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五山汉诗对山谷诗法的受容与实践——以五山后期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春兰 蔡芹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9-48,共10页
得益于中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历史环境,日本五山禅僧接触到中国传统诗歌。他们好以唐宋文学家为学习范本创作汉诗,尤其是黄庭坚的诗法理论对五山禅僧的汉诗创作有莫大的影响。五山文学中没有独立专门的诗法理论著作,并不具备汉文化背... 得益于中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历史环境,日本五山禅僧接触到中国传统诗歌。他们好以唐宋文学家为学习范本创作汉诗,尤其是黄庭坚的诗法理论对五山禅僧的汉诗创作有莫大的影响。五山文学中没有独立专门的诗法理论著作,并不具备汉文化背景的异域创作者们,从黄庭坚作品中获取创作法门。在字法方面,可以发现五山诗僧特别强调对用字的锤炼,并且要求作诗字字有来处。句法的内涵包括诗歌的声律节奏、句式、修辞、语法、偶对等诗歌语言创造各个方面的因素。五山诗僧对句法的运用全在其个人理解,他们常常在诗歌中提到“句法”,并多数自觉地将学习的源头追溯至黄庭坚,而且受黄庭坚影响,其诗歌创作追求“生新”“语工”与“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汉诗 黄庭坚 诗法 字法 句法
下载PDF
五山文学中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及其探源
2
作者 赵文珍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
日本五山文学中将陶渊明塑造为忠臣的汉诗是从室町前期开始出现的,以江西龙派为首的建仁寺友社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五山文学中仰慕诸葛亮、不事二朝的陶渊明形象受到黄庭坚,以及中国南宋诗论和其他宋金元诗歌的影响。五山咏菊诗中充... 日本五山文学中将陶渊明塑造为忠臣的汉诗是从室町前期开始出现的,以江西龙派为首的建仁寺友社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五山文学中仰慕诸葛亮、不事二朝的陶渊明形象受到黄庭坚,以及中国南宋诗论和其他宋金元诗歌的影响。五山咏菊诗中充满愤宋情绪的陶渊明形象受到刘因与僧一初的影响。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常与其隐士形象在五山汉诗中交织呈现,凸显了陶渊明儒家隐逸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文学 陶渊明 忠臣形象 汉诗 日本文学
下载PDF
五山时代前期的元日文学交流 被引量:1
3
作者 罗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3,共8页
五山时代前期的元朝与日本,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处于对峙状态,但民间的商业贸易、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因而造就了元日文学交流活动的盛况。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学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东渡元僧在日本的诗歌唱和、文... 五山时代前期的元朝与日本,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处于对峙状态,但民间的商业贸易、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因而造就了元日文学交流活动的盛况。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学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东渡元僧在日本的诗歌唱和、文章应酬等活动,直接刺激了五山文学的发展;其二,受东渡元僧的接引,日本僧人纷纷入元游学,在中国的游历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有诗文集传世的入元日僧多达12家,尤以雪村友梅、此山妙在、别源圆旨为杰出代表;其三,日本南北朝时期翻刻的元人诗文集至少有15种,翻刻数量之多、传播速度之快、刊刻质量之精,都是中日文学交流史上的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文学 元僧 日僧 文学交流 五山版
下载PDF
