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广东典型地区耕地土壤养分含量预测模型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钟鹤森 李玮 +6 位作者 张泽宇 吴玲 鄂东梅 张孟豪 许腾伟 戴军 张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6,共9页
【目的】可见-近红外光谱(Visible-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VNIRS)可以利用少量土壤样品建立预测模型,从而无损快速地预测土壤养分含量。然而,至今鲜见广东省土壤养分的VNIRS预测模型的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传统化学分析方法和VNIR... 【目的】可见-近红外光谱(Visible-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VNIRS)可以利用少量土壤样品建立预测模型,从而无损快速地预测土壤养分含量。然而,至今鲜见广东省土壤养分的VNIRS预测模型的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传统化学分析方法和VNIRS技术对广东典型地区的耕地土壤进行分析,构建土壤全量及速效养分含量的VNIRS预测模型,并评估利用光谱分析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的可行性,为广东省土壤养分的快速检测及质量评估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采集了粤东(梅州)、粤西(湛江)、粤北(韶关)、粤西北(肇庆)和珠三角(惠州和珠海) 5个地区共514份耕地土壤样品,测量样品有机质、全氮、可溶性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同时利用VNIRS在400~2 490 nm波长范围内探明其全光谱特征,筛选定标样品,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和主成分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向验证,评估模型的可行性。【结果】各地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可溶性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及光谱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质和全氮的定标预测模型效果较好,其中,粤西北地区的有机质定标相关系数达到0.831 1,珠三角地区的全氮定标相关系数达到0.789 8;可溶性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磷的预测模型效果在地区间差异较大,粤西北和珠三角地区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定标效果远优于其他地区。反向验证结果表明,有机质和全氮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最高分别达到0.69和0.65;粤西北和珠三角地区碱解氮的反向验证结果也较好,R2达到0.63和0.62;而可溶性有机碳和速效磷的反向验证结果总体较差。【结论】VNIRS技术能够区分省域内不同地区的土壤来源,可以作为未来土壤分类和土壤质量调查的重要评价指标。VNIRS技术能够较好地直接预测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对可溶性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含量的预测存在明显元素差别和地区差异,今后需进一步筛选光谱范围或采用更优方式构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广东 耕地土壤 土壤养分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闽粤地区花岗岩风化土体粘粒迁移过程的土柱渗流试验
2
作者 王浩 许少鸿 +2 位作者 陈叶健 徐陈灵 黄瑛瑛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花岗岩风化土具有大孔隙结构、级配不良的特性。降雨入渗驱动粘粒迁移导致花岗岩风化土内部孔隙扩张和颗粒粗化,是闽粤地区花岗岩分布区水土流失和边坡变形破坏的主因。本文设计土柱渗流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级配条件下花岗岩风化土体的粘... 花岗岩风化土具有大孔隙结构、级配不良的特性。降雨入渗驱动粘粒迁移导致花岗岩风化土内部孔隙扩张和颗粒粗化,是闽粤地区花岗岩分布区水土流失和边坡变形破坏的主因。本文设计土柱渗流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级配条件下花岗岩风化土体的粘粒迁移过程与特征,考察土粒含量、渗流量及水力梯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含有较多粘土矿物成分的细粒,尤其是粒径小于5μm的具有良好亲水性的粘粒,在渗流作用下容易发生迁移、集聚、淤堵或再迁移过程,导致渗流量与水力梯度持续变化,逐步出现土体颗粒粗化现象;(2)随着砾粒含量的增加,内部土粒单元发育成形的“混粒性”孔隙-骨架结构更为明显;当砾粒含量从40%增加至60%时,粘粒流失量增加14%,渗流量增加了51%,土体渗流通道增多、土体颗粒粗化,土体结构性逐步丧失;(3)花岗岩风化土中粘粒迁移过程由稳定渗流状态向优势渗流状态转变引起,一旦优势流通道成立,水力梯度增幅可达40%。研究结论可为闽粤地区花岗岩分布区水土流失治理和边坡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风化土 颗粒级配 粘粒迁移 颗粒粗化 闽粤地区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对广东菜心根肿病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张青青 徐春花 +2 位作者 金海洋 葛立傲 林天杰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以广东菜心为试材,在种植前和苗期向土壤中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或复合微生物肥料,测定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对广东菜心根肿病的发病率、防治效果、鲜重和干重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根肿病防治的土壤改良方式,减少根肿病对十... 以广东菜心为试材,在种植前和苗期向土壤中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或复合微生物肥料,测定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对广东菜心根肿病的发病率、防治效果、鲜重和干重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根肿病防治的土壤改良方式,减少根肿病对十字花科蔬菜的危害。结果表明:以复合微生物肥料、全水溶肥料、生物促生剂、尿素及硫酸钾为基肥,并追施有机全营养水溶肥和生物促生剂(T3处理)的广东菜心鲜重和干重最高,且其对根肿病的控制效果最好,45 d时防治效果为58.92%。不同处理的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广东菜心根肿病病情指数与广东菜心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菜心 根肿病 防治效果 鲜重 干重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广东梅州烟区土壤与烟叶化学成分特征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园 黄瑞寅 +6 位作者 谢旭明 曾海亮 陈钦 安玉兴 罗莎莎 武春屹 李宙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62-72,共11页
