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治理现代化的公共服务理论思考:内涵、要求与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佃利 王文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0-31,共12页
公共服务作为保障国家和社会良好运行的物质载体,逐渐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基础。面对人民群众需求层次提升的现实要求和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时代使命,公共服务被赋予新的内涵和要求。而这种变化的具体要求和表现以及由此对公共服务供... 公共服务作为保障国家和社会良好运行的物质载体,逐渐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基础。面对人民群众需求层次提升的现实要求和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时代使命,公共服务被赋予新的内涵和要求。而这种变化的具体要求和表现以及由此对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带来的挑战,并没有在当前的研究中得到充分讨论。新时期公共服务现代化的要求在于实现服务配置的公平正义、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和服务供需的有效匹配。因此,有必要基于公共服务在内容体系、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变化,结合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过程,构建理解治理现代化下公共服务发展要求的分析框架,重新思考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提出公共服务的空间路径、财政路径和技术路径。一是科学配置有限的资源,优化空间功能与设施布局,重构公共服务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秩序,以空间资源配置回应空间正义。二是明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责权关系和角色,完善层级政府间的财政制度设计,以财政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打造数字化的公共服务场景,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公共服务需求识别和反馈机制,以技术赋能实现供需有效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人民性 空间正义 可持续性 供需匹配
下载PDF
三水河流域农业生产空间水资源时空匹配性分析与调控研究
2
作者 李兰 朱苗 +1 位作者 牛少林 殷宝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水资源短缺是长期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以雨养农业为主的三水河流域农业用水需求大、水资源短缺以及用水效率低的突出问题,该研究采用水平衡理论和Penman-Monteith法,在年度、月度与作物层面上分别得到2020年三水河各子... 水资源短缺是长期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以雨养农业为主的三水河流域农业用水需求大、水资源短缺以及用水效率低的突出问题,该研究采用水平衡理论和Penman-Monteith法,在年度、月度与作物层面上分别得到2020年三水河各子流域单元农业生产空间的供、需水量,分析供需匹配的时空特征,并判断供需矛盾的等级与类型.结果表明,三水河流域农业生产空间水资源供需匹配存在空间和时间错位性,水资源匹配性北高南低;年度农业用水整体处于“水平衡-临界匮缺”的匹配性等级,农业主产小流域水匮缺程度相对严重;月度农业生产空间水资源匹配性时空差异显著,盈余型、匮缺型和盈匮相持型小流域并存;作物用水匹配性整体表现为苹果>玉米>小麦,苹果用水的匹配关系接近于平衡,为流域用水方面的优势作物.据此,研究提出农业生产空间调控建议,为提高三水河流域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农业生产空间 供水量 需水量 供需匹配
下载PDF
水生态系统韧性视角下热带雨林地区的蓝绿空间评价——以五指山市南圣河为例
3
作者 车乐 李媛钰 +1 位作者 赵渺希 叶鸿任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9-723,共15页
热带雨林地区因特殊的气候特点及空间特征,河流蓝绿空间面临的雨洪压力与人类社会活动压力较大,其韧性建设对于整个生境具有关键性影响。国内外研究聚焦于韧性承洪实践与韧性评估量化,鲜有基于不同生态压力冲击对河流蓝绿空间开展多维... 热带雨林地区因特殊的气候特点及空间特征,河流蓝绿空间面临的雨洪压力与人类社会活动压力较大,其韧性建设对于整个生境具有关键性影响。国内外研究聚焦于韧性承洪实践与韧性评估量化,鲜有基于不同生态压力冲击对河流蓝绿空间开展多维韧性评价。文章以南圣河为对象,基于雨洪等自然灾害的脉冲式压力与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施加的慢性压力两类情境,构建水生态系统的“压力-脉冲-韧性”模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叠合双维承压评价―解析吻合/冲突点―探析韧性策略”的逻辑方法实现特定地域蓝绿空间的评价与优化。研究发现: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越高,调节功能越高,蓝绿空间韧性越强。2)突发性脉冲方面,在极端日降雨量增加情景下,河流水系的缓冲半径与水源类型密切相关,水库受到水安全威胁的风险大于河流,地表的径流曲线数值(简称CN)一般与历史经验相关。3)慢发性压力方面,韧性压力与城市人口密切相关,人口越密集,韧性压力越大;且不同季候的游憩密度与丰枯期存在分异,丰水期雨洪威胁大,游憩密度低,枯水期雨洪威胁小,游憩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 压力-脉冲-韧性 热带雨林地区 蓝绿空间评价 供需平衡 五指山市
下载PDF
北京市滨水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潜力分析探索
4
作者 杨舒媛 张晓昕 +2 位作者 魏保义 赵捷 韩闪闪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1-941,954,共12页
