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历史典籍中的大禹文化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
1
作者 王敏 刘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5-103,共9页
大禹文化代表了“内圣外王”的中华“治道”精神,塑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内容。大禹文化所涵盖的核心文化要素,通过三类历史典籍的译介而传播海外:上古书经《尚书》中大禹的“化民之德”,... 大禹文化代表了“内圣外王”的中华“治道”精神,塑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内容。大禹文化所涵盖的核心文化要素,通过三类历史典籍的译介而传播海外:上古书经《尚书》中大禹的“化民之德”,官史之首《史记》中大禹的“治世之功”,地方史志《越绝书》《吴越春秋》中大禹的“华夷一体”身份传说。文化专有项误译是中华文化译介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文化对比、历史还原、体系构建,有助于提高文化专有项翻译的准确性,实现中华文化传播的中外融通,古今传承,让中华“治道”走向全球。探究中华历史典籍中的大禹文化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实践,可以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文化 中华历史典籍 误译 文化专有项 治道
下载PDF
遂公盨铭文“遂”“宁”考释与“宁阳大禹”说
2
作者 杜贵晨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公盨铭之“■”即“遂”,为虞舜之后,两周时期旧地为今宁阳西北鹤山、伏山及周围地区的诸侯小国;遂公在遂即今宁阳铸造此盨,以缅怀大禹之事,载记祖宗之德,自勉和勉励后人在宁为崇德无悔之业,或有因其以大禹为遂人即今宁阳人的可能;“... ■公盨铭之“■”即“遂”,为虞舜之后,两周时期旧地为今宁阳西北鹤山、伏山及周围地区的诸侯小国;遂公在遂即今宁阳铸造此盨,以缅怀大禹之事,载记祖宗之德,自勉和勉励后人在宁为崇德无悔之业,或有因其以大禹为遂人即今宁阳人的可能;“■”即“宁”为古地名,指今宁阳,“宁阳”之“宁”得名必在先秦西周之初或更早的商代,其本义为恭顺、安顺。由■公盨铭文结合古遂国在宁阳考证,“宁阳大禹”即宁阳为大禹故里和治水重地之一说值得认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盨 宁阳 大禹
下载PDF
“中国叙事文化学”与大禹传说叙事话语体系
3
作者 孙国江 《文学与文化》 2024年第2期37-44,共8页
“中国叙事文化学”是宁稼雨教授提出的关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的一种理论方法。将中国叙事文化学运用于大禹传说的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的叙述者从不同立场出发所叙述的大禹传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在中国古代的帝王话语、士人话语... “中国叙事文化学”是宁稼雨教授提出的关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的一种理论方法。将中国叙事文化学运用于大禹传说的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的叙述者从不同立场出发所叙述的大禹传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在中国古代的帝王话语、士人话语和市民话语三种不同的话语体系下,大禹传说相关叙事形成了不同的叙事系统。运用中国叙事文化学进行大禹传说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叙事话语体系下大禹传说发展演变的轨迹,进而发现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大禹传说 叙事话语体系
下载PDF
艺术创新与道统阐扬:论《元和圣德诗》的典范价值
4
作者 刘怀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6,212,213,共10页
《元和圣德诗》作于韩愈创作《原道》、确立儒家道统观之后,因诗中有行刑场面的血腥描写及“颂圣”的内容,历来的唐诗选本多不选录,当代研究者也很少关注。诗歌称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重振帝国雄风之“盛德”,具有“诗史”性质。在艺... 《元和圣德诗》作于韩愈创作《原道》、确立儒家道统观之后,因诗中有行刑场面的血腥描写及“颂圣”的内容,历来的唐诗选本多不选录,当代研究者也很少关注。诗歌称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重振帝国雄风之“盛德”,具有“诗史”性质。在艺术上突破了“颂圣”诗的传统写法,创新特征鲜明。其中“以丑为美”的血腥描写意在“震慑藩镇”、表现“尊王攘夷”、维护皇权的道统观;“以文为诗”的破体探索是为更好地阐扬道统所采取的表现策略;尊经用典则从语言表达形式上体现了回归儒家正统的价值取向。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创新,皆服务于道统观的表达,而道统观则为前者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二者相得益彰,在思想与诗艺、复古与创新、尊体与破体、美与丑之间,匠心独运,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该诗不仅是韩愈将道统观与诗歌怪奇审美探索自觉结合、开拓新诗境的典范之作,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均应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元和圣德诗》 道统观 以丑为美 以文为诗 尊经用典
下载PDF
汉画像石中的大禹图式溯源与辨识方法
5
作者 陈国栋 吴衍发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9-55,126,共8页
