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对大鼠神经细胞数目及颗粒空泡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孙秀发 刘兆平 +1 位作者 章锡平 张忠贤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给SD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铝溶液60天,研究不同剂量铝对神经行为以及各脑区神经细胞数和海马颗粒空泡变性(GVD)的影响。穿梭箱实验和敞箱行为实验表明,按体重腹腔注射4.0mg/kg和10.0mg/kg可使大鼠主动回避反应... 给SD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铝溶液60天,研究不同剂量铝对神经行为以及各脑区神经细胞数和海马颗粒空泡变性(GVD)的影响。穿梭箱实验和敞箱行为实验表明,按体重腹腔注射4.0mg/kg和10.0mg/kg可使大鼠主动回避反应能力和自发活动显著下降。光镜下对HE染色的大脑顶叶、小脑和海马切片进行神经细胞计数,发现腹腔注射10.0mg/kg可使大脑顶叶椎体层椎体细胞、海马椎体细胞数和小脑浦肯野细胞数显著减少。光镜下发现各组海马神经细胞均发生GVD,腹腔注射4.0mg/kg和10.0mg/kg组GVD细胞数有明显增加;各组GVD细胞阳性率与铝剂量有显著相关性。本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铝的神经行为毒性,并提示该毒性与铝导致神经细胞数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 神经细胞 颗粒空泡变性 神经毒性
下载PDF
铝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唐焕文 韦小敏 +4 位作者 庄志雄 谢佩意 王清海 梁海荣 潘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02-904,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染毒时间铝对脑神经细胞数和海马颗粒空泡变性 (GVD)的影响及神经细胞的结构变化 ,为探讨铝的神经毒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14 4只大鼠分为腹腔注射AlCl3 剂量组 (分别为 5 0、15 0、2 5 0mg/kg/d)和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染毒时间铝对脑神经细胞数和海马颗粒空泡变性 (GVD)的影响及神经细胞的结构变化 ,为探讨铝的神经毒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14 4只大鼠分为腹腔注射AlCl3 剂量组 (分别为 5 0、15 0、2 5 0mg/kg/d)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染铝 4 ,8,12周处死动物 ,取各脑区标本进行光镜、电镜观察。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15 0mg/kg4周及 5 0mg/kg12周组 ,大脑顶叶锥体层锥体细胞、小脑浦肯野细胞和海马锥体细跑数显著减少 (P<0 0 5 ) :5 0mg/kg8周组、15 0mg/kg及 2 5 0mg/kg4周组的GVD细胞数即有明显增加 (P <0 0 5 ) ,且各剂量组细胞GVD阳性率与铝剂量有相关性 ;光镜下 5 0mg/kg8周组和 15 0mg/kg4周组即出现尼氏小体溶解消失、核固缩等现象 ;电镜下 2 5 0mg/kg12周组 ,出现核膜变形 ,核仁变小 ,核周空泡化 ,线粒体肿胀等 ;15 0mg/kg12周组海马神经细胞出现核涨大空化。结论 本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铝的神经毒性 ,其中海马GVD可能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中枢神经系统 病理形态学 颗粒空泡变性
下载PDF
三氯化铝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唐焕文 韦小敏 +2 位作者 谢佩意 黄彦妮 王清海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 研究三氯化铝对学习记忆及脑神经细胞数和海马颗粒空泡变性 (GVD)的影响。方法 将 14 4只大鼠分为腹腔注射AlCl3 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染铝 4、 8、 12周时分别进行跳台实验 ,第二天处死动物 ,取各脑区标本进行光镜观察。... 目的 研究三氯化铝对学习记忆及脑神经细胞数和海马颗粒空泡变性 (GVD)的影响。方法 将 14 4只大鼠分为腹腔注射AlCl3 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染铝 4、 8、 12周时分别进行跳台实验 ,第二天处死动物 ,取各脑区标本进行光镜观察。结果 大鼠跳台实验表明 ,与对照组比较 ,各时间剂量组大鼠主动回避次数显著下降 ,被动逃避延迟时间显著延长 (P <0 0 1)。 15 0mg/kg 4周及 5 0mg/kg 12周组就有大脑顶叶锥体层锥体细胞、海马锥体细胞和小脑浦肯野细胞数显著减少 (P <0 0 1)。 5 0mg/kg 8周组、 15 0mg/kg及 2 5 0mg/kg 4周组的GVD细胞数显著增加(P <0 0 1) ,且各剂量组细胞GVD阳性率与铝剂量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证实了铝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铝 学习记忆 颗粒空泡变性
下载PDF
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对阿尔茨海默症病理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秋艳 陈琛 宋国丽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702-1707,共6页
自噬是在细胞受到胞内应激或饥饿条件下,依赖于溶酶体将胞内异常蛋白质以及受损细胞器降解的过程。内体是由细胞内吞形成的单层膜结构细胞器,它可以内吞进入细胞的异常蛋白质将其送入自噬体或通过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途径降解。由于自... 自噬是在细胞受到胞内应激或饥饿条件下,依赖于溶酶体将胞内异常蛋白质以及受损细胞器降解的过程。内体是由细胞内吞形成的单层膜结构细胞器,它可以内吞进入细胞的异常蛋白质将其送入自噬体或通过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途径降解。由于自噬体与内体在形态与功能上相互联系又有相似之处,从而构成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神经元中,两种异常蛋白质[β淀粉样物质(βamyloid,Aβ)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可以通过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系统清除;而当此系统功能受阻时,神经元中出现异常自噬体与内体形成的颗粒空泡变性体,导致AD病理改变加重。因此,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对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系统的调控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自噬 内溶酶体-自噬溶酶体系统 颗粒空泡变性体 淀粉样物质β TAU蛋白
原文传递
Dense core vesicle markers in CSF and cortical tissues of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5
作者 Neus Barranco Virginia Plá +5 位作者 Daniel Alcolea Irene Sánchez‑Domínguez Reiner Fischer‑Colbrie Isidro Ferrer Alberto Lleó Fernando Aguado 《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 SCIE CAS 2021年第3期487-501,共15页
Background:New fuid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AD)that reveal synaptic and neural network dysfunc‑tions are needed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rapeutic trial design.Dense core vesicle(DCV)cargos are promisin... Background:New fuid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AD)that reveal synaptic and neural network dysfunc‑tions are needed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rapeutic trial design.Dense core vesicle(DCV)cargos are promising cerebrospinal fuid(CSF)indicators of synaptic failure in AD patients.However,their value as biomarkers has not yet been determined.Methods:Immuno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secretory proteins prohormone convertases PC1/3 and PC2,carboxypeptidase E(CPE),secretogranins SgIII and SgII,and Cystatin C in the cerebral cortex(n=45,provided by Bellvitge University Hospital)and CSF samples(n=66,provided by The Sant Pau Initiative on Neurodegeneration cohort)from AD patients(n=56)and age-matched controls(n=55).Results:In AD tissues,most DCV proteins were aberrantly accumulated in dystrophic neurites and activated astro‑cytes,whereas PC1/3,PC2 and CPE were also specifcally accumulated in hippocampal granulovacuolar degeneration bodies.AD individuals displayed an overall decline of secretory proteins in the CSF.Interestingly,in AD patients,the CSF levels of prohormone convertases strongly correlated inversely with those of neurodegeneration markers and directly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status.Conclusions: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marked alterations of neuronal-specifc prohormone convertases in CSF and cortical tissues of AD patients.The neuronal DCV cargos are biomarker candidates for synaptic dysfunction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Biomarkers Cerebral cortex Cerebrospinal fuid granulovacuolar degeneration PCSK1 PCSK2 Tau prote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