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甬言稽诂》的校注特色和价值
1
作者 郑晓芳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4-130,共7页
《甬言稽诂》是近人应钟撰写的一部考释宁波方言的专著,用文言写成,征引丰富,考证详尽,观点或是或非,不好裁择。《〈甬言稽诂〉校注及研究》一书对其进行了校注,探赜发微,正讹辨误,多有创获。今就“校注”的特色和价值略作分析和评述,... 《甬言稽诂》是近人应钟撰写的一部考释宁波方言的专著,用文言写成,征引丰富,考证详尽,观点或是或非,不好裁择。《〈甬言稽诂〉校注及研究》一书对其进行了校注,探赜发微,正讹辨误,多有创获。今就“校注”的特色和价值略作分析和评述,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甬言稽诂》,更好地传承方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言稽诂》 校注 特色 价值
下载PDF
“钱塘图景”与“江南记忆”:赵嘏《忆钱塘》新论
2
作者 罗曼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乃千古传诵的观潮名句,此诗题作《钱塘》,惜为残句。20世纪50年代,晚唐韦庄所编《又玄集》现于日本,选本录《钱塘》全篇,题作《忆钱塘》,系于李廓名下。经辨正,其一,《忆钱塘》作者乃赵嘏,而非李廓;其...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乃千古传诵的观潮名句,此诗题作《钱塘》,惜为残句。20世纪50年代,晚唐韦庄所编《又玄集》现于日本,选本录《钱塘》全篇,题作《忆钱塘》,系于李廓名下。经辨正,其一,《忆钱塘》作者乃赵嘏,而非李廓;其二,颈联“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其中“苏丞”疑为“苏小”之误笔;其三,颈联所绘乃杭州天竺、灵隐寺落桂似雪,西湖莲蓬若苏小小舞动风姿的人文盛景。此外,赵嘏《忆钱塘》是对白居易《忆江南》(其二)“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具象化和诗意化,其通过撷取、杂糅和重组白居易杭州诗的经典意象和场景,构建了更具诗意和张力、雅趣和巧思的“钱塘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钱塘》 赵嘏 《又玄集》 钱塘记忆
下载PDF
从贾谊传记看《史记》《汉书》的差异及其意义
3
作者 郭春林 覃彦霖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1期15-20,94,共7页
《史记》《汉书》对贾谊传记的叙写有较大差异。司马迁将屈原、贾谊合传,对二人的不遇经历深表同情,并谤刺了世道的不公,笔含感情,气势奔放;而班固则有意收录了贾谊的政论文,着力描述了贾谊的政治活动,叙事严正,情感内敛。上述差异源于... 《史记》《汉书》对贾谊传记的叙写有较大差异。司马迁将屈原、贾谊合传,对二人的不遇经历深表同情,并谤刺了世道的不公,笔含感情,气势奔放;而班固则有意收录了贾谊的政论文,着力描述了贾谊的政治活动,叙事严正,情感内敛。上述差异源于班固对儒学的尊崇。东汉时期,儒学定为一尊,班固的史书创作以儒家思想为统摄,以宗汉为旨归。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念熏染了班固中正平和的性格气质,使得《汉书》风格典雅凝重。贯穿于《汉书》中的正统情怀、仁政礼义、忠君爱国等儒家学说对于维护大汉王朝的统治秩序、昭显汉代的国家治理经验、弘扬爱国思想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汉书》 班固 儒学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脉诊医籍文献计量分析
4
作者 林东飞 王晰 +1 位作者 李宗友 尹仁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3期83-89,共7页
目的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中医脉诊医籍为研究范围,梳理近30年与脉诊医籍相关的文献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综述。方法通过Excel进行脉诊医籍研究数量统计,基于CiteSpace6.1.R3进行作者、机构、关键词分析。结果在332种脉... 目的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中医脉诊医籍为研究范围,梳理近30年与脉诊医籍相关的文献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综述。方法通过Excel进行脉诊医籍研究数量统计,基于CiteSpace6.1.R3进行作者、机构、关键词分析。结果在332种脉诊医籍中,学者挖掘研究的医籍62种,其中1911年以前(含1911年)的脉诊古籍有50种,研究1912-1949年的脉诊医籍有12种;未有相关研究古籍270种。主要的研究作者有滕晶、孙冰、张丽等;主要的研究机构有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脉诊医籍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王叔和《脉经》、李延昰《脉诀汇辨》、李时珍《濒湖脉学》、郭元峰《脉如》、黄宫绣《脉理求真》、周学霆《三指禅》、余显廷《脉理存真》、周学海《周氏脉学四种》展开。结论建议医学生学习《濒湖脉学》和《三指禅》等脉学专书;建议研究者学习《脉经》;建议临床从业者学习《脉诀汇辨》等清代之后的脉诊古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 中医古籍 脉诊 文献计量
下载PDF
益肾壮骨合剂治疗骨质疏松症17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龚玲 王明越 +3 位作者 曹俊卿 徐方 周佩卿 胡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06-607,共2页
1999年1~12月门诊观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51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中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显效率达88.2%。骨密度治疗后比治疗前平均提高了3.4%,临床主要症状有明显改善,血清骨钙素有所上升,尿吡啶酚... 1999年1~12月门诊观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51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中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显效率达88.2%。骨密度治疗后比治疗前平均提高了3.4%,临床主要症状有明显改善,血清骨钙素有所上升,尿吡啶酚有所下降。以上指标均优于中药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果显示,益肾壮骨合剂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中医药疗法 益肾壮骨合剂