城市滨水空间的综合治理工作越来越表现出持续性、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行业对滨水空间治理提升的重点以及建设时序的把握仍存在偏差。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重要河道为例,首先甄别滨水空间环境品质核心评价指标,运用时空大数据并结合GIS... 城市滨水空间的综合治理工作越来越表现出持续性、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行业对滨水空间治理提升的重点以及建设时序的把握仍存在偏差。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重要河道为例,首先甄别滨水空间环境品质核心评价指标,运用时空大数据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滨水空间现状情况进行定量化的全要素评价。短板指标统计发现,新时期河道及滨水空间品质提升的主要关注焦点为交通可达性的提升、人文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绿地开放空间的营造等。其次调研剖析滨水空间环境品质优劣的内驱动力,提出了多维度、多层次、全要素的城市滨水空间潜力分析指标体系,构建了“供给-需求”耦合互动模型,建立了城市滨水空间潜力分析研究方法。通过供需匹配分析发现并非高需求河道都得到了相应的治理,另外也存在治理超前或者过度治理的情况。最后,基于滨水空间潜力分析评价结果和两岸土地资源,制定了“三级-两类”治理行动方案,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注重滨水空间提升改造与城市片区整体的发展建设和需求的匹配,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供给-需求”耦合互动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环境品质提升 规划引领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重庆中心城区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关系研究
5
作者 孙秀锋 李旭 +1 位作者 杨德伟 贺禹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8,共7页
快速城市化及城市扩张过程中,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供给与公众需求空间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有效识别城市绿地文化服务供需空间匹配特征是优化绿地空间布局、提升绿地服务效率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 快速城市化及城市扩张过程中,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供给与公众需求空间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有效识别城市绿地文化服务供需空间匹配特征是优化绿地空间布局、提升绿地服务效率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等多源数据,运用GIS分析技术、空间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城市绿地文化服务供需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框架,识别了山地城市绿地文化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的空间匹配类型。研究发现CES供给具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全局莫兰指数为0.720,呈现为“大核—次核—小核”的分布形态,CES需求全局莫兰指数为0.834,呈现中心高外围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显示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空间结构相似性,CES供需关系整体上较好,但一些关键区域匹配失衡压力较大。根据供需平衡关系特征,将研究区识别为六类空间类型,并对每种类型提出了CES优化提升路径。研究结果可为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优化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城市绿地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供需关系 重庆
下载PDF
绿色基础设施供需适配关系演进特征及其规律--以南京市为例
6
作者 赵海霞 顾斌杰 +2 位作者 王俊淇 范金鼎 李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3-475,共13页
绿色基础设施(GI)供需均衡对维护城市或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绿色基础设施供需适配关系的视角出发,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对GI服务供给进行测度,从社会、经... 绿色基础设施(GI)供需均衡对维护城市或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绿色基础设施供需适配关系的视角出发,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对GI服务供给进行测度,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四方面综合评价GI需求,研究南京市GI供需适配关系的演进情势,揭示其时空配置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南京市GI供给呈主城低、郊区高的分布格局,总供给、人均供给和单项供给均先减后增。(2)GI总需求逐年减少,形成从中心城区向郊区递减的三个圈层。(3)南京市共划出9个供需适配类型,对应11个辖区划出99个供需适配类型组合区,供需适配较好区与较差区分别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6%和44%,呈不均衡分布。(4)主城区较适应的匹配类型是低供给-中需求,郊区维持低供给-低需求较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并针对不同类型区优化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供需测度 适配关系 空间分异 南京市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广州城市公共绿地休闲需求特征研究
7
