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pike weight contribution of the photosynthetic area above the upper internode in a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and mulching regimes 被引量:5
1
作者 Wei Chen Jingjuan Zhang Xiping De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89-100,共12页
Besides leaves, non-foliar green organs such as stem and spike are also considered photosynthetic organs. To assess the photosynthetic contributions of these organ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se photosynthetic areas... Besides leaves, non-foliar green organs such as stem and spike are also considered photosynthetic organs. To assess the photosynthetic contributions of these organ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se photosynthetic areas and single-spike weight were investigated in a winter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under four nitrogen and mulching treatments: N120,N150, N195, and N195 + M. Two-year repeate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Non-foliar photosynthetic area, grain-filling ratio and duration,grain yield, and in particular, single-spike weight, were measured, recorded and analyzed.Under the N195 + M treatment, plants showed the largest area of photosynthetic organs(flag leaf and non-foliar organs) and the highest grain yield and single spike weight. Singlespike weigh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reas of all examined non-foliar photosynthetic organs, in particular with the area above the flag leaf node(R^2= 0.761*)and the area above the exposed part of the peduncle(EXP)(R^2= 0.800**). In addition, singlespike weight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average grain-filling ratio(R^2= 0.993**), whereas it was les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grain-filling duration(R^2= 0.533). The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non-foliar photosynthetic organs were also mo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average grainfilling ratio than with average grain-filling duration.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of the morphological traits(area, length and width) of EXP and single-spike weight indicates that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EXP ar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spike weight in the Loess Plateau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FILLING ratio grain-FILLING duration LOESS Plateau PHOTOSYNTHETIC organs Single spike weight Winter wheat
下载PDF
不同季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2
作者 陈翔 蔡洪梅 +9 位作者 吴宇 唐志伟 许波 刘绿洲 于敏 王捧娜 代雯慈 翁颖 郑宝强 李金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3-815,共13页
为探讨安徽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长期秸秆连续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2021-2022年基于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站13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了小麦单季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T1)、小麦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T2... 为探讨安徽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长期秸秆连续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2021-2022年基于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站13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了小麦单季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T1)、小麦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T2)、玉米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T3)、小麦玉米秸秆全年不还田(CK)4个不同还田模式下小麦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及粒重的差异。