【目的】研究广东梅州烟叶主产区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其相关关系,探究影响烟叶化学品质的关键土壤因子。【方法】选取广东梅州烟叶主产区48个植烟土壤及相应的烤后中上部烟叶,分析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并对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 【目的】研究广东梅州烟叶主产区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其相关关系,探究影响烟叶化学品质的关键土壤因子。【方法】选取广东梅州烟叶主产区48个植烟土壤及相应的烤后中上部烟叶,分析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并对土壤和烟叶化学成分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广东梅州烟区土壤偏酸比例占64.58%,有机质(SOM)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丰富,全氮(TN)含量适宜比例占68.75%,全磷(TP)丰及很丰比例占70.83%,全钾(TK)缺和极缺比例占68.75%,速效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丰富,其中丰及很丰比例分别占97.92%、91.76%和79.17%。中部烟叶总糖和淀粉含量及糖碱比偏高,比例分别占91.67%、100%及66.67%,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及糖碱比偏高比例分别占87.50%、75.00%、100%及56.25%,烟碱含量偏低,比例占47.9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糖碱比、总氮、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是评价广东梅州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指标,还原糖含量、糖碱比、总糖和烟碱含量是评价梅州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指标。中部烟叶化学综合质量与土壤AK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中部烟叶烟碱含量与土壤AK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以及上部烟叶淀粉含量与土壤WSOC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上部烟叶还原糖含量与土壤AP呈正相关关系;上部烟叶化学综合质量与土壤A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AK含量和pH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提高广东梅州烟区土壤pH值、AK和WSOC含量,降低土壤AP含量,有利于梅州烟区烟叶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梅州 土壤特征 烟叶化学成分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Karst Mountain Areas in Northern Guangdong 被引量:1
5
作者 LU Guan-yao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年第5期43-44,48,共3页
[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in northern Guangdong. [ Method] Through the col- lection of topography, climate, soil and vegetation data in the Karst mountain areas ... [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in northern Guangdong. [ Method] Through the col- lection of topography, climate, soil and vegetation data in the Karst mountain areas of Northern Guangdong, combined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in northern Guangdong was analyzed. [ Result] The Karst topography of the area is widely distributed. Most places were in subtropical climate zone,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in the same period, and abundant precipitation. There was a large area of contiguous distribution of limestone with dissolution area. Vegetations included typical limestone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limestone shrub and grassy slopes in mountain and hill. Limestone vegetation had typical limestone mixed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 limestone shrub, limestone hilly mountain grass slope. [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of Karst mountain areas in northern Guangd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ORPHOLOGY CLIMATE soil VEGETATION Northern guangdong China
下载PDF
Predicting Base Saturation Percentage by pH—A Case Study of Red Soil Series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1
6
作者 Anqi Wang Bing Ju Decheng L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9年第4期508-517,共10页
