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青岛市绿地景观生态格局与网络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鲁敏 孙速速 +3 位作者 张晴晴 张俊峰 郭晓伟 高鑫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12,共10页
定量化研究绿地景观生态格局和网络构建能够为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空间的科学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撑。研究基于无线电高空测候(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运用总体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和梯度分析方法,选取12个景观指数,对沿海城市—... 定量化研究绿地景观生态格局和网络构建能够为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空间的科学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撑。研究基于无线电高空测候(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运用总体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和梯度分析方法,选取12个景观指数,对沿海城市——青岛市的绿地景观生态格局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两方面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斑块类型水平上,区域绿地以大型斑块为主且占优势地位,防护绿地以大中型斑块为主,二者虽空间分布不均匀,但生态效益较好;附属绿地以中小型斑块为主,缺乏大面积绿地建设,景观破碎度高但符合公众游憩需求;公园绿地以小型斑块为主且数量较少,在城区集中分布。景观水平上,城市绿地景观类型较齐全,但整体破碎度高,中部地区景观破碎度高,南部与中北部地区绿地类型多样,景观破碎度高且景观形状较复杂。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了青岛城市绿地景观生态格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轴、三核、廊汇成网、节点密布”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优化与构建方案,以提高各类城市绿地连接度水平,发挥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城市绿地 景观生态格局 梯度分析 生态网络构建
下载PDF
The Value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in Crafting Sustainability 被引量:1
2
作者 MOSISSA Samuel Tsegaye SHEN Zhongwei TEKELEMARIYAM Eden Atsebeha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6期1-3,6,共4页
Sustainability is one of the most-mentioned words from the UN seminars to local community meetings, it is the issue of the world. The emerging science of landscape ecology, is learning more and more about the importan... Sustainability is one of the most-mentioned words from the UN seminars to local community meetings, it is the issue of the world. The emerging science of landscape ecology, is learning more and mor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nkage" that green infrastructure(GI) provides in maintaining and restoring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the health of nature. The world has moved from the industrialization period to sustainability as a growing issue and answering the question of sustainability in different sectors and green infrastructure is trying to answer the request for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Applying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is the infrastructural solution in design. This paper tries to see the origins and concepts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strong role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as a par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infrastructure(gi) SUSTAINABILITY Ecology and greenways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Urban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in Wetland Park Construction
3
作者 ZHANG Zixi MENG Ji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0年第6期1-5,8,共6页
The positive role of urban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GIS)and wetland park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sponge city”construction is analyzed by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and problems of“sponge city”constru... The positive role of urban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GIS)and wetland park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sponge city”construction is analyzed by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and problems of“sponge city”construc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cases,the realization approaches of combing different types of GIS with wetland park landscape design are interpreted,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GIS can guide the further practice of“sponge city”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nge city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giS) Wetland park Stormwater management