作者 徐秀玉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5期62-66,共5页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通过休闲者、休闲地点、休闲时间、休闲功能、休闲项目、休闲环境、休闲服务等分析城市居民公共绿地休闲行为特征,通过休闲感知及休闲情绪分析城市居民公共绿地休闲感知特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公共绿地的休闲群体、休...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通过休闲者、休闲地点、休闲时间、休闲功能、休闲项目、休闲环境、休闲服务等分析城市居民公共绿地休闲行为特征,通过休闲感知及休闲情绪分析城市居民公共绿地休闲感知特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公共绿地的休闲群体、休闲地点、休闲功能、休闲时间、休闲项目差异较为明显,但休闲使用均受公共交通及内部管理制约。体育公园及综合公园休闲评价满意度较高,自然公园、社区公园休闲评价满意度较低。加强公共绿地交通建设、提升公共绿地管理水平及加大评价满意度较低的公共绿地开发是提升绿地公共休闲服务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绿地 休闲需求 网络文本 广州
下载PDF
基于空间供需的工业小城镇绿色空间体系建构——以重庆市万古镇为例
8
作者 刘骏 袁帆 《中国名城》 2024年第6期75-82,共8页
工业小城镇的特色发展与品质提升,需要供需匹配的绿色空间体系作为支撑。通过分析典型工业小城镇的空间结构、规模、布局特征,以及小城镇发展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人群游憩等方面的空间需求,总结工业小城镇的空间供需特征,并结合规划... 工业小城镇的特色发展与品质提升,需要供需匹配的绿色空间体系作为支撑。通过分析典型工业小城镇的空间结构、规模、布局特征,以及小城镇发展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人群游憩等方面的空间需求,总结工业小城镇的空间供需特征,并结合规划现状明确当前问题。提出绿色空间在保护生态环境、协同产业发展和服务游憩需求3个维度的价值,并构建包含生态、防护、游憩、风貌四大体系的绿色空间响应框架。最后,以万古镇为例,初步探讨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体系、多层级防护体系、多样化游憩体系、地域特色风貌体系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工业小城镇 绿色空间 空间供需 策略研究 万古镇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的深圳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评价及优化建议
9
作者 汪越 岳隽 +1 位作者 杜雁 任颋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1,共10页
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能否适配创新主体多元的空间需求、形成空间有效供给,已成为城市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议题。以较早开展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实践的深圳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供给与需求两大视角的分析框架,通过政策梳理、定性分析和定量... 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能否适配创新主体多元的空间需求、形成空间有效供给,已成为城市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议题。以较早开展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实践的深圳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供给与需求两大视角的分析框架,通过政策梳理、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等方法,对深圳近10年的政策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发现,政策演进经历了先放后收、及时转向的阶段,由此形成供给侧的规模波动显著、区位供给适配和功能结构失衡3大特征,而在需求侧则借助“房地并举”的差异化政策,较好地匹配了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空间需求,有效支撑起深圳特色的“雨林式”创新生态,同时兼顾了不同类型创新型人群的职住均衡需求,进一步识别和总结部分典型项目区域的供需匹配特征,并基于供需视角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以期为各地不断优化和调整创新型产业空间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产业空间 空间供给 空间需求 深圳
下载PDF
供需匹配视角下老工业区绿地游憩服务的分异特征及优化研究--以哈尔滨香坊老工业区为例
10
作者 梁凡 陆明 +1 位作者 王一晴 吴远翔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
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和生态扰动,其根源在于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需求间的不平衡。老工业区由于绿地的建设条件、数量规模及空间布局等限制条件,均无法适应当代城市发展。退休职工的聚居也使居民对休闲游憩的需求... 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和生态扰动,其根源在于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需求间的不平衡。老工业区由于绿地的建设条件、数量规模及空间布局等限制条件,均无法适应当代城市发展。退休职工的聚居也使居民对休闲游憩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游憩服务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因此,以哈尔滨香坊老工业区为例,构建适配于老工业区绿地游憩服务供需量化及二者匹配分析的方法体系,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和老工业区绿地评估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对供需分异极端化地块进行分类解析,明确了绿地优化的重点对象,即Ⅴ类和Ⅰ类供需分异区,为老工业区的绿地建设提供时序依据。其次,基于匹配结果,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强调提升边缘闲置空间的供给能力和内部附属绿地的多功能性,以此满足老工业区集中性和日常性的高游憩活动需求,最终实现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和老工业区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老工业区 游憩服务 供需分析 绿地系统
