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ole of Stratigraphy in Growth Strata Studies: A Case Study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Deposits in the Persian Gulf, SW Iran 被引量:1
1
作者 Fereshth Ghaseminia Jahanbakhsh Daneshian +1 位作者 Bahman Soleimany Massih Afghah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6年第12期1513-1524,共12页
The growth strata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deposits including Fahliyan, Gadvan and Dariyan formations in the Well 3 that is located between Qatar-Fars height and Hormuz Strait in Persian Gulf. This stu... The growth strata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deposits including Fahliyan, Gadvan and Dariyan formations in the Well 3 that is located between Qatar-Fars height and Hormuz Strait in Persian Gulf.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lithostratigraphic analysis and microfossils distribution. Lithostratigraphically, the Well 3 is divided into three rock units including Fahliyan, Gadvan and Dariyan. Based on the microfossils content, the age of studied successions is Berriasian to Aptian. The comparison of seismic studies, lithostratigraphic analysis and microfossils distribution show that growth and generation of anticlines construct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As a result, the Fahliyan, Gadvan and Dariyan rock units have potential reservoir and oil tr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wth strata LITHOSTRATIGRAPHY BIOSTRATIGRAPHY SEISMIC Early Cretaceous Persian Gulf
下载PDF
Growth structures and growth strata of the Qianjiadian Basin in the western Yanshan fold and thrust belt, North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Xiaofei SHI Shaofeng LIU Chengfa L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092-1109,共18页
The north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Izanagi Plate beneath the eastern Eurasian Plate during the Late Mesozoic caused a series of compressional deformation events in the Yanshan fold and thrust belt(YFTB), but the tect... The north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Izanagi Plate beneath the eastern Eurasian Plate during the Late Mesozoic caused a series of compressional deformation events in the Yanshan fold and thrust belt(YFTB), but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timing, tectonic propertie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tonic uplift and sediment accumulation in the intermontane basins continue to be debated. For this reason, the sedimentology, sediment provenance, and basin structure of the Qianjiadian Basin(QJB) in the northern Beijing region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fault-propagation