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pirical Study on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被引量:7
1
作者 CHEN Hongxia LI Guop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6期708-714,共7页
Based on the data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industrial added value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ial employees from 2000 to 2008,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on the regional economi... Based on the data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industrial added value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ial employees from 2000 to 2008,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in China using the shift-share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1) In the 21st century,the industrial output of three industries,namely,primary,secondary,and tertiary,and the GDP grew rapidly in the study period.The tertiary industry grew the fastest;it had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GDP and mean-while had become the most competitive industry in the metropolitan region.2)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within the region was not balanced.Firstly,compared with Tianjin,Beijing,as one of the two core cities,was more rational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econdly,the surrounding eight cities,which are Shijiazhuang,Qinhuangdao,Tangshan,Langfang,Baoding,Cangzhou,Zhangjiakou,and Chengde,were all uncompetitive than the two core cities.3) There was a great industrial gradient in the region(especially between the two core cities and the cities of Tangshan,Baoding,Zhangjia-kou,Chengde,Cangzhou,and Langfang).As a result,it is foreseeable that the industry transfer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will be one of the trend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and the industry transfer is inevitably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economic growth shift-share analysis industrial structure
下载PDF
区域经济增长时空分异模拟方法——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25
2
作者 徐勇 马国霞 郭腾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9-755,共7页
区域经济增长是有着丰富时空内涵的动态变化过程,认识和定量分析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借助农业区位论、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的学术思想、概念和术语,在量化定义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技术... 区域经济增长是有着丰富时空内涵的动态变化过程,认识和定量分析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借助农业区位论、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的学术思想、概念和术语,在量化定义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经济增长时空分异模拟方法,进而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和专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由城市增长极中心向外围,随着距离的增大,经济增长呈现出了显著的衰减特征,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低谷地带。1993—2003年期间,都市圈的经济增长时空分异尤以京、津两市的极化增长最为显著;京、津两大增长极除对唐山方向有拉动效应外,对其它地市的带动辐射力度尚较小;都市圈内部的城市等级还未完全展开,尚未形成合理的梯度推移和梯级演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时空分异 模拟 京津冀都市圈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陈红霞 席强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8,共8页
基于1994-2012年时间区间的分析认为,京津冀区域内13个地级以上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影响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城市间相关因素相对水平的差异上,具体在京津冀区域的表现为,城市... 基于1994-2012年时间区间的分析认为,京津冀区域内13个地级以上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影响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城市间相关因素相对水平的差异上,具体在京津冀区域的表现为,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负相关;城市吸纳人口能力的差距与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正相关;城市间使用外资规模差距越大,区域劳动力市场越趋于分割;城市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差距越大,城市间劳动力工资绝对偏差越小,区域劳动力市场越趋于整合;城市间政府消费支出占比差异、教育支出占比差异以及科技支出占比差异与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经济一体化 工资 京津冀
下载PDF
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分布演化及作用机制模拟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郭腾云 董冠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0-556,共7页
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考察了京津冀都市区1995-2007年经济分布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入经济增长分布模拟模型进一步模拟研究了其经济增长驱动力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①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增长分布形态经历了"双峰状"→"... 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考察了京津冀都市区1995-2007年经济分布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入经济增长分布模拟模型进一步模拟研究了其经济增长驱动力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①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增长分布形态经历了"双峰状"→"单峰状"→"双峰状"的演化过程。②资本深化、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空间依赖效应对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增长起显著作用。③资本深化和技术效率对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增长分布演化起重要作用,而技术进步、空间外溢效应和误差分布效应则没有显著的作用。④资本深化分布的变化和技术效率综合作用效应的变化是影响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分布演化的驱动力,并通过资本深化的分布效应和技术效率的综合作用效应这两个渠道对其经济分布演化产生影响。⑤对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增长起作用的因素不一定能够影响到其经济分布的演化,基于分解技术的经济增长分布模拟模型,并利用理论分布和实际分布差异性的统计检验可以识别真正影响其经济分布演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rnel密度估计 经济增长分布 空间依赖效应 京津冀都市区
下载PDF
建设北京世界城市视角下的环首都圈发展规划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顾朝林 刘晓斌 +9 位作者 袁晓辉 王颖 胡伶倩 郝银燕 李阿琳 郭婧 姚瑶 王春丽 杨利平 王霞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2年第1期53-80,共28页
