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Land Management Pattern in " Green Heart" Area——A Case Study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LU Yi-chuan DUAN Jian-na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2期31-34,38,共5页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land resources in " green heart" area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land management,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land resources in " green heart" area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land management,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as follows:establish new l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 green heart" area;based on land planning," green heart" overall planning an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manage land and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heart' Land management Land use'Ecology'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下载PDF
The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green land us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Xiaoqing Pang Deqi Wang +2 位作者 Fan Zhang Minyu Wang Ningze Cao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8年第4期343-354,共12页
As the space carrier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nd's green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realizing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raditional land evalu... As the space carrier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nd's green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realizing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raditional land evaluation, this paper scientifically defines the green land use, puts land as one of the production factors, and brings energy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tc. into the input-output system to measure the green 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of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2006 to 2016.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overall efficiency variation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s related with the land and environment policies. Efficiency of 2016 is higher than that of 2006, and energy and environment are the princip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een land use. The efficiency of each ci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Efficiency gaps in different cities are expanding.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overall weak space between cities, and the partial spatial agglomeration phenomenon appears. Therefore, the green land use efficiency could be improved by improving 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coordinating economic growth of construction land utiliz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aking feasible ways to transregional renovation of the stock ecological land utilization,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land use SUPER-EFFICIENCY SBM(SSBM)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3
作者 SHAO Shuai 《Ecological Economy》 2020年第3期244-247,共4页
Afte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ecame the national strategy,the new idea of river basin development with urban agglomeration as the main body was clarified.Promo... Afte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ecame the national strategy,the new idea of river basin development with urban agglomeration as the main body was clarified.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cluster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but also conducive to exploring new path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at can be copied and popularized.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development,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overall planning and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On the basis of constantly improving cross-regional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coordination,strengthening the radiation driving role of central cities,and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cross-region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we should adopt different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cological priority and green development,so as to form a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at is both unified and distin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llow River basin urban agglomeration green development
下载PDF
Does innovative city pilot policy promote urban green growth in China?An analysis of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2005-2020 被引量:1
4
作者 Hao Zhang Wenqing Tao Jun He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3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The innovative city pilot policy(ICPP)is an essential manifestation of China’s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and green-driven development country.We incorporated urban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growth into... The innovative city pilot policy(ICPP)is an essential manifestation of China’s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and green-driven development country.We incorporated urban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growth into the evaluation of ICPP.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223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20,we used the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to empirically assess the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the ICPP on urban GTFP growth.The main results show that(i)The ICPP has maintained an effectively fluctuating promotion on urban GTFP growth,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urban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mprovement.(ii)The ICPP has urban heterogeneity in promoting GTFP growth in pilot cities,mainly affecting key cities such as provincial capitals.(iii)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gglomer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the ICPP inhibits GTFP growth in pilot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ovative city pilot policy urban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s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methodology
下载PDF
Beyond skyline and borders: Unraveling the evolution and drivers of tourism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China
5
作者 HUANG Xingling LIU Jianguo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4年第9期1761-1796,共36页