fold-type(FPFT) growth structure and growth strata developed on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QJB and that the top part of Member 2 and Member 3 of the Tuchengzi Formation are growth strata controlled by the limb rotation mechanism. In two small thrust faults in the QJB, the Mesoproterozoic Xiamaling Formation is thrust over the Tuchengzi Formation, and these faults may have controll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ult-bend fold-type growth strata. 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to-sink" process suggests that the hanging wall succession of the Shangyi-Pingquan fault(SPF) was the main source area of the Late Jurassic to early Early Cretaceous strata in the QJB. A zircon206 Pb/238 U age of 140.8±2.4 Ma for the volcanic rocks at the bottom of the FPFT growth strata represents the timing of the initiation of FPFT growth structure development. The discovery of the FPFT growth structure and growth strata in the QJB indicate that the QJB was an intermontane flexural basin controlled by fold and thrust structures during the early Early Cretaceous. Near the E-W-trending SPF, the NE-SW-trending Qianjiadian thrust fault(QJTF) and two small intrabasinal thrust faults may constitute a unified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system that formed in response to the northwestward flat subduction of the Izanagi Plate beneath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 during th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shan FOLD and THRUST belt Qianjiadian BASIN Tuchengzi Formation growth structure growth strata Izanagi Plate
原文传递
QUATERNARY GROWTH FOLDS IN THE JIUXI BASIN AT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3
作者 Chen Jie 1, Karl\|Heinz Wyrwoll 2, Annette George 3,Lu Yanchou 1 (1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P.O.Box 9803,Beijing 100029,China, E\|mail:chenjie@mail.263.net.cn 2.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N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333-334,共2页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collision of India with Asia, the Qilian Shan, rising 4000~5000m above the Gobi, marks the northeastern boundary of the Tibet—Qinghai Plateau. The Qilian Shan developed as a WNW—ESE fold\|an...