结果表明,T1、T2、T3处理的主茎穗小穗结实总粒数较CK分别提高了21.21%、7.50%和12.55%;第2粒位(G2)结实粒数分别提高了7.71%、7.71%和5.79%;上部小穗结实粒数分别提高了51.41%、22.79%和31.36%,其G2结实粒数分别提高了30.95%、30.95%和23.09%,其中T1处理对小麦粒数的提升效果最好。不同季秸秆还田处理下小麦主茎穗及其G2粒重、分蘖穗及其第三粒位(G3)粒重均高于CK,T1、T2和T3处理的主茎穗粒重增幅分别为16.06%、4.14%和16.06%,分蘖穗增幅分别为9.86%、0.71%和8.87%;T1、T2和T3处理下主茎穗G2粒重增幅分别为20.69%、10.34%和17.24%,分蘖穗G3粒重4.55%、2.27%和6.82%,其中T1处理对粒重提升效果最好,其次是T3。综合来看,在安徽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长期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小麦穗粒数和粒重,进而促进产量提升,其中T1处理对小麦结实粒数和粒重的提升效果最好,是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的秸秆还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小麦 主茎与分蘖 穗粒位 穗粒数 粒重
下载PDF
小麦E3泛素连接酶基因TaSINA-3A与多种环境下的株高和千粒重相关
3
作者 赵阳 李龙 +3 位作者 杨进文 景蕊莲 孙黛珍 王景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54-2664,共11页
E3泛素连接酶SINA(seven in absentia)家族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免疫共生并响应逆境胁迫。本研究克隆了位于小麦染色体3A上的TaSINA-3A基因,其基因组序列长度为3897 bp,其中启动子区为2001 bp,基因序列为1896 bp,编码244个氨基酸,在50~9... E3泛素连接酶SINA(seven in absentia)家族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免疫共生并响应逆境胁迫。本研究克隆了位于小麦染色体3A上的TaSINA-3A基因,其基因组序列长度为3897 bp,其中启动子区为2001 bp,基因序列为1896 bp,编码244个氨基酸,在50~91位氨基酸处有一个RING(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保守结构域。RT-qPCR结果显示,TaSINA-3A基因在小麦的各个发育阶段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序列多态性分析表明,在TaSINA-3A的启动子区存在33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编码区有4个SNP位点。基于启动子区的变异位点SNP-159、SNP-418和SNP-1286开发分子标记,扫描小麦自然群体,并与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标记CAPS-159与多种环境下的株高和倒二节长显著相关,SNP-159-C是倒二节较短的矮秆等位变异,标记dCAPS-418分别与多种环境下的穗长和千粒重显著关联,SNP-418-A是长穗、高千粒重的优异等位变异;TaSINA-3A负调控穗和籽粒的发育,TaSINA-3A的表达可能受到MYC转录因子的抑制;在我国小麦育种进程中SNP-418-A受到正向选择,在育成品种中的频率逐步增加,但尚未充分利用。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小麦株高、倒二节长及产量的形成机制提供参考,并为培育高产稳产广适新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株高 穗长 千粒重 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丙酰芸苔素内酯施用浓度对水稻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青超 赵秀梅 +5 位作者 王立达 刘悦 兰英 刘洋 韩业辉 王连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1期145-147,共3页
为了明确丙酰芸苔素内酯对水稻植株性状和产量的作用,采用单因素拉丁方设计,试验因素为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施用浓度,设4个处理,处理A稀释500倍液,处理B稀释2 000倍液,处理C稀释3 000倍液,处理D稀释4 000倍液,设喷施等量清水空白对... 为了明确丙酰芸苔素内酯对水稻植株性状和产量的作用,采用单因素拉丁方设计,试验因素为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施用浓度,设4个处理,处理A稀释500倍液,处理B稀释2 000倍液,处理C稀释3 000倍液,处理D稀释4 000倍液,设喷施等量清水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5次重复。收获前调查记录植株相关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每个重复单独收获脱粒烘干测产。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丙酰芸苔素内酯稀释2 000倍液叶面喷施2次,植株高度为100.9 cm,分蘖数为23.0,穗下节间、倒2节间和倒3节间的长度分别为22.3、19.7和16.4 cm,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137.2粒、128.9粒和32.1 g,产量为7 362.7 kg/hm~2。因此,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稀释2 000倍液可增加水稻植株高度、节间长度、分蘖数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丙酰芸苔素内酯 株高 穗长 千粒重 产量
下载PDF
西南糯红高粱抗炭疽病资源筛选及病情危害研究
5
作者 应恒 张继伟 +3 位作者 殷勇 张林 张德银 周俊辉 《农学学报》 2023年第11期23-28,共6页
明确西南高粱炭疽病病级与为害程度的关系,筛选出高粱抗炭疽病种质资源,为抗炭疽病育种奠定材料基础。通过人工培养炭疽病菌强致病力菌株ZG-FS-1进行大田喷雾接种,按病害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以确定抗性等级。再与未接种组进行比对分析,得... 明确西南高粱炭疽病病级与为害程度的关系,筛选出高粱抗炭疽病种质资源,为抗炭疽病育种奠定材料基础。通过人工培养炭疽病菌强致病力菌株ZG-FS-1进行大田喷雾接种,按病害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以确定抗性等级。再与未接种组进行比对分析,得出粒重损失率以及发芽损失率。92份高粱资源中,有高抗(HR)资源10份,抗病(R)资源10份,中抗(MR)资源5份,感病(S)资源20份,高感(HS)资源47份。高抗(HR)资源、抗病(R)资源、中抗(MR)资源、感病(S)资源、高感(HS)资源穗粒重平均损失率分别为4.37%、6.69%、8.89%、34.12%和52.50%,千粒重平均损失率分别为1.81%、2.98%、5.59%、14.56%和28.89%,发芽率平均损失率分别为0.97%、5.40%、5.76%、11.11%和20.46%。高粱炭疽病不仅导致高粱大幅减产,还导致高粱种子发芽率降低。高粱炭疽病抗性可通过人工接种准确鉴定,筛选出的抗性资源可作为抗性遗传改良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炭疽病 抗性鉴定 穗粒重 千粒重 发芽率
