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丙溴磷对蜈蚣藻的毒性效应 及致毒机理的研究
1
作者
董树刚
付成秋
+3 位作者
吴以平
周立明
张莉红
刘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共8页
实验研究了丙溴磷对蜈蚣藻的生 长、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电解质外渗率、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2mg/L)的丙溴磷对蜈蚣藻 的生长有刺激作用,并且使...
实验研究了丙溴磷对蜈蚣藻的生 长、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电解质外渗率、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2mg/L)的丙溴磷对蜈蚣藻 的生长有刺激作用,并且使蜈蚣藻的叶绿素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等 。(2)高浓度(>8mg/L)的丙溴磷对蜈蚣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使藻体的光合和呼 吸作用减弱。丙溴磷对蜈蚣藻生长的48h半抑制浓度(EC50)为3.7mg/L,对光合作用的 48hEC50为6.19mg/L,对呼吸作用的48hEC50为8.47mg/L。此外,高浓度的丙溴 磷还可引起藻体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 酶活性降低,细胞膜损伤,电解质外渗率升高。(3)研究还发现藻体在受到丙溴磷伤害时其 硝酸还原酶活性急剧升高,最高可达到对照的几十倍,硝酸还原酶活性有可能成为指示藻体 受伤害程度的一项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溴磷
蜈蚣藻
毒性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蜈蚣藻抗肿瘤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雅琪
张朝晖
+3 位作者
潘俊芳
王顺春
陈伊蕾
周巧云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0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研究蜈蚣藻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物质基础。方法蜈蚣藻经乙醇提取后,用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其进行分段萃取。采用MTT法测定各提取部位对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肝癌细胞系HepG2、宫颈癌细胞系HeLa、...
目的研究蜈蚣藻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物质基础。方法蜈蚣藻经乙醇提取后,用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其进行分段萃取。采用MTT法测定各提取部位对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肝癌细胞系HepG2、宫颈癌细胞系HeLa、乳腺癌细胞系MDA-MB-468和MCF-7的抑制作用;应用硅胶、反相硅胶ODS-A、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蜈蚣藻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对MDA-MB-468乳腺癌细胞、HepG2肝癌细胞、A549肺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从该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十六烷酸(1)、胆甾醇(2)、大黄素(3)、24-乙酰泽泻醇A(4)、25-脱水泽泻醇A(5)和泽泻醇A(6)。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海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分离得到。结论蜈蚣藻的石油醚部位是其主要的抗肿瘤活性部位,这可能与从该部位分离得到的6个化合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藻
抗肿瘤活性部位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题名
丙溴磷对蜈蚣藻的毒性效应 及致毒机理的研究
1
作者
董树刚
付成秋
吴以平
周立明
张莉红
刘妍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 海洋生命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青岛海洋大学 海洋生命学院
青岛海洋大学 海洋生命学院
青岛海洋大学 海洋生命学院
青岛海洋大学 海洋生命学院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共8页
文摘
实验研究了丙溴磷对蜈蚣藻的生 长、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电解质外渗率、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2mg/L)的丙溴磷对蜈蚣藻 的生长有刺激作用,并且使蜈蚣藻的叶绿素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等 。(2)高浓度(>8mg/L)的丙溴磷对蜈蚣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使藻体的光合和呼 吸作用减弱。丙溴磷对蜈蚣藻生长的48h半抑制浓度(EC50)为3.7mg/L,对光合作用的 48hEC50为6.19mg/L,对呼吸作用的48hEC50为8.47mg/L。此外,高浓度的丙溴 磷还可引起藻体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 酶活性降低,细胞膜损伤,电解质外渗率升高。(3)研究还发现藻体在受到丙溴磷伤害时其 硝酸还原酶活性急剧升高,最高可达到对照的几十倍,硝酸还原酶活性有可能成为指示藻体 受伤害程度的一项生化指标。
关键词
丙溴磷
蜈蚣藻
毒性效应
Keywords
profenofos
grateloupia
filicina
c.ag
toxic ef fects
分类号
P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蜈蚣藻抗肿瘤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雅琪
张朝晖
潘俊芳
王顺春
陈伊蕾
周巧云
机构
江苏大学药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华拓医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0年第6期29-33,共5页
基金
国家基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09ZX09502-013)
文摘
目的研究蜈蚣藻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物质基础。方法蜈蚣藻经乙醇提取后,用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其进行分段萃取。采用MTT法测定各提取部位对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肝癌细胞系HepG2、宫颈癌细胞系HeLa、乳腺癌细胞系MDA-MB-468和MCF-7的抑制作用;应用硅胶、反相硅胶ODS-A、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蜈蚣藻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对MDA-MB-468乳腺癌细胞、HepG2肝癌细胞、A549肺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从该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十六烷酸(1)、胆甾醇(2)、大黄素(3)、24-乙酰泽泻醇A(4)、25-脱水泽泻醇A(5)和泽泻醇A(6)。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海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分离得到。结论蜈蚣藻的石油醚部位是其主要的抗肿瘤活性部位,这可能与从该部位分离得到的6个化合物相关。
关键词
蜈蚣藻
抗肿瘤活性部位
化学成分
Keywords
grateloupia filicina c.ag.
anti-tumor active part
chemical constituents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R931.6 [医药卫生—生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丙溴磷对蜈蚣藻的毒性效应 及致毒机理的研究
董树刚
付成秋
吴以平
周立明
张莉红
刘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蜈蚣藻抗肿瘤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李雅琪
张朝晖
潘俊芳
王顺春
陈伊蕾
周巧云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0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