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South China beforeand after repatriation of Hong Kong
1
作者 YE Shun-zan, QIU Yu-liang(Institute of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9年第4期421-423,共3页
关键词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South china beforeand after repatriation of hong kong
下载PDF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and Spatial Connections of Citie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被引量:8
2
作者 CAO Xiaoshu OUYANG Shishu +3 位作者 YANG Wenyue LUO Yi LI Baochao LIU D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820-833,共14页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aster grid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for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was studied and the states of spat...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aster grid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for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was studied and the states of spatial connectedness were simulated using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port passenger transport and aviation passenger transport data. The result shows that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with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costs ‘one hour’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ccessibility in the area presents clear ‘core-periphery’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with Guangzhou, Foshan, Shenzhen constituting the core. The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is high. Average accessibility of urban nodes as measured by travel time is 0.99 h, and the areas accessible within 1.42 h occupy 79.14% of the total area. Most of the areas with the lowest accessibility are found in the peripheral area, with the worst accessibility being 4.73 h. Compared with the west-side cities,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east-side cities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have higher connectivity with roads, railways, ports, and aviation transport. Guangzhou, Foshan, Zhuhai, Shenzhen, Hong Kong and Macao are closely linked. The higher the accessibility, the closer the intercity connected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urban SPATIAL connectio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china
下载PDF
城市群人口集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莹莹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32,共15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成为政府和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样本探讨城市群人口集聚对城市群内部以及周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成为政府和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样本探讨城市群人口集聚对城市群内部以及周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全面FGLS”方法以及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结论:粤港澳大湾区人口集聚无论是对于城市群内部共同富裕还是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富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作用,但长期而言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不可能无限集聚,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拥挤效应将超过集聚效应对共同富裕产生负面影响。上述结论意味着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形成的多中心集聚的态势,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在推动城市群内部共同富裕的同时,短期内也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但长期持续的发展仍需人口在粤港澳全域更为均衡地分布,而非无限向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应重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产业互联、城市互联等,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与粤东西两翼及山区人口等要素资源更为顺畅地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粤港澳全域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人口集聚 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粤港澳全运会提升大湾区体育国际影响力研究
4
作者 邓星华 蒲毕文 +1 位作者 曾诚 鸦新颖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粤港澳全运会提升大湾区体育国际影响力。研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国际影响力的阻滞因素包括国际赛事供给不足,体育市场开发有待提升;体制机制差异显著,体育资源要素流动受阻;...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粤港澳全运会提升大湾区体育国际影响力。研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国际影响力的阻滞因素包括国际赛事供给不足,体育市场开发有待提升;体制机制差异显著,体育资源要素流动受阻;体育媒体供给失衡,国际媒体合作交流受限。通过粤港澳全运会发挥各地体育资源禀赋,打造大湾区体育赛事品牌;创新体制机制深度融合,畅通大湾区体育要素流动和培育多元体育媒体供给,建构大湾区体育国际传播体系等策略提升大湾区体育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全运会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体育 体育国际影响力
下载PDF
区域医疗器械发展态势分析——以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为例
5
作者 严舒 欧阳昭连 吴旭生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目的 客观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医疗器械发展态势,评估各城市产业布局和发展水平,为国家、区域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和微观产品布局3个层面定量分析并对比两区域医疗器械营收、企业和产品情... 目的 客观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医疗器械发展态势,评估各城市产业布局和发展水平,为国家、区域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和微观产品布局3个层面定量分析并对比两区域医疗器械营收、企业和产品情况。结果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医疗器械集群发展区域,产业规模和营收位居全国前列,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深圳市、上海市、苏州市等城市医疗器械企业分布集中,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占比较高,且有较高的企业活跃度和新注册产品数量。粤港澳大湾区在体外诊断试剂(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IVD)、医用软件、医用成像器械等方面的生产优势显著,长三角地区的产品布局在IVD、医用成像器械、治疗器械和高分子医用材料方面较为密集,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形成一定互补。结论 两区域医疗器械发展优势明显,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科技、金融投入,激励产业产品持续提质升级,基于本地优势实现区域差异化互补,以及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是两区域医疗器械产业可采取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地区 医疗器械 产业集群 体外诊断试剂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多极网络空间组织演化特征与机制分析