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collision of India with Asia, the Qilian Shan, rising 4000~5000m above the Gobi, marks the northeastern boundary of the Tibet—Qinghai Plateau. The Qilian Shan developed as a WNW—ESE fold\|and\|thrust belt with most of the movement directed towards the NEN—NE. Its foreland margin, the Jiuxi Basin, accommodates thick sequences of Late Cenozoic alluvial sediments derived from the Qilian Shan. Thin\|skinned fold\|and\|thrust deformation in the Jiuxi basin flanking the Qilian Shan, feature Mesozoic and Cenozoic sedimentary rocks that have been detached from the underlying basal decollement and folded into a series of NW—WNW trending anticlines and synclines. Towards the south deformation in the Jiuxi basin is accommodated by a west\|north\|west fold train (Qingcaowan, Laojunmiao, and Shiyougou folds) developed during the Quaternary. These form a distinct topographic feature separating the Qilian Shan from the central Jiuxi Basin. The doubly plunging Laojunmiao anticline is 10km long and 5km wide. It is asymmetric in shape, having a steep to overturned northern limb, and a backlimb dips to the south at 20~30°. The Laojunmiao anticline is composed of two distinct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which are defined by a syntectonic unconform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LIAN Shan QUATERNARY growth fold growth strata erosion RATE UPLIFT RATE
下载PDF
孙吴—嘉荫盆地沾河断陷构造变形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制约
4
作者 刘希雯 刘志宏 高翔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3-402,共10页
为了揭示孙吴—嘉荫盆地的构造特征、构造变形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制约,本文对沾河断陷的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地质解释和相应的研究工作。沾河断陷为孙吴—嘉荫盆地的一个一级构造单元,自白垩纪开始主要经历了2个构造变形阶段:下白垩统宁远... 为了揭示孙吴—嘉荫盆地的构造特征、构造变形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制约,本文对沾河断陷的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地质解释和相应的研究工作。沾河断陷为孙吴—嘉荫盆地的一个一级构造单元,自白垩纪开始主要经历了2个构造变形阶段:下白垩统宁远村组—淘淇河组上段下部沉积时期为NW—SE向伸展作用阶段,形成NE向大型犁式正断层及由其控制的箕状断陷,盆地连续接受沉积,断陷的沉降中心始终位于控陷正断层上盘靠近断层的部位,断陷盆地的规模与沉积范围随着控陷断层规模和断距的增大逐渐扩展,盆地具有裂谷盆地的性质;下白垩统淘淇河组上段上部—新近系孙吴组沉积时期为NW—SE向挤压作用阶段,形成反转构造、断层传播褶皱和走滑构造。在反转作用过程中,早期伸展断陷受到强烈改造,不仅在断层上盘靠近断层的部位形成大型反转背斜,而且使远离控陷断层的断陷缓坡带发生旋转式隆升,盆地的沉降中心迁移到盆地中间部位;随着反转背斜的隆升速率逐渐大于断陷缓坡带的隆升速率,盆地的沉降中心也逐渐向盆地的NW侧迁移,盆地绝大部分区域的沉降速率、沉积速率始终大于隆升速率,地层是连续沉积的,不存在沉积间断。仅在永安村组—鱼亮子组沉积时期,反转背斜带较高部位的隆升速率大于沉积速率,形成一系列超覆不整合,使永安村组、太平林场组和鱼亮子组的部分地层在构造高部位缺失。孙吴—嘉荫盆地在NW—SE向挤压作用阶段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的陆内区域,盆地性质应属于陆内挤压坳陷盆地。孙吴—嘉荫盆地与松辽盆地在构造演化方面存在差异,晚期NW—SE向挤压作用的强度较弱,与挤压作用相伴沉积的生长地层的厚度远小于松辽盆地的坳陷层。与松辽盆地相似,孙吴—嘉荫盆地规模较大的断陷中白垩系—新近系为一套连续沉积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生长地层 变形期次 沉降中心 沾河断陷 孙吴—嘉荫盆地
下载PDF
不同pH值生物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中巴氏芽孢杆菌的生长预测模型
5
