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egatheropod Tooth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Fusui, Guangxi,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MO Jinyou HUANG Chaolin +1 位作者 XIE Shaowen Buffetaut ERIC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12,共7页
A nearly complete right maxillary or left dentary tooth(NHMG 10858)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Xinlong Formation of the Napai Basin, Fusui County, Guangxi, southern China, is described. The tooth is large in size, wi... A nearly complete right maxillary or left dentary tooth(NHMG 10858)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Xinlong Formation of the Napai Basin, Fusui County, Guangxi, southern China, is described. The tooth is large in size, with a CBL of 37 mm. Given the geological age and its crown morphology, including the size, it is most likely that the tooth belongs to a carcharodontosaurid. The recovered specimen represents one of the largest theropod teeth hitherto reporte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OTH THEROPODA Xinlong Formation Early Cretaceous Napai basin guangxi
下载PDF
桂东北D/C界线沉积特征及对台盆相间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亮君 王璞珺 +11 位作者 吴继文 韦盛亮 户景松 吕勇 潘明 周嘉铭 林宇 廖家飞 韦伟 韦艾辰 李喜林 苏光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4-1262,共19页
台盆相间是桂东北泥盆纪和石炭纪沉积的重要特色,而D/C界线又是台盆相间沉积最突出的一个时段之一。文章回顾并评述了桂东北D/C界线的研究历程、相序划分、主要代表剖面,认为桂东北D/C界线可划分为碎屑岩相序和碳酸盐岩相序以及它们的... 台盆相间是桂东北泥盆纪和石炭纪沉积的重要特色,而D/C界线又是台盆相间沉积最突出的一个时段之一。文章回顾并评述了桂东北D/C界线的研究历程、相序划分、主要代表剖面,认为桂东北D/C界线可划分为碎屑岩相序和碳酸盐岩相序以及它们的过渡类型。通过对20条典型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对比,恢复了桂东北D/C界线海平面相对下降期的岩相古地理,结果显示桂东北在该时期主要存在柳州、桂林两大台地以及多个小型台地,台地间普遍发育快速相变的台沟、盆地沉积,石炭纪初期海水变浅,台地分布范围显著扩大,江南古陆供给增强,台盆相间格局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探讨桂东北D/C界线的演化过程和背后的控制因素,文章分析了广西整体的台盆相间演化的阶段性、同沉积构造作用以及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梳理了台盆相间演化过程中沉积环境分异与构造运动-海平面的关系,认为在滇黔桂裂谷盆地在持续断陷发展的前提下,桂东北D/C界线沉积分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冈瓦纳大陆冰川形成与消融导致的海平面异常波动,以及柳江运动引发的局部同沉积断陷强度差异变动影响,且构造和沉积要素在D/C界线的耦合作用达到最强,最终促进桂东北台盆相间格局在D/C界线达到鼎盛。在此模式下,可以将台盆相间的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早泥盆世中期—晚期为台盆相间格局的孕育期,早泥盆世晚期—中泥盆世晚期沉积开始分异,为台盆相间格局的发展期,晩泥盆世—早石炭世台-盆出现强烈分割,海平面异常下降和柳江运动同时作用于沉积,为台盆相间格局的鼎盛期,早石炭世之后,台盆相间沉积维持了一定时期的强度,晚石炭世开始海水逐步恢复正常后台盆相间逐渐减弱,为台盆相间格局的衰退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盆相间 D/C界线 桂东北 广西 泥盆纪 石炭纪 古地理 柳江运动
下载PDF
