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action and Dynamic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of Grassland Deterioration Research Hot Regions in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胡云锋 韩月琪 +1 位作者 张云芝 庄园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7年第4期352-358,共7页
The authors use a web crawler to retrieve all periodical articles from CNKI between the 1950 s and 2016 and then parse the abstracts of 293368 articles about grassland deterioration by word segmentation, location matc... The authors use a web crawler to retrieve all periodical articles from CNKI between the 1950 s and 2016 and then parse the abstracts of 293368 articles about grassland deterioration by word segmentation, location matching and other methods. The authors also construct a research hot regions extraction model of grassland deterioration in China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hot regions index of toponyms and then analyze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dynamic change in research hot regions of grassland deterioration in China. The research shows the following:(1)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grassland deterioration in China can be effectively described by a model of grassland deterioration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hot regions index.(2) The research hot regions of grassland deterioratio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most regions of Inner Mongolia, Xinjiang, Qinghai, Tibet, Gansu and other provinces.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such as Hulunbeier) and the eastern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such as Xilin Gol, Chifeng and Wulanchabu) are significant hot regions in the study of grassland deterioration.(3) The number of high research hot regions increases from 81 in the 1950 s to 99 in the 2000s; the area increases from 1.038 million km2 to 1.146 million km2. The degree of hot for grassland deterioration research in 197 counties showed an upward trend.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on of research hot regions and the region of grassland deterioration and then indicat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time matching, space matching and concept mat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owledge engine hot regions analysis grassland deterioration region extrac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dynamic change
原文传递
云南省沼泽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2
作者 刘茜 李玲芬 +3 位作者 吴富勤 廖聪宇 董磊 秦燕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以云南省湿地资源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度、相对变化率模型,系统地对2001—2021年间云南省沼泽湿地面积、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较2001年云南省沼泽湿地面积迅速增加,增量为2.83万hm^(2);2012—202... 以云南省湿地资源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度、相对变化率模型,系统地对2001—2021年间云南省沼泽湿地面积、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较2001年云南省沼泽湿地面积迅速增加,增量为2.83万hm^(2);2012—2021年间云南省沼泽湿地面积呈波动型增加趋势,增量为8366.84万hm^(2),但各沼泽湿地型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其中草本沼泽面积增加4309.58 hm^(2),灌丛沼泽增加1099.80 hm^(2),森林沼泽增加4179.52 hm^(2),淡水泉增加1.83 hm^(2),沼泽化草甸减少1223.89 hm^(2);空间分布方面,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高原湿地区、滇中和滇东高原湖盆湿地区、滇南中山山原河流湖泊湿地区在此时期沼泽湿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滇东北中山深切割河流高原沼泽草甸湿地区、滇东南岩溶山原湖泊河流湿地区以及滇西南中低山宽谷河流湖泊湿地区在此时期沼泽湿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各湿地区变化趋势具有差异性。沼泽湿地资源变化原因主要与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资源动态变化 空间分布特征 动态度 相对变化率 云南省
下载PDF
2000-2010年中国退牧还草工程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和质量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海燕 樊江文 +1 位作者 邵全琴 张雅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5,共15页
本研究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生态模型模拟和尺度转换手段,分析中国退牧还草综合治理工程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和质量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探讨... 本研究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生态模型模拟和尺度转换手段,分析中国退牧还草综合治理工程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和质量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探讨生态系统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机制,为退牧还草工程的生态成效评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草地生态系统面积保持平稳,生态系统宏观结构稳定,但局部区域仍存在草地与农田、湿地和荒漠间的相互转化;2)研究区草地退化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植被覆盖度略有增长,叶面积指数略呈波动式增加,净初级生产力呈显著上升,草地植被呈现恢复转好态势,生态系统总体质量有所提高,生态环境向良性演变;3)研究区生态状况具有空间差异性,总体转好,局部变差,各亚区整体水平排序为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治理区>青藏高原江河源退化草原治理区>新疆退化草原治理区>蒙甘宁西部退化草原治理区;4)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草地保护,气候暖湿化促进植被生长与恢复,人类活动干扰局部地区生态系统,三者共同影响研究区总体生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牧还草工程 宏观结构 生态系统质量 时空分布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与空间自相关的山区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晓莉 袁磊 +3 位作者 赵然 和万荣 田淑静 郭朝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0-598,共9页
【目的】以云南省会泽县为研究区开展山区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分析,为草地资源清查、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全面深化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方法】基于OpenGeoda、ArcGIS软件,采用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度、... 【目的】以云南省会泽县为研究区开展山区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分析,为草地资源清查、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全面深化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方法】基于OpenGeoda、ArcGIS软件,采用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度、草地资源集中度指数、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模型对研究区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6年,从草地资源数量来看呈现增加趋势,全县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度为3.98%,但各个乡(镇)动态变化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空间变化特征来看,全县草地资源集中度指数增加0.28,整体呈现出"西北、中东部区域高,其他区域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草地资源核密度来看,高值区域减少较为明显,中值区域个别乡(镇)出现一定的减少,低值区域整体变化不大;从村级区域单元空间关联性来看,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草地资源面积比例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海乡以及周边区域,但整体出现减弱的趋势。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草地资源面积比例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大海乡以及周边娜姑镇、待补镇,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者海镇、新街乡以及金钟镇三者交界处、乐业镇和矿山镇的交界处以及大桥乡的西北部区域,出现"缩减"和"扩大"阶段。【结论】以2009、2016年2期数据,分别从县级、乡(镇)级、村级区域单元3种不同尺度采用地统计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研究区草地资源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次的空间集聚和差异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为会泽县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泽县 草地资源 动态变化度 集中度指数 核密度分析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197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被引量:34
5
作者 巴图娜存 胡云锋 +1 位作者 艳燕 刘纪远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7-1023,共7页
在多期遥感影像与GIS的支持下,构建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975年-2009年的草地现状和动态变化时空数据集,进而开展了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研究表明:①草地是锡林郭勒盟的主导生态系统,总面积约17.... 在多期遥感影像与GIS的支持下,构建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975年-2009年的草地现状和动态变化时空数据集,进而开展了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研究表明:①草地是锡林郭勒盟的主导生态系统,总面积约17.6万k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6%;在空间分布上,自东向西,草地覆盖度逐渐降低,草地类型依次为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②锡林郭勒盟草地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的基本特征为: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持续减少;2000年之后,草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减少态势得到遏制和逆转,草地资源面积开始增加;③该区草地资源时空变化受到气候变化、人类土地利用活动以及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影响:区域气候变化是本区生态系统变化的基本驱动力,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对于草地退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而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介入则缓解、遏制和逆转了本区长期以来的草地退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资源 空间分布 动态变化 驱动机制 锡林郭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