Green development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which prioritizes a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ly-friendly, and people-oriented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This study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Beijing... Green development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which prioritizes a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ly-friendly, and people-oriented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This study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BTH)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2001 to 2021 to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m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TGDE). The study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ourism gree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s used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GDE with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includes the SBM–Undesirable model,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Markov chain, and spatial gravity model.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TGDE in the BTH urban agglomeration is generally favorable, displaying a temporal phase of “rising–declining–rising.” However, the study observes lower TGDE in tourism node cities compared to tourism regional center cities and tourism core hub cities. The non-equilibrium degree of each region indicates significant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patterns and intern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regions, with a spatially decreasing distribution of “core hub-regional center-node city.” The TGDE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experienced an evolutionary trend of “first decreasing and then increasing” with apparent endogenou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linkage pattern of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between cities is relatively stable. Furthermore,neighboring cities generally exhibit a higher spatial connectivity strength of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compared to non-neighboring cit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cience and education level are identified as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GDE. However,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GDE in tourism core hub cities, tourism regional center cities, and tourism node cities differ somew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dustrial structure, science and education level, openness,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impact TGDE in tourism core hub cities and tourism regional center cities, whil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ourism resource endowment are the primary factors affecting TGDE in tourism node cities. The study provides policymakers and tourism practitioners with valuable insights into enhancing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BTH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other similar regions.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GD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se regions, promot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local resident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H urban agglomeration tourism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TGD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原文传递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军 王励铧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0,共9页
本文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本文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2)劳动力流动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两种机制;(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中更强;(4)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正向调节“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作用。本文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 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环境规制 劳动力流动 生产性 服务业集聚
下载PDF
金融集聚与城市绿色发展的时空耦合分析——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7
作者 冯庆水 李欢欢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6-315,共10页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和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长三角各城市金融集聚和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构建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系统之间时空耦合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且差距...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和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长三角各城市金融集聚和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构建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系统之间时空耦合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且差距逐渐缩小;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随时间推移城市间差距愈发显著;两系统之间呈现高耦合、低协调的局面,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高值中心,由高到低向四周扩散的发展格局,两系统协调值差异呈现先减后增的“U”型的趋势,且差异愈发明显。因此,需要加强长三角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信息互通,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区域发展,进而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两系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城市绿色发展 时空耦合协调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绿色创新系统的北部湾城市群联动效应测度及驱动力研究
8
作者 顾剑华 郑玉妍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3期411-420,共10页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健全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是构建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基于Vague集理论测度2006—2020年北部湾城市群联动效应,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地理探测器对其进行差异分析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健全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是构建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基于Vague集理论测度2006—2020年北部湾城市群联动效应,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地理探测器对其进行差异分析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北部湾城市群联动效应水平稳步增长,空间上呈现“广东>广西>海南”的分布格局;其中,绿色生态水平最高,经济发展增速最快,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绿色创新3个维度与联动效应水平递增趋势相近;②从联动效应的区域差异来看,广东、广西、海南三地与北部湾城市群整体联动效应差异呈同向增长,且广东发展差异低于广西、海南;软环境对联动效应的驱动作用整体高于硬环境,科技带动力的驱动作用最高,资源驱动作用显著低于其他因素;北部湾城市群联动效应由多种驱动因素交互作用形成,双因子交互影响强度大于单因子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动效应 绿色创新 VAGUE集 地理探测器 北部湾城市群
下载PDF
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中开放与创新的作用机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9
作者 刘媛媛 杜伟航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8期206-213,共8页
“双碳”背景下,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社会共识,开放与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关于中国重要经济增长极碳排放的研究不多,且关于开放与创新的交互作用对... “双碳”背景下,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社会共识,开放与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关于中国重要经济增长极碳排放的研究不多,且关于开放与创新的交互作用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为科学识别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因子以及作用机制,促进其更好地实现区域碳减排,基于京津冀13个城市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开放、创新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并引入开放与创新的交互项,进一步考察其对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FDI会引入高碳排放产业,显著促进碳排放强度增加;贸易开放对碳排放强度有抑制作用,但会受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创新与碳排放强度呈显著倒“U”型非线性关系,只有达到门槛值1.78,创新促进碳排放降低的作用才会显现,其中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创新水平均超过了该拐点值,处于创新碳减排阶段;FDI、贸易开放与创新的交互作用可以抑制碳排放强度,但效果有差别,FDI、贸易开放对创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分别具有削弱效应和增强效应的调节作用。最后,从优化吸引外资政策体系、加快贸易开放进程,重视高素质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投入水平,以及协调好开放与创新之间关系、更好发挥FDI技术溢出外部效应等方面,提出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 开放 创新 绿色低碳转型 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