下载PDF
《中医古籍分类表》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培生 张伟娜 +3 位作者 李鸿涛 佟琳 程英 张华敏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以往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医古籍分类方法进行研究,编制了新的《中医古籍分类表》。文章介绍了其适用范围、类目设置和分类体系结构,阐述了其编制原则、指导思想,明确了类目顺序、类目名称设置方法及类目调整情况。新的《中医古籍分... 在以往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医古籍分类方法进行研究,编制了新的《中医古籍分类表》。文章介绍了其适用范围、类目设置和分类体系结构,阐述了其编制原则、指导思想,明确了类目顺序、类目名称设置方法及类目调整情况。新的《中医古籍分类表》已在多家藏书单位进行推广应用,为中医行业提供了方便、实用、统一的中医古籍分类方法,促进了中医古籍分类检索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分类表》 中医古籍 分类表 研制 应用
下载PDF
清朱筠《嶰谷集》手稿考述——兼论朱筠诗集从稿本到刻本的衍变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成晴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2期176-180,共5页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朱筠《嶰谷集》为朱筠少时诗作手稿。该稿本因远在东瀛,迄今未经学界研究或道及。《嶰谷集》经朱柽之、大谷秃庵、京都大学递藏,共收朱筠17岁时所作诗十二题,皆作于乾隆十年三月至六月。将朱筠《嶰谷集》手稿...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朱筠《嶰谷集》为朱筠少时诗作手稿。该稿本因远在东瀛,迄今未经学界研究或道及。《嶰谷集》经朱柽之、大谷秃庵、京都大学递藏,共收朱筠17岁时所作诗十二题,皆作于乾隆十年三月至六月。将朱筠《嶰谷集》手稿与《笥河诗集》刻本相比照,可发现《嶰谷集》存有朱筠佚诗29首,且可研究从稿本到刻本文献衍生过程中本事自记、他人评点等文献信息的变化。通过佚诗中的时地信息,可以补证朱筠乙丑年之行止,有裨于朱筠年谱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筠 《嶰谷集》 《笥河诗集》
下载PDF
白族白文新论 被引量:5
8
作者 侯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117-121,共5页
40多年前 ,石钟健先生对白族历史上的白文作了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近 2 0年来 ,又有不少学者对白文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实地调查搜集到的新材料和对云南地方史志、云南佛教文献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明确定义白族白文的... 40多年前 ,石钟健先生对白族历史上的白文作了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近 2 0年来 ,又有不少学者对白文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实地调查搜集到的新材料和对云南地方史志、云南佛教文献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明确定义白族白文的基础上 ,对白文的著作分类、特点、历史源流、评价等问题提出了与石钟健等先生不尽相同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 白文 佛教文献 分类 历史考辩 历史作用
下载PDF
《中华古籍总目》子书归类辨析四则——以“天津卷”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04,共4页
文章以《中华古籍总目·天津卷》编纂为例,对子部中的画报、名人写经、释道人物传记以及宝卷等文献目前存在的归类不一问题从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根据目录学理论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法,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中华古籍总目 子部 编目 归类 画报 传记 宝卷
下载PDF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医古籍书目分析与保护建议 被引量:4
10
作者 佟琳 张伟娜 +2 位作者 葛政 邓景鹏 李鸿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本文对六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337部171种中医古籍,从文献版本年代、版本类型、分类、藏书机构、整理出版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古医籍保护利用途径与方法。统计发现,337部中医古籍共收藏于21个省市自治区的76个机构或... 本文对六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337部171种中医古籍,从文献版本年代、版本类型、分类、藏书机构、整理出版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古医籍保护利用途径与方法。统计发现,337部中医古籍共收藏于21个省市自治区的76个机构或个人,包括7部竹简、1部木简、9部帛书及320部纸质古籍;纸质古籍版本年代为宋代14部、金代4部、元代52部、明代233部、清代17部;版本类型主要为刻本,亦见少量彩绘本、抄本与稿本;医经、方书、本草等类别古医籍入选部数较多;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医古籍收藏数量前3位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市(120部)、江苏省(36部)、上海市(28部);112种古籍文献影印出版,104种古籍文献校点出版,分别占全部入选种数的65.50%与60.82%。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多种保护方式并行,但中医古籍仍然存在古籍家底不清、破损严重等问题,亟待建立有效的中医古籍保护利用体系,开展中医古籍资源深度调查,抢救发掘濒危古医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珍贵古籍 书目计量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下载PDF
