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olution and Governance of the Structure of Marine Economic Networks in China’s Coastal Areas: Based on Sea-related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1
作者 LI Bo CAO Ga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899-916,共18页
Data on discrete,isolated attributes of the marine economy are often used in traditional marine economic research.However,as the focus of urban research shifts from internal static attributes to external dynamic linka... Data on discrete,isolated attributes of the marine economy are often used in traditional marine economic research.However,as the focus of urban research shifts from internal static attributes to external dynamic linkages,the importance of marine economic net-work research is beginning to emerge.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rine economic network in China’s coastal areas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flow of land and sea resources and optimize regional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Employing data from headquarters and branches of sea-related A-share listed enterprises to construct the marine economic network in China,we us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evolution as of 2010,2015,and 2020 and its governance.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1)In terms of t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 scale of the marine economic network in China’s coastal areas has accelerated and expan-ded,and the connec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lose;thus,this development has complex network characteristics.2)In terms of spatial structure,the intensity of the connection fluctuates and does not form stable development support;the group structure gradually becomes clear,but the overall pattern is fragmented;there are spatial differences in marine economic agglomeration radiation;the radi-ation effect of the eastern marine economic circle is obvious;and the polarization effect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marine economic circles is significant.On this basis,we construct a framework for the governance of a marine economic network with the market,the government,and industry as the three governing bodies.By clarifying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building objectives of marine economic network construction,this study aims to foste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ine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economic network sea-related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 network governance China’s coastal areas
下载PDF
RELATIVE SEA LEVEL RISE AND ITS EFFECTS ON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CHINAS COASTAL AREAS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桂山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5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Due to global climate warming and natural and man-made land subsidence etc., relative sea level rise in the coastal plains of China will exceed 2-3 times over the golbal mean value during the first half part of the 21... Due to global climate warming and natural and man-made land subsidence etc., relative sea level rise in the coastal plains of China will exceed 2-3 times over the golbal mean value during the first half part of the 21st century. It will result in a series of adverse impacts on evolu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astal area. This paper analyses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ffects induced by relative sea level rise in China's coastal areas on the basis of rough estimate of future relative sea level rise. These effects include inundating tidal flat and wetlands and increase in inundated risk of coastal habitable land,exacerbating storm surge. coastal erosion, flooding and salt water intrusion hazards.as well as endangering land. water. tourism and living resources and their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coastal areas. RELATIVE sEA LEVEL RIsE environmental effect resource effect