伴随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和中国国际地位崛起,中国巨型区域发展与世界城市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面临人口快速增长、空间急剧扩大、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环首都地区在疏解城市功能、协调水和... 伴随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和中国国际地位崛起,中国巨型区域发展与世界城市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面临人口快速增长、空间急剧扩大、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环首都地区在疏解城市功能、协调水和土地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能够为北京建设城市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的目标,环首都地区的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本研究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视角,以绿色、可持续、增长拉动与增长管理相结合为规划理念,建立分层次的规划目标和策略,从空间、人口、新城、产业、交通、水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统筹等方面提出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实现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服务首都、对接北京、和谐发展的目标,将河北省环首都地区建设成为北京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北京世界城市 区域协调发展 首都圈空间结构 绿色产业体系
下载PDF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产业的集聚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丽娟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4,共3页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发展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要想真正成为中国旅游经济的"第三极",必须加快京津冀都市圈的整合,必然要进行集聚研究。本文采用了经济联系强度、区位商系数以及聚类分析法三种集聚研究方法,对京津冀都...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发展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要想真正成为中国旅游经济的"第三极",必须加快京津冀都市圈的整合,必然要进行集聚研究。本文采用了经济联系强度、区位商系数以及聚类分析法三种集聚研究方法,对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发展进行了集聚分析,为优势旅游要素优化,增强集聚区旅游竞争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旅游业集聚 经济联系强度 区位商系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空间计量视角下京津冀地区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米利群 崔悦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0-69,共10页
基于2009—2019年京津冀地区13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区位熵测度金融集聚水平、使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绿色经济效率,继而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京津冀地区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城市规模与对外开放... 基于2009—2019年京津冀地区13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区位熵测度金融集聚水平、使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绿色经济效率,继而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京津冀地区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城市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即金融集聚“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京津冀地区金融集聚水平总体上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抑制作用;金融效率与创新水平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会对绿色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金融集聚 绿色经济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从“首都圈”到“首位都市圈”的战略定位——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再建构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邵颖萍 《中国名城》 2010年第10期20-26,共7页
围绕京津冀都市圈由中国的首都圈向首位都市圈的跨越这一中心和前提,提出以石家庄取代保定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南部副中心,调整并构建"双核、四轴、网络状"的空间一体化结构;通过多级增长极、主辅发展轴和圈层产业区建设和完... 围绕京津冀都市圈由中国的首都圈向首位都市圈的跨越这一中心和前提,提出以石家庄取代保定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南部副中心,调整并构建"双核、四轴、网络状"的空间一体化结构;通过多级增长极、主辅发展轴和圈层产业区建设和完善京津冀都市圈的产业梯度结构,以衔接并缩小京津地区和河北八市的城市发展程度差距。同时,从空间和产业两方面指出京津冀都市圈对南京都市圈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空间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 首位都市圈 大沿海战略
下载PDF
城市经济区的辨识及京津冀经济区几个问题的研究
9
作者 陈安国 饶会林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64-366,共3页
城市经济区的辨识是城市区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提出城市影响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数学模型来确定城市影响范围,并以京津冀经济区为例运用作图的方法来对城市经济区进行辨识。同时对京津冀经济区如何发挥京津的核心辐射作用以... 城市经济区的辨识是城市区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提出城市影响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数学模型来确定城市影响范围,并以京津冀经济区为例运用作图的方法来对城市经济区进行辨识。同时对京津冀经济区如何发挥京津的核心辐射作用以及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区 京津冀 城市影响力 城市区域
下载PDF
区域功能过滤视角下的环首都圈双“C”型环带发展战略
10
作者 申润秀 金锡载 孙建欣(编写)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2年第1期108-123,共16页
本文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总体规划的介绍性文章。本次规划以韩国1960年代开始经历的首都圈政策变迁作为经验参照,提出了综合性的空间结构——基于功能过滤的双“C”型外环发展战略构想。具体构想包括:①建立环状交通网,增强区域连接... 本文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总体规划的介绍性文章。本次规划以韩国1960年代开始经历的首都圈政策变迁作为经验参照,提出了综合性的空间结构——基于功能过滤的双“C”型外环发展战略构想。具体构想包括:①建立环状交通网,增强区域连接体系;②导入过滤功能分析,建立区域间功能的双向互补关系;③制定多功能集群化发展战略,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空间结构;④制定生态保护和恢复策略,实现区域可持续绿色增长。通过这4大战略来实现构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疏解首都北京的人口和功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功能过滤 首尔首都圈
下载PDF
环首都圈非连续统一带战略构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城琦 佐藤滋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2年第1期89-107,共19页
本文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总体规划的介绍性文章。本规划构想以东京都首都圈规划的近半个世纪的经验与教训为参照,提出了中国环首都圈域“非连续统一带”的发展愿景构想,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环首都地区的3个层面的地域发展战略;②环首... 本文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总体规划的介绍性文章。本规划构想以东京都首都圈规划的近半个世纪的经验与教训为参照,提出了中国环首都圈域“非连续统一带”的发展愿景构想,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环首都地区的3个层面的地域发展战略;②环首都经济圈的“有机网格发展带”和“自律性都市圈”并存的广域空间发展布局;③设立保障战略性规划实施的跨行政区域的组织机构,提出了中国环首都圈的宏观构想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非连续统一 自律性都市
