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
被引量:
5
1
作者
牛会彬
刘中国
邓岗西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1-52,5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14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的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病例,分析其手术方法、术...
目的探讨应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14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的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病例,分析其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0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00 mL。术后解剖复位5例,良好复位8例,复位不满意1例。临床效果优7例,良4例,可3例。3例出现异位骨化,4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髋臼后柱(壁)、大转子截骨断端均骨性愈合,无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应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术中显露情况良好,有利于骨折、脱位的复位及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er-Langenbeck入路
大转子截骨
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踝部骨折病人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海华
熊华平
+1 位作者
庄海滨
李巧云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780-782,共3页
目的 在踝部骨折的麻醉过程中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的坐骨神经阻滞,分析麻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踝部骨折病人176例,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P组92例,采用腘窝上入路(PA)坐骨神经阻滞;G组84例,采...
目的 在踝部骨折的麻醉过程中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的坐骨神经阻滞,分析麻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踝部骨折病人176例,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P组92例,采用腘窝上入路(PA)坐骨神经阻滞;G组84例,采用股骨大转子平面入路(GTA)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坐骨神经深度和疼痛评分。结果 P组和G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分别为(3.16±0.68)分钟和(6.07±0.94)分钟,起效时间分别为(1.46±0.36)分钟和(2.18±0.43)分钟,坐骨神经深度分别为(2.76±0.32)cm和(3.45±0.58)cm,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分别为(571.27±37.43)分钟和(440.42±31.16)分钟,踝部疼痛评分分别为1.21±0.36和2.26±0.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病人的Ⅲ级及以上肌力占比优于G组(97.83%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踝部骨折病人中采用超声引导下PA坐骨神经阻滞在缓解疼痛症状、维持肌群肌力及规避运动阻滞等方面疗效满意;可简化手术操作,规避手术创伤对康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腘窝上入路
股骨大转子平面入路
坐骨神经阻滞
踝部骨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转子截骨入路与K-L后侧入路治疗PipkinⅣ型骨折疗效分析
3
作者
张瀚文
葛建华
+7 位作者
张喜海
叶俊武
沈师
卓乃强
阳运康
王冠
李洋
鲁晓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中青年Pipkin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15例PipkinⅣ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8例,采用K-L后侧入路)和B组(7例,采用大转子截骨入路)。两组患者性别...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中青年Pipkin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15例PipkinⅣ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8例,采用K-L后侧入路)和B组(7例,采用大转子截骨入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Thompson-Epstein功能评价系统评定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5年。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81,P=0.100);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大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例发生髋关节疼痛、跛行和活动受限,1例骨化性肌炎,1例股骨头坏死,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坐骨神经痛,并发症发生率为62.5%;B组术后1例发生髋关节疼痛,2例骨化性肌炎,并发症发生率42.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5,P=0.462)。末次随访时根据Thompson-Epstein功能评价系统评定,A组获优3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62.5%;B组获优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5.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322)。结论K-L后侧入路术中骨折处理更加简便,但创伤较大,对血管损伤较大,失血量较多。大转子截骨入路能更好保护股骨头血供,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及并发症较少,是较为理想的PipkinⅣ型骨折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KIN骨折
大转子截骨入路
K-L后侧入路
原文传递
题名
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
被引量:
5
1
作者
牛会彬
刘中国
邓岗西
机构
青县人民医院骨二科
出处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1-52,5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14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的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病例,分析其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0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00 mL。术后解剖复位5例,良好复位8例,复位不满意1例。临床效果优7例,良4例,可3例。3例出现异位骨化,4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髋臼后柱(壁)、大转子截骨断端均骨性愈合,无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应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术中显露情况良好,有利于骨折、脱位的复位及固定。
关键词
Kocher-Langenbeck入路
大转子截骨
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
Keywords
Kocher-Langenbeck
approach
greater
trochanter
ic osteotomy
posterior dislocation
fracture of the acetabulum
分类号
R68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踝部骨折病人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海华
熊华平
庄海滨
李巧云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海峡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780-782,共3页
文摘
目的 在踝部骨折的麻醉过程中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的坐骨神经阻滞,分析麻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踝部骨折病人176例,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P组92例,采用腘窝上入路(PA)坐骨神经阻滞;G组84例,采用股骨大转子平面入路(GTA)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坐骨神经深度和疼痛评分。结果 P组和G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分别为(3.16±0.68)分钟和(6.07±0.94)分钟,起效时间分别为(1.46±0.36)分钟和(2.18±0.43)分钟,坐骨神经深度分别为(2.76±0.32)cm和(3.45±0.58)cm,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分别为(571.27±37.43)分钟和(440.42±31.16)分钟,踝部疼痛评分分别为1.21±0.36和2.26±0.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病人的Ⅲ级及以上肌力占比优于G组(97.83%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踝部骨折病人中采用超声引导下PA坐骨神经阻滞在缓解疼痛症状、维持肌群肌力及规避运动阻滞等方面疗效满意;可简化手术操作,规避手术创伤对康复的影响。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腘窝上入路
股骨大转子平面入路
坐骨神经阻滞
踝部骨折
Keywords
ultrasound guidance
popliteal
approach
greater
trochanter
ic
approach
sciatic nerve block
ankle fracture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转子截骨入路与K-L后侧入路治疗PipkinⅣ型骨折疗效分析
3
作者
张瀚文
葛建华
张喜海
叶俊武
沈师
卓乃强
阳运康
王冠
李洋
鲁晓波
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58-1262,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中青年Pipkin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15例PipkinⅣ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8例,采用K-L后侧入路)和B组(7例,采用大转子截骨入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Thompson-Epstein功能评价系统评定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5年。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81,P=0.100);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大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例发生髋关节疼痛、跛行和活动受限,1例骨化性肌炎,1例股骨头坏死,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坐骨神经痛,并发症发生率为62.5%;B组术后1例发生髋关节疼痛,2例骨化性肌炎,并发症发生率42.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5,P=0.462)。末次随访时根据Thompson-Epstein功能评价系统评定,A组获优3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62.5%;B组获优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5.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322)。结论K-L后侧入路术中骨折处理更加简便,但创伤较大,对血管损伤较大,失血量较多。大转子截骨入路能更好保护股骨头血供,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及并发症较少,是较为理想的PipkinⅣ型骨折手术治疗方式。
关键词
PIPKIN骨折
大转子截骨入路
K-L后侧入路
Keywords
Pipkin fracture
greater
trochanter
ic osteotomy
approach
K-L posterior
approach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
牛会彬
刘中国
邓岗西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踝部骨折病人麻醉中的应用
张海华
熊华平
庄海滨
李巧云
《临床外科杂志》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转子截骨入路与K-L后侧入路治疗PipkinⅣ型骨折疗效分析
张瀚文
葛建华
张喜海
叶俊武
沈师
卓乃强
阳运康
王冠
李洋
鲁晓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