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f法髋关节超声在诊断6月龄内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特点和年龄分布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瑞华 霍亚玲 +1 位作者 王丽阳 左汴京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评价观察对6月龄内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以及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运用Graf法髋关节超声技术的临床价值,并对发病特点、年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髋筛超声检查的500例6月龄内的婴幼儿,均接受Graf法... 目的评价观察对6月龄内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以及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运用Graf法髋关节超声技术的临床价值,并对发病特点、年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髋筛超声检查的500例6月龄内的婴幼儿,均接受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将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客观评估婴幼儿髋关节的基本形态,预判婴幼儿是否存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等情况,且对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患儿总结年龄分布特点。结果在接受髋筛超声检查的500例6月龄内婴幼儿中,一共检查髋关节1000个,其中发现有8例婴幼儿出现髋关节发育异常情况,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概率达到1.6%(8/500),异常髋关节共计14个,所占比重达到1.4%(14/1000)。高频超声诊断8例婴幼儿髋关节功能显示异常,诊断有效率达到100%(8/8)。女患儿出现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概率75.00%(6/8),相较于男患儿25.00%(2/8)明显偏高,左侧发病概率51.14%(8/14),相较于右侧42.86%(6/14)明显偏高,8例髋关节功能检查显示发育异常的婴幼儿中,年龄处于5~6个月发生概率最高,次之为4~5个月、2~3个月。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婴幼儿经髋关节超声检测ɑ角,相较于正常髋关节明显偏小,且β角与正常髋关节相比明显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月龄内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与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利用Graf法髋关节超声技术,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有效性,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f法髋关节超声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病特点 年龄分布
下载PDF
不同经验和不同条件下超声医师对Graf法髋关节超声诊断分型一致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程刚 丁炎 +4 位作者 付巧梅 陈旭 王岳 项霞青 蔡熹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经验和不同条件下超声医师应用Graf法髋关节超声诊断及分型的一致性。方法将120例婴儿(共240个髋关节)按3名对Graf技术有不同认知、经验的超声医师和根据是否使用检查辅助装置随机平均分为A、B、C、D四组,分别进行Graf法髋... 目的探讨不同经验和不同条件下超声医师应用Graf法髋关节超声诊断及分型的一致性。方法将120例婴儿(共240个髋关节)按3名对Graf技术有不同认知、经验的超声医师和根据是否使用检查辅助装置随机平均分为A、B、C、D四组,分别进行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A组,由医师1和医师2徒手进行检查;B组,由医师1和医师2使用凹槽式记忆海绵床垫及金属连杆装置进行检查;C组,由医师2和医师3徒手进行检查;D组,由医师2和医师3使用凹槽式记忆海绵床垫及金属连杆装置进行检查。比较各组内角度测量值及诊断一致率。结果 A、B、C、D组内α角的测量差值分别为0.45°、-0.10°、0.42°、-0.09°。A、B、C、D组内两名超声医师间对Graf法髋关节诊断分型一致率分别为76.7%、84.6%、55.8%、72.3%,其中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P=0.042);B组超声医师对Graf法髋关节诊断分型一致性良好(Kappa=0.76,95%CI:0.44~0.81)。A、B、C、D组内两名超声医师对正常髋关节和异常髋关节的诊断一致率分别为88.3%、93.3%、78.3%、85.0%,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P=0.013);B组超声医师对正常和异常髋关节的诊断一致性极好(Kappa=0.82,95%CI:0.70~0.95)。结论超声Graf法诊断髋关节的一致性与超声医师学习的场所无关,但与实际利用该技术操作经验和是否有辅助装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graf 髋关节 一致性
下载PDF
髋关节超声检查台架在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威 邹颖君 +2 位作者 郑海平 夏礼锋 覃小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超声检查台架在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中的作用。方法经过培训的两名超声医师通过使用和未使用髋关节超声检查台架两种检测方式,分别对35例新生儿共70个髋关节进行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对两名医师使用和未使用台架时测量... 目的探讨髋关节超声检查台架在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中的作用。方法经过培训的两名超声医师通过使用和未使用髋关节超声检查台架两种检测方式,分别对35例新生儿共70个髋关节进行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对两名医师使用和未使用台架时测量的髋关节α角、β角测值的差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名医师使用髋关节超声检查台架测量的髋关节α角、β角的角度差小于未使用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髋关节超声检查台架进行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能减少检查者间测量角度的差别,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是标准的、可重复性强,能早期发现髋关节异常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graf 髋关节 新生儿
下载PDF
正常婴儿不同屈髋体位下Graf法髋关节超声波检查测量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4