下载PDF
GI格局影响区域气温的尺度效应和空间分异特征——基于天津市的实证
4
作者 李沐寒 陈天 +2 位作者 王梓懿 李含嫣 唐爽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1,共6页
绿色基础设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尤其在调节区域气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有关于绿色基础设施与区域气候关联性的研究主要关注规模数量对全局尺度气候因子的影响,对尺度变化及其空间异质性的讨论不足。以天... 绿色基础设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尤其在调节区域气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有关于绿色基础设施与区域气候关联性的研究主要关注规模数量对全局尺度气候因子的影响,对尺度变化及其空间异质性的讨论不足。以天津市为例,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在测度研究区绿色基础设施格局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影响区域气温的尺度效应和空间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绿色基础设施格局能够显著影响区域气温,且随着尺度增加各项格局指数与区域气温的相关程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7km×7km尺度下达到峰值;2)各项格局指数与区域气温的相关程度整体上为面积类指数>聚集类指数>密度类指数>形状类指数;3)各项格局指数与区域气温的相关性具有空间非稳定性特征,其中半城市化地区的区域气温更易受到格局变化的影响。最后,提出以乡镇(街道)为单元的GI格局分区优化措施,以期为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和各类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基础设施(gi) gi格局 热岛效应 城市区域气温 空间分异 天津
下载PDF
GIS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8
5
作者 苏辉 吴立新 +1 位作者 陆镇虹 王金庄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31,共4页
GIS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GIS和通信技术集成作为提供空间数据服务的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另一个方面是GIS作为通信基础设施的管理、网络规划设计和运营决策的辅助手段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随着通信技术和宽带网络的发... GIS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GIS和通信技术集成作为提供空间数据服务的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另一个方面是GIS作为通信基础设施的管理、网络规划设计和运营决策的辅助手段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随着通信技术和宽带网络的发展 ,通信基础设施管理和通信运营等各方面需求的提高 ,GIS在通信领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服务 基础设施管理 网络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通信
下载PDF
GI引导下的采煤塌陷地生态恢复优先级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冯姗姗 常江 侯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24-2731,共8页
生态恢复优先级评价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退化生态系统被恢复为何种类型是确定生态恢复优先级的前提和重点。以徐州市为研究区,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塌陷地生态恢复的目标,在GIS技术支撑下,从塌陷斑块恢复为GI的适宜性... 生态恢复优先级评价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退化生态系统被恢复为何种类型是确定生态恢复优先级的前提和重点。以徐州市为研究区,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塌陷地生态恢复的目标,在GIS技术支撑下,从塌陷斑块恢复为GI的适宜性及其对维持GI景观连接度的重要性两个方面,综合评价了采煤塌陷地生态恢复优先级。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市超过半数的采煤塌陷斑块具有较高的GI生态适宜性,相对集中在5个片区;各塌陷斑块维持景观连接度的重要性分布不均匀,贾汪片区中部及北部塌陷斑块对维持景观连接度的作用非常显著;二者叠加后各塌陷斑块的综合适宜度具有明显差异,将其划分为5个生态恢复优先等级,较高优先等级分布于贾汪片区中部、董庄片区北部、庞庄西片区中部,建议将其纳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予以优先恢复并立法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地 绿色基础设施(gi) 生态恢复 生态适宜性 景观连接度 生态规划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校园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7
作者 齐鲁 聂宜民 +2 位作者 姜东涛 王晓芳 李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443-5445,共3页
地理信息技术为校园基础建设设施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阐述校园GIS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山东省电力学校校园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对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作简要说明。