pH and base saturation percentage (BSP) are two basic indexes in identifying soil types in Chinese Soil Taxonomy. Some studies proved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BSP and pH, thus it could save the co... pH and base saturation percentage (BSP) are two basic indexes in identifying soil types in Chinese Soil Taxonomy. Some studies proved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BSP and pH, thus it could save the cost of laboratory work if we can infer BSP directly from pH. In this study, the measured values of BSP and pH of 162 and 232 horizon samples from 48 and 55 red soil series surveyed from 2009 to 2011 in Fujian and Guangdong respectively were adopted from Soil Series Database to set up the optimal correlation model between BSP and p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BSP ranged from 2.30% to 94.02% with a mean of 25.07%, while pH from 3.42 to 6.91 with a mean of 4.98 for the total soil samples.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 between different soil types (R2 were 0.624 for Ferralosols, 0.507 for Ferrosols, 0.515 for Argosols, and 0.456 for Cambosols, p 2 were 0.580 for Quaternary red clay, 0.434 for granite, 0.642 for sandstone, and 0.712 for basalt, p 2 were 0.623 for dryland, and 0.404 for forest land, p 0), their probability density curves were mainly in flat or normal curves (y = 6.84x2 &#8722;45.86x + 81.52, R2 = 0.494, p <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Base Saturation PERCENTAGE (BSP) Correlation Model Red soil SERIES Fujian guangdong South China
下载PDF
不同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莉 吴悦宏 +4 位作者 肖泽鑫 纪燕玲 林文欢 朱晓武 范镇贞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19,共7页
为探究不同林龄无瓣海桑林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通过测定10,15,22 a共3个林龄无瓣海桑林0~30 cm土层土壤的pH值、含盐量(TDS)、有机碳(SOC)、全氮(TN)、碱解氮(AN)、全磷(TP)、有效磷(AP)、全钾(TK)和速效钾(AK)含量,计算... 为探究不同林龄无瓣海桑林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通过测定10,15,22 a共3个林龄无瓣海桑林0~30 cm土层土壤的pH值、含盐量(TDS)、有机碳(SOC)、全氮(TN)、碱解氮(AN)、全磷(TP)、有效磷(AP)、全钾(TK)和速效钾(AK)含量,计算化学计量比,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造林后,土壤pH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土壤养分明显增加,土壤SOC,TN含量高于全国土壤平均水平,TP含量略低于全国土壤平均水平;2)不同林龄土壤理化性质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均存在显著差异,随林龄的增加,土壤pH值先增加后降低,SOC,TN,AN,TP和AK含量先降低后增加,TK和AP变化不明显;3)无瓣海桑林的生长发育可能受到氮(N)的限制,尤其是林龄幼中期影响较大。无瓣海桑人工林对红树林湿地土壤养分的恢复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东地区 无瓣海桑 不同林龄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下载PDF
西方科学知识的本土化:20世纪30年代广东土壤调查的兴起
8
作者 陈志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112,共11页
土壤调查作为近代农业调查的重要内容,是近代西方农业科技引进中国的产物。地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前沿的广东,为了改良广东的土壤,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土壤调查。近代广东土壤调查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与... 土壤调查作为近代农业调查的重要内容,是近代西方农业科技引进中国的产物。地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前沿的广东,为了改良广东的土壤,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土壤调查。近代广东土壤调查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与近代全国的土壤调查同步启动,是当时中国开展土壤调查的重要区域。从知识史视角来看,近代广东土壤调查在20世纪30年代的兴起,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一个从清末民初就开始发生的西方科学知识本土化与本土科学知识累积的复杂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中,既包括了西方土壤科学知识传入下近代土壤学家群体的孕育,亦蕴含了近代知识分子运用西方科学知识对中国本土地质及农业知识的再认识和再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广东 土壤调查 本土化
下载PDF
广东省伴生放射性矿周围土壤放射性水平分析
9
作者 宁健 程晓波 +2 位作者 苏超丽 汤泽平 余泽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92-1699,共8页