《古今图书集成》医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威 阎卫红 +1 位作者 余丞浩 于峥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6年第6期49-52,55,共5页
《古今图书集成》系清代大型类书,被誉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书中医学内容丰富。其中,《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征引历代重要医籍120余种,涵盖医理、四诊、临床各科、医药纪事等;其他汇编、典部也有大量与医学相关的内... 《古今图书集成》系清代大型类书,被誉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书中医学内容丰富。其中,《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征引历代重要医籍120余种,涵盖医理、四诊、临床各科、医药纪事等;其他汇编、典部也有大量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征引广泛,弥足珍贵。书中对收录医学内容挑选精细,兼收并蓄,经典赅备,分门别类,便于检索阅读;重视临床实用,四诊并重,证治相参,方论俱备,观点独到,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图书集成》 陈梦雷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医学思想
下载PDF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岭南医籍补遗五则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晓红 朱世哲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第6期59-62,共4页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是一部全面记载当前中医古籍收藏分布情况的大型中医古籍联合目录。随着古籍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过去未经著录的中医古籍被重新发现,可使《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不断得到补充与完善。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是一部全面记载当前中医古籍收藏分布情况的大型中医古籍联合目录。随着古籍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过去未经著录的中医古籍被重新发现,可使《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不断得到补充与完善。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通过古籍寄存与采购的方式,征集到一批中医古籍,其中有5种岭南医籍未被《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本文对此进行补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 岭南医籍 补遗 古籍普查
下载PDF
考古学与中国上古史重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海烈 蒋刚 《古代文明》 CSSCI 2009年第3期11-20,共10页
中国近代考古学建立之初,不免材料不足并有先天局限,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壮大,其对中国上古史之重建的作用日益显现。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对旧古史系统进行了摧毁性的批判,傅斯年、李济等人继之而起,开辟了重建之路。傅斯年... 中国近代考古学建立之初,不免材料不足并有先天局限,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壮大,其对中国上古史之重建的作用日益显现。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对旧古史系统进行了摧毁性的批判,傅斯年、李济等人继之而起,开辟了重建之路。傅斯年为重建中国古史提供了体制保证并指明方向,李济则在理论和方法上提出了系统的方案。然而,李济等人限于当时条件,具体实践工作并不理想,而中国大陆考古学者们则做出了切实的贡献。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田野考古学取得极大的成就,苏秉琦等学者据此提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和中国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说”,中国上古史重建已进入切实展开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顾颉刚 傅斯年 李济 中国上古史
下载PDF
论独孤及的古文革新理论及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丽苹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独孤及是天宝至大历年间,连接古文先驱与中唐古文家的重要枢纽。其古文主张与萧颖士﹑李华大体保持一致:内容上,提倡复古宗经;形式上,主张去骈复散;内容与形式发生改变的同时,形成一种古雅、渊奥的文风。独孤及的古文主张笃志于道德、... 独孤及是天宝至大历年间,连接古文先驱与中唐古文家的重要枢纽。其古文主张与萧颖士﹑李华大体保持一致:内容上,提倡复古宗经;形式上,主张去骈复散;内容与形式发生改变的同时,形成一种古雅、渊奥的文风。独孤及的古文主张笃志于道德、继承中有新变,更加系统,对中唐的古文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孤及 古文 革新理论 古文运动