明洪武初中日僧人间的文化交往——以日僧绝海中津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牛建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8,共8页
在日本中世,以五山寺院为中心的禅僧垄断汉文学,并介入对华外交事务。自宋元以来以两国僧人交往活动(或日僧直接来华,或中国僧人赴日)为核心的中日文化交流在明洪武初仍在继续并得到新的发展。当时,作为京都五山文化代表的绝海中津亲自... 在日本中世,以五山寺院为中心的禅僧垄断汉文学,并介入对华外交事务。自宋元以来以两国僧人交往活动(或日僧直接来华,或中国僧人赴日)为核心的中日文化交流在明洪武初仍在继续并得到新的发展。当时,作为京都五山文化代表的绝海中津亲自渡明,居留时间长达八年,习禅之余,间染汉诗,水平几敌中土。绝海虽称典型,然也浓缩和反映出其时中日文化频繁交往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洪武初年 绝海中滓 五山文化 文化交往
下载PDF
日本中世末期五山禅僧的“儒·释”论争与其内部分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明兵 《古代文明》 CSSCI 2014年第1期78-84,113-114,共7页
"儒释"论争在日本五山禅林的展开,与中世大批禅僧入华留学活动和宋学东传日本密不可分。就其内在理路和发生脉络而言,该过程大致经历了理论上的"排儒斥朱"→"儒释调和"→"儒释道三教一致"→&qu... "儒释"论争在日本五山禅林的展开,与中世大批禅僧入华留学活动和宋学东传日本密不可分。就其内在理路和发生脉络而言,该过程大致经历了理论上的"排儒斥朱"→"儒释调和"→"儒释道三教一致"→"排佛归儒"和行动上的"脱佛还俗"。出身相国寺的藤原惺窝和出身建仁寺的林罗山"脱佛还俗"、形成"京师朱子学"一派,不仅是五山禅林内部分化与蜕变的转折点,还是日本"朱子学"兴起的重要标志。由于该过程还反映了中世佛教文化向近世以儒学为宗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学术思想的转变趋向,所以它同时也是儒学"日本化"的一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禅僧 脱佛入儒 藤原惺窝 林罗山 朱子学
下载PDF
绝海中津《蕉坚稿》中的汉诗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任萍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7-82,共6页
日本室町时期的梦窗派禅僧绝海中津被誉为"五山文学双璧"之一,他的自选诗文集《蕉坚稿》代表了五山汉诗的最高水平。《蕉坚稿》中的汉诗根据创作时期不同,体裁各有侧重。与其他五山文学作品相比,《蕉坚稿》中的汉诗题材更为... 日本室町时期的梦窗派禅僧绝海中津被誉为"五山文学双璧"之一,他的自选诗文集《蕉坚稿》代表了五山汉诗的最高水平。《蕉坚稿》中的汉诗根据创作时期不同,体裁各有侧重。与其他五山文学作品相比,《蕉坚稿》中的汉诗题材更为广泛。其中的怀古诗独树一帜,体现了绝海中津深厚的文学功底与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海中津 《蕉坚稿》 五山文学 汉诗
下载PDF
历史文化语境下渡日元僧明极楚俊与元日文化交流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川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60-67,77,共9页
以明极楚俊为代表的赴日元僧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极楚俊应镰仓幕府之邀赴日传播与交流宋元文化。赴日元僧以汉诗为媒介,通过诗文唱和、笔谈等方式进行交流,在增进异文化互读与互解、区域文化交融与共生等方面得到了镰仓... 以明极楚俊为代表的赴日元僧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极楚俊应镰仓幕府之邀赴日传播与交流宋元文化。赴日元僧以汉诗为媒介,通过诗文唱和、笔谈等方式进行交流,在增进异文化互读与互解、区域文化交融与共生等方面得到了镰仓幕府朝野的认同,开创了日本五山文化时代。持续近百年的"渡来僧世纪",成为古代东亚文化交流的历史表征之一,在宗教、思想、文学、建筑等领域对东亚的日本、高丽等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赴日元僧 明极楚俊 文化交流 五山文化
下载PDF
诗悟必通禅:元代诗僧释英《白云集》与东亚汉籍交流
8
作者 卞东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9-195,208,共18页
