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尔康片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微 边君 +1 位作者 何雪云 徐建光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9期83-87,共5页
目的:观察胃尔康片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脾胃虚弱型CSG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瑞巴派特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胃尔康片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胃尔康片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脾胃虚弱型CSG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瑞巴派特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胃尔康片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0.95%(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DL评分及血清PGE_(2)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及血清PGE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GF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38%、0,低于对照组16.67%、11.76%(P<0.05)。结论:胃尔康片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脾胃虚弱型CSG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调节PGE_(2)、EGF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脾胃虚弱型 胃尔康片 前列腺素E_(2)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消癌解毒方抑制肝癌H22移植瘤的生长及其机制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海彬 沈波 +4 位作者 李黎 程海波 周红光 王明艳 吴勉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研究消癌解毒方(Xiaoai Jiedu Recipe,XJR)对肝癌H22细胞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H22移植瘤模型,分对照组和XJR低、中、高剂量(10、30、90g/kg)组及顺铂(0.001g/kg)组进行治疗,检测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 目的:研究消癌解毒方(Xiaoai Jiedu Recipe,XJR)对肝癌H22细胞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H22移植瘤模型,分对照组和XJR低、中、高剂量(10、30、90g/kg)组及顺铂(0.001g/kg)组进行治疗,检测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的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移植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率,ELISA法测定各组移植瘤小鼠外周血VEGF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XJR各剂量以及顺铂对H22移植瘤的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24.5%、42.8%、21.1%、58.6%(P<0.05或P<0.01)。病理观察见中剂量XJP组和顺铂组移植瘤组织大片状坏死,有明显染色质固缩环。中剂量XJR和顺铂将移植瘤组织细胞阻滞于G0/G1期(P<0.05),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中剂量XJR组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率与顺铂组相当[(60.52±6.40)%vs(71.32±16.02)%,P>0.05]。中、高剂量XJR组和顺铂组小鼠外周血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104.3±6.1)、(105.8±7.2)、(88.6±4.3)vs(120.7±12.6)ng/ml,P<0.05或P<0.01]。结论:XJR能抑制H22小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移植瘤细胞凋亡、抑制VEGF的产生可能是其抗癌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解毒方 H22肝癌细胞 移植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硝基酪氨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NF-κB、MCP-1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兆忠 王明 +5 位作者 王艳靖 牛红心 李小云 周伟东 朱艳 龙海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观察硝基酪氨酸(N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核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 目的观察硝基酪氨酸(N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核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3组:DN模型组、DN+NT组和DN+NT+Ebselen组(NT抑制剂),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脏组织NF-κB、MCP-1及TGF-β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NF-κB、MCP-1及TGF-β1 mRNA表达,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DN模型组比较,DN+NT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组织中NF-κB、MCP-1和TGF-β1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肾脏病理改变加重;NT抑制剂Ebselen可明显减轻这些变化。结论硝基酪氨酸可上调DN大鼠肾脏组织NF-κB、MCP-1及TGF-β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加重炎性反应,促进DN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酪氨酸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核因子-κB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白介素-13(IL-13)和白介素-18(IL-18)调节支气管哮喘大鼠神经生长因子mRNA(NGF mRNA)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廖翎帆 陈文 +2 位作者 代继宏 周远大 何海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IL-13和IL-18对支气管哮喘大鼠神经生长因子mRNA(N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哮喘模型,分离脾淋巴细胞并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测定NGF mRNA的基础水平,并观察予以IL-18和IL-13干预后... 目的:初步探讨IL-13和IL-18对支气管哮喘大鼠神经生长因子mRNA(N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哮喘模型,分离脾淋巴细胞并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测定NGF mRNA的基础水平,并观察予以IL-18和IL-13干预后NGF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哮喘大鼠脾淋巴细胞在基础状态下具有表达NGF mRNA的功能,并在ConA刺激下呈时间依赖性增强。空白对照组培养脾淋巴细胞0、12、24、48h时基础NGF mRNA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IL-13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基础NGF 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IL-13组NGF mRNA表达相对值逐渐升高,并且至12h后分别显著高于各时间点的空白对照组(P<0.01)(表1)。