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T1 Involves Cuproptosis through Regulating MTF1-conduced Expression of MT1X under Copper Overload
1
作者 Wu Yue Yang Tingyun +4 位作者 Yan Bo Ai Youwei Chen Fang Ma Juan Liu Sijin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70,共18页
Industrial activities such as smelting emissions,mineral combustion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 might lead to copper pollution in the environment.This kind of copper pollution has harmful effects on aquatic o ... Industrial activities such as smelting emissions,mineral combustion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 might lead to copper pollution in the environment.This kind of copper pollution has harmful effects on aquatic o rganisms,plants and animals through direct or indirect exposure.However,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toxicity of copper is rather limited.Copper overload can perturb intracellular homeostasis and induce oxidative stress and e ven cell death.Recently,cuproptosis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copper-dependent form of cell death induced by o xidative stress in mitochondria.We uncover here that zinc transporter 1(ZNT1)is an important regulator involved in cuproptosis.Firstly,we established the copper overload-induced cell death model with the overexpression of copper importer SLC31A1 in HeLa cells.Using this model,we conducted unbiased genome-wide CRISPR-Cas9 screens in cells treated with copper.Our result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enrichment of ZNT1 gene in both library A and library B plasmids.Knocking out of ZNT1 in HeLa cells notably prevented cuproptosis.Subsequent knockout of metal transcription factor 1(MTF1)in ZNT1-deficient cells nearly abolished their ability to resist copper-induced cell death.However,overexpression of metallothionein 1X(MT1X)in the double-knockout cells could p artially restored the resistance to cuproptosis by loss of MTF1.Mechanistically,knockout of ZNT1 could promote MT1X expression by activating MTF1.As a consequence,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T1X and copper was e nhanced,reducing the flow of copper into mitochondria and eliminating mitochondria damage.Taken together,this study reveals the important role of ZNT1 in cuproptosis and shows MTF1-MT1X axis mediated resistance to c uproptosis.Moreover,our study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cellular and systemic copper homeostasis under copper overload,and present insights into novel treatments for damages caused by both genetic copper overload diseases and environmental copper conta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cuproptosis ZNT1 MT1X
下载PDF
中条山西南段基底岩系的地质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兆琪 薛文彦 +1 位作者 柴金钟 魏云峰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3年第4期193-199,共7页
山西中条山西南段基底岩系的基本构成是:涑水岩群、西姚片麻岩、解州片麻岩和五老峰花岗岩。涑水岩群残存于西姚片麻岩之中,是由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黑云变粒岩、钙质片岩和白云质大理岩组成。斜长角闪岩为区内最早的基性火山沉积... 山西中条山西南段基底岩系的基本构成是:涑水岩群、西姚片麻岩、解州片麻岩和五老峰花岗岩。涑水岩群残存于西姚片麻岩之中,是由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黑云变粒岩、钙质片岩和白云质大理岩组成。斜长角闪岩为区内最早的基性火山沉积,是铜矿形成的矿源层,吕梁(中条)期造山运动为铜矿的再次富集起到关键性作用。区内主体片麻岩为西姚片麻岩(TTG),发生岩浆垫托作用的时间为太古宙末。基底岩系经历了三次构造变形,相应划分为五台期构造变形、吕梁(中条)期构造变形和吕梁(中条)期后构造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岩系 涑水岩群 铜矿 构造变形 中条山西南段
下载PDF
铜离子在养殖对虾组织中的积累及其对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湘萍 程波 +1 位作者 程江峰 刘鹰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492-496,共5页