下载PDF
基于穗粒重的甜高粱耐旱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丽娜 杨斌 +2 位作者 金志琴 胡文明 徐翠莲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39-44,共6页
干旱是限制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为解析甜高粱耐旱的分子机制,识别与耐旱性状关联的显著SNP位点,采用田间耐旱鉴定方法在甜高粱生育中后期进行水分控制,以400份甜高粱种质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滴灌条件下的穗粒重得出的耐胁迫指... 干旱是限制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为解析甜高粱耐旱的分子机制,识别与耐旱性状关联的显著SNP位点,采用田间耐旱鉴定方法在甜高粱生育中后期进行水分控制,以400份甜高粱种质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滴灌条件下的穗粒重得出的耐胁迫指数作为表型数据,重测序获得的7079个SNP标记作为基因型数据,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分别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在甜高粱第9号染色体和第10号染色体上的SNP数目相对较多;对SNP基因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从7079个SNP标记提取到两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可将基因型分为两组;400份甜高粱种质穗粒重耐胁迫指数呈现右偏的正态分布;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的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检测到9个显著的SNP位点,它们分别位于甜高粱第1,3,4,7,8和9号染色体以及3条super_1122染色体片段上,且具有相同的物理位置,并且两种方法检测到的SNP位点的变异碱基也无差异。两种模型对于甜高粱穗粒重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结果较为一致,此结果可为甜高粱耐旱候选基因的挖掘和抗旱分子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穗粒重 耐胁迫指数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载PDF
小麦田间测产和实际产量转换系数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向东 吕风荣 +7 位作者 张德奇 杨程 王汉芳 邵运辉 方保停 岳俊芹 马富举 秦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6,共8页
小麦田间测产与实际产量的折算系数长期以来一直采用0.85,但是在近些年的实践中,发现实打验收和实收产量往往高于这一系数折算后的理论产量,导致在测产系数是否需要调整及调整幅度上颇存争议。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利用连续7年的田间... 小麦田间测产与实际产量的折算系数长期以来一直采用0.85,但是在近些年的实践中,发现实打验收和实收产量往往高于这一系数折算后的理论产量,导致在测产系数是否需要调整及调整幅度上颇存争议。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利用连续7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取样测产和实收产量结果,结合大田取样测产和实打收获案例,对田间取样测产和实收产量之间的转换系数(即测产系数)进行了系统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实测千粒重进行产量估算时,测产系数平均为0.85,而使用常年千粒重时平均为0.92。由于千粒重不同年份间波动较大,因此建议在田间理论测产中使用当年实测千粒重时,折算系数采用0.85;使用常年千粒重时,测产系数采用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测产系数 公顷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
下载PDF
四川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对不同生育期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玉芳 刘琰琰 +3 位作者 赵艺 郭翔 周雪惠 王明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59-1464,共6页
水稻是中国和四川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气候变化已对其产量及构成要素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间气候因子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能为水稻灾损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在水稻分区及分生育期的基础上,选取了四川省24个农业气象... 水稻是中国和四川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气候变化已对其产量及构成要素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间气候因子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能为水稻灾损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在水稻分区及分生育期的基础上,选取了四川省2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和2个农业气象试验站33年的水稻生育期及产量构成要素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从较微观的层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省大部区域水稻空壳率与孕穗到抽穗期温度、降水量成负相关;穗粒数与孕穗到抽穗期最低气温和降水量成正相关;千粒重与抽穗到成熟期温度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因子 空壳率 千粒重 穗粒数
下载PDF
四倍体小麦产量相关性状QTL的定位与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严俊 张玲玲 +4 位作者 王兴梅 薛文韬 杨荣志 T.Fahima 程剑平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71,共9页
