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and Determination of Total Triterpenoids from Semen Trichosanthis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1
1
作者 Donghai CHU Zhanbo HUANG 《Medicinal Plant》 CAS 2018年第6期62-64,67,共4页
[Objectives]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and determine the total triterpenoids from Semen Trichosanthis.[Methods]The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Objectives]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and determine the total triterpenoids from Semen Trichosanthis.[Methods]The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triterpenoids in Semen Trichosanthis.And the spectrophotomet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total triterpenoids in Semen Trichosanthis.[Result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solid to liquid ratio of 40∶ 1,ultrasonic time of 20 min,and ultrasonic power of 100 W.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content of total triterpenoids in Semen Trichosanthi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10 production areas,among which the No.9 production area(Anhui 1) had the highest total triterpenoids content of 45.71 mg/g,while No.7 production area(Shandong) had the lowest total triterpenoids content of 15.22 mg/g.[Conclusions]The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is reliable for the extraction of total triterpenoids in Semen Trichosanthis,and the spectrophotometry is proper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total triterpenoids in Semen Trichosanthis.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 of total triterpenoids in Semen Trichosanthis produced in differen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en trichosanthis TOTAL TRITERPENOIDS SPECTROPHOTOMETRY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Trichosanthis Fructus by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combined with differential spectrophotometry
2
作者 Qian Hu Wan-Zhi Qian +1 位作者 Chun-Cai Zou Hai-Yan Yan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1年第11期26-31,共6页
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flavones in Trichosanthis Fructus(composed of Trichosanthis pericarpium and Trichosanthis semen in certain proportion).Methods:The effects of the mixture ratio of ... 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flavones in Trichosanthis Fructus(composed of Trichosanthis pericarpium and Trichosanthis semen in certain proportion).Methods:The effects of the mixture ratio of Trichosanthis pericarpium and Trichosanthis semen,ethanol concentration,ultrasonic extraction time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richosanthis Fructus were investigated.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richosanthis Fructus was optimized by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combined with differential spectrophotometry.Results: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richosanthis Fructus were as follows:The mixture ratio of Trichosanthis pericarpium and Trichosanthis semen was 4:6,the ethanol concentration was 70%,the ultrasonic extraction time was 60min and 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was 40℃.Conclusion: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combined with differential spectrophotometry can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Trichosanthis Fructus,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xtra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richosanthis Fruc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chosanthis pericarpium semen trichosanthis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ion process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下载PDF
瓜蒌不同药用部位、炮制方法、药性与功效的考证
3
作者 张溪桐 杨彬 +1 位作者 张宁 王冰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52-57,63,共7页
瓜蒌、瓜蒌子和瓜蒌皮是来源于同一植物果实的不同部位,为了解三种药物的应用历史及彼此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系统查阅历代本草和医学典籍,从药用部位、炮制方法、药性与功效四个方面进行了考证。结果表明,历代典籍中瓜蒌多用其植物名称“... 瓜蒌、瓜蒌子和瓜蒌皮是来源于同一植物果实的不同部位,为了解三种药物的应用历史及彼此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系统查阅历代本草和医学典籍,从药用部位、炮制方法、药性与功效四个方面进行了考证。结果表明,历代典籍中瓜蒌多用其植物名称“栝楼”,在古代方剂中入药的部位有果实、种子、瓤、果皮;古代瓜蒌、瓜蒌子或瓜蒌皮有清炒、蛤粉炒、葛粉炒、烧、煅、蒸、去油等炮制方法,现代三者常用的炮制方法为炒和蜜炙;有关其性味的记载经历了由“苦,寒”向“甘,寒”的转变,直到近代对三者才有了归经的记载;瓜蒌子偏于润肺和通便,瓜蒌皮偏于清热、化痰、宽胸,瓜蒌的功效兼而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瓜蒌子 瓜蒌皮 药用部位 炮制方法 药性 功效 本草考证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含量 被引量:25
