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ntral Place Theory and Distribution of Post Offices in Cities
1
作者 WANGWei-min WANGWei-ning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I CSCD 2000年第1期89-93,共5页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the Central Place Theor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ost offices in cities is analysed, the grade scale structure and spac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Shijiazhauang of post offices in city ar...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the Central Place Theor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ost offices in cities is analysed, the grade scale structure and spac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Shijiazhauang of post offices in city are studied,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e the actual value of the Central Place Theory, and the suggestion of adjustment in the space distribution Shijiazhuang of post offices in city is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 office center grade scale structure spac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service district central place theory
原文传递
新疆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初构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晓东 孟令娟 +1 位作者 白洋 李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1-336,共6页
根据新疆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确定新疆旅游中心地的必要性。以旅游中心地概念及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为基础,针对新疆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交通问题,分析计算了通达性指数与网尼克指数两个指标,结合新... 根据新疆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确定新疆旅游中心地的必要性。以旅游中心地概念及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为基础,针对新疆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交通问题,分析计算了通达性指数与网尼克指数两个指标,结合新疆各地区的旅游景点和酒店数目,确定了新疆旅游中心城市(中心地)。利用以上四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了新疆旅游中心区域,从而初步构建了新疆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运用增长极理论进一步提出了新疆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布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旅游中心地 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 布局模式
下载PDF
旅游中心城市相关概念辨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孟庆伟 孟芳旭 宋河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120,共4页
旅游中心城市概念源于旅游中心地,旅游中心地则是中心地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通过对旅游中心地、旅游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等概念的系统梳理与逻辑思辨,归纳出如下观点:旅游中心城市属于旅游中心地的一个种类,它以供给旅... 旅游中心城市概念源于旅游中心地,旅游中心地则是中心地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通过对旅游中心地、旅游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等概念的系统梳理与逻辑思辨,归纳出如下观点:旅游中心城市属于旅游中心地的一个种类,它以供给旅游服务为核心职能,旅游服务功能的中心性大小决定了其在区域旅游中的地位。在严格意义上,它不等同于中心城市,常表现为旅游集散地和旅游服务中心,但未必是游客的终极旅游目的地。旅游中心城市常将集旅游吸引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两大功能于一体作为其理想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地 旅游中心地 旅游中心城市 旅游服务中心 旅游吸引中心
下载PDF
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规划应用 被引量:67
4
作者 柴彦威 林涛 +1 位作者 刘志林 曹艺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7-553,共7页
在对已有旅游中心地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中心地的概念与界定方法,分析了旅游中心地理论在旅游空间规划中的指导意义,并以吉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例,介绍如何将旅游中心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旅游规划当中。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旅游空间结构 旅游规划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河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孔伟 刘宇峰 +2 位作者 王淑佳 左俊楠 刘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9,共5页
运用分形理论,对2002-2011年河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演变趋势和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且D值逐年增大,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分布经历了"分散→较佳分布→集中"3个阶段;目前,河... 运用分形理论,对2002-2011年河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演变趋势和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且D值逐年增大,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分布经历了"分散→较佳分布→集中"3个阶段;目前,河北省尚未凸显其首位旅游中心地地位,垄断性不强,也未形成合理的层次结构体系,应实施旅游中心地梯度化、差异化、内外协调联动、重视散客旅游等发展策略,优化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旅游中心地 规模结构 河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玲 李娟文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0-744,共5页
旅游中心地作为区域旅游的旅游目的地、客源供给地、旅游集散地和旅游服务中心,对区域旅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旅游中心地的空间结构,分析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的优化对策,是推动区域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介... 旅游中心地作为区域旅游的旅游目的地、客源供给地、旅游集散地和旅游服务中心,对区域旅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旅游中心地的空间结构,分析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的优化对策,是推动区域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介绍了旅游中心地的概念和界定方法,分析了湖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的现状和系统构建途径及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空间结构系统 湖北省 优化
下载PDF
优化旅游中心地促进河南旅游业快速发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青晓 李永文 《河南科学》 2005年第1期153-156,共4页
旅游中心地是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确保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中心地系统的强力支撑,构建合理的旅游中心地体系,将会极大地推动河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河南旅游
下载PDF
国内旅游中心城市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河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105,共5页