作者 李之军 杜泽华 +1 位作者 霍力煊 武新凯 《钻探工程》 2023年第S01期106-112,共7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为地质钻探行业解决破碎地层孔壁失稳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探究微生物在钻井液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规律是成功应用MICP技术解决破碎地层孔壁失稳的首要前提。因此,本研究检测了pH值为7.0、7.4、7.8、8.2、8.6...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为地质钻探行业解决破碎地层孔壁失稳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探究微生物在钻井液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规律是成功应用MICP技术解决破碎地层孔壁失稳的首要前提。因此,本研究检测了pH值为7.0、7.4、7.8、8.2、8.6、9.0、9.4、9.8、10.0条件下巴氏芽孢杆菌在生物聚合物(XC)钻井液中的生长情况,对其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和拟合,并构建了其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实验设定的pH值条件下,巴氏芽孢杆菌均能正常生长。综合比较各模型的回归系数、均方误差、赤池信息量准则、准确因子和偏差因子可知,修正Gompertz模型更适合描述巴氏芽孢杆菌在XC钻井液中的生长情况,Arrhenius模型更适合描述pH值对XC钻井液中巴氏芽孢杆菌的最大比生长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利用MICP技术稳定破碎地层孔壁的成功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地层 孔壁失稳 巴氏芽孢杆菌 MICP技术 生长预测模型 生物聚合物钻井液
下载PDF
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的构造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75
6
作者 卢华复 陈楚铭 +3 位作者 刘志宏 贾东 王国强 贾承造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24,共7页
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自北而南分为以下5个构造带:①北部边缘冲断──隐伏构造楔;②斯的克背斜带;③北部线 性背斜带;④拜城背驮凹陷;⑤丘里塔格前缘带。全体形成前锋向南的冲断变形楔。各构造带中发耷多种型式的断坪/断坡 台阶状... 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自北而南分为以下5个构造带:①北部边缘冲断──隐伏构造楔;②斯的克背斜带;③北部线 性背斜带;④拜城背驮凹陷;⑤丘里塔格前缘带。全体形成前锋向南的冲断变形楔。各构造带中发耷多种型式的断坪/断坡 台阶状逆断层相关褶皱:断层转折褶皱、断层传播褶皱、滑脱褶皱、断层传播──滑脱混生褶皱、双重逆冲构造。在不同构 造带发育不同时代的生长地层,指示了各构造带不同的构造变形年代。斯的克背斜带变形时期最早,始于中新世 (24.5Ma),北部线性为形始于中新世中期(16.9Ma),拜城凹陷的大宛其背变形始于上新世中期(3.9Ma),丘里塔格前锋 带的亚肯背斜变形始于更新世早期(1.8Ma).可见构造变形自北向南自中新世至第四纪逐渐变新。这一道冲带是印-藏板 块陆-陆碰撞远距离构造效应的内陆变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逆冲带 再生前陆盆地 构造特征 成因
下载PDF
生长地层及其在判断天山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形成时间上的应用 被引量:41
7
作者 郭召杰 方世虎 +3 位作者 张锐 张志诚 吴朝东 邵奎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481,共7页
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自南向北可分为山麓冲断褶皱带、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冲断褶皱带、独山子-安集海冲断褶皱带3排构造带。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分析,确定了各排构造带生长地层发育层序;结合裂变径迹年... 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自南向北可分为山麓冲断褶皱带、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冲断褶皱带、独山子-安集海冲断褶皱带3排构造带。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分析,确定了各排构造带生长地层发育层序;结合裂变径迹年龄证据,并根据现有磁性地层等年代学资料,确定了天山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序列:第一排构造带形成于距今10Ma以来;第二排构造带形成于距今7~2.58Ma以来;第三排构造带形成于距今大约0.73Ma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地层 冲断褶皱带 形成时间 天山北缘 晚新生代
下载PDF
塔里木西缘晚新生代造山过程的记录——磨拉石建造及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 被引量:88
8
作者 陈杰 卢演俦 丁国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8-539,共12页