4
作者 程雪梅 吴弢 +4 位作者 侴桂新 胡原 徐刚 张芳 王峥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建立 RP-HPLC 法测定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方法:采用 Polaris 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93: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3,... 目的:建立 RP-HPLC 法测定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方法:采用 Polaris 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93: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线性范围为0.0484-2.4200μg(r=0.9999),3个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6.19%,100.7%,100.6%(n=3);RSD 分别为3.3%,0.63%,1.2%。结论:本方法简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为评价不同产地的瓜蒌子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苯甲酰基 瓜蒌子 栝楼 测定 RP 醇含量 C18色谱柱 紫外检测波长 线性范围 科学依据 药材质量 不同产地 流动相 回收率 RSD 重复性 专属性 三醇
下载PDF
栝楼化学成分研究概述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玲娜 于京平 张永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72-76,共5页
栝楼为葫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瓜蒌)、果皮(瓜蒌皮)、种子(瓜蒌子)、块根(天花粉)均属于传统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促进栝楼药用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明确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等药材的药效成分,提升其质量控制标... 栝楼为葫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瓜蒌)、果皮(瓜蒌皮)、种子(瓜蒌子)、块根(天花粉)均属于传统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促进栝楼药用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明确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等药材的药效成分,提升其质量控制标准,本文对近几年来栝楼化学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显示瓜蒌、瓜蒌皮及瓜蒌子成分主要为脂肪油、脂肪酸、甾醇、三萜皂苷、蛋白质、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等,天花粉成分主要为天花粉植物凝集素、天花粉蛋白质、淀粉、皂苷、多糖类、氨基酸类、酶类等。这些成分的药理活性要么不明显,要么与其药材临床功效难以联系,能反映药材质量的成分至今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 瓜蒌 瓜蒌皮 瓜蒌子 天花粉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瓜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楚冬海 张振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8-203,共6页
瓜蒌(Trichosanthis Frucutus)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瓜蒌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又称之为全瓜蒌。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此外还具有抗癌、延缓衰老的功能... 瓜蒌(Trichosanthis Frucutus)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瓜蒌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又称之为全瓜蒌。在治疗冠心病、糖尿病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此外还具有抗癌、延缓衰老的功能。其果皮、种子即瓜蒌皮、瓜蒌子皆可入药。随着瓜蒌药材及其制剂(瓜蒌皮注射液、瓜蒌片等)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其需求将大大增加。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瓜蒌,挖掘其医药功效和新用途,进一步开发瓜蒌产品,故对瓜蒌的化学成分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比较瓜蒌、瓜蒌皮和瓜蒌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为瓜蒌药材质量标准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瓜蒌皮 瓜蒌子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瓜蒌子饮片的成分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修彦凤 程雪梅 +2 位作者 刘蕾 吴弢 王峥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建立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HPLC测定方法,以选择质量较佳的瓜蒌子饮片。方法以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为指标,建立了HPLC法测定条件,色谱柱为Polari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3∶7),检测波... 目的建立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HPLC测定方法,以选择质量较佳的瓜蒌子饮片。方法以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为指标,建立了HPLC法测定条件,色谱柱为Polari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3∶7),检测波长为230nm,体积流量为1.0mL/min,并对瓜蒌子、炒瓜蒌子、麸炒瓜蒌子、蛤粉炒瓜蒌子、蜜炙瓜蒌子、瓜蒌子霜、瓜蒌仁、炒瓜蒌仁、瓜蒌子壳中该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在0.0484~2.420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6%。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瓜蒌仁>炒瓜蒌仁>瓜蒌子>炒瓜蒌子>麸炒瓜蒌子>蛤粉炒瓜蒌子>蜜炙瓜蒌子>瓜蒌子霜>瓜蒌子壳。结论瓜蒌子和炒瓜蒌子是较佳的瓜蒌子饮片,这与瓜蒌子临床应用现状是相符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子 3 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瓜蒌子黄酮提取方法和参数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金娜 温春秀 +2 位作者 杨太新 谢晓亮 刘铭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88-2090,共3页