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统计与梳理,发现近20年国内学者对旅游中心城市的研究和关注呈不断上升态势,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六方面:概念界定、城市功能、形成与演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和旅游中心性、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发展以及城市作为旅游目... 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统计与梳理,发现近20年国内学者对旅游中心城市的研究和关注呈不断上升态势,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六方面:概念界定、城市功能、形成与演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和旅游中心性、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发展以及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总结,发现以往研究中存在着概念混乱、理论体系不完善、以个案研究为主、旅游中心性指标不统一、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发展研究深度不够等典型问题。今后应注重对相关概念、知名旅游吸引物匮乏类城市、旅游中心性指标、城市与区域互动等问题的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中心城市 旅游中心地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构建旅游中心城市之研究——以荆门市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冯霞 张立明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年第6期88-92,共5页
在探讨旅游中心城市概念、地位及作用的基础上,以荆门市为例,分析了荆门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荆门市建设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条件和优势,包括较为发达的城市经济、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区位、科学的规划、完善的设施等,并... 在探讨旅游中心城市概念、地位及作用的基础上,以荆门市为例,分析了荆门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荆门市建设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条件和优势,包括较为发达的城市经济、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区位、科学的规划、完善的设施等,并借用中心地理论来说明荆门市应该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最后列出了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中心城市 条件与优势 中心地理论
下载PDF
旅游中心地空间外向度及等级体系研究——以全国27个优秀旅游城市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调霞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6年第3期297-300,共4页
采用旅游流强度模型,比较了全国27个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外向功能量及旅游流强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将它们划分为5个等级体系,并对各级旅游中心地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我国旅游中心地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态势... 采用旅游流强度模型,比较了全国27个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外向功能量及旅游流强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将它们划分为5个等级体系,并对各级旅游中心地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我国旅游中心地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态势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基本吻合,从发展水平看,沿海高于内陆,东部高于西部,南方高于北方;旅游流强度能较好地刻画旅游中心城市的等级,旅游流强度大的城市,旅游中心地级别愈高,旅游业愈发达,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旅游流强度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等级体系
下载PDF
基于AHP优化湖北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颜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年第3期91-94,共4页
从旅游产业规模、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等方面的实际指标分析,构建城市旅游发展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测算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权系数进行修正,从而得到相应的区域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数据;再结合2005年湖北17个省辖... 从旅游产业规模、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等方面的实际指标分析,构建城市旅游发展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测算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权系数进行修正,从而得到相应的区域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数据;再结合2005年湖北17个省辖市、县各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和层次聚类,得出三个层级的旅游中心地。通过分析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提出经营三个旅游中心地、构建三大旅游区的资源空间结构系统优化策略,以推动湖北省区域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旅游中心地 空间结构系统 旅游资源 优化 湖北省
下载PDF
福建省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爱平 《闽江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3-76,共4页
旅游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旅游的目的地、管理中心、旅游交通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对区域旅游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研究福建省旅游的空间结构,构建福建省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是推动福建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福建省旅游中心地体系的构建建... 旅游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旅游的目的地、管理中心、旅游交通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对区域旅游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研究福建省旅游的空间结构,构建福建省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是推动福建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福建省旅游中心地体系的构建建立在旅游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强化一级旅游中心城市的中心职能,完善旅游区内的交通联系等都可作为旅游中心地体系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福建省 发展措施
下载PDF
基于旅游中心地的山东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振宇 王铁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42-346,373,共6页
本文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山东省城市旅游中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与加权求和法,确定了山东省三级旅游中心地体系,即青岛、济南为一级旅游中心地,烟台、威海、日照、泰安、济宁、临沂、潍坊为二级旅游中心地,淄博、莱... 本文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山东省城市旅游中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与加权求和法,确定了山东省三级旅游中心地体系,即青岛、济南为一级旅游中心地,烟台、威海、日照、泰安、济宁、临沂、潍坊为二级旅游中心地,淄博、莱芜、东营、滨州、德州、聊城、菏泽、枣庄为三级旅游中心地.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位置、交通连接等要素,本研究将山东省划分为以两个一级旅游中心地为辐射源的旅游区,又在以济南为辐射源的旅游区内划分出三个次级旅游区,并提出了山东省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空间结构 优化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定量分析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小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02-108,共7页
定量分析对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中国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例,使用中心地理论和引力模型,从静态性指标和动态性指标两方面着手,通过定量分析对区域旅游核心区域进行选择,提议构建核心-边... 定量分析对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中国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例,使用中心地理论和引力模型,从静态性指标和动态性指标两方面着手,通过定量分析对区域旅游核心区域进行选择,提议构建核心-边缘模式以推动全省区域旅游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合作模式 中心地理论 引力模型
下载PDF