为考察铜在循环水与静水养殖系统的凡纳滨对虾组织中的积累,本实验在两种养殖系统中分别添加硫酸铜,并使其浓度保持一致,经过92d的培养,对铜在虾组织中的积累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两种系统中养殖的对虾,其组织中铜浓度依次为:肝胰... 为考察铜在循环水与静水养殖系统的凡纳滨对虾组织中的积累,本实验在两种养殖系统中分别添加硫酸铜,并使其浓度保持一致,经过92d的培养,对铜在虾组织中的积累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两种系统中养殖的对虾,其组织中铜浓度依次为:肝胰腺>鳃丝>甲壳>肌肉,肝胰腺中金属硫蛋白(MT)与肝胰腺中铜的积累有相似变化趋势。循环水系统与静水系统中虾肝胰腺和甲壳中铜的积累量有显著差异,而两种系统中虾鳃丝中铜的积累量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静水养殖 凡纳滨对虾 铜的积累 金属硫蛋白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地区自然铜矿带地质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郑镝 和志军 崔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46-1050,共5页
文章对新疆东天山自然铜成矿带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该自然铜矿化带处于觉罗塔格金、铜、铁构造成矿带内,自然铜矿点自西向东分布于十里坡地区、黑龙峰地区和长城山地区;自然铜矿点的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马头滩组玄武岩和凝灰岩,矿石矿... 文章对新疆东天山自然铜成矿带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该自然铜矿化带处于觉罗塔格金、铜、铁构造成矿带内,自然铜矿点自西向东分布于十里坡地区、黑龙峰地区和长城山地区;自然铜矿点的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马头滩组玄武岩和凝灰岩,矿石矿物主要以自然铜和砷铜矿为主,自然铜矿点中铜含量较高;通过对十里坡和黑龙峰自然铜矿点2个地球化学剖面的研究和对比,表明成矿元素铜受地层控制明显,2个自然铜矿点在大地构造位置,赋矿地层,赋矿岩石、铜的赋存状态和成矿元素组合方面有很多共性,认为东天山若干自然铜矿点是同一成矿作用的产物,东天山地区可能存在连续几百公里的自然铜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铜 玄武岩 十里坡 黑龙峰 东天山
下载PDF
中条山地区铜金成矿地质基础和预测 被引量:17
5
作者 沈保丰 胡小蝶 +1 位作者 杨春亮 曹秀兰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年第2期105-111,共7页
中条山地区主要经历了四次与铜、金有关的重大地质事件,分别是新太古代花岗岩一绿岩带、古元古代裂谷作用、中元古代火山活动和中生代岩浆作用,其中以前二次最为重要。中条山北、东段以古元古代裂谷作用为主,叠加了中元古代火山作用和... 中条山地区主要经历了四次与铜、金有关的重大地质事件,分别是新太古代花岗岩一绿岩带、古元古代裂谷作用、中元古代火山活动和中生代岩浆作用,其中以前二次最为重要。中条山北、东段以古元古代裂谷作用为主,叠加了中元古代火山作用和强度较弱的中生代岩浆活动,成矿以铜为主,其次为金。西南段以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带的地质事件为主,并叠加较为发育的中生代岩浆活动,成矿以金为主,其次为铜。本区是铜、金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地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条山 铜矿床 金矿床 花岗岩-绿岩带 古元古代裂谷 成矿预测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南缘成矿集中区成矿演化特征与找矿潜力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之田 张树文 +1 位作者 孙树人 李忠军 《矿产勘查》 1997年第S1期5-13,共9页
本区为叠加在槽、台接合部偏槽区上的太平洋型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岩区的中亚带。地处深大断裂夹持区和上地幔构造变异带上。三层构造层断裂系构成等距菱格网状构造系统。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在区域上的推移和区域地球化学场制约区域金属分... 本区为叠加在槽、台接合部偏槽区上的太平洋型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岩区的中亚带。地处深大断裂夹持区和上地幔构造变异带上。三层构造层断裂系构成等距菱格网状构造系统。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在区域上的推移和区域地球化学场制约区域金属分带。本区具深源浅成-超浅成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列特征。为待揭开的大型以上规模的燕山期斑岩系列成矿潜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成矿集中区 铜多金属 成矿演化 斑岩系列
下载PDF
肝癌腹水H_(22)小鼠中^(64)Cu代谢和^(125)I-MT转运的研究
7
作者 淮清 方兴旺 +2 位作者 王文清 黄国健 周舒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3,共7页
用64Cu研究了铜在肝癌腹水小鼠中的代谢。研究结果表明,尾静脉注射的64Cu在正常和肝癌小鼠中都先聚集在肝脏,在癌腹水小鼠肝脏中聚集的64Cu要比正常小鼠的少,其它组织中64Cu的分布也有一定的改变;癌细胞中的64C... 用64Cu研究了铜在肝癌腹水小鼠中的代谢。研究结果表明,尾静脉注射的64Cu在正常和肝癌小鼠中都先聚集在肝脏,在癌腹水小鼠肝脏中聚集的64Cu要比正常小鼠的少,其它组织中64Cu的分布也有一定的改变;癌细胞中的64Cu占癌中的85%以上。用SephadexG-75柱分离小鼠肝脏匀浆物时,发现64Cu主要与金属硫蛋白结合。在研究腹腔注射125I-(Cd,Zn)MT的转运时发现,在所观测的组织中,肝癌和肾脏中聚集的125I-MT最多。当腹腔注射后,125I-MT很快到达肝癌细胞中,并当腹水中125I-MT达到最大时,癌细胞中的125I-MT也最多。由此可见,125I-MT可以穿过癌细胞膜到达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金属硫蛋白 铜64 肝癌 腹水 肿瘤患者 小鼠
下载PDF
不同铜源对Caco-2细胞内铜-ATP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和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
8
作者 高晨 朱连勤 +3 位作者 朱风华 王学鑫 张婷 张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1,共3页
利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铜(铜水平2、4、8、16 mg/L)对细胞铜-ATP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中添... 利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铜(铜水平2、4、8、16 mg/L)对细胞铜-ATP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中添加铜离子能提高Caco-2细胞铜-ATP酶、MT含量,低浓度铜离子能提高细胞DMT1含量,高浓度铜离子降低细胞DMT1含量。纳米氧化铜对几种铜转运蛋白的作用与硫酸铜类似,但纳米氧化铜对铜-ATP酶、MT、DMT1含量的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 CACO-2细胞 铜-ATP酶 金属硫蛋白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
