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汉语词义衍生途径新说综论 被引量:16
1
作者 宋亚云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聚合同化”诸说大多源于王念孙《广雅疏证》的“同义相因”说,“聚合同化”说和“组合同化”说又都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契合,因而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词义衍生 新说 渊源 《广雅疏证》 现代语言学 不足
下载PDF
《广雅疏证》所揭示的“二义同条”之词义关系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景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124,共6页
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揭示了《广雅》沿用《尔雅》“二义同条”之例的种种具体现象。《广雅》“二义同条”的“二义”之间,有的有内在联系,解释字只代表一个词;有的没有内在联系,解释字代表两个词。《广雅》中还存在“三义同条”、有... 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揭示了《广雅》沿用《尔雅》“二义同条”之例的种种具体现象。《广雅》“二义同条”的“二义”之间,有的有内在联系,解释字只代表一个词;有的没有内在联系,解释字代表两个词。《广雅》中还存在“三义同条”、有的被解释字与解释字都表示两种不同含义、解释字代表两个同音同形异义词等“二义同条”的特殊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疏证》 二义同条 词义关系
下载PDF
《广雅疏证》同源词的词义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国理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明确提出了“命名之义”的概念,对语词的孳乳派生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归纳了同源词的词义关系,其中对词义相关类同源词的分析,特别是对相因类同源词的分析,对当前同源词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语源学 语源义 词义 《广雅疏证》
下载PDF
《广雅疏证》“散文”、“对文”所涉同义词词义状况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景仑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2-47,共6页
“散文”、“对文”是《广雅疏证》用以说明同义词之间的异同关系的训诂术语。《广雅疏证》中“散文”共用了26次,“对文”共用了29次,涉及的同义词共31组。全面而系统地剖析了所有这些同义词之间的词义关系和差异状况,条分缕析地进行... “散文”、“对文”是《广雅疏证》用以说明同义词之间的异同关系的训诂术语。《广雅疏证》中“散文”共用了26次,“对文”共用了29次,涉及的同义词共31组。全面而系统地剖析了所有这些同义词之间的词义关系和差异状况,条分缕析地进行具体说解,将会深入理解“散文”、“对文”这对训诂术语的性质和用法,并对进一步了解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有关同义词“有同有异”的词义观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疏证》 散文 对文 同义词 词义状况
下载PDF
《广雅疏证》中与修辞相关的术语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孝梅 单殿元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1-123,共3页
《广雅疏证》是清代训诂学大师王念孙的代表作。在释义的过程中,王氏善于体察书证的文法微妙,发现语句的修辞方式,剖难解疑,使修辞分析成为训诂的又一利器。系统梳理《广雅疏证》中与修辞相关的术语以及修辞分析材料,对于训诂学及修辞... 《广雅疏证》是清代训诂学大师王念孙的代表作。在释义的过程中,王氏善于体察书证的文法微妙,发现语句的修辞方式,剖难解疑,使修辞分析成为训诂的又一利器。系统梳理《广雅疏证》中与修辞相关的术语以及修辞分析材料,对于训诂学及修辞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疏证》 修辞 训诂
下载PDF
《广雅疏证》同源词的词义关系类型 被引量:3
6
作者 胡继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4-30,共7页
《广雅疏证》同源词的词义关系类型 ,主要有相同、相关、相同相关三种 ,以相关关系为主。同源词词义关系的多样性是客观事物多向。
关键词 《广雅疏证》 同源词 词义关系 相同 相关 汉语
下载PDF
《广雅疏证》的计算机处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德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7期50-52,共3页
利用Delphi 6为《广雅疏证》一般词语制作的数据库查询系统,通过“词条序号”或“被释词”可以查询到数据库中它们各自所对应的“词条”、“释词”、“疏证”及“卷次”等信息,通过输入关键词则可对“疏证”中的内容进行检索;利用“《... 利用Delphi 6为《广雅疏证》一般词语制作的数据库查询系统,通过“词条序号”或“被释词”可以查询到数据库中它们各自所对应的“词条”、“释词”、“疏证”及“卷次”等信息,通过输入关键词则可对“疏证”中的内容进行检索;利用“《广雅疏证》查询系统”的上述功能还可以进行辅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疏证》 电子文档 数据库查询系统 计算机处理