深刻挖掘中华传统汉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观念,以文献传说和历史遗存为参照,运用语图对比、格套的方法对汉画大禹形象进行考证,提出大禹题材的汉画像石主要集中在黄淮流域的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其大禹形象可分为身穿襦袍... 深刻挖掘中华传统汉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观念,以文献传说和历史遗存为参照,运用语图对比、格套的方法对汉画大禹形象进行考证,提出大禹题材的汉画像石主要集中在黄淮流域的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其大禹形象可分为身穿襦袍的“治水像”和身穿黼冕的“帝王像”两种制式,其产生与汉代“圣贤崇拜”的社会信仰有关,旨在让维系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汉文化和大禹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为汉画像中大禹形象的辨识提出基础判断依据,为有关大禹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文创开发等应用研究提供文化与文献方面的参考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大禹形象 溯源与辨识
下载PDF
都江堰持锸石人及汉画大禹像
6
作者 任平山 《艺术探索》 2023年第6期58-65,共8页
近几十年来,都江堰外江河床先后出土五尊大型石人,其中之一为持锸石人,现名“堰工石像”。持锸男子形象多见于四川汉俑和鲁南苏北一带汉画像石。比对相关图像,都江堰持锸石人与汉画像石中持锸戴笠的大禹更为相似。鉴于其镇水神像之属性... 近几十年来,都江堰外江河床先后出土五尊大型石人,其中之一为持锸石人,现名“堰工石像”。持锸男子形象多见于四川汉俑和鲁南苏北一带汉画像石。比对相关图像,都江堰持锸石人与汉画像石中持锸戴笠的大禹更为相似。鉴于其镇水神像之属性,应比定为大禹石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江堰 李冰 持锸石人 大禹 画像石
下载PDF
董仲舒的“不遇之遇”及其历史文化意义
7
作者 李英华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7-45,共9页
董仲舒的“不遇之遇”包含三层涵义:其一,“不遇”,主要指生不逢时,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其二,“遇”,指面临和把握历史机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己的愿望;其三,“不遇”之“遇”,表示“不遇”之中也存在“遇”,同时兼指“不期而... 董仲舒的“不遇之遇”包含三层涵义:其一,“不遇”,主要指生不逢时,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其二,“遇”,指面临和把握历史机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己的愿望;其三,“不遇”之“遇”,表示“不遇”之中也存在“遇”,同时兼指“不期而遇”。这三层涵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蕴含。正是由于“不遇”,促使董仲舒在教育方面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学术上留下了不朽著作。他的“大一统”论对中国古代政治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可见,董仲舒之“不遇”,反而促成一种更大的“遇”,由“不遇”而成就了“不朽”。新时代的董学研究,应当传承董仲舒的治学精神,让董学思想精神融入时代精华之中,促进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士不遇赋》 不遇之遇 历史文化 大一统
下载PDF
《大明一统志·西蕃》考论——兼谈西藏地方志在明代的发展
8
作者 黄辛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75,共6页
《大明一统志》是由明英宗朱祁镇令李贤等人主持编修一部一统志,其第89卷中的《西蕃》为记今西藏地区的专篇。该篇虽篇幅不大,内容较简,体例不全,但却具备了我国传统地方志的基本特征,可谓寄存于《大明一统志》中的一部西藏简志。更早... 《大明一统志》是由明英宗朱祁镇令李贤等人主持编修一部一统志,其第89卷中的《西蕃》为记今西藏地区的专篇。该篇虽篇幅不大,内容较简,体例不全,但却具备了我国传统地方志的基本特征,可谓寄存于《大明一统志》中的一部西藏简志。更早成书的《寰宇通志》是《大明一统志》编修的主要参考,两书中的《吐蕃》专篇的体例、内容、篇幅基本一致,是明代西藏方志的姊妹篇。继唐代的《吐蕃图经》、宋初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吐蕃》之后,明代编修的《寰宇通志·西蕃》和《大明一统志·西蕃》被确认为西藏方志,填补了元明时期西藏地方志的空白,为西藏地方志自唐代以来一直延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因而在西藏地方志源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方志 《大明一统志·西蕃》 《寰宇通志·西蕃》 源流发展
下载PDF
大禹史传的西部底层 被引量:13
9
作者 段渝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0-116,共7页
文化底层是指存在于不同区域中一种或数种来源相同、年代古远 ,并在各自文化序列中处于底层或带有底层特征的共同文化因素。从底层这个视角出发 ,对古史传说中大禹的出生地进行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综合分析 ,可以看出“禹兴西羌”、“... 文化底层是指存在于不同区域中一种或数种来源相同、年代古远 ,并在各自文化序列中处于底层或带有底层特征的共同文化因素。从底层这个视角出发 ,对古史传说中大禹的出生地进行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综合分析 ,可以看出“禹兴西羌”、“禹生石纽”等史传反映了中国上古的历史实际 ,并可由此进一步看出古蜀与中原古文化所具有的深厚的共同文化因素 ,它们便是中国西部古文化的原生底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兴西羌 禹生石纽 中国古史 文化底层