关键词 giS 基础设施管理 网络化 ArcIMS定制
下载PDF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空间形态的GIS生态服务评价模型 被引量:24
8
作者 汪洁琼 郑祺 《风景园林》 2015年第7期109-117,共9页
借助GIS数据分析模型,构建以生态服务为核心价值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客观评价方法。基于Birkeland的"提供生态服务的正开发"理论,提出绿色基础设施是一种能提供生态服务的有效途径。从绿色基础设施所能够提供的两大与植被有... 借助GIS数据分析模型,构建以生态服务为核心价值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客观评价方法。基于Birkeland的"提供生态服务的正开发"理论,提出绿色基础设施是一种能提供生态服务的有效途径。从绿色基础设施所能够提供的两大与植被有关的生态服务——生物多样性的支持与碳调节出发,以上海临港新城为基地展开研究,创立易于操作、直观的生态服务效能评价的计算机方法技术,即GIS生态服务评价模型(GEEM),通过对十二大生态因子的研究,阐述生态服务效能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空间形态的耦合机理,对进一步优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形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 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服务 空间形态 可持续
下载PDF
基于GIS的长春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莹 姜琦刚 《世界地质》 CAS 2017年第4期1315-1320,共6页
选取长春城市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遥感影像图,结合吉林统计年鉴,利用ArcGIS的网络分析模块(Network Analysis),得出长春市公园不同时间成本的可达性范围图。评价了长春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和服务情况,分析了长春及其各行政... 选取长春城市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遥感影像图,结合吉林统计年鉴,利用ArcGIS的网络分析模块(Network Analysis),得出长春市公园不同时间成本的可达性范围图。评价了长春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和服务情况,分析了长春及其各行政区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结果显示,研究区只有10.6%的居民能够在15 min内到达公园,28%的居民能够在30 min内到达公园。长春城市公园数量不足并且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南关区和朝阳区公园的可达性最好,绿园区和宽城区次之,二道区公园可达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网络分析 城市公园绿地 可达性 长春
下载PDF
基于GIS的徐州主城区公共绿地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翌 胡召玲 +1 位作者 王健 李陈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72-75,共4页
基于GIS技术,研究徐州主城区的广场和公园的可达性.首先,利用地图和统计数据创建网络数据集,建立属性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人口密度分布图.然后,对道路进行网络分析,据此制作出徐州主城区绿地可达性的独立值图.以1.2km为服... 基于GIS技术,研究徐州主城区的广场和公园的可达性.首先,利用地图和统计数据创建网络数据集,建立属性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人口密度分布图.然后,对道路进行网络分析,据此制作出徐州主城区绿地可达性的独立值图.以1.2km为服务最大距离生成城市公园服务区,计算其绿地服务水平.最后,给出徐州主城区绿地可达性的结果,为城市广场和公园的布局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可达性 城市绿地 徐州主城区 网络分析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正纲 李玲 《测绘工程》 CSCD 2018年第9期69-74,80,共7页
公园绿地可达性是指人们从不同方向到达公园的难易程度,可以从一定程度反映一个城市道路和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文中主要采用2006、2011和2016年3期的QuickBird影像,通过实地公园调查,利用RS和GIS技术,采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对沈阳三... 公园绿地可达性是指人们从不同方向到达公园的难易程度,可以从一定程度反映一个城市道路和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文中主要采用2006、2011和2016年3期的QuickBird影像,通过实地公园调查,利用RS和GIS技术,采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对沈阳三环以内的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尤其是2006—2011年间;各时期城市公园自驾车可达性优于步行方式;城市公园步行可达性面积最大的时段集中在15~30min,而自驾车则是0~5min;沈阳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提升,主要得益于10年来沈阳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未来主要的提升空间集中在二环与三环路之间,特别是东北部地区。文中成果将为沈阳未来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公园绿地 可达性分析 网络分析 时空变化
下载PDF
以GIS探讨都市绿地环境资源之发展变迁——以台湾桃园县桃园、八德、龟山三乡镇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效通 林向斌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7-212,共6页