广西水汶盆地晚白垩世火山角砾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杨金豹 徐珍珍 +4 位作者 吴祥珂 杨启军 冯佐海 余红霞 白艳萍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利用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相学对广西水汶盆地上白垩统西垌组下段火山角砾岩的形成时代、锆石特征和角砾来源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们的地质意义。该火山角砾岩主要由大量砂岩和变质砂岩角砾、浆屑、玻璃质和细小长英质矿物组成。锆石U-P... 利用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相学对广西水汶盆地上白垩统西垌组下段火山角砾岩的形成时代、锆石特征和角砾来源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们的地质意义。该火山角砾岩主要由大量砂岩和变质砂岩角砾、浆屑、玻璃质和细小长英质矿物组成。锆石U-Pb定年结果主要集中在418~469 Ma,较年轻的为107、104和90 Ma;锆石Th/U值均大于0.1,且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表明其为岩浆成因锆石。锆石形态研究显示,年龄老的锆石磨圆度较好,环带不清晰;年龄新的锆石磨圆度较差,环带较发育。区域地质资料显示,原来划分为新元古界的变质砂岩获得的碎屑锆石U-Pb年龄为393~456 Ma。因此,本文认为上白垩统西垌组下段火山角砾岩中418~469 Ma的年龄不是该火山角砾岩的成岩年龄,该年龄段的锆石可能来自早白垩世砂岩角砾,也可能来自曾被认为是新元古界的变质砂岩角砾。90 Ma的锆石年龄代表了上白垩统西垌组下段火山角砾岩形成之前,深部岩浆喷发活动的年龄,该岩浆活动时限比上段的石英斑岩早约7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角砾岩 锆石 地质年代学 水汶盆地 广西
下载PDF
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石炭纪至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及三级海平面变化的全球对比 被引量:34
4
作者 梅冥相 马永生 +3 位作者 邓军 初汉民 刘智荣 张海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3-24,共12页
属于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滇黔桂盆地,自加里东运动之后,泥盆纪开始拉开,整个晚古生代延续发展.受同生断裂的控制,在深水盆地中发育大小不等的孤立碳酸盐台地,因而在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形成特殊的'台-盆-丘-槽'的古地理格局.... 属于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滇黔桂盆地,自加里东运动之后,泥盆纪开始拉开,整个晚古生代延续发展.受同生断裂的控制,在深水盆地中发育大小不等的孤立碳酸盐台地,因而在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形成特殊的'台-盆-丘-槽'的古地理格局.对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典型剖面进行三级层序划分并对其进行空间追索和对比,在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中可以识别出12个三级层序,相当于晚古生代25个三级沉积层序(2~5 Ma;SQ1至SQ25)中的SQ14至SQ25;以地层记录中的的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为基本要素,可以建立研究区石炭系和二叠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层序地层格架反映了三级层序的基本特征: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研究区的石炭系和二叠系,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在连陆台地上发育3套煤系地层,它们分别组成石炭纪三级层序SQ15、跨系的三级层序SQ19的HST以及二叠纪吴家坪期的三级层序SQ24;而且在连陆台地边缘和孤立台地上,于阳新世的茅口亚世以及乐平世的长兴期发育海绵生物礁,海绵生物礁分别构成了以下二叠系三级层序即阳新世的SQ22和SQ23以及长兴期的SQ25.3套煤系地层和两套海绵生物礁的发育,使研究区的石炭系和二叠系形成了一个与欧美地区完全不同的层序地层序列.在研究区石炭系和二叠系所识别出的12个三级层序中,石炭纪-二叠纪船山世地层可以划分出6个三级层序.这种划分与Busch等对北美相同层位的划分相似,也就是说该6个三级层序的形成时限大于10 Ma;较长的形成时限可能反映了形成在联合古陆汇聚时期即全球构造相对稳定时期三级海平面变化的一个特性.因此,研究区的石炭系和二叠系所识别和划分出的12个三级层序,其数量比Ross和Ross(1985)对欧美地区石炭系和二叠系所划分出的50多个三级层序要少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三级层序 石炭系 层序地层格架 海平面变化 二叠纪 石炭纪 生物礁 深水盆地 碳酸盐岩地层
下载PDF