下载PDF
从古文献与考古资料看夏文化的起始年代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广阔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35-38,,46,,共5页
古代文献记载 ,氏族社会末期 ,黄河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洪水。这场洪水最后由大禹治服 ,为其子启建立夏王朝奠定了基础。考察这场洪水结束的时间 ,对确定夏王朝建立的年代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黄河中下游地区目前已知的... 古代文献记载 ,氏族社会末期 ,黄河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洪水。这场洪水最后由大禹治服 ,为其子启建立夏王朝奠定了基础。考察这场洪水结束的时间 ,对确定夏王朝建立的年代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黄河中下游地区目前已知的龙山文化遗址分析 ,龙山文化时期没有发现大的文化断层。到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 ,除豫西嵩山地区地势较高外 ,豫东、冀南及整个山东半岛地区龙山文化突然中断。与此同时 ,辉县孟庄龙山城址发现洪水冲毁城墙的现象 ,鲁西地区成组的龙山城址也随之消失。上述地区也都是文献记载洪水发生与淹没的地区 ,因此文化出现断层。而豫西嵩山周围因地势较高 ,使那里的人们躲过了洪水 ,龙山文化在继王城岗四期之后 ,发展成王城岗五期文化 ,进而形成新寨期二里头文化。所以夏文化应开始于豫中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研究 夏文化 起始年代 文化断层 龙山文化
下载PDF
九尾狐新解 被引量:9
11
作者 蔡堂根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92,共7页
According to 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and those on ancient bronze objects, “qiu"is the pictograph for a beast’s tail. Probably it referred specifically to the tail of a fox. That is why qiu in e... According to 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and those on ancient bronze objects, “qiu"is the pictograph for a beast’s tail. Probably it referred specifically to the tail of a fox. That is why qiu in early times implied "being long and big", round and awry, or hairy, which can be proved by paronyms relevant to qiu. As qiu sounded similar to jiu, qiuwei later evolved into jiuwei with a slight change in pronunciation. Consequently the jiuwei fox literally meant the qiuwei fox, which refers to the big-tailed fox. In the ancient legend about Yu the Great marrying Lady Tushan, the jiuwei fox symbolized Yu instead of Lady Tushan. What’s more, the jiuwei of the white fox did not refer to nine tails as it literally means in Chinese but to a big tail, which metaphorically stands for big genitals that imply the desire for sexual intercourse and exceptional sexual ability. It was out of this very reason that the jiuwei became a proof of a marriage, and that the jiuwei fox would make the tribe large and prosperous. At the beginning, the jiuwei fox was treated merely as a kind of wizard beast. With the apotheosis of Dayu, however, the jiuwei fox became a kind of auspicious animal symbolizing peace and prosperity during the Han dynasty. Later, owing to deviation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aid ancient legend, the object that the jiuwei fox symbolized a shift from Yu to Lady Tushan, namely, from a man to a woman. Due to the oppression and prejudice placed against woma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orals, plus the widespread concept about a fox as an evil spirit, the jiuwei fox became a kind of lewd and (vicious) beast instead of an auspicious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尾 九尾狐 大禹 涂山女
下载PDF