作者 孙恺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索正常婴儿微屈髋、半屈髋与屈髋三种不同屈髋体位下采用Graf法进行髋关节超声波检查的测量指标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进行髋关节超声波检查月龄0~3个月的130例正常婴儿。所有婴儿均进行Graf法髋关节超声波检查,并分别记录微... 目的:探索正常婴儿微屈髋、半屈髋与屈髋三种不同屈髋体位下采用Graf法进行髋关节超声波检查的测量指标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进行髋关节超声波检查月龄0~3个月的130例正常婴儿。所有婴儿均进行Graf法髋关节超声波检查,并分别记录微屈髋、半屈髋和屈髋三种不同屈髋体位下的α角、β角,比较不同月龄儿不同屈髋体位下的α角与β角。结果:微屈髋、半屈髋、屈髋体位下的α角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不同屈髋体位下β角出现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屈髋幅度越大,β角越大。1.5~3个月婴儿三种屈髋体位下的β角均显著高于0~1.4个月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3个月婴儿三种屈髋体位下的β角均显著高于0~1.4个月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af法超声波检查的不同屈髋体位下α角变化不大,β角会随屈髋幅度增加而变大,对髋关节软骨和盂唇发育程度的评估具有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屈髋体位 graf 髋关节 超声波检查测 α角 β角
下载PDF
Graf法婴儿髋关节超声检查规范解读进展
5
作者 陈志辉 颜建飞 +2 位作者 宋晶晶 吴伟东 陈方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40-143,共4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of the hip,DDH)是最为常见的骨关节畸形之一,它是指婴儿出生时就存在或者生后继续发育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髋关节异常的总称:包括髋臼发育不良的稳定髋关节、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完全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of the hip,DDH)是最为常见的骨关节畸形之一,它是指婴儿出生时就存在或者生后继续发育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髋关节异常的总称:包括髋臼发育不良的稳定髋关节、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完全脱位但可以复位、完全脱位且不能复位[1],奥地利小儿骨科教授Reinhard Graf开创了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检查的静态方法,具有可重复性、规范化、标准化及参考指标客观等优点,因此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Graf法超声检查的应用使DDH的检查时间窗提前,可以在更早发现此病,从而进行更早期干预,使患者恢复健康,不留后遗症。但由于对Graf法认识不透彻,出现了一些“改良Graf法”,影响诊断准确性及检查可重复性,2013年Graf更新了最新的检查质控要求及操作诀窍和技巧,同时归纳了常见错误原因[2]。本文旨在对Graf法婴儿髋关节超声检查规范解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超声检查 graf
下载PDF
Graf法超声联合Barlow试验在6个月以下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筛查中的价值
6
作者 万小云 张小荣 黄灿星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52-55,共4页
目的 探讨Graf法超声联合Barlow试验在6个月以下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龙岩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体检发现的208例存在异常体征、可能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6个月以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Graf法超声联合Barlow试验在6个月以下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龙岩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体检发现的208例存在异常体征、可能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6个月以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采取Graf法超声检查与Barlow试验,以X射线片检查结果作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ROC)曲线,分析Graf法超声联合Barlow试验对6个月以下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 通过对208例疑似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进行Graf法超声诊断,确诊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共11例,检出率为5.29%,其中有5例患儿为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Graf法超声检查共诊断髋关节416个,正常的髋关节400个,占比96.15%;异常髋关节16个,占比3.85%,包括Ⅱc型9个、D型4个、Ⅲ型2个、Ⅳ型1个。Graf法超声诊断发现,异常髋关节β角高于正常髋关节,α角和股骨头覆盖率低于正常髋关节(P<0.05)。208例疑似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通过Barlow试验发现,5例患儿Barlow试验为阳性,阳性率为2.40%,203例患儿为阴性,阴性率为97.60%。208例患儿通过X射线片检查最终确诊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15例。Graf法超声联合Barlow试验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Graf法超声单一诊断和Barlow试验单一诊断(P<0.05)。Barlow试验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685 3,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75.73%;Graf法超声检查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52 3,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2.53%;Graf法超声联合Barlow试验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价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838 4,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7.57%。结论 Graf法超声联合Barlow试验对6个月以下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准确度较高,临床可考虑对疑似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选择应用Graf法超声联合Barlow试验进行进一步筛查以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f超声 Barlow试验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早期筛查
下载PDF