下载PDF
体育设施多维度时空供需匹配与优化——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
11
作者 崔喆 何莲娜 +2 位作者 吴兰若 夏泽涵 张晓东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7,共10页
体育设施的时间属性较强,时空供需失配较严重,需从时空间行为角度对其时空供需匹配进行分析。构建包含总量、时间、空间、项目“1+3”层面的体育设施时空供需匹配程度分析与优化研究框架,提出基于多源数据的体育设施时空供应量测度方法... 体育设施的时间属性较强,时空供需失配较严重,需从时空间行为角度对其时空供需匹配进行分析。构建包含总量、时间、空间、项目“1+3”层面的体育设施时空供需匹配程度分析与优化研究框架,提出基于多源数据的体育设施时空供应量测度方法、基于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体育运动总量和分项目需求测度与供需匹配分析方法、基于手机信令活动特征的分时段需求测度与供需匹配分析方法、基于循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分空间单元供需匹配分析方法、开放内部体育设施的潜在收益模拟测算方法。使用上述方法对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体育设施供需匹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区的人均公共体育用地指标虽已高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目标,但体育设施时空供需总量,以及分时间段、分空间单元、分项目类型的时空供需间均存在缺口,缺口分别为需求总量的10.3%、16.7%、31.7%、38.3%。在分时间层面,缺口分布在一早一晚,且晨间缺口大于晚间缺口;在分空间层面,新开发区域供给缺口较大;在分项目层面,“三小球”的缺口最大,“三大球”次之。不同程度地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可弥补总量33%~85%的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设施 时空间行为 时空供需 循环两步移动搜索法 手机信令 北京市石景山区
下载PDF
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的福州市公园绿地主客观可达性研究
12
作者 饶钰飞 邹亚锋 +4 位作者 罗锋 易呈锋 杜平平 吴聘奇 吕昌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64-4080,共17页
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对于提升民生福祉、环境公平及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综合考虑公园绿地的主观和客观供给能力,基于公园绿地规模、网络好评度、高德地图API路径规划等数据,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了居民单一出行及多交通出... 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对于提升民生福祉、环境公平及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综合考虑公园绿地的主观和客观供给能力,基于公园绿地规模、网络好评度、高德地图API路径规划等数据,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了居民单一出行及多交通出行模式下福州市公园绿地的客观和主观可达性,得出以下结论:(1)同一出行模式下公园绿地的主客观可达性差异大,客观可达性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非中心城区,而主观可达性的高值区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区;(2)不同交通出行模式下主观和客观可达性也存在差异,步行出行模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低于驾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模式的可达性,综合出行模式的可达性分布与驾车可达性分布相似,尚未形成公共交通主导的公园绿地发展模式;(3)公园绿地主客观供需平衡的县域少,供需不平衡的县域多,高人口密度县域存在公园绿地供给小于需求问题,非中心城区县域公园绿地主客观供需比普遍较低;(4)步行、驾车、公共交通出行模式下的高客观供需比-高主观供需比的公园绿地仅三坊七巷和福州市贵安新天地休闲旅游度假区,超过70%的公园绿地属低客观供需比-低主观供需比类型。本研究不仅关注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也基于人的感受对公园绿地的主观可达性加以测度,为可达性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福州市公园绿地资源配置和存量绿地的质量提升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移动搜索法 可达性 公园绿地 供需匹配 福州市
下载PDF
供需失衡背景下非正式绿地更新潜力及策略研究——以福州市鼓台中心区为例
13
作者 曾燕芳 薛佳慧 +2 位作者 王则琦 林妍 李房英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4,共12页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城市发展开启存量更新模式。居民绿地需求与绿地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已有研究证明,非正式绿地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具有良好适应性,能够有效解决城市面临的一系列社会和生态问题,具备较大发展潜力。聚...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城市发展开启存量更新模式。居民绿地需求与绿地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已有研究证明,非正式绿地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具有良好适应性,能够有效解决城市面临的一系列社会和生态问题,具备较大发展潜力。聚焦于绿地低供高需的城市区域,以福州市鼓台中心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挖掘供需失衡区范围内可利用的非正式绿地资源。从时、空间可用潜力两个维度确定影响非正式绿地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引入帕累托前沿理论,利用Matlab中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得出调研区域内对非正式绿地进行更新改造的多个解集的优先层级。最后基于综合评估结果和三种不同的场地类型提出非正式绿地的更新策略,为高密度老旧城区绿地的存量更新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失衡 非正式绿地 帕累托最优解集 更新策略