同时随着IL-13干预浓度的依次增高,NGF mRNA表达相对值逐渐升高,并且分别与前一梯度低浓度处理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随着IL-18干预浓度的依次增高,NGF mRNA表达相对值却逐渐降低。结论:在哮喘中Th2类细胞因子IL-13可上调淋巴细胞NGF mRNA表达,Th1类细胞因子IL-18可下调淋巴细胞NGF mRNA表达,两者均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可能通过调控NGF mRNA表达间接促进其诱导神经源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3 白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EGFR和COX-2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肖炜明 施瑞华 +3 位作者 丁岩冰 龚卫娟 丁永玲 薛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因素的关系以及EGFR与COX-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1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20例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EGFR、COX-2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因素的关系以及EGFR与COX-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1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20例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EGFR、COX-2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0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EGFR、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中EGFR及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07%、59.02%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0%、25%(x^2=9.903,P〈0.01:x^2=6.972,P〈0.01);COX-2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有关(x^2=6.333,P〈O.05;x^2=5.588,P〈0.05;x^2=8.826,P〈0.01;x^2=5.653,P〈0.05).EGF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f=10.648,P〈0.01;x^2=4.150,P〈0.05).EGFR与COX-2表达呈明显相关(r=0.316,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EGFR及COX-2的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35.89±12.50vs15.14±2.15,P〈0.01:51.29±23.42vs27.65±7.42.P〈0.05).结论:EGFR、COX-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EGFR、COX-2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有关,COX-2表达与EGFR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环氯合酶-2 相关性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荆花胃康胶丸对大鼠胃黏膜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34
6
作者 朱国琴 施瑞华 +2 位作者 沈健 周清清 郝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荆花胃康胶丸对大鼠乙醇性急性胃黏膜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预防组,Ⅲa组为治疗对照组,Ⅲb为达喜对照组,Ⅲc,Ⅲd,Ⅲe分别为荆花胃康胶...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荆花胃康胶丸对大鼠乙醇性急性胃黏膜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预防组,Ⅲa组为治疗对照组,Ⅲb为达喜对照组,Ⅲc,Ⅲd,Ⅲe分别为荆花胃康胶丸10,20,30mg/(kg·d)治疗组.于治疗1,3,7d分别处死大鼠,检测黏膜损伤指数,刮取胃黏膜测定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并作组织学观察.结果:荆花胃康胶丸的不同剂量组可不同程度的减轻无水乙醇对大鼠胃黏膜的损伤(P<0.05,P<0.01),增加组织中PGE2和EGF的含量(P<0.05,P<0.01),效应与剂量及治疗时间成正比.达喜及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在治疗同一时间段的黏膜炎症程度明显轻于Ⅲa组,黏膜细胞水肿、变性减轻,炎性细胞减少.同时预先给予一定剂量的荆花胃康胶丸与同样浓度的治疗组相比,能明显增加黏膜中PGE2(3d:190.73±12.20pg/gvs158.46±11.44pg/g;P<0.05)和EGF(3d:5.60±0.46ng/gvs4.56±0.70ng/g,P<0.05)的含量,减轻无水乙醇对大鼠胃黏膜的损伤程度(3d:10.50±2.08vs18.25±1.50,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对乙醇所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有预防及修复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胃黏膜中PGE2和EG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花胃康胶丸 胃黏膜损伤 前列腺素E2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陈旧跟腱断裂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余家阔 于长隆 +1 位作者 曲绵域 蒋青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了解陈旧跟腱断裂患者的跟腱断端及其周围腱组织和肌肉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材料和方法 :对3 0例陈旧跟腱断裂者的跟腱断端及其周围的腱组织和肌肉组织进行了术中的大体病理观察 ;对其中的 12例患者的断端及附近的腱组织和肌肉组... 目的 :了解陈旧跟腱断裂患者的跟腱断端及其周围腱组织和肌肉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材料和方法 :对3 0例陈旧跟腱断裂者的跟腱断端及其周围的腱组织和肌肉组织进行了术中的大体病理观察 ;对其中的 12例患者的断端及附近的腱组织和肌肉组织还进行了光镜、电镜的形态学观察 ,并用ABC免疫组化法了解了这些部位的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的表达情况。结果 :( 1)陈旧跟腱断裂的断端有滑囊存在 ,滑囊的出现率是4 3 3 %。 ( 2 )陈旧跟腱断裂所累及的不仅仅是跟腱本身 ,还可伴有小腿三头肌的变性、坏死改变。 ( 3 )跟腱陈旧断端的异常EGF的自分泌和旁分泌是导致跟腱断端大量毛细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管腔狭窄、纤维结缔结组织增生的主要原因 ,FGF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阐明。结论 :陈旧跟腱断裂的病理改变所累及的不仅是跟腱本身 ,还累及其附近的肌肉组织。避免误诊、减少陈旧跟腱断裂的发生 ,不仅可以避免肌肉组织变性坏死等不必要的并发症 ,而且可以促进术后患者的早日康复并提高对跟腱断裂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病理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VEGF、bFGF血清浓度变化与骨肉瘤预后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国立 林荔军 +3 位作者 林海滨 吴献伟 李荣议 陈宣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43-134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VEGF、bFGF浓度在评价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及其肿瘤转移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2例骨肉瘤患者术前、术后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 目的:探讨血清VEGF、bFGF浓度在评价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及其肿瘤转移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2例骨肉瘤患者术前、术后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肉瘤患者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性。