6
作者 覃成林 樊双涛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7,共13页
多极网络空间组织是有待深入研究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新现象。基于2009年、2014年和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高铁频次数据,运用多极网络空间组织识别方法,从空间经济网络、多增长极共存、空间经济网络与多增长极共生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 多极网络空间组织是有待深入研究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新现象。基于2009年、2014年和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高铁频次数据,运用多极网络空间组织识别方法,从空间经济网络、多增长极共存、空间经济网络与多增长极共生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多极网络空间组织的演化特征,并采用QAP方法从择优连接、多维邻近和路径依赖三个视角对粤港澳大湾区多极网络空间组织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形成了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具体表现为空间经济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密度日益提高,且形成了广州、深圳、香港地区三个增长极和东莞、佛山两个潜在增长极。多增长极和空间经济网络间的共生模式为正向非对称互惠共生,且空间经济网络对多增长极的促进作用逐渐变大,多增长极对空间经济网络的促进作用逐渐变小。粤港澳大湾区多极网络空间组织演化是择优连接、多维邻近和路径依赖共同作用的过程。增长极择优、地理邻近、制度邻近及历史路径对粤港澳大湾区多极网络空间组织演化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极网络空间组织 粤港澳大湾区 演化特征 演化机制 共生关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四大合作平台区域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杨爱平 林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91,207,208,共16页
推进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落实“一点两地”新定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依托,有利于“以点带面”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深化合作。从实践来看,四个重大合作平台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图景各异的... 推进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落实“一点两地”新定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依托,有利于“以点带面”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深化合作。从实践来看,四个重大合作平台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图景各异的区域治理模式:横琴的“合作政府”治理模式、前海的“法定机构”治理模式、南沙的“属地管理”治理模式以及河套的“园区合作”治理模式。比较四大合作平台区域治理模式的样态可以发现,纵向、横向、斜向和网络状的府际关系对于形塑多样化的区域治理权力结构产生了不同的作用。“自上而下”是四大合作平台构建区域治理权力结构的共同路径;府际权力配置是四大合作平台构建区域治理权力结构的差异化条件。区位属性、服务对象、战略定位、利益配置催生了不同的区域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重大合作平台 区域治理模式 府际关系 权力结构
下载PDF
面向多区域防洪的珠江流域水库群协同调度模型研究
8
作者 杨辉辉 李媛媛 +1 位作者 黄锋 刘永琦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10期27-34,共8页
珠江流域洪水组成与遭遇复杂多变,防洪保护对象多而分散,且兼顾供水、生态、发电、航运、库区安全等多种任务,水库群防洪调度面临多区域、多目标协同调度技术难题。以位于西江、北江、东江上的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防洪格局和防洪任... 珠江流域洪水组成与遭遇复杂多变,防洪保护对象多而分散,且兼顾供水、生态、发电、航运、库区安全等多种任务,水库群防洪调度面临多区域、多目标协同调度技术难题。以位于西江、北江、东江上的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防洪格局和防洪任务阐明了水库群多区域协同防洪的调度节点和角色定位,提出了嵌套式多维属性的模型功能结构,构建了珠江流域水库群多区域协同防洪调度模型。以流域防洪极为不利的2005年6月中下游型大洪水为例进行流域水库群防洪调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龙滩水库加大拦蓄,岩滩水库、百色水库、西津水库、飞来峡水库等西江、北江水库群协同调度,可将西江梧州站洪峰流量削减至安全泄量50 400 m^(3)/s以下,较原设计调度方案多削减3 200 m^(3)/s,将三角洲思贤滘(马口+三水)断面洪峰削减至62 700 m^(3)/s,较原设计调度方案多削减4 500 m^(3)/s,有效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防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协同防洪调度 嵌套式多维属性模型 珠江水库群 粤港澳大湾区 防洪安全
下载PDF
国家“双区”战略背景下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与对策
9
作者 钟坚 罗琼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10期29-41,共1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目标、新要求,明确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一战略举措对江西赣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目标、新要求,明确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一战略举措对江西赣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节点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辐射带动环泛珠三角、打造国际金融枢纽、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巨大消费市场,为江西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为赣州带来了产业辐射、金融辐射、科技创新辐射、消费辐射和交通辐射。据此,江西应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大赣州承接产业转移力度,构建粤赣产业协作示范区;构建粤赣金融合作平台,推动“三南”园区一体化发展;加强科研创新能力,推进粤赣科技创新常态化合作;提升赣州国际陆港能级,加快江西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加快江西融入“大湾区两小时旅游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先行示范区 经济辐射 长江一体化发展 中部崛起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姜亚鹏 周洪林 《江苏商论》 2024年第1期20-22,27,共4页
为探究区域战略变动对周边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准自然实验法替换了常见的时间序列检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所在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显著... 为探究区域战略变动对周边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准自然实验法替换了常见的时间序列检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所在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显著促进珠三角地区的市场一体化发展。文章据此提出,应该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区域间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珠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 影响的存在性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能否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宏 尹斯斯 马如飞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58,共18页