桂中盆地页岩气地质条件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雁 朱东亚 +2 位作者 孟庆强 张殿伟 沃玉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9-537,共9页
研究桂中盆地页岩气发育的地质条件并分析其勘探潜力。对桂中盆地近期一口页岩气钻井的产气特征和岩心开展了TOC、Ro等测试分析。该井位于柳城县白芒村附近,钻进过程中在井深为248.33m的下石炭统寺门组泥页岩层系砂岩夹层中出现井涌及... 研究桂中盆地页岩气发育的地质条件并分析其勘探潜力。对桂中盆地近期一口页岩气钻井的产气特征和岩心开展了TOC、Ro等测试分析。该井位于柳城县白芒村附近,钻进过程中在井深为248.33m的下石炭统寺门组泥页岩层系砂岩夹层中出现井涌及天然气喷漏,日产气量3 000-4 000m3,持续几天后无明显衰减迹象,揭示了良好的页岩气潜力。该井寺门组泥页岩TOC的质量分数为0.54%-1.59%,平均值为1.07%,为较好的烃源岩层;砂岩夹层中见丰富的沥青,其反射率Rb为1.64%-2.1%。寺门组泥页岩烃源岩和沥青热裂解生气保证了泥页岩层系充足的气源供应。桂中盆地中下泥盆统和下石炭统深灰色或黑色泥页岩层系广泛发育,为高演化的优质烃源岩层并且具有较大的厚度,构成页岩气大规模赋存的基础地质条件。经过长期的油气勘探,已在不少钻井揭示页岩气的显示,展示了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中盆地 泥盆系 石炭系 页岩气
下载PDF
广西百色盆地构造-热演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廖宗廷 江兴歌 +1 位作者 李冉 陈跃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4,共7页
百色盆地是一个典型的第三纪走滑拉分盆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山造成右江断裂带先左行(距今20~50Ma)后右行(距今20Ma以来)是盆地形成较确定的构造背景。盆地分田东、头塘和莲塘3个坳陷,那笔和那葛2个隆起。坳陷形成于NW向左行... 百色盆地是一个典型的第三纪走滑拉分盆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山造成右江断裂带先左行(距今20~50Ma)后右行(距今20Ma以来)是盆地形成较确定的构造背景。盆地分田东、头塘和莲塘3个坳陷,那笔和那葛2个隆起。坳陷形成于NW向左行左阶排列断列的重叠、错列处,而隆起形成于Nw向左行右阶排裂断裂的重叠、错列处。其构造演化分为六吜-洞均前拉盆期、那读一建都岭拉分期和建都岭末一第四系后拉分期3个主要构造阶段,每个阶段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通过盆地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和流体包裹体综合研究表明,百色盆地的热演化程度总体较低。仅那读组生油岩达到低熟,极少数为成熟,其它生油岩层未成熟。盆地热演化总的规律是:从距今大约55MaTF始。古地温随着坳陷沉降和沉积而逐步增加,并于距今大约25~35Ma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地壳缓慢抬升,地层温度逐渐变冷。热演化程度低是控制百色盆地油气远景较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热演化 百色盆地 广西
下载PDF
广西丹池盆地晚古生代震积岩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9
7
作者 黄宏伟 杜远生 +1 位作者 黄志强 陈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2-599,723-724,共10页
广西丹池盆地(即南丹—河池盆地)为晚古生代与金沙江—红河—马江古特提斯洋共生的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盆地从早泥盆世晚期开始裂陷,与相邻地区形成条块分割的深水裂陷槽(条)和孤立台地(块)间列的局面。该盆地于三叠纪随着金沙江—红河—... 广西丹池盆地(即南丹—河池盆地)为晚古生代与金沙江—红河—马江古特提斯洋共生的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盆地从早泥盆世晚期开始裂陷,与相邻地区形成条块分割的深水裂陷槽(条)和孤立台地(块)间列的局面。该盆地于三叠纪随着金沙江—红河—马江古特提斯洋的闭合而逐渐萎缩,消亡。在丹池裂陷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形成一系列典型的震积岩及与地震相关的滑塌构造。地震形成的沉积构造包括沉积岩墙、地裂缝、沉积岩脉、微褶皱、负荷构造、火焰构造、滑塌构造(滑塌不整合、滑塌褶皱、角砾岩化)等。丹池盆地的震积岩反映晚古生代处于强烈的伸展活动期,震积岩及其伴生的滑塌构造序列反映盆地的幕式构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丹池盆地(南丹—河池盆地) 晚古生代 震积岩 滑塌构造
下载PDF
桂西北晚古生代乐业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特征与演化阶段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新强 史晓颖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9-340,共12页