下载PDF
Kaolin Deposits of Weathering-Residual in the Coastal Area of Guangdong Province 被引量:1
3
作者 Zhou Guoping Lin Yuchuan Institute of Mineral Deposit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Center of Geological Analysis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89-305,340,共18页
Kaolin deposits of weathering-residual type make up a large proportion in different types of kaolin depos-its and are widely used in ceramics, electron ceramics, rubber and paper industr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sys-t... Kaolin deposits of weathering-residual type make up a large proportion in different types of kaolin depos-its and are widely used in ceramics, electron ceramics, rubber and paper industr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sys-tematically this type of kaolin deposit with respect to their features of occurrence, mineralogical and chemicalcompo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inerals during supergene processes, thus providing some basic data forthe rational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kaolin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olin Deposits of Weathering-Residual in the coastal area of guangdong Province
下载PDF
广东沿海角毛藻(Chaetoceros)的种类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艳 聂瑞 +1 位作者 李扬 吕颂辉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2-352,共11页
2006年7月—2007年11月对广东湛江、大亚湾和汕头海域角毛藻的种类多样性、优势种群构成、细胞丰度、地理分布及其季节动态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分析。调查期间,在上述海域共发现角毛藻40种(含变种、变型、2个未知角毛藻种),其中扁面角毛... 2006年7月—2007年11月对广东湛江、大亚湾和汕头海域角毛藻的种类多样性、优势种群构成、细胞丰度、地理分布及其季节动态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分析。调查期间,在上述海域共发现角毛藻40种(含变种、变型、2个未知角毛藻种),其中扁面角毛藻(Chaetoceros compressus)、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拟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pseudocurvisetus)和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等为优势种,且均为赤潮种。湛江海域角毛藻细胞丰度夏季远高于其他3个季节,而种类数则以冬季为多。大亚湾和汕头海域角毛藻的种类数和细胞丰度则是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湛江、大亚湾和汕头海域角毛藻细胞丰度的年平均值分别为602.31×106个/m3、49.89×106个/m3和1 032.11×106个/m3。各海域细胞丰度的地理分布因季节而异。整体而言,大亚湾海域的角毛藻是种类数较多,而细胞丰度较低;而湛江和汕头海域的角毛藻则种类数较少,但是细胞丰度很高,表明其群落结构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沿海 角毛藻 种类多样性 地理分布
下载PDF
1998年冬春季粤港赤潮爆发海区异常高SST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邓松 汤超莲 游大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21,共5页
根据海洋站、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历史文献,较系统地分析了1998年冬春季粤港发生大规模赤潮期间广东沿海海表水温(SST)变化特点及异常高SST的原因.结果表明,1997年4月至1998年6月,月平均SST呈准同步变化趋势.赤潮大爆发期间各站的季平均... 根据海洋站、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历史文献,较系统地分析了1998年冬春季粤港发生大规模赤潮期间广东沿海海表水温(SST)变化特点及异常高SST的原因.结果表明,1997年4月至1998年6月,月平均SST呈准同步变化趋势.赤潮大爆发期间各站的季平均海表水温距平(SSTA)为1.1℃~1.5℃,达到异常高SST标准.其中月平均SSTA达1.5℃~2.O℃.SSTA有两个明显峰期分别出现于1997年12月-1998年1月和1998年4-5月.异常高SST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受强EI Nino影响、冬季风异常弱、南海高压持续偏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爆发 海温异常 广东沿海
下载PDF
1999—2020年中国沿海植被覆盖多时空尺度变化特征
6
作者 侯婉 侯西勇 董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249-7263,共15页