土壤放射性污染、特别是天然放射性核素产生的污染因其半衰期长、治理难度大一直是重点关注领域;目前对土壤放射性污染研究集中在核设施、铀矿冶等领域,伴生放射性矿运行对周围土壤的放射性污染关注较少,广东省伴生放射性矿周围土壤放... 土壤放射性污染、特别是天然放射性核素产生的污染因其半衰期长、治理难度大一直是重点关注领域;目前对土壤放射性污染研究集中在核设施、铀矿冶等领域,伴生放射性矿运行对周围土壤的放射性污染关注较少,广东省伴生放射性矿周围土壤放射性水平分析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掌握广东省伴生放射性矿周围土壤放射性水平,按照《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GB/T 11743—2013),分析广东省26家伴生放射性矿企业厂界下风向、周围居民点和对照点土壤中U-238、Ra-226、Th-232等关键核素活度浓度。结果表明,厂界土壤中U-238、Ra-226、Th-232活度浓度最大值分别为(378±15)、(207±8)、(487±19)Bq·kg^(−1),居民点土壤中U-238、Ra-226、Th-232活度浓度最大值分别为(337±13)、(139±6)、(233±9)Bq·kg^(−1),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厂界外土壤没有放射性污染;有8家企业生产活动可能使得厂界周围土壤放射性水平超过当地环境本底水平,其余企业厂界土壤放射性水平与本底水平相当,反映出部分企业生产抬升周围土壤放射性水平;或与本底水平掌握不够精细有关。约2/3企业厂界下风向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高于敏感点和对照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存在含放射性渣料洒落、飘逸出厂界等现象;另约1/3企业厂界下风向土壤放射性水平与周围居民点处无明显差异,企业日常辐射环境管理规范。通过对广东省伴生放射性矿周围土壤放射性水平进行分析,对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提出日常辐射环境管理要求,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建议,以促进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行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伴生放射性矿 土壤 γ能谱分析 放射性水平 辐射环境管理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P1不同施药方法防治广东菜心根肿病药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东华 吴家胜 +3 位作者 张莹莹 王承芳 陈秀 张颂函 《世界农药》 CAS 2023年第5期52-55,共4页
通过对15亿CFU/mL多粘类芽孢杆菌P1悬浮剂不同的施药方法进行比较,探索一种对广东菜心根肿病更有效的防治方法。采用播前药剂处理和出苗后药剂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在广东菜心整个生育期用15亿CFU/mL多粘类芽孢杆菌P1悬浮剂施药2次,探索不... 通过对15亿CFU/mL多粘类芽孢杆菌P1悬浮剂不同的施药方法进行比较,探索一种对广东菜心根肿病更有效的防治方法。采用播前药剂处理和出苗后药剂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在广东菜心整个生育期用15亿CFU/mL多粘类芽孢杆菌P1悬浮剂施药2次,探索不同的播前处理模式对广东菜心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设施地和露地试验数据均表明:采用播前土壤喷淋(制剂量2 L/667 m^(2))和2叶1心期根茎喷淋相结合的方式防治广东菜心根肿病的效果优于种子处理(100倍浸种、1∶50倍拌种)和2叶1心期根茎喷淋相结合的方式,病指防效为62.99%~82.13%。土壤喷淋后混土的方式对防效的影响不显著。建议采用生产上采用播前土壤喷淋(制剂量2 L/667 m^(2))和2叶1心期根茎喷淋相结合的方式防治广东菜心根肿病,土壤喷淋后不需混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 广东菜心 根肿病 土壤处理 种子处理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广东省滨海盐土特征及改良策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培智 戴文举 +4 位作者 黄旭 林碧珊 曾招兵 张桥 解开治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87-94,共8页
滨海盐土是随地表径流流入海的泥沙或风浪掀起的浅海沉积物,在潮汐和海流的作用下在潮间带絮凝、沉积,使滩面不断淤高以致露出海面后形成的一类土壤。广东省滨海盐土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湛江、珠海、江门、汕头等地,在沿海经济发展中具... 滨海盐土是随地表径流流入海的泥沙或风浪掀起的浅海沉积物,在潮汐和海流的作用下在潮间带絮凝、沉积,使滩面不断淤高以致露出海面后形成的一类土壤。广东省滨海盐土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湛江、珠海、江门、汕头等地,在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滨海盐土是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其土壤特性是含盐量高,具有盐渍化特征;养分含量高,土壤有机质丰富,潜在肥力高,通过适当的改良措施可以成为良田。滨海盐土的利用治理策略主要包括:通过工程措施,隔断海水再次入侵农田;改善排灌条件,应用雨水淋洗脱盐技术、人工淋洗脱盐技术、边种植边淋洗脱盐技术等措施排水降盐;通过土壤改良、科学施肥、壮根栽培、选择耐盐水稻品种或水生作物轮作等技术措施,实现滨海盐土的可持续利用。滨海盐土是广东省未来耕地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滨海盐土,在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拓展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广东滨海盐土现状,提出重视滨海盐土资源的专项调查、强化资金投入、推动科研工作、建立综合治理长期定位观测站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土 盐渍化 脱盐技术 改良策略 土壤调理 广东
下载PDF
浅析近年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实践--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符云琳 程乾坤 +1 位作者 方皓 李茜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22期121-123,共3页
环境监理作为事中事后环境管理的手段之一,在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特殊性的污染地块土壤修复工程对环境监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梳理了环境监理的发展背景,分析了污染土壤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作为事中事后环境管理的手段之一,在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特殊性的污染地块土壤修复工程对环境监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梳理了环境监理的发展背景,分析了污染土壤环境监理的特殊性,以广东省相关污染土壤修复现状为例,总结了主要修复工程的环境监理要点,进而基于近年来环境监理实践经验,提出了环境监理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从实施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出了初步建议,以期为未来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的环境监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理 污染土壤 修复工程 广东省
下载PDF
粤北地区针阔混交林土壤TP含量分布特征
13