在古代的东亚汉籍交流中,有大量中国诗僧文集流传到日本,并因此衍生了一批中国诗僧文集的日本古写本、古刻本和古注本。这些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东亚汉文化圈流传的宝贵资料。元代诗僧释英及其《白云集》就是一个很好的个案,展现... 在古代的东亚汉籍交流中,有大量中国诗僧文集流传到日本,并因此衍生了一批中国诗僧文集的日本古写本、古刻本和古注本。这些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东亚汉文化圈流传的宝贵资料。元代诗僧释英及其《白云集》就是一个很好的个案,展现了日藏中国诗僧文集的文献价值。日本古写本《锦囊风月》中有多首题为“释英”的诗歌,实为他人之诗。《白云集》现存和刻本有应安本、日本南北朝无刊记本和宽文本,其与中国的清本多有异同,从中体现出东亚汉籍交流的复杂性。《鳌头白云诗集》是现存唯一一部《白云集》的日本古注本,体现了江户时代日本文人对《白云集》的深入解读。《白云集》也对东亚汉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英 《白云集》 《锦囊风月》 五山版 《鳌头白云诗集》
下载PDF
论绝海中津的怀古诗
9
作者 车才良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01-109,共9页
结合绝海中津的生平经历,对其所作的怀古诗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出绝海怀古诗主要表达了对中国历史兴亡之感慨、对中国历史人物的追慕和赞赏,以及蕴含其中的悲天悯人的慈悲胸怀等内容和情感。进而探讨了绝海怀古诗与日本其他五山禅... 结合绝海中津的生平经历,对其所作的怀古诗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出绝海怀古诗主要表达了对中国历史兴亡之感慨、对中国历史人物的追慕和赞赏,以及蕴含其中的悲天悯人的慈悲胸怀等内容和情感。进而探讨了绝海怀古诗与日本其他五山禅僧的怀古诗、中国历代怀古诗的异同,并分析了绝海怀古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海中津 怀古诗 五山禅僧
下载PDF
论日本五山禅僧所作外交文书——以绝海中津为中心
10
作者 车才良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53-59,共7页
日本室町时期,五山禅僧是幕府外交活动的实际承担者,在对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之一是外交文书的起草。绝海中津是起草幕府外交文书的五山禅僧的重要代表,他以其深厚的汉文化修养和出色的汉文创作能力,起草了对朝鲜和明朝的... 日本室町时期,五山禅僧是幕府外交活动的实际承担者,在对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之一是外交文书的起草。绝海中津是起草幕府外交文书的五山禅僧的重要代表,他以其深厚的汉文化修养和出色的汉文创作能力,起草了对朝鲜和明朝的外交文书,其中以四六文体写成的外交文书通过惟肖得岩、瑞溪周凤等禅僧得以传承,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五山禅僧 绝海中津 外交文书
下载PDF
笑隐大欣的生平事迹——兼论与日本五山禅僧的交游
11
作者 车才良 《萍乡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7-81,共5页
笑隐大欣品行高尚、文才出众,交游广泛,通过史料可考察其生平经历和事迹。笑隐大欣与入元的日僧龙山德见和无文元选有过交游,笑隐大欣是入元日僧中岩圆月的师叔,入明日僧绝海中津的师祖。中岩圆月归国后讲解笑隐大欣的《蒲室集》,并对... 笑隐大欣品行高尚、文才出众,交游广泛,通过史料可考察其生平经历和事迹。笑隐大欣与入元的日僧龙山德见和无文元选有过交游,笑隐大欣是入元日僧中岩圆月的师叔,入明日僧绝海中津的师祖。中岩圆月归国后讲解笑隐大欣的《蒲室集》,并对集中的诗歌做了注释。绝海中津则在归国后身体力行传播“蒲室疏法”,对日本禅林四六文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笑隐大欣 生平事迹 日本五山禅僧 交游
下载PDF
滤选与摄取:五山禅僧的《庄子》受容研究
12
作者 张三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9-82,共4页
《庄子鬳斋口义》作为新的注本的出现及盛行,体现了以老庄哲学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日本文化中经历师承与受容、滤选与摄取的过程,并使其转化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本体文化。禅僧惟肖是日本最早展开《庄子鬳斋口义》研究的人,此后,重视《庄子... 《庄子鬳斋口义》作为新的注本的出现及盛行,体现了以老庄哲学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日本文化中经历师承与受容、滤选与摄取的过程,并使其转化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本体文化。禅僧惟肖是日本最早展开《庄子鬳斋口义》研究的人,此后,重视《庄子》口义本的研究支配了五山,五山禅僧对《庄子》的理解与吸收主要体现在众多语录、文集和传法活动中。惟肖对《庄子鬳斋口义》的重视和研究,大大促进了日本老庄思想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哲学 五山禅僧 《庄子鬳斋口义》东传