下载PDF
《广雅疏证》所涉“正反同词”现象成因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景仑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46,共7页
《广雅疏证》所涉及的“正反同词”现象的最重要的形成原因,是由词义性质和词义范围产生的词义引申。由词义性质引申形成正反同词,其内在理据是“义相反而实相因”,其具体方式是相关代用和相因推演。由词义范围引申形成正反同词,表现为... 《广雅疏证》所涉及的“正反同词”现象的最重要的形成原因,是由词义性质和词义范围产生的词义引申。由词义性质引申形成正反同词,其内在理据是“义相反而实相因”,其具体方式是相关代用和相因推演。由词义范围引申形成正反同词,表现为由语境引起词义范围缩小,从而使上位意义降格为互相对立的两个下位意义。视角单一和比较对象不同,也是正反同词现象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疏证》 正反同词 成因
下载PDF
《广雅疏证》声转特点与王念孙古声类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福言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34-39,共6页
对《广雅疏证》训诂术语"一声之转""之言""声近义同""犹"表现的声转情况进行梳理,探讨王念孙古声类思想在具体训诂实践中的分合情况,进而深化对王念孙古音学思想和"就古音以求古义"... 对《广雅疏证》训诂术语"一声之转""之言""声近义同""犹"表现的声转情况进行梳理,探讨王念孙古声类思想在具体训诂实践中的分合情况,进而深化对王念孙古音学思想和"就古音以求古义"这一因声求义理论的认识。研究表明,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基本遵循了他的古声类二十三纽的划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疏证》 术语 古声类 因声求义
下载PDF
《广雅疏证》类比手法的部分用法管窥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景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3期168-173,共6页
《广雅疏证》类比手法的运用十分复杂,包括运用类比手法说明下列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各种现象:《广雅》的条例、合音词之构成情况、多音词的单称、物种内部的不同品种、动物的变化和行动情状、古人的生活习俗、古代文献对药草名称的辨异与... 《广雅疏证》类比手法的运用十分复杂,包括运用类比手法说明下列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各种现象:《广雅》的条例、合音词之构成情况、多音词的单称、物种内部的不同品种、动物的变化和行动情状、古人的生活习俗、古代文献对药草名称的辨异与统同、古代文献语句中的词义训释、古代文献的用语之例、古代文献的为文之法、读音有侈弇之别的两个词可以互相借用,以及音转之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疏证》 类比手法
下载PDF
《广雅疏证》训诂术语“之言”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国理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7-101,共5页
"之言"是常用的训诂术语,前人对它的含义及用法有不同的看法。《广雅疏证》是一部由训诂学向语源学推进的辉煌巨著,在考察统计"之言"在该书中的使用分布情况之后,发现"之言"涉及的词(字)除大多指同源词外... "之言"是常用的训诂术语,前人对它的含义及用法有不同的看法。《广雅疏证》是一部由训诂学向语源学推进的辉煌巨著,在考察统计"之言"在该书中的使用分布情况之后,发现"之言"涉及的词(字)除大多指同源词外,还可能指通假字、联绵词或名物词的不同书写形式等,有时甚至只是一般性地解释词义,理解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词 语源学 训诂术语 之言 《广雅疏证》
下载PDF
《广雅疏证》训诂术语“相对成文”浅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景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67-170,共4页
本文具体探讨《广雅疏证》所使用的“相对成文”这个训诂术语以及与之含义相同的其他训诂术语(相对为文、相对、对言)的具体意义和用法(探求词义、判定单音词与双音词、校勘文句),强调正确理解“相对成文”这个训诂术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广雅疏证》 相对成文 训诂术语
下载PDF
王念孙《广雅疏证》对汉语同源词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继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2-76,共5页
王念孙《广雅疏证》对同源词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研究方法、分析方法、训诂实践等方面,他为近现代汉语词源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广雅疏证》 同源词 理论研究 研究方法 训诂实践
下载PDF
《广雅疏证》“语之转”研究
14
作者 李福言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从术语、功能两方面对《广雅疏证》"语之转"问题进行穷尽式定量定性研究,认为"语之转"主要指声韵关系中的声同、声近。作用有两点,一是贯通异形词,一是疏通传注文献。