目的优选瓜蒌子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条件。方法比较分析超声辅助提取法、加热回流法和索氏提取法下的瓜蒌子黄酮含量,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筛选了瓜蒌子黄酮含量超声辅助提取法的条件。结果超声辅助提取法为瓜蒌子黄酮的最佳提取方... 目的优选瓜蒌子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条件。方法比较分析超声辅助提取法、加热回流法和索氏提取法下的瓜蒌子黄酮含量,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筛选了瓜蒌子黄酮含量超声辅助提取法的条件。结果超声辅助提取法为瓜蒌子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其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70℃,提取1.0h,料液比1∶40,乙醇质量分数为90%;此条件下瓜蒌子黄酮含量高达0.836 9 mg/g。结论此工艺合理可行,适用于瓜蒌子中黄酮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子 超声辅助提取法 加热回流法 索氏提取法 黄酮
下载PDF
瓜蒌子降血糖作用及其有效成分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钦 陆红 +1 位作者 陈爱君 张信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B05期194-197,共4页
为观察瓜蒌子及其不同组分的降血糖作用,分别给ICR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投食瓜蒌子药材50g/kg、灌胃瓜蒌子提取物石油醚部分16、4g/kg、乙酸乙酯部分1.2、0.3g/kg、正丁醇部分0.4、0.1g/kg,连续4周,每周检测体重、血糖,同... 为观察瓜蒌子及其不同组分的降血糖作用,分别给ICR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投食瓜蒌子药材50g/kg、灌胃瓜蒌子提取物石油醚部分16、4g/kg、乙酸乙酯部分1.2、0.3g/kg、正丁醇部分0.4、0.1g/kg,连续4周,每周检测体重、血糖,同时测定各组分单次给药的糖耐量。结果显示瓜蒌子原药材及其石油醚提取部分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该模型小鼠的体重增长;此外,瓜萎子石油醚提取部分对糖耐量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以上结果提示瓜蒌子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来自石油醚提取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子 降血糖 有效成分 石油醚提取 四氧嘧啶
下载PDF
瓜蒌子油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金情政 李钦 赵吟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研究瓜蒌子油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血糖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100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瓜蒌子油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药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每周监测小鼠体重... 目的研究瓜蒌子油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血糖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100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瓜蒌子油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药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每周监测小鼠体重及血糖,末次给药18h后,摘眼球采血,分离血清,用化学比色法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岛素含量;另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对瓜蒌子油进行单次给药的糖耐量测定。结果给予瓜蒌子油不同剂量(5、10、20ml/kg)的各组小鼠体重增长略有加快,并使血糖值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能显著升高模型小鼠的血清胰岛素含量,降低血清TC、TG、NO和NOS含量;从糖耐量试验看,瓜蒌子油不同剂量组小鼠喂以淀粉后各时段血糖值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结论瓜蒌子油具有降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的作用,其降血糖的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清胰岛素含量、降低血清的NO和NOS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子油 降血糖 四氧嘧啶 糖耐量
下载PDF
瓜蒌子有效提取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荣超 辛杰 +2 位作者 王真真 郭庆梅 周凤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157-2159,共3页
近几年国内外对瓜蒌子化学成分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瓜蒌子提取物中的脂肪酸、甾醇和萜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类、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的研究概况,并对压榨法、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 近几年国内外对瓜蒌子化学成分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瓜蒌子提取物中的脂肪酸、甾醇和萜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类、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的研究概况,并对压榨法、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脂类提取纯化工艺和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以及瓜蒌子定性和定量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深化相关研究,促进瓜蒌子有效成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瓜蒌子 有效成分 提取纯化 定性定量
下载PDF
瓜蒌子油中天然抗氧化剂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俞健 李赤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3-154,407,共3页
研究了瓜蒌子油中的天然抗氧化剂生育酚与β-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其对瓜蒌子油抗氧化性的影响;瓜蒌子油本身的抗氧化性能一部分依赖于它本身含有的α-生育酚与δ-生育酚,但非完全依赖,所以添加β-胡萝卜素可明显提高其抗氧化性能,从而... 研究了瓜蒌子油中的天然抗氧化剂生育酚与β-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其对瓜蒌子油抗氧化性的影响;瓜蒌子油本身的抗氧化性能一部分依赖于它本身含有的α-生育酚与δ-生育酚,但非完全依赖,所以添加β-胡萝卜素可明显提高其抗氧化性能,从而为开发瓜蒌子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子油 生育酚 Β-胡萝卜素 抗氧化性
下载PDF