下载PDF
五山诗僧的二度隐逸:官寺与山水、书画之间
13
作者 张哲俊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2年第2期21-38,共18页
五山诗人都是佛教僧侣,应当是彻底隐逸的诗人。但是他们渴望隐逸,赞美中国的隐逸诗人,将五山诗人的僧侣世界与隐逸处理成了二元对立的关系。其原因是五山禅寺为官寺,官寺的僧人并不是单纯的禅僧。如何处理官寺与幕府、朝廷之间的关系,... 五山诗人都是佛教僧侣,应当是彻底隐逸的诗人。但是他们渴望隐逸,赞美中国的隐逸诗人,将五山诗人的僧侣世界与隐逸处理成了二元对立的关系。其原因是五山禅寺为官寺,官寺的僧人并不是单纯的禅僧。如何处理官寺与幕府、朝廷之间的关系,是五山诗僧需要面对的问题。这说明需要二度隐逸。瑞溪周凤二度隐逸的方式就是不执着、不滞留,但执着于书画与山水,正因为存在这种矛盾,才不断地吟诵隐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诗僧 瑞溪周凤 二度隐逸 书画 山水
下载PDF
诗歌的日记化与长诗题:记忆张本即信史张本?--以日本五山文学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哲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56,共14页
日本五山文学存在着相当普遍的日记化诗歌,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日记特质。日记化诗歌来自于中国唐宋诗歌,中日诗人需要以诗歌记录当时发生的种种事件,并作为记忆的张本,即记忆的依据。为此出现了数十字、数百字、甚至近千字的诗题。白居易... 日本五山文学存在着相当普遍的日记化诗歌,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日记特质。日记化诗歌来自于中国唐宋诗歌,中日诗人需要以诗歌记录当时发生的种种事件,并作为记忆的张本,即记忆的依据。为此出现了数十字、数百字、甚至近千字的诗题。白居易的日记化诗也有相似特征,他将日记化诗歌定性为记忆张本,元明文人提出了太史氏张本、修史者张本、信史张本的说法。如果张本即依据,那么张本也是史料,日记化诗歌是史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记化诗歌 五山文学 记忆张本 信史张本 史料
下载PDF
五山文学中的和汉唱和、和汉次韵
15
作者 张哲俊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31-39,共9页
五山文学被认为是孤立的日本文学,与日本母语文学没有什么关系。但五山汉诗与中世和歌存在着直接的交流关系,直接交流的方式是和汉唱和。和汉唱和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意唱和;二是和汉次韵,这是五山诗人发明的唱和方式。和汉语言不同是阻... 五山文学被认为是孤立的日本文学,与日本母语文学没有什么关系。但五山汉诗与中世和歌存在着直接的交流关系,直接交流的方式是和汉唱和。和汉唱和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意唱和;二是和汉次韵,这是五山诗人发明的唱和方式。和汉语言不同是阻碍次韵方式的主要障碍,但五山诗人仍然采用了依韵、用韵、次韵的三种方式。尽管与中国文学或汉诗的同类方式存在差异,但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文学 汉诗 和歌 唱和
下载PDF
五山文学中的《吸酸图》
16
作者 范维伟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40-46,73,共8页
日本五山僧人认为《吸酸图》中所绘三人是儒释道三教人物,画旨在于体现“三教合一”思想。在我国明代,对此画题的人物身份还存在“苏轼、黄庭坚、佛印”这一解读。日本美术研究者基于元代画家赵孟頫绘制过《东坡懿迹图》,普遍认为苏轼... 日本五山僧人认为《吸酸图》中所绘三人是儒释道三教人物,画旨在于体现“三教合一”思想。在我国明代,对此画题的人物身份还存在“苏轼、黄庭坚、佛印”这一解读。日本美术研究者基于元代画家赵孟頫绘制过《东坡懿迹图》,普遍认为苏轼三人的《吸酸图》早于三教人物《吸酸图》,三教吸酸是对苏轼等人吸酸故事的改写与置换。但考查文献可以发现,《东坡懿迹图》的绘制应当始自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文学 “三教合一” 《吸酸图》 《东坡懿迹图》
