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术语革命”
1
作者 黄小彤 陈静宜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4-21,共8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的系统性概括,诠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为人类文明的演进提供了崭新的中国方案。大势所趋,自文明“术语革命”的角度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深度,成为当代世界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的系统性概括,诠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为人类文明的演进提供了崭新的中国方案。大势所趋,自文明“术语革命”的角度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深度,成为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从和而不同、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对西方中心论、文化冲突论、强国必霸论进行了结构性超越、系统性辩驳、总体性解构。新时代,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的文明话语革命,既能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意蕴,也能为世界文明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价值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话语革命 文化冲突论 西方中心论 强国必霸论
下载PDF
体育实践空间的社会学研究——理论假设与中国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陆小聪 曹祖耀 陈静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13,共11页
主要围绕体育实践空间及其如何对其进行分析的议题,在分别对功能主义、型构社会学、文化霸权理论和文化研究学派的相关研究做出概要性梳理与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它们在三个方面不适合用来分析中国的体育实践空间。随后,重点阐释了法国... 主要围绕体育实践空间及其如何对其进行分析的议题,在分别对功能主义、型构社会学、文化霸权理论和文化研究学派的相关研究做出概要性梳理与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它们在三个方面不适合用来分析中国的体育实践空间。随后,重点阐释了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及其对体育实践空间的分析思路,并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之做了若干理论上的修正和方法论上的补充。基于上述思考,对中国体育实践空间研究提出了基本的理论假设,并阐释了该理论假设对中国体育实践空间的解释逻辑。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一个分析性的研究框架,并指出在具体的分析中要加以考虑的3个重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实践空间 功能主义 型构社会学 文化霸权理论 文化研究学派 社会实践理论 供给 需求
下载PDF
意识形态与课程——论阿普尔的课程文化观 被引量:34
3
作者 黄忠敬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15,共6页
阿普尔批评了把课程看作是客观中立的真理观,指出了课程的意识形态特性,分析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并认为任何对课程的分析都离不开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语境。作为一名批判理论的代表,他的理论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与政治取向,也反映了许... 阿普尔批评了把课程看作是客观中立的真理观,指出了课程的意识形态特性,分析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并认为任何对课程的分析都离不开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语境。作为一名批判理论的代表,他的理论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与政治取向,也反映了许多国家为争取教育权所进行的不懈的实践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批判理论 阿普尔 课程文化 政治取向
下载PDF
走出白人文化霸权的藩篱——对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的后殖民解读 被引量:12
4
作者 程静 郭庭军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5-88,共4页
 文章运用后殖民理论对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进行剖析。认为该文以一个黑人少女的精神崩溃和另两位黑人少女的幸存为对比,解密了美国国内帝国主义和白人文化霸权的实施过程及其对黑人心灵的戕害,力图唤醒非裔美国人...  文章运用后殖民理论对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进行剖析。认为该文以一个黑人少女的精神崩溃和另两位黑人少女的幸存为对比,解密了美国国内帝国主义和白人文化霸权的实施过程及其对黑人心灵的戕害,力图唤醒非裔美国人的自我意识和形成对白人文化糟粕的抵抗,以此走出白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藩篱,建构积极坚定的黑人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美国国内帝国主义 白人文化霸权 黑人文化身份
下载PDF
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谈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时代境遇与诉求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海军 张慧春 赵玉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核心内涵包括"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同意"三个环节,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发生轨迹是"有机知识分子作为文化领导权的实施者,进行意识形态生产——意识形态...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核心内涵包括"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同意"三个环节,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发生轨迹是"有机知识分子作为文化领导权的实施者,进行意识形态生产——意识形态在市民社会进行传播和宣传——形成民众的‘同意’"。后殖民理论借鉴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形成向东方渗透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霸权,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时代境遇。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通过运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分析框架来阐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当代境遇与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 文化霸权 意识形态安全 境遇 诉求1