超声Graf法联合Terjesen法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7
作者 李媛媛 施晓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在0~6个月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早期筛查中采取超声Graf法联合Terjesen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6月南京江北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所就诊的疑似DDH的婴幼儿100例。对所有疑似患儿均需采取超声Gra... 目的:分析在0~6个月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早期筛查中采取超声Graf法联合Terjesen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6月南京江北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所就诊的疑似DDH的婴幼儿100例。对所有疑似患儿均需采取超声Graf法测量α角、β角与Terjesen法测量股骨头覆盖率(FHC)联合判断,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不同超声技术多参数联合测量在DDH疾病早期筛查中的诊断效能,及Kappa值、约登指数,同时比较非DDH小儿与DDH患儿的超声指标(α角、β角、FHC)。结果:临床诊断阳性20例,阴性80例;Graf法检出阳性30例,阴性70例;Terjesen法检出阳性32例,阴性68例;Graf法联合Terjesen法检出阳性24例,阴性76例;超声Graf法联合Terjesen法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Graf法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高于Terjesen法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H患儿的α角、FHC均低于非DDH小儿,β角高于非DDH小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Graf法与Terjesen法两种方法联合筛查婴幼儿DDH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减少漏诊率,提高DDH早期筛查的检出率,可为后续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超声graf Terjesen 早期筛查
下载PDF
高频超声Graf法、MRI、造影检查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孜万提·艾提拜尔江 艾克帕尔·吾不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9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Graf法、MRI、髋关节造影检查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2月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收治的疑似髋关节发育不良的8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MRI和造影检查。统计高频超声Graf法...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Graf法、MRI、髋关节造影检查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2月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收治的疑似髋关节发育不良的8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MRI和造影检查。统计高频超声Graf法、MRI、造影检查在不同月龄阶段的评估效能,分析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88例疑似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中,经高频超声Graf法诊断真阳性24例,真阴性36例;MRI检查真阳性25例,真阴性37例,造影检查确诊真阳性33例,真阴性55例;Graf法联合MRI检查在0~6个月患儿评估中真阳性31例,真阴性46例,联合评估灵敏度[93.9%(31/33)]、特异度[83.6%(46/55)]、准确率[87.5%(77/88)]高于高频超声Graf法[72.7%(24/33)、65.5%(36/55)、68.18%(60/88)]和MRI[75.8%(25/33)、67.3%(37/55)、70.45%(62/88)],联合评估漏诊率[6.1%(2/33)]和误诊率[16.4%(9/55)]低于高频超声Graf法[27.3%(9/33)、34.5%(19/55)]和MRI[24.2%(8/33)、32.7%(18/55)](P<0.05);联合评估阳性预测值[77.5%(31/40)]和阴性预测值[95.8%(46/48)]高于高频超声Graf法[55.8%(24/43)、80.0%(36/45)]和MRI检查[58.1%(25/43)、82.2(37/45)](P<0.05)。结论:高频超声Graf法和MRI检查应用于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0~6个月患儿筛查评估中及不同月龄阶段髋关节造影检查评估预后中,可提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 高频超声graf MRI检查 造影检查
下载PDF
Graf法超声诊断0~6个月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意义研究
9
作者 陈攀晓 陈震宇 路鑫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27-0130,共4页
分析Graf法超声诊断0~6个月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39例疑似DDH的0~6个月婴幼儿进行Graf法超声检查,并将临床及X线检查作为参考标准。评估Graf法超声的诊断结果,包括准确... 分析Graf法超声诊断0~6个月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39例疑似DDH的0~6个月婴幼儿进行Graf法超声检查,并将临床及X线检查作为参考标准。评估Graf法超声的诊断结果,包括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比较异常与正常髋关节的α角和β角差异,并进行随访复查。结果 在139例婴幼儿中,DDH检出率为2.16%,女性比例显著高于男性,臀位分娩比例显著高于非臀位分娩(P<0.05)。在278个髋关节中,异常髋关节的α角显著小于正常髋关节,而β角显著大于正常髋关节(P<0.05)。Graf法超声诊断DDH的准确度为100%,特异度为99.25%,敏感度为100%。随访复查显示,28个Ⅱa型髋关节中10个转为I型,1个Ⅱb型髋关节中0个转为I型;14个异常髋关节经石膏固定或Pavlik吊带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Graf法超声对0~6个月婴幼儿DDH诊断具有高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f超声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婴幼儿 诊断
下载PDF