下载PDF
国土空间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内涵辨析
14
作者 赵鹏军 刘正莹 陈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协调人地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世界各国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监测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科学问题。本研究解析了开展国土空间人地关系研究的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基于对人地关系和国土空间的概念认知,提出了国... 协调人地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世界各国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监测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科学问题。本研究解析了开展国土空间人地关系研究的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基于对人地关系和国土空间的概念认知,提出了国土空间人地关系的概念。基于对国土空间规划业务的解析,从资源供需关系、资源资产赋权关系、开发保护关系、用途管制关系4个维度探讨了国土空间人地关系的内涵。国土空间人地关系既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空间体现,又是面向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地关系调控的业务场景,国土空间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内涵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人地关系 资源供需关系 资源资产赋权关系 开发保护关系 用途管制关系
下载PDF
我国绿氢供需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王敏 田日磊 +4 位作者 王冠童 李云 杜紫薇 王洪建 吴荣 《中国能源》 2024年第5期66-78,共13页
为研究我国绿氢未来供需态势,本文以总供给成本最小为原则,利用Python构建了绿氢供需平衡模型,进而开展了制氢资源评估和绿氢经济流向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风、光、土地资源充足,依托区域调水系统,绿氢制取潜力大,且对用水紧张地区的工... 为研究我国绿氢未来供需态势,本文以总供给成本最小为原则,利用Python构建了绿氢供需平衡模型,进而开展了制氢资源评估和绿氢经济流向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风、光、土地资源充足,依托区域调水系统,绿氢制取潜力大,且对用水紧张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影响在可控范围内。绿氢主要供给地区包括内蒙古、青海、甘肃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流向从西北、东北地区流向华北、华中、华东、西南地区。建议在绿氢主要供给地区布局光伏、风电和制氢等基础设施,并根据绿氢经济流向,制定纯氢管道发展规划,布局绿氢相关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平衡 资源评估 绿氢经济流向
下载PDF
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中的供需关系转型与广州实践
16
作者 赵康琪 李晋轩 +1 位作者 曾鹏 杜孟鸽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深入探讨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的供需逻辑与实现机制,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实践中的需求方是渴望持续升值的市场资本,而供给方则是同时受到“现状、规划、适用政策”制约的存量地块。在此基础上,以广州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进一... 为深入探讨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的供需逻辑与实现机制,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实践中的需求方是渴望持续升值的市场资本,而供给方则是同时受到“现状、规划、适用政策”制约的存量地块。在此基础上,以广州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进一步剖析受政策制度演进影响的供需关系曲线对存量用地再开发规模解释的内在规律,并基于供需关系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更新问题,针对存量转型的发展前景与空间生产特征提出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存量用地再开发 政策制度 供需关系 空间生产 广州
下载PDF
基于绿色空间供给潜力的城市公园优化研究
17
作者 李荷 陈明坤 毕凌岚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如何将高密度建成环境内具有一定生境特征的绿色空间转化为城市公园,是集约利用城市空间、平衡空间约束和需求增长、提升人居环境的关键。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设定现状公园、修正后公园和优化后公园3种情景,构建基于生态供给和社会支撑... 如何将高密度建成环境内具有一定生境特征的绿色空间转化为城市公园,是集约利用城市空间、平衡空间约束和需求增长、提升人居环境的关键。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设定现状公园、修正后公园和优化后公园3种情景,构建基于生态供给和社会支撑两个维度,数量、质量和可达性3个方面的评估框架,展开对比性评估和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现状公园在生态供给维度上量、质失均,社会支撑维度上均衡性和公平性不足,呈现出失调衰退的协调发展特征;将全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生境特征的绿色空间转化为城市公园,能有效提升城市公园体系的生态供给和社会支撑特征,并显著优化耦合协调特征。因此,为有效优化城市公园及体系,需兼顾绿色空间的供给潜力,在提升现状绿色空间多维供给水平基础上,兼顾生态特征按需配置进行公园建设,并辅以精细管养耦合公园参与的治理管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空间 供给潜力 生态供给 社会支撑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供需平衡视角下近十年城市绿地研究现状、热点主题与演进趋势