“九州”初谊及“禹划九州”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长云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九州,是先秦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当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还存在较多的误解。本文以传世文献与铭文资料为依据,对与"九州"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九州"是从"四域"的观念发展而来的,最初是一个笼... 九州,是先秦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当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还存在较多的误解。本文以传世文献与铭文资料为依据,对与"九州"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九州"是从"四域"的观念发展而来的,最初是一个笼统的国家疆域的概念;早期文献中的"九州"与"禹划九州"中的"九州"内涵不同;"禹划九州"的观念应该是战国时期各国普遍实行行政区划后才产生的,《禹贡》九州的分布与魏惠王霸业的建立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州 四域 "禹划九州" 《禹贡》 魏惠王
下载PDF
“大禹与九州”诸问题辨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书灿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5期20-23,共4页
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知,在《禹贡》等文献所记"九州"名称具体化之前,"九州"的地域范围基本指的就是先秦文献所说的"有夏之居",且"夏后"为"九州"的对音,由此可见,"禹画为九州&q... 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知,在《禹贡》等文献所记"九州"名称具体化之前,"九州"的地域范围基本指的就是先秦文献所说的"有夏之居",且"夏后"为"九州"的对音,由此可见,"禹画为九州"的传说应当略有一些较为可信的历史素材和依据,并非为周代人的凭空杜撰。再依据文献记载和田野考古资料进行考证得知,夏族早期活动中心位于河南嵩山南北,从而对姜亮夫先生早年阐发的"冀州即九州"说提出重大质疑。战国时期《禹贡》《周礼·职方氏》《吕氏春秋·有始》等文献中名称具体化的"九州"是以战国时期存在的几个大国、古国为基础,其和"禹画九州"的传说毫不相涉。关于"九州"的讨论,众多学者往往受前期研究的影响,先入为主进而得出结论,这种"走出疑古时代"错误理论误导下的盲目信古、复古,必然给中国古史研究造成一系列新的混乱,极不利于"禹画九州"传说之后诸多真实历史信息的科学揭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 九州 有夏之居 大国 古国
下载PDF
大禹治水方法新探——兼议共工、鲧治水之域与战国之前不修堤防论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6,共10页
自汉以来的人们便把鲧禹父子治水一成功一失败归之于父子二人治水的方法不同,禹治水成功是因为采用疏导的方法,而鲧治水失败是因为用堵截的方法。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对古文献的误读。在大洪水来临之初,不可能用疏导的方式去治理洪水,只能... 自汉以来的人们便把鲧禹父子治水一成功一失败归之于父子二人治水的方法不同,禹治水成功是因为采用疏导的方法,而鲧治水失败是因为用堵截的方法。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对古文献的误读。在大洪水来临之初,不可能用疏导的方式去治理洪水,只能像鲧一样用修筑堤防的方式。禹治理洪水只能是在大洪水逐渐平息下来的后期,用疏导水道办法去治水。古史传说中说共工和鲧是修筑堤防堵截洪水,完全是因为地处黄河中游,而且共工、鲧皆为农业部族方国,实行定居的生活方式,在大洪水来临之际只有用建堤防拦截洪水,这样便给黄河下游的众多方国部族带来了大灾难,而共工、鲧遭到讨伐后被迫迁徙到边远地区。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战国之前的上古时期有一个重要现象:人们在大小江河之上并不建筑堤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 洪水治理 古史传说
下载PDF
古史复原应遵从的史料学原则——以大禹治水在豫西晋南说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立新 郭静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53,共10页
当代考古学对大禹在豫西晋南治水、禹夏地望在黄河中游之说的论证逻辑,是依据二手文献画出来的“图”去索一手考古遗存呈现的“骥”。因依文献所绘之“图”失真,求索方法以及考古认识之“骥”皆有偏差,结果不能成立。此举是用二手史料... 当代考古学对大禹在豫西晋南治水、禹夏地望在黄河中游之说的论证逻辑,是依据二手文献画出来的“图”去索一手考古遗存呈现的“骥”。因依文献所绘之“图”失真,求索方法以及考古认识之“骥”皆有偏差,结果不能成立。此举是用二手史料去牵引和诠释一手证据,颠倒了主证和辅证的关系,违背了史料学的基本原则。上古史的基本历史框架只能从考古和自然等一手史料中重建。二手的文献只有在经过形成过程分析并厘清文献形成背后的立场后,才具有史料价值。透过一手史料的分析亦足以证明,所谓大禹在豫西晋南治水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 禹夏 王城岗 陶寺 古史复原
下载PDF
《洪范》的夏政诠释之维——“五行”、“念用庶征”两畴经意新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立超 《政治思想史》 2013年第3期66-78,199,共13页