高频超声Graf法在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吕华超 田晓先 +4 位作者 赖梦云 韦慧 姚利民 黄飞雪 陈良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6期2243-2244,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Graf法在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年1月-2014年12月1 000例疑似先天性髋关节异常婴幼儿行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通过观察上述病例的超声检测结果中髋臼形态...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Graf法在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年1月-2014年12月1 000例疑似先天性髋关节异常婴幼儿行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通过观察上述病例的超声检测结果中髋臼形态及α、β角测量值,应用Graf法对髋关节分型,统计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发育不良病例情况,评估高频超声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 000例婴幼儿,共检查髋关节2 000个,髋关节正常婴幼儿894例,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3例,全脱位2例,发育不良97例。高频超声检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与发育不良的准确率为96.23%。结论:临床应用高频超声技术对婴幼儿实施髋关节脱位及发育情况筛查,具有无创及无辐射的特点,可反复多次复查,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graf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诊断价值
下载PDF
Graf法超声在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建平 张艳红 吕小霞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Graf法超声在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研究中的初步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新生儿儿科病房收治的疑似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新生儿6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Graf法超声和X线拍片诊断。对超声诊断和X线诊断资料... 目的探讨Graf法超声在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研究中的初步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新生儿儿科病房收治的疑似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新生儿6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Graf法超声和X线拍片诊断。对超声诊断和X线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方法在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结果采用Graf法超声检测出DDH阳性65例(9. 56%),其中43例髋关节发育不良,14例髋关节半脱位,8例全脱位; X线检测DDH阳性45例(6. 62%),其中26例髋关节发育不良,14例髋关节半脱位,5例髋关节全脱位。阳性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 05)。X线判断DDH发育不良少17例,DDH全脱位少3例,1个月后通过Graf法超声和X线复查显示,17例确为DDH发育不良,3例确为DDH全脱位。结论新生儿早期髋关节异常检查中,应用Graf法超声检查,能够更好地观察髋关节剖面结构,相比于X线检查,能够降低漏诊,为DDH提供有效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f超声 新生儿 髋关节 DDH X线诊断
下载PDF
Graf法联合Harcke法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诊断中的疗效评估
12
作者 陈梦 霍亚玲 +2 位作者 郑彬 左汴京 王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44-1347,共4页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Graf和Harcke超声检查技术对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6月龄以内具有DDH高危风险的120例(240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66...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Graf和Harcke超声检查技术对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6月龄以内具有DDH高危风险的120例(240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66例,月龄1~6(2.53±0.68)个月。联合应用Graf法和Harcke法评估髋关节发育情况和稳定性,对经过治疗的患儿1岁后进行X线复查,应用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HDI)分型评估DDH治疗效果。结果超声首次检查共发现可疑异常髋关节24髋,占10.00%(24/240),4~6周后复查均转为正常髋关节。异常髋关节76髋,占31.67%(76/240),其中GrafⅠ型“不稳定”12髋,GrafⅡa“不稳定”4髋,4~6周后复查14例转为正常,2例转为GrafⅡb型而给予外科治疗;发育不良髋关节43例,脱位髋关节17例,均接受外科干预治疗。1岁后,接受治疗的62髋进行X线复查均转为IHDIⅠ型,髋臼指数为(25±2)°。结论Graf法和Harcke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不同角度观察髋关节,二者联合应用,在全面筛查DDH和评估治疗效果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graf Harcke 婴幼儿
下载PDF
Graf和Herck法超声检查联合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筛查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建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23期4382-4383,共2页
探讨Graf和Herck法超声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筛查临床价值。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是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Graf和Herck法超声检查,对患儿随访1年后以X线和临床诊断为... 探讨Graf和Herck法超声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筛查临床价值。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是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Graf和Herck法超声检查,对患儿随访1年后以X线和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判定Graf和Herck法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筛查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符合率。结果 80例患儿经"金标准"诊断,24例婴幼儿为髋关节发育不良。Graf法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诊断灵敏度为75.00%、特异性为91.07%、阳性符合率为86.25%。Herck法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诊断灵敏度为83.33%、特异性为92.86%、阳性符合率为90.00%。Graf联合Herck法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诊断灵敏度为95.83%、特异性为87.50%、阳性符合率为90.00%。联合诊断灵敏度高于Graf与Herck单独诊断(P<0.05);特异性和阳性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Graf和Herck法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均有较高筛查价值,两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髋关节发育不良 graf超声检查 Herck超声检查