桂西北乐业台地是右江盆地北部典型的晚古生代孤立碳酸盐岩台地。从中泥盆统唐家湾组至上二叠统合山组均由碳酸盐岩构成,与北侧陆棚区多样的沉积类型及台地周边泥质—硅质岩深水沉积形成鲜明对比。台地内上古生界主要由台缘生物礁组合... 桂西北乐业台地是右江盆地北部典型的晚古生代孤立碳酸盐岩台地。从中泥盆统唐家湾组至上二叠统合山组均由碳酸盐岩构成,与北侧陆棚区多样的沉积类型及台地周边泥质—硅质岩深水沉积形成鲜明对比。台地内上古生界主要由台缘生物礁组合和礁后澙湖组合两种浅水碳酸盐沉积类型构成。地层发育与沉积特征主要受基底沉降、海平面波动、气候变化和盆地内生碳酸盐沉积速率控制。研究表明,乐业台地是在右江盆地强烈扩张、沉降过程中由扬子地台南缘破裂的微地块向盆地滑移而形成的孤立台地。它的演化经历了边缘台地(D1-D2)、孤立台地(D3-P2)和淹没台地(P3-T1)3个发展阶段。孤立台地是其最重要的主体特征,反映了右江盆地在晚古生代强烈扩张、沉降,扬子地台边缘拉伸、破裂,微地块向盆地滑移的构造背景。乐业孤立台地的形成及演化模式可能具有普遍性,也适用于右江盆地西北部其他晚古生代孤立碳酸盐岩台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北 右江盆地 晚古生代 孤立碳酸盐岩台地 沉积相 盆地演化
下载PDF
广西百色盆地东部古近系那读组湖相灰岩 被引量:12
9
作者 彭军 郑荣才 陈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3-173,共11页
百色盆地东部田东坳陷那坤地区古近系那读组三段下部发育一套数米至数十米厚的湖相灰岩 ,岩石以浅灰色—灰色、含大量的螺蚌化石和具核形石结构为特征 ,间夹有薄层的泥岩、钙质泥质粉砂岩。本文在实测地表剖面和详细观察岩心的基础上 ,... 百色盆地东部田东坳陷那坤地区古近系那读组三段下部发育一套数米至数十米厚的湖相灰岩 ,岩石以浅灰色—灰色、含大量的螺蚌化石和具核形石结构为特征 ,间夹有薄层的泥岩、钙质泥质粉砂岩。本文在实测地表剖面和详细观察岩心的基础上 ,仔细研究了此套灰岩的岩石学特征。依据丰富的原生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标志以及沉积地球化学、测井相特征将湖相灰岩的沉积相划分为滨湖、颗粒滩、浅湖三个亚相以及灰泥坪、沼泽、颗粒坪、滩缘、滩核、滩间水道、灰泥浅湖、泥质浅湖等八个微相 ,并详细地研究了各微相的沉积特征。结合该灰岩的区域分布和沉积相的平面展布格局指出沉积相主体属于浅湖的颗粒滩 ,并提出了相应的沉积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百色盆地 古近系 湖相灰岩 颗粒滩 沉积相 那读组
下载PDF
右江沉积盆地印支-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疆丽 林方成 +2 位作者 于远山 王宏 吴松洋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滇黔桂接壤区卡林型金矿床含矿建造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印支期的演化息息相关,本文以翟裕生等确立成矿流体系统的原理为基础,将右江沉积盆地中的金矿床按照成矿流体输导体系的不同划分为断裂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不整合面构造输导成矿... 滇黔桂接壤区卡林型金矿床含矿建造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印支期的演化息息相关,本文以翟裕生等确立成矿流体系统的原理为基础,将右江沉积盆地中的金矿床按照成矿流体输导体系的不同划分为断裂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不整合面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岩性输导成矿子系统。以典型矿床为载体,初步探讨了各成矿子系统的成矿要素、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作用产物,并建立了该成矿系统的综合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黔桂 右江沉积盆地 印支-燕山期 卡林型金矿 成矿系统
下载PDF
广西南宁地区泥盆系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卓卓 陈代钊 汪建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9-245,共7页