塔里木西缘帕米尔 -西昆仑山北麓和西南天山南麓前陆盆地中巨厚的晚新生代磨拉石建造在岩石地层上包括阿图什组、西域组、乌苏组和戈壁组。通过对这套磨拉石建造及其中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的野外观测 ,结合磁性地层年代学 ,初步研究了... 塔里木西缘帕米尔 -西昆仑山北麓和西南天山南麓前陆盆地中巨厚的晚新生代磨拉石建造在岩石地层上包括阿图什组、西域组、乌苏组和戈壁组。通过对这套磨拉石建造及其中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的野外观测 ,结合磁性地层年代学 ,初步研究了西域砾岩 (即西域组 )和西域运动的起始年代以及西域运动可能的演化阶段 ,得到如下初步认识 :1 )研究区西域砾岩开始沉积于 3 .5~ 4.6MaB .P .之前 ,其底界具有穿时性 ,其年代从山体向前陆盆地一般逐渐变新 ;2 )在上述前陆盆地分布着 4~ 6排由晚新生代磨拉石建造组成的逆断层 -褶皱带。各排褶皱带均发育有生长地层及生长不整合 ,生长地层的开始沉积指示了该排褶皱和相应生长不整合的开始形成。从最靠山体一排褶皱带生长地层开始沉积的年代 ,初步判定西域运动的起始年代在西昆仑山叶城附近约为 3 .6MaB .P .,在西南天山喀什附近显然早于 2 .4MaB .P .。此后该运动可能经历了 4~ 6个活动阶段 ,每一阶段又由若干个相对活跃期和相对稳定期组成。它们可通过各排褶皱带内生长地层的产状、组成和年代测定来确定。本文还探讨了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形成过程中构造变形与侵蚀 -剥蚀和沉积作用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晚新生代 磨拉石建造 西域砾岩 生长地层 生长不整合 造山过程
下载PDF
祁连山北缘玉门砾岩的磁性地层年代与褶皱过程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杰 K. H. Wyrwoll +3 位作者 卢演俦 B. Krapez 万景林 刘进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31,共12页
在我国西部致使玉门砾岩强烈褶皱变形的构造运动是喜马拉雅运动中重要的一幕。祁连山北缘老君庙逆断裂-褶皱带前翼发育的生长地层为认识玉门砾岩褶皱的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对这套生长地层及其内部渐进不整合几何形态和结构的详细... 在我国西部致使玉门砾岩强烈褶皱变形的构造运动是喜马拉雅运动中重要的一幕。祁连山北缘老君庙逆断裂-褶皱带前翼发育的生长地层为认识玉门砾岩褶皱的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对这套生长地层及其内部渐进不整合几何形态和结构的详细填图以及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认为玉门砾岩的底界具有穿时性,其年龄可能由东南向西北变小,其底界年龄在牛胳套剖面约4Ma,在青草湾西剖面约3.55Ma。玉门砾岩的褶皱变形在牛胳套剖面起始于约3Ma,沉积速率由约260m/Ma变为170m/Ma,在青草湾西剖面起始于约1.2Ma。结合构造变形的样式、强度及侵蚀程度推断老君庙逆断裂-褶皱带是以约7.8km/Ma的速率由东南向西北侧向扩展生长的。发育在背斜前翼的多个退覆-超覆生长楔表明玉门砾岩的褶皱变形由3—4个活跃期和平静期组成。这反映了祁连山及其北部前陆盆地内褶皱逆冲席体向前陆方向的不断扩展生长过程,但并不能简单地以此作为整个祁连山或青藏高原多次垂直隆升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玉门砾岩 磁性地层 生长褶皱 生长地层 侧向扩展
下载PDF
南天山库车冲断褶皱带构造变形时间——以库车河地区为例 被引量:79
10
作者 汪新 贾承造 +2 位作者 杨树锋 AureliaHubert-Ferrari JohnSuppe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63,共9页
本文利用野外调查结果、二维地震反射剖面、钻井和测井数据建立了一条横穿库车河地区的南北向构造剖面,将库车冲断褶皱带划分为北部褶皱带、克依构造带、秋立塔格背斜带和亚肯背斜带。作者在库车冲断褶皱带北部发现了渐新世—中新世角... 本文利用野外调查结果、二维地震反射剖面、钻井和测井数据建立了一条横穿库车河地区的南北向构造剖面,将库车冲断褶皱带划分为北部褶皱带、克依构造带、秋立塔格背斜带和亚肯背斜带。作者在库车冲断褶皱带北部发现了渐新世—中新世角度不整合,在库车南部亚肯背斜和东秋立塔格背斜顶部发现了构造生长地层,通过确定构造生长地层的底界,利用库车河地区古近系(下第三系)—第四系磁极柱,判断亚肯背斜和东秋立塔格背斜构造生长地层的沉积时代为5.2±0.2 Ma。上述结果暗示库车冲断褶皱带北部山前带的变形始于渐新世,并且经历了中新世、上新世的构造改造,南部秋立塔格背斜带和亚肯背斜带形成较晚,可能是上新世开始变形,而且变形活动持续至今,由此看来库车冲断褶皱带的变形时代由北向南变新。作者估算东秋立塔格背斜上新世以来(5.2±0.2 Ma)的构造变形量为7.5 km,变形速率为1.5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褶皱带 变形时间 构造生长地层 上新世 库车河地区 新疆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形成时间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翔 刘志宏 +4 位作者 聂志阳 姚勇 贾卧 王超 宋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83,共10页