土地使用变迁直接冲击生态系统、当地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生产环境,也对于都市发展型态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解都市发展过程中绿地变迁之空间分布情形,此分析都市绿地空间结构变迁;本研究依循都市发展之脉络,以GIS方法建立不同时期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变迁直接冲击生态系统、当地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生产环境,也对于都市发展型态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解都市发展过程中绿地变迁之空间分布情形,此分析都市绿地空间结构变迁;本研究依循都市发展之脉络,以GIS方法建立不同时期土地使用数据库,针对土地利用情况产生绿地空间变迁的结构、型态的改变.以台湾桃园县桃园、八德、龟山等3乡镇为范围,以台湾堡图、航照图、经建图、都市计划图作分析,而空间变迁层面,解释各时期都市绿地空间变迁过程.研究成果显示,于1900年~1995年间,土地使用面积改变顺序是:林地转成农业用地、茶田用地转成农业用地,而农业用地转成建筑用地或其它使用地.就3个乡镇市各不同的土地使用类型之特性,龟山乡是以林业用地为主变迁过程以转变成农业用地最多,而桃园市和八德市主要是农业用地变迁为建筑用地.了解土地使用演变过程对于都市绿地网络之影响,期能促使都市绿地空间更趋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变迁 景观生态学 都市生态绿网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GIS与BIM技术在绿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志辉 《城市勘测》 2021年第5期47-50,共4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随着GIS与BIM技术的融合发展,基于大场景的三维可视化及BIM参数化技术在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本文提出GIS与BIM技术在绿色设计中的应用方法,GIS技术不但提供了大范围场景的三维可视化功能,还提供...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随着GIS与BIM技术的融合发展,基于大场景的三维可视化及BIM参数化技术在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本文提出GIS与BIM技术在绿色设计中的应用方法,GIS技术不但提供了大范围场景的三维可视化功能,还提供了大范围路网和场地不同设计曲面分析,并通过三维数字地形平台,集成BIM技术数据文件,动态优化迭代,实现环境友好的绿色设计成果。以重庆市惠民新城的路网优化为例,运用GIS与BIM技术对路网进行优化,达到优化后路网与生态环境的完美融合,实现绿色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与BIM技术 山地城市 路网优化 绿色设计
下载PDF
成都市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遥感解译及其生态服务现状研究
14
作者 茉洁 钱丽源 +1 位作者 朱庆涛 周斯翔 《园林》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UGI)的广泛应用,正在持续重塑全球城市景观,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产生重要影响。成都作为紧邻川西高原的内陆盆地城市,其城市景观在UGI构成的多样性等方面与中国其他城市具有显著差异。以成...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UGI)的广泛应用,正在持续重塑全球城市景观,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产生重要影响。成都作为紧邻川西高原的内陆盆地城市,其城市景观在UGI构成的多样性等方面与中国其他城市具有显著差异。以成都城市景观为中心展开综合调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生态服务建模和空间分析来量化UGI对生态服务的影响,并采用系统化方法将UGI整合到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规划建议中,为快速城市化中的成都主城区UGI空间布局优化,特别是空间聚集程度冷点区域改善,提供具体的解决策略。总结出三个关键趋势:(1)成都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城市区域绿色空间的显著缩小和建设用地的显著扩大为特征,主要归因于人口增长和土地利用模式的变化;(2)空间聚集程度热点和冷点的调查分析显示,主城区大多数温度冷点位于成都的东部,而基于其价值的热点最高集中度位于南部地区;(3)对UGI内碳密度的分析显示,生态系统服务集中度的峰值出现在城市中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系统服务 成都主城区 遥感解译 碳效应 生态网络 生物多样性 城市规划 环境可持续性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小尺度绿色基础设施识别与优化——以安徽宣城南溪湿地生态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文俊 李峻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28-134,共7页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人文服务功能,但实践应用中存在着对特定绿色基础设施的级别、特征、结构和空间范围认识不清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识别。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绿色...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人文服务功能,但实践应用中存在着对特定绿色基础设施的级别、特征、结构和空间范围认识不清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识别。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绿色基础设施内部生态与游憩活动之间的矛盾,而结合两大服务功能对其进行优化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文章结合安徽宣城南溪湿地生态旅游区实例,运用GIS分析法,提出了中小尺度绿色基础设施识别与优化方法,旨在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实践应用提供可操作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旅游 giS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基于GIS的武汉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雨薇 赵明伟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6-102,共7页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居民游憩、休闲的首要选择,其可达性的状况反映了公园绿地提供的服务质量及其对居民服务的有效性。基于武汉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运用GIS网络分析法,结合路网、人口等数据,采用到达不同类型公园绿地适宜的交通方式,...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居民游憩、休闲的首要选择,其可达性的状况反映了公园绿地提供的服务质量及其对居民服务的有效性。基于武汉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运用GIS网络分析法,结合路网、人口等数据,采用到达不同类型公园绿地适宜的交通方式,对公园绿地可达性及服务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武汉市主城区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可达性 网络分析 giS