泥盆纪时,广西南宁附近发育了一套从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到晚泥盆世弗拉斯期末的硅质岩建造,硅质岩多为薄层,灰黑到黑色,至弗拉斯阶上部变为灰黄色,水平纹理发育,常夹火山凝灰岩或与之互层。这套硅质岩SiO2含量高(一般>90%),其他主量化... 泥盆纪时,广西南宁附近发育了一套从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到晚泥盆世弗拉斯期末的硅质岩建造,硅质岩多为薄层,灰黑到黑色,至弗拉斯阶上部变为灰黄色,水平纹理发育,常夹火山凝灰岩或与之互层。这套硅质岩SiO2含量高(一般>90%),其他主量化学成分均很低(一般<5%)。TFe2O3和含量相对比较富集(平均含量3.32%),Al2O3、TiO2、MgO和MnO相对贫乏(平均含量分别为0.71%、0.04%、0.10%和0.02%)。常量元素Fe/Ti、(Fe+Mn)/Ti和Al/(Al+Fe+Mn)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91.65,92.12和0.25,微量元素Ti/V和U/Th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4.57和4.09,其中U/Th比值在弗拉斯期早期达到最大。这些数据说明,硅质岩在形成时受到了明显的海底热液活动影响,而这种热液活动在弗拉斯期早期达到最强,后逐渐减弱,而热液活动的强度可能主要受盆地裂解(或张裂作用)的影响;因此,盆地拉张作用在弗拉斯期早期达到最强,这与硅质岩的空间分布是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泥盆纪 层状硅质岩 热液活动 盆地演化
下载PDF
广西百色盆地及永乐盆地始新世反刍类的再研究,兼论Indomeryx,Notomeryx,Gobiomeryx和Prodremotherium的系统位置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建崴 齐陶 盛泓洁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39,共22页
为鉴定广西百色、永乐两盆地新采集的始新世反刍类,重新研究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 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往发现于该地的全部有关标本,将原订的右江印度鼷鹿(Indomeryx youjiangensis)并入百色南方鼷鹿(Notom... 为鉴定广西百色、永乐两盆地新采集的始新世反刍类,重新研究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 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往发现于该地的全部有关标本,将原订的右江印度鼷鹿(Indomeryx youjiangensis)并入百色南方鼷鹿(Notomeryx besensis Qiu, 1978),记述了大南方鼷鹿(新种) (Notomeryx major sp. nov.)和戈壁原驰鹿(未订种)(Gobiomeryx sp.),将印度鼷鹿属 (Indomeryx)、南方鼷鹿属(Notomeryx)、戈壁原驰鹿属(Gobiomeryx)和原驰鹿属 (Prodremotherium)从Gelocidae科中分出并归为一个新科:原驰鹿科(新科) (Prodremotheridas Fam.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百色盆地 永乐盆地 始新世 反刍类 鹿
下载PDF
广西丹池地区泥盆纪盆地演化与成矿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宏伟 杜远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9-676,共8页
广西(南)丹(河)池盆地从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开始裂陷,于三叠纪随着金沙江—红河—马江古特提斯洋的闭合而逐渐萎缩、消亡。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海西期地壳运动控制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基底断裂控制盆地的古地理格局,二者联合控制盆地的岩... 广西(南)丹(河)池盆地从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开始裂陷,于三叠纪随着金沙江—红河—马江古特提斯洋的闭合而逐渐萎缩、消亡。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海西期地壳运动控制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基底断裂控制盆地的古地理格局,二者联合控制盆地的岩石地层格架,为后期成矿提供良好空间。事件沉积与成矿关系密切,赋矿层位均为事件沉积的高峰期。盆地内部次级北西向断陷槽是形成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重要场所,由次级基底断裂控制的海底火山喷气或喷流作用是盆地内部重要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丹池盆地 泥盆纪 热水沉积 成矿作用
下载PDF
近代珠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分工与互补——以两广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韦国友 陈炜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5-163,共9页