下载PDF
Graf法超声筛查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婴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成宇璐 王玉莹 林紫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究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婴儿实施G r a f法超声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2018年4月—2020年8月择取80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婴儿作为研究组,择取同期健康体检婴儿8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婴儿均实施G r a f法超声筛查... 目的:探究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婴儿实施G r a f法超声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2018年4月—2020年8月择取80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婴儿作为研究组,择取同期健康体检婴儿8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婴儿均实施G r a f法超声筛查,对照分析两组α角、β角,并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对Graf法超声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α角比对照组小,β角比对照组大(P<0.05);80例(160个髋关节)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婴儿中,149个髋关节为Ⅰ型、8个髋关节为Ⅱ型、1个髋关节为D型、1个髋关节为Ⅲ型、1个髋关节为Ⅳ型。共检出11个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及不成熟髋关节,检出率为6.88%,其中女婴8例,男婴3例,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婴儿而言,Graf法超声筛查的实施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具备显著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f 超声筛查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高危婴儿 髋关节分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Graf法分型在婴儿髋关节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娴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390-390,共1页
目的:探讨Graf法分型在婴儿髋关节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超声进行髋关节筛查的567例婴儿的临床资料。观察使用Graf法分型对髋关节进行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567例婴儿(1134个髋关节)进行Graf法分型超声诊... 目的:探讨Graf法分型在婴儿髋关节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超声进行髋关节筛查的567例婴儿的临床资料。观察使用Graf法分型对髋关节进行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567例婴儿(1134个髋关节)进行Graf法分型超声诊断筛查:正常髋关节为1051个,占92.7%;不成熟髋关节为81个,占7.1%;脱位髋关节为2个,占0.2%。结论:应用Graf法分型超声诊断进行婴儿髋关节筛查,可以提高髋关节异常的确诊率、避免假阳性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f分型 婴儿 髋关节 超声诊断 应用
下载PDF
Graf法超声诊断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玉莹 韦德湛 谢宏基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Graf法超声诊断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的临床分析效果。方法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所在科室的6 098例受检婴儿共12 196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采用Graf法超声进行检查,同时结合临床资料,评估所有受检婴儿的诊断结... 目的研究Graf法超声诊断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的临床分析效果。方法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所在科室的6 098例受检婴儿共12 196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采用Graf法超声进行检查,同时结合临床资料,评估所有受检婴儿的诊断结果、特异度以及敏感度。结果患儿的诊断结果率较高,患儿的特异度为98.6%,敏感度为97.5%。结论采用Graf法超声技术检查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具有较高的诊断结果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f超声 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 脱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超声Graf法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丽珠 吴尚卫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0期97-99,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筛查中应用超声Graf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疑似DDH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Graf法检查、临床查体及X线检查,以查体和X线检查诊断结果作... 目的:分析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筛查中应用超声Graf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疑似DDH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Graf法检查、临床查体及X线检查,以查体和X线检查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Graf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超声Graf法检查,发现髋关节异常患儿17例,共28个髋关节。女性DDH患儿占比高于男性,臀位分娩患儿占比高于非臀位分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不良髋关节ɑ角比正常髋关节小,β角比正常髋关节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查体及X线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Graf法检查的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9.87%。患儿接受对症治疗后,超声Graf法复查可见,患儿经治疗后异常髋关节均转为正常。结论:超声Graf法诊断婴儿DDH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graf 婴儿发育性髋关发育不良 臀位分娩