栝楼不同部位对卷烟烟气总粒相物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阳璐斯 夏婷 +5 位作者 陶红 黄菲 潘晓薇 邢学锋 胡艳楠 巫园园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目的研究栝楼不同部位(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对卷烟烟气总粒相物(Total particulate matter,TPM)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增殖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PM诱... 目的研究栝楼不同部位(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对卷烟烟气总粒相物(Total particulate matter,TPM)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增殖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PM诱导BEAS-2B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0μg·mL-1TPM)、红霉素组(阳性对照,10μg·mL-1TPM+5μg·mL-1红霉素)及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不同浓度给药组[10μg·mL-1TPM+400、800、1200 ng·mL-1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正丁醇提取物)]。药物作用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IL-6、IL-8、TNF-α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BEAS-2B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细胞上清液中IL-6、IL-8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细胞IL-6、IL-8、TNF-α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组的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均可以促进BEAS-2B细胞的增殖(P<0.05,P<0.01);400、800、1200 ng·mL-1瓜蒌皮组的细胞上清液中的IL-6、TNF-α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800、1200 ng·mL-1瓜蒌皮组的细胞上清液中的IL-8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400、800、1200 ng·mL-1瓜蒌子组的细胞上清液中的IL-8、TNF-α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400、800、1200 ng·mL-1天花粉组的细胞上清液中的IL-6、TNF-α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栝楼不同部位(瓜蒌皮、瓜蒌子和天花粉)正丁醇提取物可能通过促进BEAS-2B细胞增殖,抑制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 瓜蒌皮 瓜蒌子 天花粉 正丁醇提取物 烟气总粒相物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瓜蒌的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和功效的考证 被引量:22
14
作者 郭庆梅 周凤琴 +1 位作者 张卉 张永清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0期1824-1826,共3页
目的:研究瓜蒌的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和功效等的历史沿革,为开展瓜蒌的规范化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查阅历代的本草典籍,进行了整理、归纳。结果:查阅了约60部本草典籍,初步理清了瓜蒌的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和功效的历史沿革。结论:瓜蒌... 目的:研究瓜蒌的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和功效等的历史沿革,为开展瓜蒌的规范化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查阅历代的本草典籍,进行了整理、归纳。结果:查阅了约60部本草典籍,初步理清了瓜蒌的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和功效的历史沿革。结论:瓜蒌有果实全用或瓜蒌子、瓜蒌皮分别使用,瓜蒌、瓜蒌子和瓜蒌皮的功效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瓜萎子 瓜萎皮 本草考证
下载PDF
基于GC-MS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辨析瓜蒌子变质过程中差异标志物 被引量:2
15
作者 颜继忠 曾结林 +3 位作者 白芮 吴亚梦 姜慧洁 张慧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6-465,共10页
分析瓜蒌子变质过程中油脂类成分的变化,筛选差异标志物,为瓜蒌子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加速实验加快瓜蒌子变质进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瓜蒌子中油脂类化学成分,通过NIST17谱库、化合物精确相... 分析瓜蒌子变质过程中油脂类成分的变化,筛选差异标志物,为瓜蒌子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加速实验加快瓜蒌子变质进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瓜蒌子中油脂类化学成分,通过NIST17谱库、化合物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文献进行化合物解析,并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色谱峰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于GC-MS技术共鉴定出新鲜瓜蒌子中22个化合物,随着加速实验天数增加,瓜蒌子在变质过程中新鉴定出5个化合物。利用OPLS-DA模型中VIP分析,发现瓜蒌子变质过程中6个色谱峰的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均大于1.0,分别为α-桐酸、α-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瓜蒌酸,其可作为瓜蒌子变质过程中差异标志物。通过GC-MS技术总结瓜蒌子脂肪酸在变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利用化学模式识别筛选出6个差异标志物,研究结果可为瓜蒌子饮片及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子 变质 GC-MS 化学模式识别 差异标志物
下载PDF
瓜蒌子饮片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体外遗传毒性研究
16
作者 王静 曹宁佳 +2 位作者 刘艳 董永会 王晓雯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9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瓜蒌子体外遗传毒性,对瓜蒌子饮片安全使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细胞活力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对瓜蒌子水溶性浸出物进行体外遗传毒性安全性评估。结果细胞活力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 目的研究瓜蒌子体外遗传毒性,对瓜蒌子饮片安全使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细胞活力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对瓜蒌子水溶性浸出物进行体外遗传毒性安全性评估。结果细胞活力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中各加药组细胞生长未受到显著影响,瓜蒌子水溶性浸出物遗传毒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测试条件下,瓜蒌子水溶性浸出物不具有显著的体外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子 遗传毒性 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 染色体畸变试验 AMES试验