结果:52例骨肉瘤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术后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术前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分别随原发肿瘤直径、Enneking分期、组织分化差而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术前、术后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和术后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之一(P<0.05)。结论:术前和术后检测骨肉瘤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客观预测肿瘤术后转移复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碱性成纤维因子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白术、黄芪、党参促进IEC-6细胞损伤后的快速修复 被引量:39
9
作者 宋厚盼 谢梦洲 +2 位作者 胡志希 黄惠勇 蔡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研究白术、黄芪、党参提取物对体外胃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的快速修复作用。方法采用Tips划痕法建立小肠上皮(IEC-6)细胞迁移模型,首先考察不同的IEC-6细胞接种密度、划痕后修复时间、不同的血清浓度以建立稳定的迁移模型;接着采用表... 目的研究白术、黄芪、党参提取物对体外胃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的快速修复作用。方法采用Tips划痕法建立小肠上皮(IEC-6)细胞迁移模型,首先考察不同的IEC-6细胞接种密度、划痕后修复时间、不同的血清浓度以建立稳定的迁移模型;接着采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阻断剂AG1478对迁移模型进行评价;最后考察三味中药对IEC-6细胞迁移的作用效果。结果 (1)细胞的最佳接种密度为1×105个/m L;(2)宜在划痕后8 h计算细胞迁移率;(3)1%血清浓度为最适宜浓度;(4)EGF明显促进了IEC-6细胞迁移,AG1478明显抑制了细胞迁移;(5)白术、黄芪、党参提取物均可促进IEC-6细胞迁移。结论益气健脾中药可促进胃肠黏膜损伤后的快速修复过程,其机制是否与影响EGFR信号通路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黏膜损伤 IEC-6细胞 细胞迁移模型 表皮生长因子(EGF) 白术 黄芪 党参
下载PDF
肝纤维化中星状细胞促血管生成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峰 魏东华 +5 位作者 孔德松 张晓平 陆茵 王爱云 陈文星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89-1192,共4页
肝纤维化进程中存在明显的病理性血管生成与重构,阻碍了肝纤维化的逆转与恢复。血管生成及其信号调控系统已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潜在靶标,血管生成抑制剂在一些实验研究中已显示出较好的抗肝纤维化疗效。肝星状细胞是肝脏中的周细胞,可... 肝纤维化进程中存在明显的病理性血管生成与重构,阻碍了肝纤维化的逆转与恢复。血管生成及其信号调控系统已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潜在靶标,血管生成抑制剂在一些实验研究中已显示出较好的抗肝纤维化疗效。肝星状细胞是肝脏中的周细胞,可以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瘦素、血管生成素-1等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多途径地促进病理性血管生成过程。该文对近年来肝星状细胞促进肝纤维化血管生成分子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可以为抗肝纤维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血管生成 肝星状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瘦素 血管生成素-1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抑制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c-myc基因表达 被引量:43
11
作者 张文军 包晓峰 +2 位作者 王秀凤 徐铭渔 钱振淮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5-47,共3页
本实验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观察到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c-myc高表达;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阻止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的... 本实验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观察到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c-myc高表达;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阻止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的作用,使c-myc表达水平下降,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阻止平滑肌细胞增殖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磺酸钠 平滑肌细胞 生长因子 CMYC
下载PDF
异甘草素抗肿瘤活性及初步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志强 张秀英 +5 位作者 李文广 黄双盛 刘圆圆 胡腊梅 侯翠兰 张小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9-1165,共7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抗肿瘤活性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SRB法检测ISL对A549、SW620和HME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检测ISL对HMEC-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ISL对HMEC-1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抗肿瘤活性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SRB法检测ISL对A549、SW620和HME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检测ISL对HMEC-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ISL对HMEC-1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管样结构形成实验测定ISL对HMEC-1细胞管样结构形成能力;细胞内活性氧(ROS)通过荧光探针DCFH-DA进行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ISL对HMEC-1的细胞周期。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检测ISL体内抗血管生成作用。结果 ISL可明显抑制A549、SW620和HMEC-1细胞的增殖、HMEC-1细胞的迁移、管样结构形成以及细胞内MMP-2和MMP-9的表达,且均呈现浓度依赖关系。同时,ISL还可抑制HMEC-1细胞内由VEGF诱导产生的ROS量,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高浓度ISL可将HMEC-1细胞阻滞于S期,而低浓度ISL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HMEC-1细胞的增殖。ISL能明显抑制鸡胚尿囊膜新生毛细血管的生成。结论ISL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能抑制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清除HMEC-1细胞内ROS生成,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素 抗肿瘤 血管生成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治疗失败的临床模型及其后续治疗 被引量:83