下载PDF
中条山黑崖底-米岔沟一带铜矿赋存规律及找矿建议
9
作者 武建斌 王昊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7年第2期134-140,共7页
山西中条山地区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在中条山黑崖底-米岔沟一带进行了铜矿资源评价,通过大比列尺地质测量,地、物、化综合剖面测量,钻探等工作手段,于变基性火山岩与变酸性火山岩接触带上的韧性剪切带边... 山西中条山地区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在中条山黑崖底-米岔沟一带进行了铜矿资源评价,通过大比列尺地质测量,地、物、化综合剖面测量,钻探等工作手段,于变基性火山岩与变酸性火山岩接触带上的韧性剪切带边部发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2个铜矿化带和4个铜矿体,铜矿体呈隐伏状态,严格受层位和构造控制,矿致物探异常组合和岩石化学异常组合明显。据此提出了该区进一步工作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条山 黑崖底-米岔沟 铜矿 赋存规律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南段铜多金属成矿构造条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永正 李秀荣 +1 位作者 杨宏智 邵军 《地质与资源》 CAS 2007年第1期38-41,共4页
论述了大兴安岭成矿带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成矿带存在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3个构造层,各构造层的断裂体系构成了大兴安岭东南段的等距、网格状的构造格局.铜多金属成矿受“带、块、结、点、缘”区域性构造控制.不同型式的构造控制不... 论述了大兴安岭成矿带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成矿带存在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3个构造层,各构造层的断裂体系构成了大兴安岭东南段的等距、网格状的构造格局.铜多金属成矿受“带、块、结、点、缘”区域性构造控制.不同型式的构造控制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控矿构造 铜多金属矿 成因类型 大兴安岭东南段
下载PDF
四川光雾山彩叶景观格局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豪 何方永 彭培好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34-38,92,共6页
基于实际调查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将川东北秦巴山地光雾山彩叶景观划分为13类,利用Arc GIS技术和Fragstats3.3(栅格版)分析软件,对其彩叶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彩叶景观整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丰富度和聚集度。面... 基于实际调查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将川东北秦巴山地光雾山彩叶景观划分为13类,利用Arc GIS技术和Fragstats3.3(栅格版)分析软件,对其彩叶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彩叶景观整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丰富度和聚集度。面积最大的桦木彩叶景观,破碎化程度最低,而面积较少的厚朴等显示出较高的破碎度;其余类型各指数差异均不明显,破碎化程度处于中间水平。该结果为光雾山彩叶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景观格局 破碎化定量分析 光雾山
下载PDF
提高某地铜铁矿石铜回收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忠宝 王森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8年第4期26-28,共3页
针对选矿厂铜回收率不高的问题,在不改变选厂现有优先浮选流程及设备的条件下,选择使用MT-12作为铜矿物的捕收剂,通过改变石灰添加地点和用量、提高磨矿细度、优化药剂制度,最终获得铜精矿品位19.54%、回收率75.69%;铜的回收率比现场使... 针对选矿厂铜回收率不高的问题,在不改变选厂现有优先浮选流程及设备的条件下,选择使用MT-12作为铜矿物的捕收剂,通过改变石灰添加地点和用量、提高磨矿细度、优化药剂制度,最终获得铜精矿品位19.54%、回收率75.69%;铜的回收率比现场使用Z-200捕收剂提高了7.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收剂MT-12 铜铁矿 药剂制度 铜回收率
下载PDF
宁夏广武山铜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培林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0年第3期289-292,共4页
从宁夏广武山铜矿矿化特征分析成矿原因,试图找出成矿规律.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含矿地层区域铜矿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原生黄铜矿型铜矿的原生沉积和次生富集的发生与褪色带关系密切,形成似层状矿体.退色带中铜矿化是氧化... 从宁夏广武山铜矿矿化特征分析成矿原因,试图找出成矿规律.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含矿地层区域铜矿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原生黄铜矿型铜矿的原生沉积和次生富集的发生与褪色带关系密切,形成似层状矿体.退色带中铜矿化是氧化-还原过渡带环境的产物,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广武山地区寻找铜矿应注意研究相对应的有利地质成矿部位,可望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武山铜矿 老君山组地层 褪色带铜矿化 氧化-还原过渡带 成矿有利部位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high-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ethod in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exploration:a case study of Duobaoshan deposit area 被引量:1
14
作者 LIU Caihua QU Xin +4 位作者 FENG Xuan TTAN You LIU Yang QIAO Hanqing WANG Shiyu 《Global Geology》 2017年第4期246-252,共7页