近年来,通过城市群规划重构区域发展格局,释放企业发展新动能,已成为国内外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2015—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对企业全要素... 近年来,通过城市群规划重构区域发展格局,释放企业发展新动能,已成为国内外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2015—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湾区规划显著提高了区域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相比之下,大湾区规划更大程度提升了外资及其他企业、中心城市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3)从机制分析来看,大湾区规划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人力资本集聚来促进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文章丰富了区域政策效应的研究,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政策 粤港澳大湾区 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园地域性设计研究综述
12
作者 王明洁 邓珺 向科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59-61,共3页
文章综述了大湾区科技园地域性设计的理论研究进展;基于科技园地域性设计实践分类标准,对案例的类型及特点进行梳理;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科技园的地域性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园 地域性设计 研究综述
下载PDF
Summer Monsoon Indices on June Rainfall in Hong Kong and Its Vicinity
13
作者 WU Man-chi TONG Hang-wai LEE Tsz-cheung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6年第5期789-799,共11页
Climatologically, June is usually the wettest month in Hong Kong. With significant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summer monsoon, the rainfall variability in June is also large. As Hong Kong is in close proximity to the... Climatologically, June is usually the wettest month in Hong Kong. With significant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summer monsoon, the rainfall variability in June is also large. As Hong Kong is in close proximity to the peripheries of different monsoon regions, the variability of June rainfall largely depends on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various monsoon system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ew index comparing the relative condition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mmer monsoon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pective monsoon indices WNPMI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mmer monsoon index) and UMI (unified monsoon index). It is shown that June rainfall in Hong Kong and its vicinity is better correlated with this new index than either WNPMI or UMI alone. Based on the signs of the new index in conjunction with those of WNPMI and UMI, a framework to stratify the monsoon conditions into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together with a simple scheme to summarize the associated rainfall responses is formulated. This study highlights how the rainfall variability on a local or regional scale can be quantified by the broad-scal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monso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g kong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mmer monsoon mon- soon index June rainfall bootstrap regional monsoon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旺 牟柳 温继怀 《湖北体育科技》 2024年第3期54-59,99,共7页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国家规划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就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大湾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体育...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国家规划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就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大湾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体育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严重、区域协作不佳,要素流通不畅、市场活力有待激发,体育产业经济支撑不足、体育科研水平有限,产业创新受阻。现实基础:人口优势与经济基础,提供旺盛消费需求端、历史底蕴,产生新的资源禀赋、交通优势,推动要素流动、体育赛事基础,提供赛事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提供产业发展基础。创新路径:通过增加政策扶持,完善顶层设计展开宏观调控、通过分散发展重心,建立多核心发展主体、围绕产业核心,建立产业集群进行中观发展和规划;增加产业创新,提升发展动能实施微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 体育产业一体化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跨界创新空间新趋势与规划探索
15
作者 吕晓蓓 方煜 +1 位作者 李福映 陈思伽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34,共10页
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结构特征、创新链近域组织、创新链圈层对流以及创新节点分异等的认识,结合各类创新主体集聚以及承载的创新链、产业链环节功能特点,分析跨界地区创新空间趋势特征、类型、面临挑战以及规划应对思路,并以深莞... 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结构特征、创新链近域组织、创新链圈层对流以及创新节点分异等的认识,结合各类创新主体集聚以及承载的创新链、产业链环节功能特点,分析跨界地区创新空间趋势特征、类型、面临挑战以及规划应对思路,并以深莞边界规划实践为例,探讨创新空间的规划对策。研究发现,跨界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承担着弹性快速生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功能,形成了基础研究、科技孵化转化、研发制造一体化等多样性创新空间单元,同时也面临着平台支撑不足、边界墙阻碍、产城格局碎片化等挑战,空间规划应定位好科创模式,加强差异化载体布局引导,创新治理机制推动政策赋能与合作共建,营造异质性空间吸引创新要素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跨界地区 创新空间 趋势 规划应对
下载PDF
全球智慧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陈溪 胡珈毓 +3 位作者 陈凌羽 贺毓 王栋 朱旭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9,共9页
对全球智慧城市群或城市带的发展状况开展比较研究,分析其发展水平。首先,展示针对全球智慧城市群的相应评价方法,构建包括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设施领域在内的9个指标。其次,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纽约湾区、... 对全球智慧城市群或城市带的发展状况开展比较研究,分析其发展水平。首先,展示针对全球智慧城市群的相应评价方法,构建包括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设施领域在内的9个指标。其次,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纽约湾区、大湖区、日本三湾、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和波罗的海在内的滨海城市群或城市带,以及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巴尔干山脉、落基山脉和亚洲内陆在内的内陆集群作为分析对象。最后,对上述城市群或城市带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开展比较研究,展示它们不同的发展水平。结果显示,纽约湾、波罗的海和北海智慧城市群或城市带领先全球,令人意外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智慧城市群在总分和单项上均与全球有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智慧城市群 比较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粤港澳珠三角区域大气复合污染趋势及人群健康效应