作者 邹祖有 康剑 +3 位作者 李莹莹 余斐 苏艳 丁晓纲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以粤北地区的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野外采集129个样点土壤(0~80 cm),运用酸溶-钼锑抗比色法来检测全磷(TP)含量,结合运用Arc GIS技术与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究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土壤TP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土壤D1... 以粤北地区的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野外采集129个样点土壤(0~80 cm),运用酸溶-钼锑抗比色法来检测全磷(TP)含量,结合运用Arc GIS技术与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究清远市针阔混交林土壤TP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土壤D1层TP含量为107.13~967.67 mg/kg,平均值为324.81 mg/kg;D2层TP含量为76.87~917.67 mg/kg,平均值为316.18 mg/kg;D3层TP含量为79.53~922.00 mg/kg,平均值为313.37 mg/kg;D4层TP含量为70.83~937.33 mg/kg,平均值为307.34 mg/kg。在垂直空间分布上D1层TP含量最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TP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针阔混交林各层土壤TP含量的高值区主要位于中部以及东部小部分区域,北部、南部的TP含量最低。水平空间上,针阔混交林土壤TP含量呈自东向西横向沿线高,南、北两端偏低的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森林土壤 全磷 粤北
下载PDF
广东省水土保持强监管刍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瑜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4-26,共3页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广东省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对此,为全面提升广东省水土保持监管效能,提出健全法治监管体系、推行人为水土流失全过...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广东省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对此,为全面提升广东省水土保持监管效能,提出健全法治监管体系、推行人为水土流失全过程常态化监管、创新水土保持监管方式、利用信息化技术等建议,以期为广东省水土保持监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管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省探索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做法经验
15
作者 朱胜浩 王晓蕾 +1 位作者 苏明娟 唐春燕 《水利发展研究》 2023年第10期36-40,共5页
广东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核心,坚持系统治理、科学布局措施,强化工程监管,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在水土保持评估、监管、“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形成... 广东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核心,坚持系统治理、科学布局措施,强化工程监管,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在水土保持评估、监管、“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做法经验。文章基于广东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做法经验,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广东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建议,为我国南方山区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系统治理 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
下载PDF
2021年度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点资料整编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祥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年第5期89-91,共3页
广东省纳入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二期工程的监测站点共28个,在2021年度水土保持监测点的资料汇编过程中,发现监测站提交的的原始数据和整编成果存在监测项目表、监测数据和资料说明内容的缺失以及监测数据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 广东省纳入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二期工程的监测站点共28个,在2021年度水土保持监测点的资料汇编过程中,发现监测站提交的的原始数据和整编成果存在监测项目表、监测数据和资料说明内容的缺失以及监测数据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1)保障监测经费,稳定监测队伍;2)确保监测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3)加强对资料说明的强制性和规范性;4)建立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数据管理规范。以期为后续监测资料整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数据 资料整编 广东省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某汽修厂地块土壤污染初步调查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童佳荣 吴良斌 郑宇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120-122,169,共4页
为保障城市更新时土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人居环境的健康安全,对粤港澳大湾区原汽修厂地块进行了开发前的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第一类建设用地规划下,场地内部分土壤点位的镍以及部分地下水点位的氨氮、锰、总大肠菌群... 为保障城市更新时土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人居环境的健康安全,对粤港澳大湾区原汽修厂地块进行了开发前的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第一类建设用地规划下,场地内部分土壤点位的镍以及部分地下水点位的氨氮、锰、总大肠菌群存在超标情况。后续需要根据场地情况以及城市更新进度安排来明确是否进行下一步的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以及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粤港澳大湾区 汽修厂地块 土壤污染 调查与评估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土壤环境放射性水平和风险评价