下载PDF
制造业集聚如何影响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10
作者 纪玉俊 张子琪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识别并提升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6—2019年全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在理论和实证层面系统分析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研究表明...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识别并提升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6—2019年全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在理论和实证层面系统分析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研究表明,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分别存在“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的本地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且上述非线性影响因城市特征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在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本市及周边影响中存在不同着力点,异质性规制的协同发力弥补了单一政策的不足。研究结果对“双碳”目标下如何优化制造业集聚空间格局以促进城际间绿色创新的协同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双碳”目标 空间计量 环境规制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协同集聚与城市绿色创新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杰 王慧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强;数字经济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由此,提出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激发城市绿色创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绿色创新布局;深化产业协同集聚,畅通城市绿色创新渠道的建议,以期为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协同集聚 城市绿色创新 绿色转型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区绿色基础设施对PM_(2.5)的消减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云皓 赵丽元 +2 位作者 窦碧莹 王书贤 周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研究城市群建成区绿色基础设施对PM_(2.5)的消减效应,有助于为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区为例,基于2000—2020年建成区面积数据、土地覆盖数据以及PM_(2.5)数据系统分析城市群PM_(2.5... 研究城市群建成区绿色基础设施对PM_(2.5)的消减效应,有助于为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区为例,基于2000—2020年建成区面积数据、土地覆盖数据以及PM_(2.5)数据系统分析城市群PM_(2.5)浓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林地、草地、耕地、湿地、水体等5种绿色基础设施为驱动因子,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中的因子探测与交互作用探测,探索城市群建成区绿色基础设施对PM_(2.5)浓度的削减效应。同时,结合夜间灯光数据以及约束线方法,进一步剖析城市化水平对建成区绿色基础设施的约束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年均PM_(2.5)浓度在时序上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在空间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级差化递减的分异特征。(2)2000—2020年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区绿色基础设施对PM_(2.5)存在削减效应,但历年削减率均不超过4%,其中扩张区的削减效应显著高于老城区。(3)因子探测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绿色基础设施因子对PM_(2.5)浓度的解释力在老城区总体呈现出林地>草地>耕地>湿地、水体的规律,而在扩张区呈现出林地>草地>耕地、水体>湿地的规律;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林地与湿地、林地与草地、林地与水体是削减PM_(2.5)浓度较为显著的交互组合,其交互解释力在老城区与扩张区均达到0.5以上。(4)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区绿色基础设施对PM_(2.5)浓度的削减效应受到城市化水平约束,其约束线形态在老城区与扩张区均为指数型。本研究有助于在城市群尺度为以自然为本的气候解决方案(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NCS)的落实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PM_(2.5) 削减效应 约束效应 地理探测器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下载PDF
城市群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来自城市群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3
作者 张欣 夏宇 《产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8,共14页
城市群作为一种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将城市群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择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城市群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群内企业... 城市群作为一种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将城市群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择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城市群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群内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和绿色创新总量。基于宏微观层面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城市群政策通过在宏观层面减少行政垄断和政府干预,促进微观层面资金要素集聚和人才要素集聚,进而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探讨城市群政策的空间效应发现,城市群对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的企业绿色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相较于单核心城市群,多核心城市群内企业绿色创新受到政策的正向影响更强。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城市群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城市群政策评价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对于优化政府制度、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绿色创新 行政垄断 政府干预 要素集聚 空间效应
下载PDF
城市绿心地区TOD站点周边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贵阳市S1线数博大道站为例
14
作者 高淑淇 霍伟 马书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8,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绿心地区TOD开发建设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有关于城市绿心地区TOD周边片区的空间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绿心地区TOD开发建设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有关于城市绿心地区TOD周边片区的空间规划研究与实践较为匮乏.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首先从空间营造、产业发展、交通出行、人群画像四大方面对城市绿心地区TOD开发优势进行分析.其次对城市绿心地区TOD站点周边空间规划方法进行探索,总结为四大方面:一是打造“融心-引绿-营境”的绿色空间结构,二是构建“高端-健康-智慧”的绿色产业体系,三是发展“高效-便捷-多元”的绿色交通方式,四是营造“宜人-低密-活力”的绿色人居环境.最后通过贵阳市S1线数博大道站的规划实践,总结出城市绿心地区TOD站点周边片区的空间规划要点.研究以期为TOD理论以及城市绿心理论的完善提供参考,以及进一步指导城市绿心地区TOD站点周边的规划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心地区 TOD 优势 规划方法 贵阳市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金铠 董婷婷 魏伟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从旅游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3个维度,综合构建兼顾质量、效率与协调的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并运用熵权法、空间相关性分析、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对中... 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从旅游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3个维度,综合构建兼顾质量、效率与协调的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并运用熵权法、空间相关性分析、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对中原城市群2015—2020年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且内部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演进态势;②区域上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空间分布,形成了西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集聚的两极分化格局;③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与其综合发展水平基本吻合;④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绿色生产、产业结构升级、旅游经济绩效、游客体验性福利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程度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绿色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有助于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吗?