下载PDF
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谱系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邹威华 伏珊 王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年第5期95-99,112,共6页
作为伯明翰学派建立、发展和拓展的重要人物,作为该学派的思想集大成者,斯图亚特·霍尔的思想理论无疑内涵丰富而厚重。研究霍尔思想谱系学为全面思考其文化理论尤为重要。"文化霸权"和"接合理论"是霍尔思想发... 作为伯明翰学派建立、发展和拓展的重要人物,作为该学派的思想集大成者,斯图亚特·霍尔的思想理论无疑内涵丰富而厚重。研究霍尔思想谱系学为全面思考其文化理论尤为重要。"文化霸权"和"接合理论"是霍尔思想发展演变中最为核心的主线,它们彼此关联和衔接,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它们经历了启蒙、建构、发展和拓展,以及延伸等几个阶段和文化变迁史。霍尔的理论与实践批评也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由此,研究霍尔对思考伯明翰学派、后殖民文学和文化理论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图亚特·霍尔 文化霸权 接合理论 文化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及其文论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陶水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共9页
当代英国政治哲学家拉克劳与墨菲创立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当今西方学术界继"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一种最新的左翼学术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文化思潮的理论化,以解构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及领导权的经... 当代英国政治哲学家拉克劳与墨菲创立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当今西方学术界继"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一种最新的左翼学术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文化思潮的理论化,以解构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及领导权的经济还原论和阶级本质主义、建构新社会运动的领导权和新社会主义激进多元的民主政治为思想旨趣,呈现出解构与建构双层理论结构,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政治学。其中,话语接合是其最具标志性的理论和方法。拉墨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是当代西方解构哲学等新理论与阿尔都塞、葛兰西理论的接合,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语言学转向"的最新产物。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对当代西方英语国家最新的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当下的文化研究、文化诗学、文化美学和文化批评也极具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启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拉克劳 墨菲 话语 接合 文化政治 身份认同 霸权 激进多元民主 文化研究 文论价值
下载PDF
从Naiad客串潇湘妃子说起——以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霍译《红楼梦》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修群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9-111,共3页
David Hawks教授翻译的《红楼梦》堪称翻译界的经典,其文学性、艺术性很难令人企及,但是如果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去解读The Story of the Stone,则可以察觉,其中有许多挥之不去的后殖民主义的情愫。文章从“潇湘妃子”的英译揭示霍译《... David Hawks教授翻译的《红楼梦》堪称翻译界的经典,其文学性、艺术性很难令人企及,但是如果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去解读The Story of the Stone,则可以察觉,其中有许多挥之不去的后殖民主义的情愫。文章从“潇湘妃子”的英译揭示霍译《红楼梦》中的后殖民主义的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典故 异化 归化 关联理论 文化霸权
下载PDF
以提升文化自觉来抵制西方文化殖民主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曾长秋 万雪飞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3期44-48,共5页
结束了东西方冷战之后,文化殖民主义成为当代殖民主义的重要体现。中国要抵制西方的文化殖民主义,必须提高自身文化自觉的力量,做到对内强化民族意识,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对外强化文化安全战略,有效地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化自觉 后殖民理论 文化霸权
下载PDF
赛义德后殖民理论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借鉴和改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家传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34-739,共6页