17
作者 李晨 王佳燕 赵辉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8-1388,共11页
准确评估空气污染对健康的风险是当前大气环境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利用2015−2019年粤港澳珠三角区域细颗粒物(PM_(2.5))浓度和臭氧日最大8 h平均浓度(MDA8 O_(3)浓度)的观测数据,研究了其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及对人体健康的影... 准确评估空气污染对健康的风险是当前大气环境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利用2015−2019年粤港澳珠三角区域细颗粒物(PM_(2.5))浓度和臭氧日最大8 h平均浓度(MDA8 O_(3)浓度)的观测数据,研究了其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15−2019年PM_(2.5)平均浓度呈从西北到东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而MDA8 O_(3)平均浓度的空间分布则呈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征。PM_(2.5)浓度和MDA8 O_(3)浓度的月变化特征分别呈“V”型和“M”型。与其他研究不同的是,粤港澳珠三角区域MDA8 O_(3)浓度在秋季最高,其次是春季和夏季。②2015−2019年PM_(2.5)年均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降速为1.5μg/m^(3),而MDA8 O_(3)年均浓度表现为每年上升2.2μg/m^(3)。空间上,澳门地区、中山、香港地区、佛山和东莞的PM_(2.5)浓度降速较高,而珠海的MDA8 O_(3)浓度升速最高,其次是中山和深圳。③2019年粤港澳珠三角区域因PM_(2.5)长期暴露导致的全因与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分别为19638人〔95%置信区间(CI):4442~29458人〕与1236人(95%CI:782~1690人),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9.1%和29.3%;2019年因O_(3)长期暴露引起的全因与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分别为12769人(95%CI:6449~25280人)与5700人(95%CI:1925~11227人),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21.5%与21.3%。研究显示,粤港澳珠三角区域大气PM_(2.5)污染改善所带来的健康风险可能会被O_(3)污染增加导致的健康风险所抵消,因此未来该地区需要特别重视PM_(2.5)和O_(3)的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O_(3) PM_(2.5) 健康影响 粤港澳珠三角区域
下载PDF
澳门地区经济韧性演化、空间溢出与影响因素——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关联网络视角的研究
18
作者 韩永辉 谭舒婷 沈晓楠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22,208,共18页
经济韧性是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澳门地区回归祖国25年来,多次顶住外部超预期冲击,社会和经济发展初显韧性,但仍受单一产业结构转型压力的掣肘。运用指标建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 经济韧性是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澳门地区回归祖国25年来,多次顶住外部超预期冲击,社会和经济发展初显韧性,但仍受单一产业结构转型压力的掣肘。运用指标建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对澳门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经济韧性互动关系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作为微型开放经济体,澳门地区受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影响显著,其经济韧性呈现波动发展态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经济韧性溢出作用下,澳门地区的韧性网络中心地位有所提升但低于大湾区其他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品贸易、人口流动会对澳门地区经济韧性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但资金流对提升澳门地区经济韧性无显著作用。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关联网络视角,澳门地区亟须积极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制度优势,把握以合作创新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动权,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在增长中化解和防范外部风险,复苏、巩固、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高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澳门地区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地区 粤港澳大湾区 经济韧性 空间关联网络
下载PDF
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涛 唐相甜 段昌梅 《特区经济》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和发展引擎,其与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相关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综合运... 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和发展引擎,其与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相关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引力模型、比较优势模型等,从经济引力协同度、产业结构协同度、人才比较优势协同度、和营商环境协同度4个方面创新构建了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综合协同发展指数模型(CDI)体系,对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各相关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协同发展 深圳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紧扣“一点两地”战略定位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科岩 杜宜珊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1-65,共5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劲、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如何继续高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强其在世界湾区中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时代命题。从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域治理与市场联通、产业格局与科技创...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劲、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如何继续高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强其在世界湾区中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时代命题。从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域治理与市场联通、产业格局与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就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模式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教育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发展、人才建设高地、文化创新与传播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为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建设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新路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粤港澳大湾区 高质量发展 跨域治理 教育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