下载PDF
加快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乔敬图 《保定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面临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等新的重大历史机遇。系统规划滞后、对外开放滞后、增长模式滞后、城镇化水平滞后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没有形成... 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面临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等新的重大历史机遇。系统规划滞后、对外开放滞后、增长模式滞后、城镇化水平滞后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京冀联盟",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的主要障碍,主要体现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和诉求矛盾等方面的制约。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应充分考虑北京正在外溢的产业及人群特点,努力互补而非竞争,实现与北京的全方位对接,把产业隆起、开放开发、特色城镇、生态建设作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的重点,加强区域间的协调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生产要素对接 区域协调联动 河北省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 被引量:54
13
作者 马国霞 田玉军 石勇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在利用空间极化指标对京津冀都市圈1993—2007年的空间极化变化趋势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的二维和三维空间表达形式,对近15年来京津冀都市圈经济极化增长进行空间模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空间极化过... 在利用空间极化指标对京津冀都市圈1993—2007年的空间极化变化趋势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的二维和三维空间表达形式,对近15年来京津冀都市圈经济极化增长进行空间模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空间极化过程。得出的主要结论:①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极化随时间呈上升趋势。②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自经济中心向外围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遵循距离衰减规律,离经济增长中心80km处是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低谷点。③从京津冀都市圈立体趋势面分析,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都市圈的两大极核,且空间极化趋势面随时间呈扩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极化 模拟 经济增长 京津冀都市圈
原文传递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脱钩状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42
14
作者 李健 王尧 王颖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9,共7页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是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征,也是评价资源环境问题是否有效缓解的标准。文章结合MFA方法和Tapio脱钩模型全面分析2007—2016年京津冀资源环境问题的动态发展,进而引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深入研究其脱钩发生...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是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征,也是评价资源环境问题是否有效缓解的标准。文章结合MFA方法和Tapio脱钩模型全面分析2007—2016年京津冀资源环境问题的动态发展,进而引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深入研究其脱钩发生变化的驱动因素和关键路径,为京津冀有的放矢地制定环境治理政策提供建议。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后,节能减排领域均逐步达到强脱钩状态,且产业转移升级对河北省脱钩有明显促进作用。为促进京津冀进一步实现强脱钩,北京需关注化石能源的减量化,津冀需关注建筑矿物的减量化,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减排是京津冀共同面临的困境;此外,技术效应对实现脱钩的影响度日益加大,京津冀需要加大技术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资源环境 脱钩状态 结构分解分析(SDA) 节能减排 绿色发展 京津冀
原文传递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性测度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安景文 孟真 +1 位作者 梁志霞 潘莹雪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71,103,共7页
以京津冀都市圈为研究对象,运用泰尔指数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京津冀地区10个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σ收敛和β收敛测算。结果显示:京津冀都市圈整体及圈内各城市存在σ收敛,各城市内部的差异是整体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区域内... 以京津冀都市圈为研究对象,运用泰尔指数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京津冀地区10个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σ收敛和β收敛测算。结果显示:京津冀都市圈整体及圈内各城市存在σ收敛,各城市内部的差异是整体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区域内经济差距逐渐缩小,都市圈整体及大部分城市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仅唐山市不存在条件β收敛;条件β收敛测算结果表明,不同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效果不同,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经济收敛性 泰尔指数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环境约束下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测度与动力解构——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被引量:60
16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6-45,共10页
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基点,利用京津冀城市群2001—2015年面板数据,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SFA模型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与增长动力进行实证评估与分析解构。研究发现:京津冀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区域差异显著,且考虑环境因... 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基点,利用京津冀城市群2001—2015年面板数据,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SFA模型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与增长动力进行实证评估与分析解构。研究发现:京津冀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区域差异显著,且考虑环境因素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明显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并未成为驱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为微弱,要素规模报酬成为主导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在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兼顾技术效率改进,在优化要素禀赋结构同时兼顾要素配置效率改善,在有效实施环境规制政策同时注重环境治理效果提升,以此引导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进而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约束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动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 区域一体化 产业转型升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