下载PDF
草乌与瓜蒌配伍前后草乌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康 孙亚男 张振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3-247,共5页
目的 研究生、制草乌与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配伍前后生物碱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配伍前后草乌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6种有毒生物碱的含... 目的 研究生、制草乌与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配伍前后生物碱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配伍前后草乌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6种有毒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 通过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生草乌与瓜蒌皮配伍双酯型生物碱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瓜蒌子配伍苯甲酰新乌头碱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成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天花粉配伍除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外其它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草乌与瓜蒌皮配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瓜蒌子配伍除新乌头碱含量降低(P<0.05),其他各成分均升高(P<0.05)且变化,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天花粉配伍除新乌头碱降低(P<0.05),其他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草乌与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配伍不会增强毒性;制草乌与瓜蒌皮、瓜蒌子配伍毒性增强,与天花粉配伍不会增强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 瓜蒌皮 瓜蒌子 天花粉 十八反 生物碱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的瓜蒌皮和瓜蒌籽差异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维彤 王宗伟 +4 位作者 闫广利 孙晖 温浩 沈皓然 王喜军 《中国医药导刊》 2022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分析瓜蒌皮和瓜蒌籽的差异化学成分。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分析技术对同基源瓜蒌皮和瓜蒌籽差异化学成分进行测定。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匹配、峰对齐... 目的:分析瓜蒌皮和瓜蒌籽的差异化学成分。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分析技术对同基源瓜蒌皮和瓜蒌籽差异化学成分进行测定。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OPLS-DA分析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同基源瓜蒌皮和瓜蒌籽化学成分得到有效区别;初步筛选并鉴定出26个差异化学成分,其中20个为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并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从瓜蒌皮和瓜蒌籽化学成分差异的角度,可为揭示二者药性、药效差异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瓜蒌皮和瓜蒌籽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皮 瓜蒌籽 UPLC-Triple TOF-MS/MS 差异成分分析
下载PDF
瓜蒌与草乌配伍前后瓜蒌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亚男 杨康 张振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0-246,共7页
目的研究瓜蒌与草乌配伍前后煎液中瓜蒌的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配伍前后煎液中的5种化学成分芦丁、异槲皮苷、槲皮素、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和葫芦素B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得知,与生、制草乌配... 目的研究瓜蒌与草乌配伍前后煎液中瓜蒌的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配伍前后煎液中的5种化学成分芦丁、异槲皮苷、槲皮素、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和葫芦素B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得知,与生、制草乌配伍会使瓜蒌皮中的芦丁、异槲皮苷、槲皮素和葫芦素B 4种成分显著降低(P<0.05);瓜蒌子与生草乌配伍后芦丁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瓜蒌子与生草乌配伍后异槲皮苷含量有显著性升高(P<0.01),与制草乌配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瓜蒌子的栝楼仁三醇与生草乌配伍后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制草乌配伍显著升高(P<0.01);瓜蒌子和天花粉的葫芦素B与生、制草乌配伍后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生草乌配伍会减少瓜蒌皮中成分(芦丁、异槲皮苷、槲皮素和葫芦素B)、瓜蒌子中成分(芦丁、栝楼仁三醇和葫芦素B)和天花粉中成分(葫芦素B)的溶出,但会增加瓜蒌子中异槲皮苷的溶出;与制草乌配伍会减少瓜蒌皮中成分(芦丁、异槲皮苷、槲皮素和葫芦素B)、瓜蒌子中成分(葫芦素B)和天花粉中成分(葫芦素B)的溶出,但会增加瓜蒌子中成分(芦丁、异槲皮苷和栝楼仁三醇)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皮 瓜蒌子 天花粉 草乌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栝楼食用历史沿革与变迁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星星 李卫文 +6 位作者 董玲 储转南 赵伟 崔广胜 孙勇潮 冷占籁 王德群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9-83,共5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近现代相关县志、现代发表的文献及产业调研,系统梳理了植物栝楼Trichmantheskiriloxvii Maxim.食用的相关记载,并对栝楼子现代的食用情况进行调研,对栝楼根食用问题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栝楼根食用距现在约有8100~830...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近现代相关县志、现代发表的文献及产业调研,系统梳理了植物栝楼Trichmantheskiriloxvii Maxim.食用的相关记载,并对栝楼子现代的食用情况进行调研,对栝楼根食用问题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栝楼根食用距现在约有8100~8300年,随着宋代“天花粉”名称的出现,栝楼根开始被普遍食用;栝楼瓤和子的食用有600多年历史,栝楼子是现代栝楼产业的主要经济支撑。栝楼植物的多个部位具有食用开发潜能,其种子的食用从古代至近代,均有文字可考,可为栝楼子的新食品原料申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 食用 考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