利用来自以色列Gitit的野生二粒小麦(编号:G18-16)与来自欧洲的四倍体栽培小麦Langdon(Ldn)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6代152个家系,种植于黔中,进行了主穗重、主穗籽粒重、千粒重、籽粒长、宽和厚等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分析,共检... 利用来自以色列Gitit的野生二粒小麦(编号:G18-16)与来自欧洲的四倍体栽培小麦Langdon(Ldn)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6代152个家系,种植于黔中,进行了主穗重、主穗籽粒重、千粒重、籽粒长、宽和厚等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分析,共检测到16个与产量性状相关的QTL,LOD值为2.1~4.4,贡献率为7.4~39.4%。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分别为:1B染色体上有两个与主穗重有关;5A和7B上各有一个与主穗籽粒重有关;1A和4B上各有一个与千粒重有关;2A、3A、4B和5A上共有五个与籽粒长有关;5A和7A上三个与籽粒宽有关;5A上两个与籽粒厚有关。获得的QTL可用于分子辅助育种改良现代栽培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二粒小麦 主穗重 主穗籽粒重 千粒重 籽粒长、宽、厚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
下载PDF
小麦穗光合对不同花位籽粒及颖壳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秀菊 职明星 +1 位作者 石晓华 陈春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6-148,共3页
为明确小麦穗光合对产量形成的贡献,充分发挥穗光合在提高产量中的作用,以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为材料,采用铝铂纸包穗的方法,研究了高群体小麦穗部光合对籽粒和颖壳的影响。结果表明,穗光合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为14.43%;穗光合对千粒重... 为明确小麦穗光合对产量形成的贡献,充分发挥穗光合在提高产量中的作用,以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为材料,采用铝铂纸包穗的方法,研究了高群体小麦穗部光合对籽粒和颖壳的影响。结果表明,穗光合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为14.43%;穗光合对千粒重的贡献大于对穗粒数的贡献;对不同花位籽粒的贡献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第1、2、3花位籽粒千粒重均有贡献,但是影响第4花位籽粒的发育;穗光合也是维持颖壳正常生理代谢所必需的。说明选育深绿穗品种也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光合 千粒重 穗粒数 颖壳
下载PDF
小麦旗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2
11
作者 傅兆麟 马宝珍 +2 位作者 王光杰 赵玉华 李广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2-94,共3页
以 57个冬小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 ,在稀植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均为显著正相关 ,相关程度大小为旗叶面积>旗叶宽 >旗叶长 ;2旗叶长、宽... 以 57个冬小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 ,在稀植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均为显著正相关 ,相关程度大小为旗叶面积>旗叶宽 >旗叶长 ;2旗叶长、宽和面积与千粒重均为正相关 ,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重均为正相关 ,其中旗叶宽和面积与穗粒重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旗叶长与穗粒重显著相关。由此可见 ,旗叶大小对穗粒重有着显著正向效应 ,因此在育种栽培过程中 ,注意增加旗叶面积对提高穗粒重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旗叶 穗粒重 产量 旗叶面积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寒地粳稻产量及其主要构成性状间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洪亮 孙玉友 +5 位作者 侯国强 程杜娟 刘春光 徐德海 王丽 时新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对138份寒地粳稻材料的产量及其主要构成性状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非直接构成因素株高和穗长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0.32**和0.25**),株高和穗长均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0.49**和0.45**),而穗长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0.20*)。... 对138份寒地粳稻材料的产量及其主要构成性状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非直接构成因素株高和穗长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0.32**和0.25**),株高和穗长均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0.49**和0.45**),而穗长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0.20*)。在产量直接构成因素互作分析中,除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互作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外(-0.71**),其余任意两者或三者互作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穗数×穗粒数×结实率三者互作对产量影响最大(0.87**),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次之(-0.71**),在各因素对产量性状的互作影响中穗数和穗粒数两者发挥出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结实率,千粒重影响作用最小。通径分析也表明穗数和穗粒数对产量的通径系数数值明显高于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通径系数数值(分别为3.3929、3.5379和1.8900、2.5511,以高产型品种为例),说明穗数和穗粒数是寒地粳稻产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综合所述,充分协调好穗数和穗粒数的矛盾关系是寒地粳稻获得高产的基础,同时应兼顾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高产类型品种中,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作用有明显的提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粳稻 穗数×穗粒数×结实率 互作 产量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节水栽培条件下不同粒叶比小麦的光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永平 王志敏 +1 位作者 张英华 史海滨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9-866,共8页