大庆长垣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内,是松辽盆地中隆升幅度最高、规模最大的背斜,由于其含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长期以来备受瞩目,但其形成时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通过对大庆长垣二维、三维地震剖面解析,应用生长地层理... 大庆长垣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内,是松辽盆地中隆升幅度最高、规模最大的背斜,由于其含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长期以来备受瞩目,但其形成时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通过对大庆长垣二维、三维地震剖面解析,应用生长地层理论,厘定大庆长垣的形成时间,并探讨其地质意义。研究发现:大庆长垣呈近NNE走向,为一个与近NWW—SEE向挤压作用有关的大型背斜。大庆长垣背斜北部嫩江组—明水组(T_1-T_(02))、中部嫩江组四段—明水组(T_(05)-T_(02))、南部四方台组—明水组(T03-T02)自构造高部位向低部位厚度逐渐增大,为与大庆长垣背斜隆升相伴沉积的一套生长地层;下伏地层在大庆长垣背斜顶部、翼部及两侧向斜部位厚度基本相等,具有前生长地层特征。大庆长垣背斜自嫩江组沉积初期受到近NWW—SEE向挤压作用开始隆升,一直持续到明水组沉积末期,但大庆长垣背斜不同构造部位的隆升时间、隆升速率及隆升高度都有所不同。松辽盆地晚白垩世的挤压作用可能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地层 形成时间 构造演化 地质意义 大庆长垣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古近纪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作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胜利 卢华复 +2 位作者 李刚 陈建文 陈国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503,共9页
南黄海北部坳陷为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一系列新生代裂谷盆地中的一个。北部坳陷中的东北凹陷为向下逐段变缓、北倾的威海正断层上盘沿断层向北运动导致上盘断层转折褶皱作用而在上盘之上形成的凹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作用发生过程中,东北... 南黄海北部坳陷为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一系列新生代裂谷盆地中的一个。北部坳陷中的东北凹陷为向下逐段变缓、北倾的威海正断层上盘沿断层向北运动导致上盘断层转折褶皱作用而在上盘之上形成的凹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作用发生过程中,东北凹陷同时接受沉积,形成生长地层,其详实记录了凹陷的发育过程。通过对生长地层的研究,南黄海北部坳陷东北凹陷总的伸展量为10 012 m,平均伸展速率为0.225 mm/a。这些数值同亚洲大陆东缘的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和东海盆地等古近纪伸展盆地内部单个凹陷的伸展速率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断层 转折褶皱 生长地层 伸展速率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新疆库车盆地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新生代的构造演化 被引量:26
13
作者 金文正 汤良杰 +4 位作者 王清华 万桂梅 杨文静 余一欣 彭更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454,共11页
东秋里塔格构造带位于库车前陆盆地的南缘,新生代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挤压和构造沉降。平衡剖面分析、生长地层识别和重点井沉降史的数值模拟表明:古新-始新世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期间构造活动微弱并沉降缓慢。渐新世苏维依组沉积期间,构造活... 东秋里塔格构造带位于库车前陆盆地的南缘,新生代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挤压和构造沉降。平衡剖面分析、生长地层识别和重点井沉降史的数值模拟表明:古新-始新世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期间构造活动微弱并沉降缓慢。渐新世苏维依组沉积期间,构造活动开始加强,沉降速度加快,并形成了一些小断距的逆断层。中新世构造活动进一步加强,沉降加速,沉积了厚层的吉迪克组膏盐层;康村组沉积时期,构造挤压使得膏盐层发生塑性流动,形成盐枕,康村组发育生长地层。随后的上新世库车组沉积期间,研究区先发生快速沉降,然后,随着南天山急剧隆升,冲断作用迅速向南扩展。约在早更新世,库车褶皱冲断带前锋到达东秋里塔格构造带,并最终定型,使得该区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形成大量的逆冲断裂构造带,膏盐层表现出明显的塑性流动,形成盐推覆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生长地层 沉降史 东秋里塔格构造带 库车前陆盆地 新生代
下载PDF
塔西南山前晚新生代构造生长地层与变形时代 被引量:43
14
作者 刘胜 汪新 +1 位作者 伍秀芳 邱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8,共5页