下载PDF
五山文学二手文献引起的流行假象与汉文水平问题——比较文学文献学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哲俊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1-12,共12页
五山文学中存在一些经常提及的中国诗人与书目,这给人以五山诗人阅读了很多中国书目的印象。这种印象带入到研究,就会影响研究结果。只有以校注方式排查五山诗人的阅读印迹,才能发现人红、书红的流行假象。产生流行假象是因为诗人经常... 五山文学中存在一些经常提及的中国诗人与书目,这给人以五山诗人阅读了很多中国书目的印象。这种印象带入到研究,就会影响研究结果。只有以校注方式排查五山诗人的阅读印迹,才能发现人红、书红的流行假象。产生流行假象是因为诗人经常使用类书、诗话等二手文献,有人以为五山诗人查阅类书才能写诗,由此会产生五山诗人汉文水平当低下的看法。但五山诗人写了不少走笔、口号类诗歌,不查二手文献也可以写诗,汉文水平没有那么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诗人 阅读书目 二手文献 汉文水平
原文传递
五山文学的研究与别集的校注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哲俊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12,共12页
校注与研究是近代以来学术研究的两种不同方式,两种方式一直是分离并存。《日本五山文学别集的校注与研究》将努力探索结合两种方式的途径,将以全面排查与深度细查的方式,调查五山文学别集的所有信息,尤其是需要调查文学与生活世界交流... 校注与研究是近代以来学术研究的两种不同方式,两种方式一直是分离并存。《日本五山文学别集的校注与研究》将努力探索结合两种方式的途径,将以全面排查与深度细查的方式,调查五山文学别集的所有信息,尤其是需要调查文学与生活世界交流关系的信息,力求为研究五山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注 研究 结合 五山文学 别集
原文传递
日本入明僧绝海中津的江浙吟咏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兵兵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78-87,共10页
绝海中津(1336-1405)堪称是日本中世禅林文学(五山文学)的代表性人物,有诗文集《蕉坚稿》传世。绝海曾在明九年,遍访江浙名山,师从季潭宗泐、清远怀渭等高僧修习禅法。其间主要活动于杭州中天竺寺和南京天界寺,与当地禅僧多有诗歌唱和,... 绝海中津(1336-1405)堪称是日本中世禅林文学(五山文学)的代表性人物,有诗文集《蕉坚稿》传世。绝海曾在明九年,遍访江浙名山,师从季潭宗泐、清远怀渭等高僧修习禅法。其间主要活动于杭州中天竺寺和南京天界寺,与当地禅僧多有诗歌唱和,亦长于咏景怀古及题写画赞。中日两国对《蕉坚稿》的注释及研究都尚处于基础阶段,注释中疏漏及谬误颇多,且研究的焦点多集中于其生平及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对其诗文进行深入解读的论著几乎没有。本文将选取其中在明期间与江浙相关的诗作,重新进行整理和解读,注前人所未注,解前人所未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海中津 日本 五山文学 入明僧 江浙
原文传递
绝海中津《山居十五首次禅月韵》考辨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兵兵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33-41,共9页
绝海中津堪称是日本"五山文学"的领军人物,有诗文集《蕉坚稿》传世。绝海曾在明9年,遍访江浙名山修习禅法,并与当地禅僧多有诗歌唱和。中日两国对"五山文学"的研究均起步较晚,对绝海中津汉诗的注释及研究也尚处于... 绝海中津堪称是日本"五山文学"的领军人物,有诗文集《蕉坚稿》传世。绝海曾在明9年,遍访江浙名山修习禅法,并与当地禅僧多有诗歌唱和。中日两国对"五山文学"的研究均起步较晚,对绝海中津汉诗的注释及研究也尚处于基础阶段。由中国学者对绝海中津《蕉坚稿》等五山文学别集进行详细的校订、注释和深入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仅就绝海中津《蕉坚稿》中的《山居十五首次禅月韵》进行考察,将其放到中日禅僧"山居诗"的系谱中去探讨,并力求总结出绝海"山居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海中津 五山文学 山居诗 禅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