为给小麦节水高产、超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在节水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粒叶比类型小麦品种旗叶与非叶器官光合性能的差异及其与粒叶比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粒叶比品种旗叶面积小,灌浆期叶面积衰亡慢,光合功能期长,光合速率高,在灌浆后期非叶... 为给小麦节水高产、超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在节水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粒叶比类型小麦品种旗叶与非叶器官光合性能的差异及其与粒叶比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粒叶比品种旗叶面积小,灌浆期叶面积衰亡慢,光合功能期长,光合速率高,在灌浆后期非叶器官光合速率甚至高于叶片。同时发现,穗面积、旗叶节以上非叶器官(穗、穗下节间、旗叶鞘)面积与穗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片、茎秆、叶鞘、穗颖贮藏物质的转移率与粒叶比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通过育种或栽培技术提高粒叶比,充分利用并强化非叶器官光合机能,是实现节水高产、超高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粒叶比 光合性能 穗粒重 贮藏物质转运
下载PDF
孕穗前期叶面喷赛苗旺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春风 任伟 +5 位作者 徐福新 车军 杨攀 吴政卿 马卫民 曹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2,共5页
为探讨孕穗前期叶面喷施赛苗旺对小麦穗粒数和粒质量的调控效应,以半冬性小麦品种郑麦379为供试材料,在冬小麦孕穗前14 d,以叶面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叶面喷赛苗旺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孕穗前14 d,喷施赛苗旺可抑制... 为探讨孕穗前期叶面喷施赛苗旺对小麦穗粒数和粒质量的调控效应,以半冬性小麦品种郑麦379为供试材料,在冬小麦孕穗前14 d,以叶面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叶面喷赛苗旺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孕穗前14 d,喷施赛苗旺可抑制冬小麦败育阶段基部和中部穗位的小花败育速率,显著提高该部位的小花数,对顶部穗位小花的败育速率和小花数影响不大。与对照相比,在基部穗位,两试验点喷赛苗旺处理的小花败育速率分别显著降低23.30%、21.96%,小花数分别显著增加1.60、1.31个;在中部穗位,两试验点喷赛苗旺处理的小花败育速率分别降低31.65%、33.72%,小花数分别显著增加3.80、4.07个。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两试验点喷施赛苗旺处理穗数、千粒质量均有所提高,但不显著,穗粒数和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1.85%、13.13%和7.50%、7.08%。综上说明,在冬小麦发育中后期,叶面喷施赛苗旺主要通过提高冬小麦基部和中部穗位的穗粒数来提高产量,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赛苗旺 小花发育 穗粒数 粒质量
下载PDF
有芒小麦芒与穗粒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宫晶 傅兆麟 +2 位作者 孙丽娜 余薇 何丽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1977-11979,共3页
为了探索有芒小麦穗间芒长与粒重的关系,选取66个小麦品种,对不同基因型小麦芒长,芒黄速率与穗粒数、穗重以及千粒重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芒长与穗粒数、穗重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线性关系不显著。芒黄速率与穗粒数呈负... 为了探索有芒小麦穗间芒长与粒重的关系,选取66个小麦品种,对不同基因型小麦芒长,芒黄速率与穗粒数、穗重以及千粒重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芒长与穗粒数、穗重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线性关系不显著。芒黄速率与穗粒数呈负相关,与穗重、千粒重呈正相关,线性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芒长 芒黄速率 穗粒数 穗粒重
下载PDF
NCT对小麦衰老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萍 刘海英 +1 位作者 尚玉磊 齐付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6,共4页
以新合成的NCT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 ,对灌浆初期的大田小麦进行叶面喷施 ,以喷清水作对照 ,并以与NCT相同浓度梯度的NAA水溶液作对比处理。测定了喷后不同时期小麦旗叶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及丙二醛 (... 以新合成的NCT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 ,对灌浆初期的大田小麦进行叶面喷施 ,以喷清水作对照 ,并以与NCT相同浓度梯度的NAA水溶液作对比处理。测定了喷后不同时期小麦旗叶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表明 :NCT能延缓灌浆期SOD活力 ,使叶绿素含量降低 ,控制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的升高 ,并使小麦穗粒重和千粒重增加 ,其效果明显优于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T 小麦 衰老生理 相对电导率 SOD活力 叶绿素 含量 MDA 穗粒重 千粒重