The Duobaoshan mine area in Heilongjiang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section of Xingmeng orogenic belt and is in the west side of Hegang Mountain-Heihe fault zone. There exist many deposits in this area,and its metall... The Duobaoshan mine area in Heilongjiang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section of Xingmeng orogenic belt and is in the west side of Hegang Mountain-Heihe fault zone. There exist many deposits in this area,and its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re superior,which has been one of the hotspots i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and metallogen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China.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the authors used the EH-4 electromagnetic imaging system to carry out the data acquisition of three survey lines in Woduhe Village,Duobaoshan Town,Nenjiang Coun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pparent resistivity section under TE and TM polarization modes,integrating regional geological data,it is concluded that:(1)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al ore in this area show a relatively low resistance,and according to its resistivity difference with surrounding rocks,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s and apparent resistivity parameters of the low resistivity bodies in the lower section of the survey line are defined,and the electrical anomalies can be identified;(2)faults F1 and F2 may have a good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so they are recommended for further exploration;(3) low resistance metal ore bodies have good correlation with local small structures or faults,which may play an iconic role for the delineation of key target areas;(4)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apparent resistivity to define the geometric structures of ore bodies underground,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tegrating the advantages of TE and TM models should be carry out to achieve more reliable invers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 MT) APPARENT resistivity Xing’an Mongolia OROGENIC belt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Duobaoshan ore concentration area
下载PDF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留置节育器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宫腔再粘连、月经恢复及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叶凤如 黄玉玲 +2 位作者 彭海燕 王武 李婵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IuA)分离术(TCRA)后官腔留置节育器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宫腔再粘连、月经恢复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IU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后3~7d行腹腔...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IuA)分离术(TCRA)后官腔留置节育器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宫腔再粘连、月经恢复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IU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后3~7d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IUA分离术,术后宫腔留置“0”形金属节育器和口服雌激素。根据雌激素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3mg/d)25例,中剂量组(6mg/d)19例,高剂量组(9mg/d)16例。术后随访3个月,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宫腔再粘连及月经恢复情况;按照美国生育协会(AFS)要求进行IUA评分;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关注术后1年内妊娠情况。【结果】低剂量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小于中、高剂量组,月经恢复正常比率大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AFS评分较中、高剂量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子宫内膜厚度较中、高剂量组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内妊娠率分别为54.5%(6/11)、50.0%(8/16)、55.6%(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留置节育器联合低剂量雌激素有利于IUA分离术患者的恢复,可降低宫腔再粘连,改善月经恢复,且对术后妊娠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检查/方法 宫内避孕器 铜/副作用 雌激素类/投药和剂量 月经周期 妊娠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