近些年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导致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发生复杂变化。基于1999—2020年SPOT⁃VGT NDVI数据,从格局—过程、变化趋势—持续特征、季节演化等方面,揭示中国沿海植被覆盖多时空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较高和高植... 近些年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导致沿海地区植被覆盖发生复杂变化。基于1999—2020年SPOT⁃VGT NDVI数据,从格局—过程、变化趋势—持续特征、季节演化等方面,揭示中国沿海植被覆盖多时空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较高和高植被覆盖区占比高,中植被覆盖区占比较低,无和低植被覆盖区占比低。(2)中国沿海植被覆盖呈现波动但总体缓增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内变化表现为“∩”型曲线,存在明显的峰值(8月)和谷值(2月)。(3)年、月、季多时间尺度中国沿海植被覆盖变化均以“增加”为主,历史增加趋势、未来增加态势以及总体增加且将持续增加的区域都广泛分布,尤以辽宁东北部、冀北山区、闽浙山区、我国台湾中东部、两广山区、海南中部等最为显著。(4)年、月、季多时间尺度中国沿海植被覆盖变化为“降低”的区域面积均相对较少,历史降低趋势、未来降低态势以及总体降低且将持续降低的区域都呈现“环城市群”和“临农牧交错(或过渡)带”聚集的格局特征,在冀东南、山东半岛、长三角城市群、台湾海峡两岸、珠三角城市群等最为突出。研究有望为沿海植被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气候变化适应等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变化趋势 持续性 季节演化态势 中国沿海
下载PDF
广东大亚湾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中^(90)Sr含量水平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林炳兴 周治发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9-137,共9页
本文介绍了1988-1992年广东大亚湾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中 ̄(90)Sr含量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本次调查分两期进行,在东西宽80km的范围内,共布设了115个采样点,采集了23个品种,399个样品。调查结果表明:(... 本文介绍了1988-1992年广东大亚湾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中 ̄(90)Sr含量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本次调查分两期进行,在东西宽80km的范围内,共布设了115个采样点,采集了23个品种,399个样品。调查结果表明:(1)大气飘尘和雨水的 ̄(90)Sr含量平均值分别低于各自的检测限:4×l0 ̄(-7)Bq/m ̄3和4×l0 ̄(-4)Bq/L;(2)饮用水和海水中的 ̄(90)Sr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4×l0 ̄(-3)和2.6×10 ̄(-3)Bq/L;(3)果园土、菜地土、稻田土和水库底泥中 ̄(90)Sr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077、0.42、0.72和0.84Bq/kg(干);(4)陆上植物中以空心菜中 ̄(90)Sr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516Bq/kg(鲜),大米和荔枝中的含量最低,平均值分别为0.017和0.012Nq/kg(鲜);(5)猪肉、鸡和牛奶中 ̄(90)Sr的含量较低且相接近,平均值为0.017Bq/kg(鲜)左右。鱼中的含量较高,平均值为0.157Bq/kg(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sr含量水平 广东大亚湾 沿海地区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粤港澳大湾区沿海生境脆弱性评估
8
作者 董欣怡 祝明建 +2 位作者 栾博 管少平 林丰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16-5127,共12页
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快速城镇化将对沿海生境的分布和景观格局造成重大影响。评估海平面上升影响下的滨海湿地的脆弱性是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SLAMM模型和Fragstas模型,针对六... 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快速城镇化将对沿海生境的分布和景观格局造成重大影响。评估海平面上升影响下的滨海湿地的脆弱性是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SLAMM模型和Fragstas模型,针对六种海平面上升和土地利用耦合情景,对红树林、盐沼和潮滩三类海岸生境在2100年的面积变化、分布状况和脆弱程度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海平面上升,红树林和潮滩生境遭受严重退化。其中,红树林高脆弱性区主要分布在西江口、珠江口和黄茅海东岸。潮滩高脆弱性区则平均分布在大湾区沿海地带。相比之下,盐沼生境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较小。2)与红树林和潮滩相比,土地利用模式对盐沼生境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保护已开发用地的情景下,珠江口西侧的盐沼面积大幅增加,脆弱性程度低。在保护所有旱地的情景下,盐沼生境面积虽然基本维持,但景观格局破坏严重,脆弱性程度高。本研究建议针对高脆弱区,动态调整土地利用策略,清理沿海湿地向内迁移的空间,增强沿海生境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性。本研究可为沿海湿地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沿海生境 脆弱性评估 sLAMM模型 景观生态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基于B/S的沿海垦区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张保丰 杜栋 +1 位作者 张忠阳 杨宇昆 《现代计算机》 2012年第7期73-76,共4页
随着沿海垦区建设的深入,有关垦区资源信息的快速、及时的传递共享成为迫切需求。沿海垦区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可以给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为垦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驾护航。从体系结构、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等方面探讨如... 随着沿海垦区建设的深入,有关垦区资源信息的快速、及时的传递共享成为迫切需求。沿海垦区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可以给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为垦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驾护航。从体系结构、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等方面探讨如何在B/S三层架构下,利用JSP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建立沿海垦区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资源数据的输入、分类、存储、实时发布和传输,从而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垦区资源 信息服务系统 B/s模式