13
作者 黄诚 林根 苟兰英 《循证医学》 CSCD 2013年第1期37-40,共4页
1文献来源Yang JJ, Chen HJ, Yan HH, et al. Clinicalmodes of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failure and subsequent management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Lung Cancer, 2013,79( 1 ): 33-39.2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失败 模型
下载PDF
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李平 宋徽 +3 位作者 肖云 曹小鹏 白润 陈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就诊我院眼科门诊且明确诊断为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36例36眼,均给予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并在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观察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就诊我院眼科门诊且明确诊断为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36例36眼,均给予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内行视力、裂隙灯、眼底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ecine angiography,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上述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36例36眼患者中,术后视力提高〉3行者27例27眼,提高1—3行者6例6眼,视力无提高者3例3眼,总有效率为91.7%。与治疗前比较,FFA显示视网膜渗漏明显减轻.OCT示视网膜下、视网膜内或视网膜色素上皮下积液明显吸收。治疗后所有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176~427(263.69±87.28)μm,与治疗前相比减轻(t=9.763,P〈0.05)。随访过程中未见与药物有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快速、稳定地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其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并能及时有效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雷珠单抗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欧希龙 关云艳 +3 位作者 颜芳 孙为豪 杨柳 陈国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本实验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BGC-823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感染复数(MOI=20)病毒Ad-GFP的Ad-GFP组,重组腺病毒Ad-VEGF165转染的Ad-VEGF165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目的:本实验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BGC-823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感染复数(MOI=20)病毒Ad-GFP的Ad-GFP组,重组腺病毒Ad-VEGF165转染的Ad-VEGF165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百分率,RT-PCR方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Ad-VEGF165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Ad-GFP组和对照组(4.6%±0.31% vs 8.37%±1.06%.7.73%±0.86%,P<0.01);RT-PCR和细胞免疫化学结果显示VEGF165转染BGC-823细胞后促进了细胞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Ad-VEGF165组Bcl-2mRNA和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和Ad-GFP组(Bcl-2mRNA:0.761±0.05 vs 0.363±0.12.0.356±0.08;Bcl-2蛋白:1.010±0.08 vs 0.865±0.07,0.901±0.05;P<0.01).结论:VEGF165通过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及其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血浆饥饿诱导的胃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胃癌 凋亡 BCL-2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落新妇苷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春红 杨帆 +4 位作者 杜锡贤 范玉 张欢欢 张春敏 韩长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6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土茯苓提取物落新妇苷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收集对数生长期Ha Ca T细胞,观察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落新妇苷、空白对照组加DMEM培养液,培养24 h后,采用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 目的观察土茯苓提取物落新妇苷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收集对数生长期Ha Ca T细胞,观察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落新妇苷、空白对照组加DMEM培养液,培养24 h后,采用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收集对数生长期Ha Ca T细胞,观察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落新妇苷+20 ng/m L INF-γ、模型对照组加20 ng/m L INF-γ、空白对照组加DMEM培养液培养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骨桥蛋白(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结果落新妇苷在25、50、100、200、400μg/m L时,Ha Ca T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06%、26.53%、40.82%、60.20%及61.22%。落新妇苷在50、100、200μg/m L时,观察组Ha Ca T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26%、8.24%和15.38%;与空白对照组早期凋亡率(1.33%)比较,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NF-κB p65、OPN、VEGF mRNA表达增加(P均<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随落新妇苷浓度增加,NF-κB p65、OPN、VEGF mRNA表达逐渐降低(P均<0.05)。结论土茯苓提取物落新妇苷能抑制Ha Ca T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制抑细胞NF-κB p65、OPN、VEGF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HaCaT细胞株 核转录因子ΚB P65 骨桥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落新妇苷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温敏型可注射水凝胶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髁突软骨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广德 李荣亮 +3 位作者 岳从雷 杨世茂 郭延伟 房殿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促进兔颞下颌关节炎病理状态微环境中受损软骨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兔脂肪干细胞,利用腺病毒介导对其进行HGF转染并制备ADSCs/HGF/水凝胶支架材料。