大禹治水的历史契机促使以尧舜为主体的华夏共同体治理之道的转化,农业民族夏族的"政在养民"的务实特点逐步上升为华夏共同体的新的主导力量,展现了独特的政治精神。而"洪范九畴"中的"五行"和"念用... 大禹治水的历史契机促使以尧舜为主体的华夏共同体治理之道的转化,农业民族夏族的"政在养民"的务实特点逐步上升为华夏共同体的新的主导力量,展现了独特的政治精神。而"洪范九畴"中的"五行"和"念用庶征"两畴反映了夏族重视养民的务实精神和以自然现象、规律构建政治秩序的特点,同时,在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的思想背景下,夏人又赋予这些现象和规律信仰的意义,作为他们眼中的"天则"、"天道"。这样对"五行"、"念用庶征"经意的理解就具有信仰和理性的双重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治水 政在养民 达于上下
下载PDF
韩愈——历史转折期中的文化伟人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昌武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7-13,共7页
唐代中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发展的转折时期 ,因而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领域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韩愈身处这一时期复杂的思想、文化斗争的旋涡中 ,在诸多方面代表了时代的先进潮流 ,起着引导和开拓作用 ,从而在文化史上... 唐代中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发展的转折时期 ,因而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领域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韩愈身处这一时期复杂的思想、文化斗争的旋涡中 ,在诸多方面代表了时代的先进潮流 ,起着引导和开拓作用 ,从而在文化史上确立了不朽的地位。韩愈是唐代出身庶族的先进人物的代表 ,他用自己的文章对这一阶层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加以肯定 ,客观上反映着这一阶层的政治要求 ,也表现了强烈的自信 ,这对宋代建立起不分品级的地主阶级政权 ,起了积极的作用。韩愈对于促成时代思想、学术的演变和转折起了重大的作用。他提出了关于文、道关系的新观念 ,大大提高了“文学辞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文化伟人 文学研究 文道关系观 文学辞章
下载PDF
从唐诗之变到宋诗风貌的形成——韩愈诗歌对宋诗影响之背景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河清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1-14,共4页
韩愈是唐代一位勇于创新、别开生面的诗人。他的诗歌被后人评价为“唐诗之一大变”。在宋诗独特风貌形成的过程中,韩愈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宋诗大家,都在有意无意之间选择韩愈为师法对象? 文章从宋诗接受韩诗的背景分... 韩愈是唐代一位勇于创新、别开生面的诗人。他的诗歌被后人评价为“唐诗之一大变”。在宋诗独特风貌形成的过程中,韩愈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宋诗大家,都在有意无意之间选择韩愈为师法对象? 文章从宋诗接受韩诗的背景分析入手,展开对这一学术课题的理论思考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大变唐诗 奇险诗风
下载PDF
略论历史上的禹和大禹崇拜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忠礼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夏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成为公而忘私的典范,其本人也受到了历代人民的无限崇拜。由于夏朝无文字记载,故对于历史上有无夏禹其人,学术界一直有争论。考究《尚书》《诗经》《史记》和《论语》《孟子》等有... 夏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成为公而忘私的典范,其本人也受到了历代人民的无限崇拜。由于夏朝无文字记载,故对于历史上有无夏禹其人,学术界一直有争论。考究《尚书》《诗经》《史记》和《论语》《孟子》等有关史籍的记载,可以肯定地说,历史上确有夏禹其人,而所以出现种种矛盾的记载,与受传说的影响和将其他治水英雄的事迹也归入到禹的身上有关。后人崇拜大禹,除禹治理水患,造福百姓这一根本原因以外,还与后世儒家为了替自己的学说寻找理论依据及劝说封建帝王推行仁政而着意推崇和拔高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治水 公而忘私 崇拜 儒家学说 仁政
下载PDF
尧舜大洪水与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兼论从“满天星斗”到黄河中游文明中心的转变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86,共11页
尧舜时代是一个社会转折的重要时代,由于史前大洪水,处于黄河下游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氏族部落都集中到黄河中游的豫西、晋南及陕东一带。由于公共事务的繁多,各种官员的设立便越来越多。到禹的时代,兵器的使用与战争的出现也增多了,刑... 尧舜时代是一个社会转折的重要时代,由于史前大洪水,处于黄河下游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氏族部落都集中到黄河中游的豫西、晋南及陕东一带。由于公共事务的繁多,各种官员的设立便越来越多。到禹的时代,兵器的使用与战争的出现也增多了,刑法及管理刑法的官员便出现了;这样派往各方诸侯视察监督的使官也出现了,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赋税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了,于是早期国家的政治组织形态便形成了。同时也出现了由新石器晚期各区域文化“满天星斗”的格局向黄河中游文明中心转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起源 上博楚竹书 史前大洪水 尧舜禹 夏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