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从三个方面借鉴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即强调在文化领域进行革命的重要性,把知识与权力联系在一起以及把革命重任寄托在知识分子身上;同时又在三个方面对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进行了改造,即哲学上的反本质主义... 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从三个方面借鉴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即强调在文化领域进行革命的重要性,把知识与权力联系在一起以及把革命重任寄托在知识分子身上;同时又在三个方面对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进行了改造,即哲学上的反本质主义改造,立场上的折衷主义改造和文化上的多元主义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义德 后殖民理论 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理论 文化霸权
下载PDF
后殖民理论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黎跃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83-88,共6页
后殖民理论的先驱是一批旅居西欧的非洲知识分子 ,他们在 2 0世纪 5 0、6 0年代对殖民主义给殖民地遗留的问题进行思考。 2 0世纪 80、90年代 ,后殖民主义成为流行世界的文化思潮。作为后殖民主义的原创性理论 ,主要包括赛义德的“东方... 后殖民理论的先驱是一批旅居西欧的非洲知识分子 ,他们在 2 0世纪 5 0、6 0年代对殖民主义给殖民地遗留的问题进行思考。 2 0世纪 80、90年代 ,后殖民主义成为流行世界的文化思潮。作为后殖民主义的原创性理论 ,主要包括赛义德的“东方主义“、“文化霸权”理论 ;斯皮瓦克的“边缘中心化”理论 ;霍米·巴巴的“含混矛盾的杂糅”、“文化差异性发布”、“第三度空间”理论。后殖民理论呈现出复杂性、理论对抗性和两重性的特点 ,但其文化贡献和社会意义非常明显 :对“欧洲中心论”文化立场的批判、东方民族的文化建设和民主进程的推进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东方主义 文化霸权 边缘与中心 自我与他 文化融合 全球化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文化取向及其对文化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57-159,共3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7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文化批评已经逐渐成为核心,西马文论的这一文化转向与当代文化研究的崛起关系密切。西马文论的文化取向不仅对文化研究的理论和研究范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丰富了西马文论的内涵,使西...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7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文化批评已经逐渐成为核心,西马文论的这一文化转向与当代文化研究的崛起关系密切。西马文论的文化取向不仅对文化研究的理论和研究范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丰富了西马文论的内涵,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更具活力,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当今时代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学理论 大众文化 西方国家 文化取向 文化霸权
下载PDF
西方文化霸权的运作程式和理论形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春风 《宁夏党校学报》 2003年第5期46-50,共5页
在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国际关系问题,他们以媒介霸权为技术基础,以话语控制为基本途径,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在被输入国的广泛渗透,以种族优越论、文化至上论、文明冲突论等为理论支撑,实现自己文... 在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国际关系问题,他们以媒介霸权为技术基础,以话语控制为基本途径,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在被输入国的广泛渗透,以种族优越论、文化至上论、文明冲突论等为理论支撑,实现自己文化霸权的目的。了解了西方文化霸权的基本程式和理论基础,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霸权 西方中心论 文明冲突论
下载PDF
《最蓝的眼睛》后殖民解读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娜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通过描写黑人女孩佩克拉的遭遇,批判了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的侵蚀,揭示了在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黑人的人性被扭曲,谴责了殖民主义的种种摧残性的行为,力图唤醒黑人民族的自我意识,抵抗白人文化...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通过描写黑人女孩佩克拉的遭遇,批判了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的侵蚀,揭示了在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黑人的人性被扭曲,谴责了殖民主义的种种摧残性的行为,力图唤醒黑人民族的自我意识,抵抗白人文化霸权的糟粕,建立黑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后殖民理论 白人文化霸权 种族主义
下载PDF
话语权、文化霸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创新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晶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9-53,共5页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也在同步上升,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并未相应增加。西方国家利用控制国际话语体系的优势,不断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输出,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西方价值观宣传和拉拢是其推行全球文化霸权主...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也在同步上升,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并未相应增加。西方国家利用控制国际话语体系的优势,不断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输出,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西方价值观宣传和拉拢是其推行全球文化霸权主义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斗争和话语权争夺战中,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发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 文化霸权 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下载PDF