下载PDF
基于GIS的珠海市西区绿地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15
17
作者 韩婧 李冲 李颖怡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3-251,共9页
基于AHP法和GIS软件,定量分析了珠海西区现状资源和绿地空间结构,采用最小费用路径法对西区潜在生态廊道进行模拟和评价,通过重要性综合指数确定西区核心生态斑块和生态廊道,进而构建了珠海西区绿地生态网络,并结合珠海城市生态发展诉求... 基于AHP法和GIS软件,定量分析了珠海西区现状资源和绿地空间结构,采用最小费用路径法对西区潜在生态廊道进行模拟和评价,通过重要性综合指数确定西区核心生态斑块和生态廊道,进而构建了珠海西区绿地生态网络,并结合珠海城市生态发展诉求,提出了优化珠海西区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方案。结果表明,利用AHP法能够更加全面、合理地反映各生态斑块和廊道的重要性,并以重要性综合指数排序法确定了14个生态斑块和21条生态廊道作为区域核心生态斑块和核心生态廊道;通过最小费用路径法模拟的潜在生态廊道,符合西区生境分布特征并能够较好地连通各个核心生态斑块;结合城市生态格局和发展诉求,整合区域生态、经济和人文等资源,形成了"内链"绕城-服务中心城区、"外链"串区-连接组团的绿地空间布局。研究结果可为珠海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网络 最小费用路径法 giS 珠海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与服务水平研究——以长沙市岳麓区为例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蒙 《地理信息世界》 2020年第3期100-106,113,共8页
可达性作为城市绿地评价的重要指标愈加受到重视。在计算方法上,GIS网络分析法以实际交通网络为基础,相比于其他直线距离测算方法,从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以长沙市岳麓区为例,运用GIS软件的... 可达性作为城市绿地评价的重要指标愈加受到重视。在计算方法上,GIS网络分析法以实际交通网络为基础,相比于其他直线距离测算方法,从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以长沙市岳麓区为例,运用GIS软件的网络分析法,基于步行、非机动车和机动车3种交通出行方式,定量分析了不同等级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岳麓区公园绿地整体步行可达性较差,15 min有效服务范围仅覆盖了研究区域的22.4%;社区级公园的步行可达性较差,仅有14.5%研究区域内的居民可以在15 min内到达最近的社区级公园,而基于非机动车的可达性较好,大部分居住区域的居民(占比76.2%)可以在15 min内到达最近的社区级公园;风景名胜级公园的非机动车的可达性较差,15 min可达的有效服务面积占比为30%,而机动车的可达性较好,20 min可达的服务面积覆盖了大部分研究区域(占比8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绿地 可达性 giS网络分析 长沙市岳麓区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云 刘邃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年第12期176-179,共4页
公园和绿地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和居住环境的重要标准。城市居民能否方便快捷地到达自己想去的公园绿地,公园绿地的空间位置和数量、质量能否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都成为研究和讨论的重点。本文以某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 公园和绿地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和居住环境的重要标准。城市居民能否方便快捷地到达自己想去的公园绿地,公园绿地的空间位置和数量、质量能否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都成为研究和讨论的重点。本文以某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分析法研究讨论了研究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大小。以某市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查,采集研究区道路、人口和公园绿地数据,导入GIS中,绘制成图,编辑属性数据。利用网络分析法计算研究区的可达性大小,分析居民到达公园绿地的时间和数量。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某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较好,能服务于绝大部分居民,公园位置分布也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公园 绿地 可达性 网络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GIS网络分析的池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雪 束子荷 +2 位作者 沈丽 纪凯婷 鲍香玉 《池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87-91,共5页
基于池州市城市道路、公园绿地、河流湖泊等矢量地图现状数据库及《池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2014-2030)》,运用ArcGIS网络分析工具对现状和规划的公园绿地进行空间可达性评价分析,得出池州市主城区现状和规划中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 基于池州市城市道路、公园绿地、河流湖泊等矢量地图现状数据库及《池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2014-2030)》,运用ArcGIS网络分析工具对现状和规划的公园绿地进行空间可达性评价分析,得出池州市主城区现状和规划中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在各个时间段(5、15、30、60min)内的可达性服务范围图,绿地分布及服务水平较为合理,且大多数公园绿地与周边居民点分布紧凑并可达性较好,现状公园步行30-60min的可达范围占比最大,步行60min内不可抵达的区域较小,从空间分布来看,清溪街道现状公园绿地可达性较差,规划的绿地公园主要分布于清溪街道,弥补了公园空缺问题。同时针对可达性欠佳的部分绿地建设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如增加绿地入口、开发小型绿地、合理规划路网、完善绿地系统等,为进一步提升池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的价值服务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城市公园绿地 空间可达性 网络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