通过野外观测和二维地震测线研究发现 ,帕米尔 西昆仑山 西南天山山前发育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通过确定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的层位 ,结合磁性地层年代学资料 ,初步判定西南天山山前阿图什背斜、喀什背斜开始变形的时间在距今 1 0 ... 通过野外观测和二维地震测线研究发现 ,帕米尔 西昆仑山 西南天山山前发育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通过确定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的层位 ,结合磁性地层年代学资料 ,初步判定西南天山山前阿图什背斜、喀什背斜开始变形的时间在距今 1 0 7Ma以内 ,帕米尔北麓乌泊尔断层变形时代为晚更新世 ,西昆仑山北麓苏盖特背斜形成于上新世 (距今 4 0Ma) ,英吉莎背斜形成于晚更新世 (距今在 1 0Ma以内 ) ,阿克陶背斜形成于更新世末期 ,柯克亚背斜、固满背斜形成于晚上新世—早更新世 (距今 2 14~ 1 8Ma)。由此推断 ,帕米尔 西昆仑 西南天山山前变形发生在上新世—第四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山前 生长地层 变形时代 磁性地层 晚新生代
下载PDF
天山南麓库车晚新生代褶皱-冲断带 被引量:20
15
作者 文磊 杨海军 +5 位作者 李曰俊 彭更新 杨宪彰 黄智斌 罗俊成 张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7-855,共9页
库车褶皱冲断带位于天山南麓,由近东西走向的多条构造带组成。三叠系暗色泥岩、侏罗系煤层、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层和新近系吉迪克组膏盐层构成库车褶皱冲断带的区域性主滑脱面。褶皱冲断带底面由北向南逐渐抬高。褶皱冲断带主体发... 库车褶皱冲断带位于天山南麓,由近东西走向的多条构造带组成。三叠系暗色泥岩、侏罗系煤层、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层和新近系吉迪克组膏盐层构成库车褶皱冲断带的区域性主滑脱面。褶皱冲断带底面由北向南逐渐抬高。褶皱冲断带主体发育盖层滑脱-冲断构造(薄皮构造),基底卷入型冲断构造(厚皮构造)见于北缘的根带。新生界膏盐层之上构造变形以滑脱褶皱为特色,之下以冲断构造为特色。库车褶皱冲断带是印度-亚洲碰撞远程效应下,(南)天山晚新生代造山过程的产物。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的动力来源主要是造山楔向塔里木盆地推进所形成的挤压构造应力。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的起始时间为约23Ma,构造变形具有阶段式加速的特点,已经识别出约23Ma、约10Ma、5~2Ma和1~0Ma共4个变形加速期。褶皱冲断带的演化过程为前展式,褶皱冲断带前锋向南推进的同时,后缘持续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褶皱冲断带 天山南麓 晚新生代 阶段式变形加速 生长地层 地震剖面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尖顶山地区构造特征及变形时间的确定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志宏 王芃 +3 位作者 刘永江 赵呈祥 高军义 万传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6-802,共7页
南翼山—尖顶山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与阿尔金斜坡带毗邻,一系列北西向紧闭背斜和夹于其间的宽缓向斜构成了本区的构造格架。研究区自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形作用:(1)在早—中侏罗世,主要受到伸展作用控制,形成箕状断... 南翼山—尖顶山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与阿尔金斜坡带毗邻,一系列北西向紧闭背斜和夹于其间的宽缓向斜构成了本区的构造格架。研究区自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形作用:(1)在早—中侏罗世,主要受到伸展作用控制,形成箕状断陷;(2)狮子沟期—现在,一直受到SW—NE向挤压作用。尖顶山背斜自狮子沟期开始形成,其下伏早期控陷正断层由于挤压发生反转作用,形成了大型断层传播褶皱;南翼山背斜自七个泉期开始形成,由深部、浅部两个背斜构造叠合而成,深部为一大型断层转折褶皱,浅部为构成Ⅰ型构造三角带的两个台阶状逆冲断层的相向逆冲作用在断层上部形成一个类似于滑脱褶皱的箱状背斜。南翼山背斜、尖顶山背斜的形态比较完整,构造形成时间与油气成熟、运移的时间匹配良好,具有十分有利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断层相关褶皱 生长地层 变形时间 南翼山-尖顶山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逆冲-褶皱造山过程中生长地层的识别及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广良 张培震 +1 位作者 闵伟 陈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9-311,共13页
