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义始而以利终?——民初粤省偿还华侨辛亥革命借款案再探
1
作者 赵琳琳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86-96,共11页
论文通过对报刊、档案、回忆录等史料的细致梳理,将偿还华侨革命借款案放置于民初的政治脉络之中,探寻辛亥革命后的革命善后困境,剖析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革命之间复杂多元的动态关系。1913年,胡汉民提出偿还辛亥两役华侨借款,本欲既填... 论文通过对报刊、档案、回忆录等史料的细致梳理,将偿还华侨革命借款案放置于民初的政治脉络之中,探寻辛亥革命后的革命善后困境,剖析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革命之间复杂多元的动态关系。1913年,胡汉民提出偿还辛亥两役华侨借款,本欲既填补省库亏空又弥补辛亥年支持革命的华侨,却不料弄巧成拙,引得粤省各界与海外华侨的极力反对。这虽有胡汉民卸任前行事潦草、考虑不周之嫌,但晚清革命以来筹款行动的混乱无序才是其中的难解之结。偿还华侨革命借款案虽在两个月后草草了之,却加深了国民党在海外的负面形象。这一案件对后续革命亦有消极影响,间接导致孙中山与中华革命党难得海外华侨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捐款 革命借款案 胡汉民 广东省议会 二次革命
下载PDF
试论广东基督教的本色化运动 被引量:1
2
作者 伍玉西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9-54,共6页
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中国基督教的正确选择。广东基督教的传入时间最早 ,教派众多 ,又处于先进思潮不断萌发的地区 ,外界对其自立与本色化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广东基督徒的民族意识、自立意识强 ,在上世纪 2 0... 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中国基督教的正确选择。广东基督教的传入时间最早 ,教派众多 ,又处于先进思潮不断萌发的地区 ,外界对其自立与本色化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广东基督徒的民族意识、自立意识强 ,在上世纪 2 0年代开始的本色化运动之前 ,广东就已有了不少华人自立教会。在 2 0年代的反教风潮中 ,广东基督教界进行了护教意义上的积极回应 ,并自我反省 ,开始了本色化运动。广东基督教本色化运动的最大成果是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的成立 ,它为广东基督教的本色化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有力地推动了广东教会的本色化进程。文章试图通过对广东基督教本色化运动的全过程的考察 ,说明这一运动是广东基督教界爱国爱教的具体体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基督教 本色化运动 自立 广东协会
下载PDF
战后广东省参议会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裕强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47-52,109,共6页
战后广东省参议会从成立到解体,前后历时三年。其通过选举产生的参议员大多年富力强,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丰富的从政经验。其主要机构由参议员大会、秘书处和驻会委员会组成,前后共召开过五次大会,审议通过了近千项决议案。其开展的各... 战后广东省参议会从成立到解体,前后历时三年。其通过选举产生的参议员大多年富力强,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丰富的从政经验。其主要机构由参议员大会、秘书处和驻会委员会组成,前后共召开过五次大会,审议通过了近千项决议案。其开展的各项工作在形式上迈出了"宪政"的步伐,进行了"地方自治"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由于国民党政权的专制和腐败,战后广东省参议会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参议会 参议员 宪政 国民党
下载PDF
论广东咨议局与辛亥革命之关系
4
作者 李慧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61-64,共4页
1909年10月广东咨议局正式成立,虽然只存在了两年时间,但广东咨议局不仅参政议政,兴利除弊,还在辛亥革命前为革命党人的公开或隐蔽的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掩护;辛亥年武昌首义爆发后,咨议局则成了全省的议事总机关,为广东兵不血刃,和平光复... 1909年10月广东咨议局正式成立,虽然只存在了两年时间,但广东咨议局不仅参政议政,兴利除弊,还在辛亥革命前为革命党人的公开或隐蔽的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掩护;辛亥年武昌首义爆发后,咨议局则成了全省的议事总机关,为广东兵不血刃,和平光复,做出了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咨议局 议员 革命党
下载PDF
1946年广东省参议会议长选举述论
5
作者 刘裕强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9-32,共4页
民国后期,省参议会是反映民意的重要机构,而议长又是省参议会的核心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东各派势力为了争夺广东省参议会议长之职,争相派出代理人。各派为了集团利益明争暗斗、不择手段。在首届广东省参议会议长选举中,充满着派系... 民国后期,省参议会是反映民意的重要机构,而议长又是省参议会的核心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东各派势力为了争夺广东省参议会议长之职,争相派出代理人。各派为了集团利益明争暗斗、不择手段。在首届广东省参议会议长选举中,充满着派系较量的意味,同时也深受金钱活动、权势支配、地域观念的影响。最终林翼中由于获得国民党中央的认可和陈济棠的全力支持成为了首届议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广东省参议会 议长选举 派系较量
下载PDF
民国时期自治机关与县域政治--以20世纪30年代广东县参议会的创设及运作为例的研究
6
作者 项浩男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28-41,94,95,共16页
县参议会是国民党政权设立的地方自治机关。20世纪30年代中期,全国仅有广东省各县均成立了县参议会,该历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28年10月至1931年5月,广东在《县组织法》框架下进行初步建设。第二阶段自1931年5月至全面抗战前,宁粤... 县参议会是国民党政权设立的地方自治机关。20世纪30年代中期,全国仅有广东省各县均成立了县参议会,该历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28年10月至1931年5月,广东在《县组织法》框架下进行初步建设。第二阶段自1931年5月至全面抗战前,宁粤分裂,广州国民政府将推行地方自治作为与南京分庭抗礼的重要举措。广州国民政府颁布《县地方自治条例》及相关法规,详细规定县参议会的职权、产生方式和运行规则。在实际运作中,县参议会针对民众生计、救济农村等迫切事项提出多项提案,推动县政府着力解决,为县域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然而,县政府与县参议会因权责问题龃龉不合,上级行政指令和经费短缺挤压了县参议会发挥作用的空间。广东各县参议会的形式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但不失为一次有价值的县政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参议会 地方自治 广东 县政 国民政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