下载PDF
《韵学集成》对《古今韵会举要》的传承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进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0-233,共4页
明代章黼编纂的《韵学集成》与《古今韵会举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承袭了《古今韵会举要》中的释字体例、声类中"七音清浊"的标注和绝大多数韵字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它又对《古今韵会举要... 明代章黼编纂的《韵学集成》与《古今韵会举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承袭了《古今韵会举要》中的释字体例、声类中"七音清浊"的标注和绝大多数韵字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它又对《古今韵会举要》的反切进行了较大的改易,对韵字的排列次序、韵目的归部等方面都进行了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学集成》 《古今韵会举要》 比较
下载PDF
《缀术》中的“刍甍、方亭之问”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晓勤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20-27,共8页
在分析《缉古算经》的写作目的及其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缀术》中的“刍甍、方亭之间”和“方邑进行之术”作了探讨,认为:前者是已知刍甍、方亭的体积及其边、高的差,求边和高的问题,因此《缀术》中有三次方程的内容;后者是解勾... 在分析《缉古算经》的写作目的及其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缀术》中的“刍甍、方亭之间”和“方邑进行之术”作了探讨,认为:前者是已知刍甍、方亭的体积及其边、高的差,求边和高的问题,因此《缀术》中有三次方程的内容;后者是解勾股形问题,类似于《缉古算经》最后6问。由此又对祖冲之的“开差幂”和“开差立”算法提出质疑,认为它们与“方邑进行之术”和“刍甍、方亭之问”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缉古算经 缀术 方程 王孝通 祖Heng 祖冲之
下载PDF
《集篆古文韵海》校补举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治民 汪亮娟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4-70,共7页
宋杜从古《集篆古文韵海》是一部以韵书体例集录篆体和古文的集大成之著。该书版本为《宛委别藏》影摹旧钞本及其影印本,其他版本未见。该书不足、失误较多。现根据《永乐大典》、《集韵》和《古老子》碑对其进行整理和校补。
关键词 杜从古 《集篆古文韵海》 《永乐大典》 《集韵》 《古老子》 校补
下载PDF
马融虚诬李固考辨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从祥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3-16,共4页
《太平御览》所引《李固外传》记载表明,李固遭黄门常侍飞章诬奏,其死与马融无关。任武都太守和南郡太守之间,马融曾任大将军梁冀从事中郎。李固于质帝本初元年(146)闰六月被免去太尉之职。《后汉书·吴祐传》称"诬奏太尉李固&... 《太平御览》所引《李固外传》记载表明,李固遭黄门常侍飞章诬奏,其死与马融无关。任武都太守和南郡太守之间,马融曾任大将军梁冀从事中郎。李固于质帝本初元年(146)闰六月被免去太尉之职。《后汉书·吴祐传》称"诬奏太尉李固",表明马融替梁冀诬奏太尉李固当在冲帝永憙元年(145)。马融颇具文名,且时任梁冀从事中郎,梁冀诬奏李固的"飞章"出于其手不足为怪,故《后汉书·李固传》所载"飞章"当出于马融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融 梁冀 李固 永憙元年
下载PDF
《唐大诏令集》顾广圻校本献疑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豪 《晋图学刊》 2017年第1期59-62,共4页
1959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唐大诏令集》时采用顾广圻校本为底本,使之广为人知。论文通过细核顾校本校勘全貌,认为顾氏所作校勘并非系统全面,顾氏整理《唐大诏令集》是为其校勘《全唐文》服务的,顾校本底本误字较多,因此,如重新整理《唐大... 1959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唐大诏令集》时采用顾广圻校本为底本,使之广为人知。论文通过细核顾校本校勘全貌,认为顾氏所作校勘并非系统全面,顾氏整理《唐大诏令集》是为其校勘《全唐文》服务的,顾校本底本误字较多,因此,如重新整理《唐大诏令集》不宜再以顾校本为底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大诏令集》 顾广圻 《全唐文》 校勘
下载PDF
试论独孤及的奏议文——兼论独孤及古文创作的贡献及地位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丽苹 《太原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独孤及是天宝至大历年间一位重要的古文家,他是中唐古文先驱中古文创作实践的真正扛旗者。他的古文,无论在形式、内容,亦或风格上,都踏踏实实地实践了他的古文理论,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和影响。其中,奏议文代表了作者古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独孤及是天宝至大历年间一位重要的古文家,他是中唐古文先驱中古文创作实践的真正扛旗者。他的古文,无论在形式、内容,亦或风格上,都踏踏实实地实践了他的古文理论,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和影响。其中,奏议文代表了作者古文创作的最高成就。这类文章,为文必彰明善恶,长于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家 奏议文 中唐文学研究 古文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