兔颞下颌关节上腔...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促进兔颞下颌关节炎病理状态微环境中受损软骨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兔脂肪干细胞,利用腺病毒介导对其进行HGF转染并制备ADSCs/HGF/水凝胶支架材料。兔颞下颌关节上腔为注射区并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单纯细胞治疗组,单纯脂肪干细胞腔内注射,D组为干细胞复合材料组,为造模后腔内注射干细胞复合可注射水凝胶支架材料,E组为转染后干细胞复合水凝胶注射。所有材料移植成功后各组动物分别于用药第3、9周后取材,制备标本并行髁突软骨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及实时定量PCR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扫描电镜与组织学观察可见,D、E组软骨病变区改善情况优于B、C组。与模型组比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E组MMP-13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低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E组TIMP-1表达与空白组相对持平但高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可注射型水凝胶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受损软骨具有明显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腺病毒 肝细胞生长因子 温敏型可注射水凝胶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下载PDF
补肾安胎方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HB-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明敏 黄玉琴 +1 位作者 程亮亮 张锦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安胎方对胚泡着床障碍模型小鼠胚泡着床情况及对类肝素结合样表皮生长因子(HB-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妊娠雌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30只,分别于妊娠第5、6天(Pd5、6)用伊文思蓝尾静脉注...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安胎方对胚泡着床障碍模型小鼠胚泡着床情况及对类肝素结合样表皮生长因子(HB-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妊娠雌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30只,分别于妊娠第5、6天(Pd5、6)用伊文思蓝尾静脉注射后取妊娠子宫。观察妊娠第5天(Pd5)各组对伊文思蓝的着色反应;运用RT-PCR方法检测HB-EGFmRNA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B-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Pd5,模型组对伊文思蓝反应和平均反应点数显著低于正常组,中药组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d5、6,模型组子宫内膜HB-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在时间上明显滞后于正常组并且表达量减少,中药组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安胎方改善胚泡着床障碍小鼠胚胎着床可能与提高着床位点的HB-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安胎方 胚泡着床障碍 子宫内膜 类肝素结合样表皮生长因子 类肝素结合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血清血管生长因子浓度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关系 被引量:19
19
作者 官俏兵 张晓玲 +3 位作者 王琰萍 余波 杜瑛媛 万里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生长因子浓度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同步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生长因子浓度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同步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记录脑梗死的体积。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病史)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内和第3、7、14天的平均血清PD-ECGF及VEGF浓度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并以发病后第7天最高,第14天最低。相应时间点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25,P=0.126)。不同时间点的血清PD-ECGF及VEGF浓度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与脑梗死体积也无相关性。结论:血清PD-ECGF、VEGF浓度在脑梗死后即有升高,参与新生血管形成及脑神经功能恢复,但血清浓度高低并非短期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预后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兔骨骼肌钝挫伤恢复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及按摩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仁建 唐成林 +4 位作者 邹敏 郜婕 谢辉 陈晓琳 唐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研究新西兰兔股四头肌经重物外力损伤后,在肌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按摩对肌肉组织的病理修复、超声影像学观察以及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影响,探讨按摩促进肌肉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研究新西兰兔股四头肌经重物外力损伤后,在肌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按摩对肌肉组织的病理修复、超声影像学观察以及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影响,探讨按摩促进肌肉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体质量(2.0±0.5)kg,按随机抽样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4)和模型组,模型组分为按摩前对照组(B组,n=4)、自然恢复组(C组,n=12)和按摩组(D组,n=12)。A组实验动物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B、C、D组实验动物用自制打击器制备兔右后肢股四头肌损伤模型。C组不予按摩,D组于制模后第5天开始按摩。C、D组于伤后第7、14天及第21天各取4只实验动物股四头肌样本,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bFGF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微泡超声影像技术检测制模后第7、14天的组织坏死情况。结果:按摩干预后,C组和D组比较,第7天bFGF表达量D组>C组(P=0.016),而在制模后第14、21天bFGF表达量C组均﹥D组(P=0.000,P=0.020)。超声微泡造影及HE染色显示,D组与C组比较,损伤部位较轻,血供较丰富,坏死区明显减轻且血管恢复较快。结论:按摩可有效防止肌细胞的萎缩、退变及坏死,为损伤区域提供丰富血供,促进血管生成,其利于损伤修复及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可能与bFG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 骨骼肌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