18
作者 阙泽胜 李冠超 +2 位作者 胡颖 简锐敏 刘兵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36-1347,共12页
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本文运用GIS分析技术,采用传统统计、EDA和MAD 3种方法测算得到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的背景值和异常限值,应用γ辐射剂量率、等效镭比活度、外照射... 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本文运用GIS分析技术,采用传统统计、EDA和MAD 3种方法测算得到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的背景值和异常限值,应用γ辐射剂量率、等效镭比活度、外照射指数和年有效剂量率4个指标评价了广东省土壤环境放射性水平,最后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了全省土壤放射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含量均值分别为79.4、102.95、74.59和541.25 Bq/kg·干;土壤中^(238)U、^(226)Ra、^(232)Th和^(40)K核素比活度背景值分别为34.27、46.75、32.87、271.79 Bq/kg·干,比活度异常值分别为111.35、141.805、105.12、946.26 Bq/kg·干;土壤环境放射性水平指标D、Ra_(eq)、Hex和AEDR的均值分别为121.44±67.08 nGy/h、263.48±147.72 Bq/kg、0.08-2.30、148.93±82.26μSv/a;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地累积指数污染等级为清洁,单因子指数污染等级为轻微污染,内梅罗综合指数为0.22-5.52,平均值为1.74±0.97,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在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健康风险评价中,地累积指数、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可作为土壤放射性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土壤放射性 中位数绝对离差法 地累积指数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56
19
作者 甘海华 吴顺辉 范秀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499-1502,共4页
根据广东省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采用GIS技术估算广东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广东省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17.52×10~8t。砖红壤、红壤和赤红壤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8.83、10.31和9.15kg·m^(-2),略低于全... 根据广东省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采用GIS技术估算广东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广东省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17.52×10~8t。砖红壤、红壤和赤红壤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8.83、10.31和9.15kg·m^(-2),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三者占广东省土壤面积的67.91%;广东省黄壤和水稻土的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2.08和12.17 kg·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平均土壤碳密度为10.44kg·m^(-2)土壤有机碳密度总的分布规律是东南沿海地区高于粤北山区,其中粤北和粤中土壤有机碳密度为5~10 kg·m^(-2),粤东的沿海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0~15 kg·m^(-2),二者合计占全省土壤面积的89.24%;土壤有机碳密度主要在5~15 km·m^(-2)范围内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土壤有机碳库 土壤碳密度 GIS
下载PDF
冰雪灾害后的粤北森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 被引量:15
20
作者 肖以华 佟富春 +4 位作者 杨昌腾 陈康华 罗鑫华 肖荣高 邹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9-105,共7页
对冰雪灾害后粤北地区的森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和生态特性进行初步调查,将研究区的大型土壤动物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动物3个功能类群,其中腐食性动物的生物量占比例最大,而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占优势,捕食性动物两者所占比例较... 对冰雪灾害后粤北地区的森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和生态特性进行初步调查,将研究区的大型土壤动物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动物3个功能类群,其中腐食性动物的生物量占比例最大,而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占优势,捕食性动物两者所占比例较小。土壤动物生物量最大的类群以寡毛纲蚯蚓为主,各样地土壤动物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表聚性特点,3个样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DG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多样性指数(H)排序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均匀度指数(E)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Simpson优势度指数(C)由高到低依次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采样深度对大型土壤动物生态指数和功能类群的影响均为显著(P<0.01)。凋落物现存量与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灾害 粤北 土壤动物 功能类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