后殖民视角下《我的位置》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良存 《湘南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3-56,共4页
已有200多年殖民史的澳大利亚,在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下,土著文化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和同化,土著居民的民族意识逐渐淡化。具有很强民族自尊心的土著作家萨利·摩根在她的作品《我的位置》中从土著人的视角重新讲述殖民地的真实情况,... 已有200多年殖民史的澳大利亚,在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下,土著文化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和同化,土著居民的民族意识逐渐淡化。具有很强民族自尊心的土著作家萨利·摩根在她的作品《我的位置》中从土著人的视角重新讲述殖民地的真实情况,颠覆了霸权话语下虚假歪曲的历史,使得土著人在长期沉默之后找寻原有的文化身份,重新树立自我意识和民族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文化霸权 民族意识
下载PDF
雷蒙德·威廉斯与“成人教育”文化理论
17
作者 伏珊 邹威华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9-22,共4页
雷蒙德·威廉斯是英国新左派文化政治最杰出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成人教育"是他从事学术研究的发端。他借助《政治与文学》、新左派文化运动等平台把"成人教育"的文化政治诉求付诸实践,内容... 雷蒙德·威廉斯是英国新左派文化政治最杰出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成人教育"是他从事学术研究的发端。他借助《政治与文学》、新左派文化运动等平台把"成人教育"的文化政治诉求付诸实践,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他从事的"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为英国新左派的勃兴、为英国文化研究和"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崛起提供了认知平台和思考语境,这是威廉斯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蒙德·威廉斯 “成人教育”文化理论 文化马克思主义 文化霸权 批评素养
下载PDF
从话语理论角度重新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论争
18
作者 常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6,共6页
着重从话语理论的角度重新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论争,论述话语维护和颠覆文化霸权的两面性,力图揭示历次文学论争的实质——谁能说话?说什么?怎样说话?明确新的文化霸权和真理意志是如何在一次次文学论争中得以形成和确立,及其对上述... 着重从话语理论的角度重新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论争,论述话语维护和颠覆文化霸权的两面性,力图揭示历次文学论争的实质——谁能说话?说什么?怎样说话?明确新的文化霸权和真理意志是如何在一次次文学论争中得以形成和确立,及其对上述争议性问题给出怎样的“正确”答案,进而为阐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次又一次文学论争现象提供新的理论资源和思维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理论 文学论争 文化霸权 颠覆
下载PDF
伯明翰学派的“霍尔范式”理论透视
19
作者 伏珊 邹威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年第3期90-93,109,共5页
伯明翰学派因其独特的学术研究志向和学术价值追求正受到学界的强力关注。把握伯明翰学派的理论发展线索,重点探究"霍尔范式"在伯明翰学派中的文化内涵和特质,剖析"霍尔范式"对伯明翰学派的影响和价值,将为我们全... 伯明翰学派因其独特的学术研究志向和学术价值追求正受到学界的强力关注。把握伯明翰学派的理论发展线索,重点探究"霍尔范式"在伯明翰学派中的文化内涵和特质,剖析"霍尔范式"对伯明翰学派的影响和价值,将为我们全面反思该学派提供认知空间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 “霍尔范式”理论 文化主义 结构主义 文化霸权
下载PDF
葛兰西学派在学校抗拒文化研究的贡献与反思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添辉 周倩 董永贵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1,共9页
葛兰西(A.Gramsci)主张统治阶级支配被统治阶级并非只凭靠政治与经济的优势,更需要取得知识与道德的领导权,有机知识分子将他们的价值观转化为社会主流文化,以使被统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此种文化霸权理论揭露文化的政治功能,进而... 葛兰西(A.Gramsci)主张统治阶级支配被统治阶级并非只凭靠政治与经济的优势,更需要取得知识与道德的领导权,有机知识分子将他们的价值观转化为社会主流文化,以使被统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此种文化霸权理论揭露文化的政治功能,进而在文化研究领域中形成葛兰西学派,诸如霍尔(S.Hall)建立的CCCS之抗拒理论以及欧歌布(J.Ogbu)的天花板理论等。这些论点共同陈述劳工阶级青少年藉由抗拒行为以维护自身的阶级认同、生存意义与发展空间。虽然,此种取向提供文化研究的一种独特视角,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范式。然而,其结构取向存在预设立场的缺失。社会阶级结构在当前社会日益复杂,阶级界线日趋模糊,消费文化更强化此种模糊性,因而阶级取向的抗拒理论难以契合动态发展的社会结构,至少被消费文化大幅遮蔽。再者,也忽视正向功能的探索,报酬体系是社会进步所需的价值观,若未能结合此种社会脉动,将陷落于结构化冲突的意识形态枷锁中,致使停留于解读抗拒与社会结构的关联性,这无助于劳工阶级青少年透过教育途径向上流动,致使陷落于结构再生产的阶级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学派 文化霸权 抗拒理论 消费文化 劳工阶级青少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