下载PDF
香港青年内地发展政策与大湾区“融合发展”--基于HKPSSD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傅承哲 张吉星 霍伟东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6-192,200,共18页
促进港澳青年"北上"内地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最终实现"人心回归",是"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回归以来,中央已累计推出100多项鼓励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的政策,其效果和机制亟需进行... 促进港澳青年"北上"内地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最终实现"人心回归",是"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回归以来,中央已累计推出100多项鼓励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的政策,其效果和机制亟需进行评估。论文基于香港社会动态追踪调查HKPSSD数据,以国家认同作为政策效标,评估现有内地发展政策对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效应,并从心理层面考察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频繁返回内地对青年国家认同确有提升作用,心理融合在此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该机制在通过倾向值匹配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并且心理融合的中介效应量有所上升。研究表明,香港青年内地发展政策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积极效应,心理融合在机制中起到关键的效能转化作用。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制度框架底下,做好心理融合工作,将是香港青年内地发展经历转化为国家归属感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内地发展政策 国家认同 心理融合 香港青年
下载PDF
1993—2017年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137Cs活度浓度水平
11
作者 张衍津 邓飞 +1 位作者 冯颖思 李巧勤 《辐射防护通讯》 2019年第1期27-32,共6页
采用γ能谱法和放射化学分析法对大亚湾核电站、阳江核电站、台山核电站周围海域及非核电周围海域海水137Cs活度浓度水平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核电液态流出物排放对附近海域海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亚湾核电早期由于异常排放导致附近海域海... 采用γ能谱法和放射化学分析法对大亚湾核电站、阳江核电站、台山核电站周围海域及非核电周围海域海水137Cs活度浓度水平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核电液态流出物排放对附近海域海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亚湾核电早期由于异常排放导致附近海域海水137Cs活度浓度显著高于本底水平,此后恢复至本底水平;阳江核电周围海域海水137Cs活度浓度变化范围为0.49~4.77 Bq/m3;台山核电周围海域海水137Cs活度浓度变化范围为<0.11~2.21 Bq/m3;非核电周围海域海水137Cs活度浓度变化范围为0.62~2.52 Bq/m3。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137Cs活度浓度在本底水平范围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海水 近岸海域 广东
下载PDF
Typhoon disaster risk zoning for China’s coastal area 被引量:1
12
作者 Jing ZHU Yi LU +2 位作者 Fumin REN John L McBRIDE Longbin YE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291-303,共13页
Previous studies on typhoon disaster risk zoning in China have focused on individual provinces or small-scale areas and lack county-level results.In this study,typhoon disaster risk zoning is conducted for China’s co... Previous studies on typhoon disaster risk zoning in China have focused on individual provinces or small-scale areas and lack county-level results.In this study,typhoon disaster risk zoning is conducted for China’s coastal area,based on data at the county level.Using precipitation and wind data for China and typhoon disaster and social data at the county level for China’s coastal area from 2004 to 2013,first 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yphoon disasters in China’s coastal area and then develop an intensity index of factors causing typhoon disasters and a comprehensive social vulnerability index.Finally,by combining the two indices,we obtain a comprehensive risk index for typhoon disasters and conduct risk zon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intensity areas are mainly the most coastal areas of both Zhejiang and Guangdong,and parts of Hainan Island,which is similar to the distribution of typhoon disasters.The maximum values of vulnerability in the northwest of Guangxi,parts of Fujian coastal areas and parts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The comprehensive risk index generally decreases from coastal areas to inland areas.The high-risk are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over Hainan Island,south-western Guangdong,most coastal Zhejiang,the coastal areas between Zhejiang and Fujian and parts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on disaster risk zoning comprehensive social vulnerability index China’s coastal area