关键词 广雅疏证 语之转 因声求义
下载PDF
传统训诂学名著之现代语言学解读的典范——胡继明教授《〈广雅疏证〉词汇研究》述评
15
作者 周作明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年第3期96-98,共3页
汉语悠久的历史文献书写传统和深厚的语文学传统为汉语史研究者留下了两大宝藏:历史文献和传统训诂学专著。但传统训诂学名著更多地被当作阅读历史文献和查证语义的工具书来使用,其作为某时期词汇语义总结的地位没得到应有重视,其包含... 汉语悠久的历史文献书写传统和深厚的语文学传统为汉语史研究者留下了两大宝藏:历史文献和传统训诂学专著。但传统训诂学名著更多地被当作阅读历史文献和查证语义的工具书来使用,其作为某时期词汇语义总结的地位没得到应有重视,其包含的现代语言学信息未得到充分发掘。商务印书馆所推胡继明教授新著《〈广雅疏证〉词汇研究》弥补了这方面的巨大缺憾。本文认为该书是传统训诂学名著之现代语言学解读的典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用现代语言学方法全方位揭示了《广雅疏证》中的词义聚合、词族衍生及名物词源。二、站在现代语言学高度,对话传统训诂学先哲,客观评价其成就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疏证〉词汇研究》 现代语言学 解读
下载PDF
小议《广雅疏证》的“因声求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韦岩实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88-90,共3页
因声求义作为传统训诂方法之一,虽早在汉代已出现,但缺少系统化、理论化。清代是训诂学的鼎盛时期,顾炎武、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因声求义"这一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广雅疏证》借助"因声求义&qu... 因声求义作为传统训诂方法之一,虽早在汉代已出现,但缺少系统化、理论化。清代是训诂学的鼎盛时期,顾炎武、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因声求义"这一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广雅疏证》借助"因声求义"的理论,在同源字、连绵字、通假字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疏证 因声求义 同源词 连绵词 通假字
下载PDF
由《广雅疏证》析王念孙父子对训诂学的贡献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恒光 《唐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7-58,97,共3页
清儒在小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文字、音韵、训诂各方面都产生了卓绝千古的学者,其中高邮王念孙父子在训诂学上的成就更是凌跨古人,独步当世。《广雅疏证》作为王氏父子杰出的著述,为训诂学和语义学的研究开辟了宽阔的途径,他们在训... 清儒在小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文字、音韵、训诂各方面都产生了卓绝千古的学者,其中高邮王念孙父子在训诂学上的成就更是凌跨古人,独步当世。《广雅疏证》作为王氏父子杰出的著述,为训诂学和语义学的研究开辟了宽阔的途径,他们在训诂学上的功绩可谓"千五百年来未有其人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氏父子 训诂学 广雅疏证
下载PDF
论《广雅疏证》因声求义的特点与贡献
18
作者 李福言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3-38,共6页
立足《广雅疏证》"之言""犹""一声之转""声近义同"四个音义术语,讨论《广雅疏证》因声求义的特点与贡献,最后指出因声求义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广雅疏证 因声求义 特点 贡献
全文增补中
《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中的地名说解
19
作者 萧红 曾妮 《长江学术》 CSSCI 2019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中都有比较丰富的地名及其它地理类名词说解,内容涉及地名来源、地名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说文解字》和《广雅》收录地理类字词的体例等等。段、王治学态度严谨,精通古音,注重词义引申,对词...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中都有比较丰富的地名及其它地理类名词说解,内容涉及地名来源、地名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说文解字》和《广雅》收录地理类字词的体例等等。段、王治学态度严谨,精通古音,注重词义引申,对词语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有深入的了解,做到了形音义通解,且都具有历史发展眼光,在探究语言文字问题时注重考察其社会因素、时代发展、地域差异。个性亦鲜明,段注考字,以字为研究对象,字形为抓手,兼及音、义及搭配;王氏考词语,以词为研究对象,词义为抓手,关注词的各种聚合关系。了解段、王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地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地名研究 语言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