对基地管理、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以及不断加强科室建设、安排名师上课来提高科室影响力等多种混合教学模式的解决对策,来唤起学员学习影像相关知识的内驱力,达到提高学员轮转学习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 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SPARK学习平台
下载PDF
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联合患者年龄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敏 郑小雪 +1 位作者 李雪 宋建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9-552,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联合患者年龄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PTB)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乳腺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PTB女性患者共76个病灶,包括良性57个、交界性14个及恶性5个,比较3种病变... 目的观察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联合患者年龄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PTB)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乳腺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PTB女性患者共76个病灶,包括良性57个、交界性14个及恶性5个,比较3种病变患者年龄及其超声BI-RADS分类,观察以单一年龄、超声BI-RADS及其联合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良性、交界性及恶性PTB之间,患者年龄及超声BI-RADS分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15)。以44.5岁、超声BI-RADS 4B类及其联合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PTB的敏感度分别为94.74%、36.84%及73.68%,特异度分别为56.36%、87.27%及72.7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649及0.780。结论超声BI-RADS分类联合患者年龄有助于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P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叶状瘤 超声检查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年龄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超声影像特征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玉哲 吴天琦 +1 位作者 赵怡然 宁殿宾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 分析老年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7例老年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确定肿瘤分子分型。观察并比较不同分子分型老年乳腺癌的病理特点、组织学分级和... 目的 分析老年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7例老年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确定肿瘤分子分型。观察并比较不同分子分型老年乳腺癌的病理特点、组织学分级和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117例病人中,Luminal A型70例,Luminal B型14例,HER-2阳性12例,三阴型21例,不同分子分型病人的病理类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人数最多。不同分子分型浸润性导管癌病人的组织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00,P<0.001)。根据老年乳腺癌的超声检查结果,肿瘤的形态、边缘、内部钙化、后方特征及腋窝异常淋巴结情况在不同分子分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最大径线、纵横比、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在不同分子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与超声影像表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观察其影像结果可以辅助临床医生判断老年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乳腺癌 病理特征 分子分型 超声影像特征
下载PDF
基于灰阶超声构建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洪玮 吕志红 +3 位作者 杨银凤 刘炳霞 刘枝红 马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灰阶超声构建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影像组学模型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由两名超声医师独立收集颈动脉斑块病例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内部根据患者近期是否出现对应的脑缺血症状分为症状组和非症状组。... 目的:探讨基于灰阶超声构建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影像组学模型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由两名超声医师独立收集颈动脉斑块病例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内部根据患者近期是否出现对应的脑缺血症状分为症状组和非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情况。提取基于灰阶超声图像的颈动脉斑块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以是否存在脑缺血症状为因变量,以斑块影像组学特征为自变量,采用LASSO回归筛选自变量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内部症状组和非症状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训练集中共精选出6个斑块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为0.913[95%CI(0.862~0.964)],C-index为0.887;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37[95%CI(0.758~0.917)],C-index为0.798。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DCA曲线净获益值高。结论:基于灰阶超声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识别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具有可行性及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模型 超声检查 颈动脉斑块 脑缺血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三低”冠状动脉CTA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铁 程悦 +2 位作者 于静 张晓东 沈文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0-194,20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影像后处理的“三低”(低剂量对比剂、对比剂低流率及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CTA(CCTA)技术的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纳入疑似冠心病病人60例,平均年龄(56.3±3.9)岁。将病人随机分为行“三低”CCTA...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影像后处理的“三低”(低剂量对比剂、对比剂低流率及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CTA(CCTA)技术的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纳入疑似冠心病病人60例,平均年龄(56.3±3.9)岁。将病人随机分为行“三低”CCTA检查的研究组(30例)和行常规CCTA检查的对照组(30例)。根据Likert分级评分法对冠状动脉主支血管[包括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进行影像质量主观评分。测量升主动脉(AA)、LM、LAD中段(mLAD)、LCX近端(pLCX)、RCA中段(mRCA)、右冠状动脉远段(dRCA)管腔及邻近脂肪CT值和噪声(SD)值,以及右心室(RV)及右侧心膈角区脂肪的CT值和SD值,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卡方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病人一般资料、影像质量主观评分和评价指标,以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2组间LM、LAD、LCX、RCA影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AA、LM、mLAD、pLCX、mRCA、dRCA管腔CT值分别提高了32.5%、8.6%、11.7%、11.2%、9.2%和2.1%;2组RV的CT值、SNR、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AI影像后处理的“三低”CCTA可保证冠状动脉影像质量,且降低了辐射剂量,用于冠心病筛查具有很好的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心病 影像质量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结合病例分析在神经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耿焕 沈和平 +3 位作者 颜羽 王翊飞 周海航 沈健 《浙江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索多模态影像结合病例分析在神经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学习的本学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85班和186班共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对照方法,将185班44名学生设... 目的 探索多模态影像结合病例分析在神经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学习的本学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85班和186班共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对照方法,将185班44名学生设为A组,前半部分课程采用多模态影像结合病例分析教学方式,后半部分课程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将186班42名学生设为B组,前半部分课程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后半部分课程采用多模态影像结合病例分析教学方式。课程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两组学生不同教学安排的实施效果。结果 A组学生前半部分课程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92.5±12.7)分,教学满意度评分为(4.5±1.1)分;后半部分课程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85.8±10.6)分,教学满意度评分为(3.7±1.2)分。B组学生前半部分课程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86.5±11.4)分,教学满意度评分为(3.6±1.2)分;后半部分课程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91.8±12.8)分,教学满意度评分为(4.4±1.3)分。两组学生相同部分课程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学教学中应用多模态影像结合病例分析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评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多模态影像 病例分析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