16
作者 张彩平 罗丞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80,共17页
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20年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家级城市群设立这一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具有促进作用,且该政策具有正向的... 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20年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家级城市群设立这一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具有促进作用,且该政策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推广效应;绿色创新、经济集聚和交通基础设施是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政策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重要机制;在东部地区、多中心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较高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城市,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城市群建设 减污降碳协同 绿色创新 经济集聚 交通基础设施
下载PDF
什么样的绿色创新模式产生城市高竞争力?——基于fsQCA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云辉 白佳奇 梁宇奇 《系统管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0-440,共21页
绿色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如何推进绿色创新、提高城市绿色竞争力是创新领域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整合交易成本理论、知识溢出理论与资源配置理论,采用QCA、NCA和PSM方法对2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进行分析,从整体视... 绿色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如何推进绿色创新、提高城市绿色竞争力是创新领域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整合交易成本理论、知识溢出理论与资源配置理论,采用QCA、NCA和PSM方法对2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进行分析,从整体视角探究异质性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和集聚效应对城市绿色创新的联动效应,以及不同绿色创新路径是否均有利于城市绿色竞争力的提高。结果表明:单个前因条件并不构成高绿色创新产生的必要条件,也不构成高绿色创新产生的充分条件。异质性环境规制、制度环境和集聚效应联动匹配,形成了城市绿色创新的多样化组态形式,具有明显的“殊途同归”特点。具体表现为制度环境导向模式、命令控制导向模式、市场激励导向模式和政策组合导向模式。4种绿色创新模式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殊途不同效”的特点,并且不同绿色创新模式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研究结论从组态视角为城市开展绿色创新及提升竞争力提供了决策依据,弥补了传统定量分析对该问题解释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绿色创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 城市绿色竞争力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异质性环境政策 集聚效应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城市碳生产率——基于绿色创新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亚芬 韩志非 郭雅琼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显著促进城市碳生产率提升,而且对邻近城市碳生产率具有正向...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显著促进城市碳生产率提升,而且对邻近城市碳生产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碳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强;绿色创新是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城市碳生产率提升的关键途径。由此,政府应统筹推进高技术产业集聚、实施差异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大绿色创新扶持力度,充分释放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助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绿色创新 城市碳生产率 低碳经济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三大城市群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19
作者 康哲 成润禾 李巍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5期49-56,共8页
选择黄河流域呼包鄂榆、关中平原和中原城市群,基于超效率SBM-DEA与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对1998—2017年期间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进行评价,并从城市群与优势产业两个角度对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工业GTFP提升对策建议。结... 选择黄河流域呼包鄂榆、关中平原和中原城市群,基于超效率SBM-DEA与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对1998—2017年期间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进行评价,并从城市群与优势产业两个角度对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工业GTFP提升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研究区整体工业GTFP年均增速为16.5%,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各城市群时序变化特征差异显著;整体空间上GTFP值由中部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转变为东南部中原城市群高。(2)技术进步是各城市群工业GTFP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城市优势产业对工业GTFP的驱动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最后提出升级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工业结构层次、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转型措施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群 产业优势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空间关联网络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李易 王子龙 蔡河长 《河南科学》 2024年第5期740-751,共12页
基于2017—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中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非期望Super-SBM模型测度各市绿色发展效率,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该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化,最后使用ERGM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 基于2017—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中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非期望Super-SBM模型测度各市绿色发展效率,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该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化,最后使用ERGM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②空间关联网络总连接数和网络密度连年增长,且空间关联网络日益紧密、复杂.③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在关联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能对周边或边缘城市产生溢出效应;马鞍山、铜陵等城市处于网络边缘,与其他城市的互通性较弱.④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城市化水平对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正向影响,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组织的差异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绿色发展 空间关联网络 引力模型 ERG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