下载PDF
不同谷子品种(系)生长发育特性及抗倒性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贾小平 董普辉 +1 位作者 张红晓 孔祥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31,共5页
为了揭示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区42个不同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性状、农艺性状和抗倒伏性,在田间系统鉴定了42个谷子品种(系)的抽穗时间、株高、穗长、穗粗(穗周长表示)、穗粒质量、穗型、第1节倒伏指数等15个性状。结果表明,42个... 为了揭示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区42个不同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性状、农艺性状和抗倒伏性,在田间系统鉴定了42个谷子品种(系)的抽穗时间、株高、穗长、穗粗(穗周长表示)、穗粒质量、穗型、第1节倒伏指数等15个性状。结果表明,42个谷子品种(系)的抽穗时间在33~60 d,其中抽穗时间最短的是龙谷26号(33 d),其次为8322-14(36 d),抽穗时间最长的是冀谷15号、冀谷29、K325三个品种(60 d);株高在43.72~81.19 cm,其中最低的是冀谷28号(43.72 cm),最高的是安04-4705(81.19 cm);穗长在7.71~16.33 cm,最短的是冀谷28号(7.71 cm),最长的是安04-5014(16.33 cm);穗粗在3.85~6.18 cm,最粗的是冀谷15号(6.18 cm),最细的是冀谷27号(3.85 cm);第1节倒伏指数在0.18~0.82,抗倒伏性最强的是冀谷22号(0.18),最弱的是200152。综合表现较好的省内品种(系)有豫谷15号和郑05-1,省外品种(系)有06-766、104,这些品种穗较长、较粗,株高适中,抗倒伏性较强;冀谷27号和龙谷26号总体表现较差,主要表现在穗小、植株较矮、抗倒伏性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品种(系) 穗粒质量 倒伏指数 穗型 穗长
下载PDF
强筋小麦不同穗位及花位籽粒粒重和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24
18
作者 茹振钢 李淦 +1 位作者 胡铁柱 栗利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4-136,共3页
为探明强筋小麦籽粒粒重和品质在穗上的分布规律,试验选用6个强筋小麦品种,测定了不同穗位、不同花位籽粒粒重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籽粒粒重和品质不因穗位的不同而变化,不同花位上的籽粒粒重分布呈现单峰曲线,第2花位粒重最高;蛋白质... 为探明强筋小麦籽粒粒重和品质在穗上的分布规律,试验选用6个强筋小麦品种,测定了不同穗位、不同花位籽粒粒重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籽粒粒重和品质不因穗位的不同而变化,不同花位上的籽粒粒重分布呈现单峰曲线,第2花位粒重最高;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大致随小花花位的增高而降低,特别是各小穗第3、4小花位较第1、2小花位上的籽粒品质极显著变劣,千粒重、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差异极显著。据此,可在强筋小麦育种和栽培中通过少花保优质、多穗保高产,达到实现高产优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位 花位 千粒重 品质
下载PDF
粳稻剑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淑芳 李玉发 +1 位作者 王凤华 刘洪欣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5期9-11,共3页
以60份北方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正常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剑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剑叶宽和面积均与穗粒数呈正相关,剑叶长与穗粒数呈负相关。其中,剑叶宽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大小为宽... 以60份北方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正常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剑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剑叶宽和面积均与穗粒数呈正相关,剑叶长与穗粒数呈负相关。其中,剑叶宽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大小为宽>面积。剑叶长和剑叶面积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剑叶宽未达显著水平。剑叶长、宽和面积均与穗粒重呈正相关,其中剑叶宽和面积与穗粒重达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剑叶大小对穗粒重有着显著正向效应。因此,在栽培过程中,注意增加剑叶面积对提高穗粒重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剑叶 穗粒重 相关性
下载PDF
氨苄西林钠对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萍 齐付国 +2 位作者 丁义峰 常云霞 祁喜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5,共5页
用不同浓度 ( 4 0 0 ,60 0 ,80 0 ,1 0 0 0和 1 2 0 0mg/L)的氨苄西林钠水溶液对扬花期的小麦进行喷雾处理 ,测定了喷后不同时期 ( 3,9,1 2 ,1 5 ,1 8,2 1 ,2 4 ,2 7和 30d)小麦旗叶的POD和SOD活力、MDA含量及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结果... 用不同浓度 ( 4 0 0 ,60 0 ,80 0 ,1 0 0 0和 1 2 0 0mg/L)的氨苄西林钠水溶液对扬花期的小麦进行喷雾处理 ,测定了喷后不同时期 ( 3,9,1 2 ,1 5 ,1 8,2 1 ,2 4 ,2 7和 30d)小麦旗叶的POD和SOD活力、MDA含量及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 ,氨苄西林钠能延缓灌浆期SOD和POD活性的下降 ,控制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的升高 ,并使小麦穗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西林钠 小麦 旗叶 衰老 产量 扬花期 千粒重 穗粒数 相对电导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