大直径灌注桩硬岩旋挖导向分级扩孔施工技术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彪 《科技和产业》 2022年第8期336-343,共8页
直径不小于2000 mm的灌注桩钻进入硬岩地层遇存在倾斜岩面或岩体完整性差存在发育裂隙、破碎带等情况时,研究制作上扶正、下扶正两款新型钻头。通过在旋挖钻头上增加上扶正、下扶正结构,进行导向,逐级扩孔钻进,使钻头整体受到侧向支撑约... 直径不小于2000 mm的灌注桩钻进入硬岩地层遇存在倾斜岩面或岩体完整性差存在发育裂隙、破碎带等情况时,研究制作上扶正、下扶正两款新型钻头。通过在旋挖钻头上增加上扶正、下扶正结构,进行导向,逐级扩孔钻进,使钻头整体受到侧向支撑约束,从而对硬岩中钻进的钻头进行精准定位,确保了钻孔垂直度,有效克服岩体破碎或倾斜岩面出现的偏孔问题,减少问题解决成本,降低问题处理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灌注桩 存在倾斜岩面或发育裂隙或破碎带的地层 旋挖导向分级扩孔 上扶正导向钻头 下扶正导向钻头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广东省旅游中心地规模等级结构变化趋势的分形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小卉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对广东省旅游中心地规模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应用线性回归,得到广东省2005~2014年旅游中心地规模等级结构的Zipf维数和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广东省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符合Zipf法则并具...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对广东省旅游中心地规模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应用线性回归,得到广东省2005~2014年旅游中心地规模等级结构的Zipf维数和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广东省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符合Zipf法则并具有分形特征;旅游中心地规模的等级结构出现多次中间层次的断层;首位旅游中心地广州的垄断性逐渐减弱,旅游中心地规模差异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旅游中心地 规模等级结构 分形分析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分布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小卉 《嘉应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5-64,共10页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该湾区经济将为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旅游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分析区域旅游差异及形成机制有利于区域旅游的均衡和充分发展.该文利用Jefferson城市首位律、Zipf位序-规模法则以及分...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该湾区经济将为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旅游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分析区域旅游差异及形成机制有利于区域旅游的均衡和充分发展.该文利用Jefferson城市首位律、Zipf位序-规模法则以及分形理论,基于2008-2019年的旅游统计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旅游中心地规模及空间结构分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过夜游客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优越的广州、深圳城市,旅游中心地规模正在向"双核"式方向发展;首位旅游中心地广州的垄断性逐渐减弱,旅游中心地规模差异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过夜游客形成的旅游流"积聚"现象逐渐减小;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分布比较均匀分散,各旅游中心地之间的作用不强.最后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旅游中心地 规模分布 空间结构 分形理论
下载PDF
流动空间语境下的中心地理论再思考——以山东省域城市网络为例 被引量:29
18
作者 程遥 王理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33,共9页
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对经济地理空间的重塑,流动空间理论应运而生,并形成对经典的中心地理论的持续挑战。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城市网络的研究,证明在省域尺度,流动空间理论与中心地理论存在内在统一性。将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空间数据... 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对经济地理空间的重塑,流动空间理论应运而生,并形成对经典的中心地理论的持续挑战。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城市网络的研究,证明在省域尺度,流动空间理论与中心地理论存在内在统一性。将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空间数据作为测度城市网络的依据,从城市网络视角重新认知具有中心地、等级特征的省域城镇结构及其空间特征。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证明,空间距离、行政等级等皆对省域城市网络具有影响力,前者主要体现在对网络空间形制的影响,而后者则主要表现在对网络权力结构的影响。文章的最后,结合研究结论从流动空间语境出发,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再认知,并对我国省域空间规划提出了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等级特征 城市网络 流动空间 中心地 山东省
原文传递
基于中心地理论的中国入境旅游流空间形态解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玲 林君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1-195,共5页
运用城市地理学中的经典理论-中心地理论,选取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项衡量旅游目的等级的指标,研究了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和演变态势。研究发现,交通条件对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的影响显著。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60个... 运用城市地理学中的经典理论-中心地理论,选取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项衡量旅游目的等级的指标,研究了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和演变态势。研究发现,交通条件对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的影响显著。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60个城市的入境旅游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入境旅游目的地呈现"三棱锥体"形态。北京入境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以北京为棱锥顶,以天津、青岛和大连为棱锥底的"三棱锥体"形态;上海入境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以上海为棱锥顶,以南京、杭州、苏州为棱锥底面的入境旅游目的地格局;广州入境旅游目的地体系目前还处于发育当中,二、三级入境旅游目的地仍在不断变化。文中运用中心地理论探讨入境旅游流空间形态和机制,旨在为入境旅游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力求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进而为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和各省市旅游政策的制定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中心地理论 目的地 空间形态 中国
原文传递
长三角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及其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何调霞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1,88,共6页
旅游中心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科学构建旅游中心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通过计算长三角各城市的旅游综合实力指数,对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旅游中心地旅游... 旅游中心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科学构建旅游中心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通过计算长三角各城市的旅游综合实力指数,对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旅游中心地旅游综合实力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等级体系可以划分为国家级旅游中心地、省域级旅游中心地、区域级旅游中心地和地方级旅游中心地四个等级。其中,上海为第一等级,其旅游综合实力指数达到182.365,杭州、南京和苏州为第二等级,旅游综合实力指数分别为69.582、65.354和59.665,无锡、宁波、绍兴、温州、常州为第三等级,旅游综合实力指数分别为49.234、44.257、41.227、25.697和22.56,湖州、嘉兴、舟山、南通、扬州、镇江等城市为第四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等级体系 长三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