18
作者 杨思艺 孙新旺 《园林》 2024年第3期78-87,共10页
存量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交织背景下,城市用地趋于集约高效建设。作为可以反映人地关系的量化研究,城市绿地供需平衡是城市空间公平正义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有助于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优化和品质提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借助Cite Space软件... 存量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交织背景下,城市用地趋于集约高效建设。作为可以反映人地关系的量化研究,城市绿地供需平衡是城市空间公平正义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有助于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优化和品质提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借助Cite Space软件,对国内外近十年城市绿地供需平衡相关研究从起源、现状热点及未来趋势等角度进行分析,厘清发展脉络。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成果呈现三个阶段,2017年起稳定上升;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绿地可达性、尺度效益与空间分异、多元与异质群体需求、公平正义等方面;未来可以从供给侧规划转向需求侧优化、绿地单元从城市到社区延伸、互通多元化与绿色场景化呈现、供需平衡向匹配转换等方面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供需平衡 供需匹配 进展
下载PDF
考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流域城市生态空间优化研究——以青弋江流域泾县段为例
19
作者 马淇蔚 夏兆煊 +1 位作者 徐丽华 程明骏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10,共7页
快速城市化阶段,流域城市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加剧,厘清及优化流域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对于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下游最大支流——青弋江所贯穿的安徽省泾县为例,运... 快速城市化阶段,流域城市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加剧,厘清及优化流域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对于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下游最大支流——青弋江所贯穿的安徽省泾县为例,运用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定量评估方法,测算固碳释氧、水文调蓄、土壤保持、生境支持、粮食生产、休闲游憩6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水平;通过四象限法,判定供需关系并辨明平衡、赤字、盈余3类区域;以供需平衡为目标,基于“保护平衡区与赤字区,开发盈余区”的策略设定用地情景,利用CA-Markov模型获取供需约束的生态空间布局。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分布以高质量生态要素为基底,呈南高北低态势,需求分布与人类活动集中区较吻合,在县域中部和南部突出;2)研究区供需关系整体匹配,平衡区占比最大,盈余区其次,赤字区最小;3)供需约束情景在非生态空间向生态空间转入上表现较好,能增加林地、水域、草地3类重要生态资源的存量,且在形态上可维护大型生态斑块的完整性并引导城镇空间走向紧凑;4)依据供需关系设定的生态保护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在平衡区较一致,但在盈余区与赤字区,后者出现“开天窗”式的管控缺口,使青弋江破碎,而前者未有该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流域城市 生态空间 情景模拟 青弋江
下载PDF
长春市公园绿地供需服务水平与可达性分析
20
作者 赵莹 关可汗 宋兆伟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7期18-21,58,共5页
为保证居民平等、均衡地共享公园绿地资源,推动长春市科学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基于手机信令、POI等大数据,根据不同等级公园的服务半径,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K-means聚类方法计算公园绿地的供需服务指标与可达性,并对研究单元进行... 为保证居民平等、均衡地共享公园绿地资源,推动长春市科学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基于手机信令、POI等大数据,根据不同等级公园的服务半径,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K-means聚类方法计算公园绿地的供需服务指标与可达性,并对研究单元进行划分。结果表明,长春市以三环为界,其内部公园绿地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各类公园绿地可达性均呈现一定的圈层结构,核心老城区在社区级和区级公园层面可达性较弱;综合可达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北部;高需求低供给人均未达标的区域以建成区东西两侧为主,可优先考虑公园绿地的补充。研究结果可为长春市公园绿地规划布局调整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供需匹配 可达性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K-MEANS聚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