原文传递
广东沿海地区基性岩脉地球化学及成因 被引量:17
13
作者 曹建劲 胡瑞忠 +1 位作者 谢桂青 刘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4-1000,共17页
广东沿海地区基性岩脉的成岩年龄是146~54 Ma,主要形成于白垩纪,次为侏罗纪和第三纪。可将工作区基性岩脉的形成时代分为5期:第一期146Ma,第二期138~132Ma,第三期112~105Ma,第四期99~82Ma,第五期75~54Ma。根据K_2O/Na_2O比值和K_2... 广东沿海地区基性岩脉的成岩年龄是146~54 Ma,主要形成于白垩纪,次为侏罗纪和第三纪。可将工作区基性岩脉的形成时代分为5期:第一期146Ma,第二期138~132Ma,第三期112~105Ma,第四期99~82Ma,第五期75~54Ma。根据K_2O/Na_2O比值和K_2O含量,以及不相容元素分配模式的"Nb-Ta"异常,可以划分出两类基性岩脉。第一类K_2O/Na_2O比值<0.5和K_2O含量<1.3%,在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图解中具有弱的"Nb-Ta"负异常。第二类K_2O/Na_2O比值>0.5和K_2O含量>1.3%,在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图解中具有显著的"Nb-Ta"负异常。在K_2O-SiO_2图解中,第一类基性岩脉样品落入中钾岩石范围,第二类基性岩脉样品落入高钾岩石或钾玄岩范围。基性岩脉分布的重要特点是中钾基性岩脉分布于本区北部上地幔拗陷区,而高钾基性岩脉分布于本区南部地幔隆起区或斜坡区。两类基性岩脉有着不同的岩浆来源。在本区北部,软流圈物质入侵和熔蚀Ⅰ型富集地幔混合形成中钾基性岩脉,随着时代的由老至新和熔蚀作用的不断进行,岩浆中Ⅰ型富集地幔成分增加。晚期,岩浆活动向连平、新丰一带迁移。在本区南部,软流圈物质入侵并熔蚀Ⅱ型富集地幔,形成具有软流圈物质和Ⅱ型富集地幔混合特征的高钾基性岩脉。随着熔蚀作用的不断进行,岩浆中Ⅱ型富集地幔成分增加,晚期基性岩浆活动向三水裂谷、南澳裂谷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脉 地球化学 成因 广东沿海地区
下载PDF
广东沿海台风灾害链现象与防治途径的设想 被引量:30
14
作者 潘安定 唐晓春 刘会平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55-61,共7页
通过对登陆广东沿海地区的台风活动特征进行分析 ,初步探讨了台风灾害链的主要成因和一般规律 ,广东省每年 7~ 9月是台风及其引发的灾害链最易肆虐的时期 .而全年都须提高警惕 .根据历史上典型台风灾害特点 ,对台风造成的狂风、暴雨和... 通过对登陆广东沿海地区的台风活动特征进行分析 ,初步探讨了台风灾害链的主要成因和一般规律 ,广东省每年 7~ 9月是台风及其引发的灾害链最易肆虐的时期 .而全年都须提高警惕 .根据历史上典型台风灾害特点 ,对台风造成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灾害 ,及其衍生的次一级灾害链的主要环节和类型进行了初步划分 .广东沿海人口密集 ,经济发达 ,因而台风灾害的损失也非常巨大 .为此 ,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台风及其灾害链的预测、预警网络建设 ,健全和完善防灾设施 ,强化综合减灾信息管理和预防对策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途径 广东沿海 登陆台风 灾害链 自然灾害 狂风 暴雨 风暴潮
下载PDF
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灾害区划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照宇 周厚云 +3 位作者 黄宁生 文启忠 谢先德 钟健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研究中使用了主要地质灾害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基下沉、地裂缝、水土流失、港口淤积等 )大量的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实际数据 ,根据综合分析并运用“灾害密度”和“灾害强度”2种指标 ,将广东沿海陆地... 研究中使用了主要地质灾害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基下沉、地裂缝、水土流失、港口淤积等 )大量的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实际数据 ,根据综合分析并运用“灾害密度”和“灾害强度”2种指标 ,将广东沿海陆地划分出 9个地质灾害一级区及其所属的 3 2个二级分区 ,其中包括 10个重灾区、10个中灾区和 12个弱灾区。首次编制了基于数据库和GIS的 1∶5 0万广东沿海陆地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与区划图 ,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信息和实际数据。分区的结果揭示了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灾害密度 灾害强度 灾害区划 广东 地震 崩塌 泥石流 滑坡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策略 被引量:31
16
作者 王金华 黄华梅 +5 位作者 贾后磊 郑淑娴 赵明利 陈绵润 张晓浩 庄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430-8439,共10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海岸带高强度开发区域,面临着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压力,开展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是绿色湾区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分析大湾区海岸带基底、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海岸带高强度开发区域,面临着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压力,开展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是绿色湾区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分析大湾区海岸带基底、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规划的策略,从以下5个方面构筑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规划的体系:一是从陆海污染统筹治理来恢复海域生物生存环境;二是从自然岸线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与规范化建设、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来加强海岸带生态的保护;三是通过岸线生态修复、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修复、受损海岛生态修复来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四是从海堤生态化改造与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海岸带综合防护工程建设来促进生态减灾协同增效;五是打造智慧海岸带管理服务平台来保障海洋命运共同体健康发展。