生长地层记录了大量的构造变形和沉积历史信息,主要形成于逆冲-褶皱造山带前陆盆地边缘,在前陆盆地生长构造(如生长逆断裂-褶皱带)翼部或顶部与褶皱构造变形同期沉积的地层,是构造运动与沉积作用同时进行的产物,在构造横剖面上,整个生... 生长地层记录了大量的构造变形和沉积历史信息,主要形成于逆冲-褶皱造山带前陆盆地边缘,在前陆盆地生长构造(如生长逆断裂-褶皱带)翼部或顶部与褶皱构造变形同期沉积的地层,是构造运动与沉积作用同时进行的产物,在构造横剖面上,整个生长地层序列在褶皱翼部具有楔形几何状态。根据其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断层转折褶皱作用和断层传播褶皱及滑脱褶皱作用等。生长地层的最终形态受各种地质作用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是构造变形、沉积速率和侵蚀作用,三者之间在生长地层形成过程中通常具有“复合”作用。通过生长地层的详细研究,可以建立同构造生长地层模式,而广泛应用于确定前陆逆冲-褶皱带与相应地层的时代、变形速率,分析与逆冲推覆断层相关的褶皱几何形态,以及建立动力学模式等。生长地层的野外识别一般可从褶皱翼部和枢纽变化、翼部同沉积楔体、地层产状和厚度变化以及区域资料收集对比等几方面来综合分析,同时采用多模式、多手段的室内分析将是研究生长地层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对生长地层的识别标志和模式的进一步认识,初步分析了六盘山山前宁夏固原寺口子剖面,认为寺口子盆地为逆冲-褶皱造山带前陆磨拉石盆地,其内可能存在有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但需要进一步详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地层 生长不整合 逆冲-褶皱造山带 前陆盆地 寺口子剖面
下载PDF
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志宏 孙理难 +4 位作者 王超 高翔 宋健 黄超义 梅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3-673,共11页
伏龙泉断陷是松辽盆地一级构造单元东南部隆起之上的二级构造单元,构造特征比较复杂。地震剖面解释表明,伏龙泉断陷自白垩纪以来主要经历了4个构造演化阶段:在火石岭组-营城组下部沉积时期为近EW向伸展作用阶段,形成以大型犁式正断层为... 伏龙泉断陷是松辽盆地一级构造单元东南部隆起之上的二级构造单元,构造特征比较复杂。地震剖面解释表明,伏龙泉断陷自白垩纪以来主要经历了4个构造演化阶段:在火石岭组-营城组下部沉积时期为近EW向伸展作用阶段,形成以大型犁式正断层为控陷断层的近NS向箕状半地堑和滚动背斜;在营城组上部-泉头组中段沉积时期为近EW向挤压作用阶段,使早期控陷正断层发生反转作用而转化为逆断层,靠近控陷断层的西部边界由于断层上盘的逆冲而隆升,在凹陷中部形成NS向断层传播褶皱,在控陷断层下盘形成双重构造;在泉头组上段-嫩江组沉积时期为近NS向离散型走滑作用阶段,形成具有倾向滑移分量的走滑断层组合和负花状构造;在四方台组-新生界下部沉积时期为近EW向挤压作用阶段,使在早期控陷断层再次表现为上盘逆冲的特征,在断层上盘形成一大型反转背斜。松辽盆地伸展、挤压、走滑应力场的变化可能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角度、方向和速率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 挤压构造 反转构造 走滑构造 生长地层 构造演化 伏龙泉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天山北缘前陆冲断带形成时间的地层学证据 被引量:21
19
作者 方世虎 郭召杰 +4 位作者 张志诚 吴朝东 王美娜 袁庆东 张锐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4-28,共5页
乌鲁木齐附近天山北缘喀拉扎背斜及其周缘的地层学分析表明,上中新统—上新统昌吉河群(N1-2ch)(相当于独山子组N1-2d)是喀拉扎山地区发育的生长地层,是喀拉扎背斜形成时的同构造沉积层序.这个结论表明,包括喀拉扎背斜在内的天山北缘第... 乌鲁木齐附近天山北缘喀拉扎背斜及其周缘的地层学分析表明,上中新统—上新统昌吉河群(N1-2ch)(相当于独山子组N1-2d)是喀拉扎山地区发育的生长地层,是喀拉扎背斜形成时的同构造沉积层序.这个结论表明,包括喀拉扎背斜在内的天山北缘第一排前陆冲断构造带形成于晚中新—上新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学 沉积地层 前陆褶皱冲断带 喀拉扎背斜
下载PDF
再论库车克拉苏深部构造的性质与解释模型 被引量:26
20
作者 管树巍 陈竹新 +1 位作者 李本亮 张朝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1-536,551,共7页
从构造生长方式、冲断序列、盐聚集以及深浅层构造的叠置关系探讨克拉苏深部构造的性质与解释模型。地震反射资料表明,克拉苏深部构造南翼生长地层的褶皱枢纽由深至浅向北偏移,这些枢纽连线构成的生长轴面南倾,其北侧地层的厚度明显要... 从构造生长方式、冲断序列、盐聚集以及深浅层构造的叠置关系探讨克拉苏深部构造的性质与解释模型。地震反射资料表明,克拉苏深部构造南翼生长地层的褶皱枢纽由深至浅向北偏移,这些枢纽连线构成的生长轴面南倾,其北侧地层的厚度明显要比南侧薄,此种生长地层结构与基底卷入式构造和盐构造作用下的生长地层结构完全不同。通过对克拉2构造南北两侧断层的运动学分析,认为北侧断层首先向北逆冲形成了克拉2构造,然后被后期更强烈的南侧断层切割,造成克拉2构造逾千米的垂向抬升,由此产生"泵吸"效应使周围塑性岩层向断裂下盘流入和聚集。据此模式建立的克拉苏深部构造解释方案由古近系盐下和侏罗系煤下两套冲断系统组成,其中在盐下构造内部,被切割的克拉2构造的下半部分即是克深北背斜。克深北背斜带和侏罗系煤下冲断构造的发现,不仅拓宽了克拉苏构造带的勘探范围,也显示其尚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地层 “泵吸”效应 盐聚集 盐下冲断构造 煤下冲断构造 克拉苏构造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