下载PDF
Graf超声检查法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歆 奚嘉婧 +1 位作者 谢丽 李春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2期372-373,379,共3页
目的:探讨Graf超声检查法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疑似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Graf超声检查法,其检查结果与X线诊断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Graf超... 目的:探讨Graf超声检查法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疑似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Graf超声检查法,其检查结果与X线诊断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Graf超声检查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中,200个髋关节中,共有190个正常髋关节,仅有10个异常,异常髋关节率为5.00%。异常髋关节α角小于正常髋关节,β角大于正常髋关节,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为诊断金标准,Graf法超声与X线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与X线诊断准确率一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选择Graf超声检查法,能有效的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为医生的临床诊断与评估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该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f超声检查 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单纯应用Graf法与联合多种方法在超声诊断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月兴 冯杰铭 +3 位作者 黄伟俊 伍卫如 方洁莹 方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11期2156-2158,共3页
目的:探讨Graf法、Harcke法超声及两者联合检查对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疑似早期DDH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Graf法、Harcke法超声检查,对两种方法单独诊断及... 目的:探讨Graf法、Harcke法超声及两者联合检查对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疑似早期DDH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Graf法、Harcke法超声检查,对两种方法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将X线与最终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104例患儿中有12例为DDH,Graf法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6.67%(8/12)、90.22%(83/92)、87.50%(91/104);Harcke法超声分别为83.33%(10/12)、93.48%(86/92)、92.31%(96/104);两者联合检查分别为91.67%(11/12)、95.65%(88/92)、95.19%(99/104)。结论:Graf法、Harcke法超声在早期DDH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f超声 Harcke超声 婴幼儿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频超声Graf法结合Harcke法对小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莹 吴参伟 杨兵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5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Graf法结合Harcke法对小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超声科接诊的98例疑似髋关节发育异常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高频超声Graf法、Harcke法及X线检查(金标准)。分析X线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Graf法结合Harcke法对小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超声科接诊的98例疑似髋关节发育异常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高频超声Graf法、Harcke法及X线检查(金标准)。分析X线检查结果;分析不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误诊率及漏诊率;比较不同方法对髋关节发育异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髋关节发育异常患儿治疗前、后的超声指标,分析超声检查对治疗效果的评估作用。结果X线检查结果显示,髋关节发育异常28例。不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f法结合Harcke法的误诊率、漏诊率较低。Graf法结合Harcke法对髋关节发育异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高于Graf法(P<0.05);Graf法结合Harcke法对髋关节发育异常的诊断准确度高于Graf法、Harcke法(P<0.05)。治疗后的α角大于治疗前,β角小于治疗前(P<0.05)。28例髋关节发育异常患儿经Pavlik吊带治疗后超声检查显示转为Ⅰ型26例,其他2例分别为Ⅲ型、Ⅳ型,超声显示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Graf法可对髋关节进行分型,Harcke法可评价髋关节稳定性,两者联合应用可通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判断髋关节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f Harcke 髋关节发育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