本研究提出大湾区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期望为大湾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策略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福建省沿海地区甘薯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邱永祥 邱思鑫 +3 位作者 刘中华 许泳清 韦晓霞 杨道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798-802,共5页
调查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23个县市,从1975-2012年每5年甘薯的栽培面积、总产量、品种和栽培技术等变化,研究分析表明,30多年来福建省沿海地区甘薯种植面积虽有一定的下降,但仍保持较大面积,占福建省甘薯种植面积的比例有所上升。期间,甘... 调查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23个县市,从1975-2012年每5年甘薯的栽培面积、总产量、品种和栽培技术等变化,研究分析表明,30多年来福建省沿海地区甘薯种植面积虽有一定的下降,但仍保持较大面积,占福建省甘薯种植面积的比例有所上升。期间,甘薯单位产量有较大的提高,但面积和总产量的变化趋势不同于同期我国整体甘薯产业变化情况。本研究认为该区域的甘薯品种更新、栽培技术提高、消费习惯和传统甘薯文化的综合作用等是产生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为也提出了建立优质种苗基地、推广优质新品种等促进甘薯区域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福建省沿海地区 面积 产量
下载PDF
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灾害孕育环境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闫满存 王光谦 +2 位作者 李华梅 李保生 文启忠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0-255,268,共7页
通过广东沿海陆地典型地质灾害事件的统计、调查与研究表明 ,南澳、汕头、揭阳、阳江等地区是潜在地震多发区和强震活跃区 ,地震多出现在NEE、NNW和NW向活动断裂交汇的海湾附近。河流两岸、海岸、交通沿线和城镇区等人类活动区是潜在水... 通过广东沿海陆地典型地质灾害事件的统计、调查与研究表明 ,南澳、汕头、揭阳、阳江等地区是潜在地震多发区和强震活跃区 ,地震多出现在NEE、NNW和NW向活动断裂交汇的海湾附近。河流两岸、海岸、交通沿线和城镇区等人类活动区是潜在水土流失、崩塌和滑坡等坡面灾害发育区。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不稳定斜坡出现的机率。雷州半岛的地裂缝与地下水活动密切相关 ,雨、旱季节性变化特别是持久的干旱多出现地裂缝现象。隐伏岩溶区过渡抽、排岩溶区地下水是岩溶塌陷形成的直接原因。地面沉降是长期超采地下水 ,特别是深层承压水的结果。软土因其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和承载力低 ,构成了沿海三角洲与滨海平原区工程建筑的非稳定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人类活动 地面沉降 崩塌 滑坡 地裂缝
下载PDF
粤东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和有机质水平分布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谷阳光 王朝晖 +2 位作者 吕颂辉 梁瑜 付永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323-13325,共3页
为了了解粤东海域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其与海域环境的关系,于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采集了柘林湾外至南澳岛以及汕头港附近海域10个采样点的春、夏、秋、冬4个季度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中生物硅(BSi)与有机质(OM)的含量... 为了了解粤东海域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其与海域环境的关系,于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采集了柘林湾外至南澳岛以及汕头港附近海域10个采样点的春、夏、秋、冬4个季度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中生物硅(BSi)与有机质(OM)的含量。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沉积物中BSi和OM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0%~0.67%和2.31%~11.14%,平均含量分别为0.43%和8.06%,且季度差异不明显。线性回归结果表明,OM与BSi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硅藻是该海域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柘林湾外海域BSi含量明显较高,显示出该海域较高的硅藻生产力;而汕头港海域较高的陆源输入导致沉积物中OM含量明显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硅 有机质 粤东沿海 表层沉积物
下载PDF
广东省沿海风随高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植石群 钱光明 罗金铃 《热带地理》 2001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根据实测资料对我省沿海地区的风随高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沿海地区风向、风速变化特点 ,风速廓线指数律适合于我省沿海地区 ,根据指数律拟合的我省沿海地区风随高度变化系数小于目前各类规范所规定的系数。
关键词 风廓线 指数律 对数律 沿海地区 广东 风向 风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