近代以来,随着开埠通商与内外贸易的扩展,位处珠江上下游的广东与广西之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双方依据自身经济的发展进程的特点和需求,围绕着人力、资金、技术、商品物资等方面,建立了长期而频繁的交流,通过双方的分工与互补,一定程度... 近代以来,随着开埠通商与内外贸易的扩展,位处珠江上下游的广东与广西之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双方依据自身经济的发展进程的特点和需求,围绕着人力、资金、技术、商品物资等方面,建立了长期而频繁的交流,通过双方的分工与互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共同推动了近代珠江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珠江流域 区域经济 分工 互补
下载PDF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演化过程及油气资源响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尹福光 许效松 万方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35,共5页
广西西南部十万大山盆地 ,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板块的西北缘 ,是在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拼接之后 ,晚古生代华南洋再一次打开 ,又接受沉积的。泥盆纪—早二叠世 ,该地区形成被动大陆边缘 ;晚二叠世末 ,随着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 ,该地区转... 广西西南部十万大山盆地 ,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板块的西北缘 ,是在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拼接之后 ,晚古生代华南洋再一次打开 ,又接受沉积的。泥盆纪—早二叠世 ,该地区形成被动大陆边缘 ;晚二叠世末 ,随着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 ,该地区转变成弧后盆地 ;早三叠世—侏罗纪 ,进一步转化成前陆盆地。在被动大陆边缘的碎屑岩陆架沉积阶段 ,生成碎屑岩烃源岩 ;在碳酸盐台地沉降阶段 ,发育砂屑灰岩、藻灰岩、礁灰岩和暴露作用生成的白云岩储集岩。因而其早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构成了古生新储组合 ;前陆盆地早期 ,在前渊盆地内沉积了一套碎屑岩烃源岩 ,它与早期的储集层构成了新生古储组合 ,同时也对下伏地层起到了封闭作用。随着逆冲体向西推进 ,沉积地层也逐层向克拉通斜坡上超覆 ,发育地层圈闭。前陆中期阶段快速沉积的巨厚的复理石和晚期的磨拉石促进了早期烃源岩的迅速埋藏、成熟和保存。十万大山盆地具备了典型前陆盆地的生烃成藏地质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万大山盆地 盆地演化 油气资源 广西 地质条件 浊流沉积 碳酸盐岩
下载PDF
对新元古代湘桂海盆及邻区构造属性的探讨 被引量:53
16
作者 许效松 刘伟 +1 位作者 门玉澎 张海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90-1904,共15页
新元古代的湘桂海盆夹持在中上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与华夏地块群之间,是古华南洋与下扬子陆块俯冲碰撞后在西南方向的残留海。东段古华南洋俯冲的地质记录发生在860~1034Ma间,为绍兴-江山-萍乡碰撞带,形成江南岛弧造山带;西段古华南洋与... 新元古代的湘桂海盆夹持在中上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与华夏地块群之间,是古华南洋与下扬子陆块俯冲碰撞后在西南方向的残留海。东段古华南洋俯冲的地质记录发生在860~1034Ma间,为绍兴-江山-萍乡碰撞带,形成江南岛弧造山带;西段古华南洋与上扬子陆块俯冲的构造地质记录,推测在湖南的新化-城步至广西的三江一带,时间为850~820Ma,形成雪峰-四堡岛弧造山带,但无陆陆碰撞的记录。东、西两段构造活动有近1亿年至数十百万年的时间差,为湘桂海盆在停止扩张的洋底上提供了发育的空间,并转为弧前-深海盆地。由萍乡向南西方向至湖南茶陵-郴州为一结合带,西侧的沉积物属扬子沉积构造域和湘桂海盆,沉积了细屑浊积岩和硅泥质岩;东侧为华夏沉积构造域,包括赣、闽和粤北,充填了与热活动有关细碧岩、含铁石英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郴州至贺县间,有一东-西向的古南岭裂陷海与之相连,是分隔云开地块、粤东南地块与罗霄-武夷地块的深海槽。在早古生代构造旋回中,湘桂海盆、古南岭海槽以及华夏沉积构造域,分别转为不同构造走向的湘桂加里东褶皱带和华南加里东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桂残留海盆 扬子沉积构造域 华夏沉积构造域 湘桂加里东褶皱带 华南加里东造山带
下载PDF
广西百色盆地早更新世长蛇岭组植物群的古气候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裕生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1-169,167-169+267-270,共19页
利用最相似现生种类分析法和叶相特征分析法,对产自广西百色盆地早更新世长蛇岭组植物群进行古气候分析.结果表明这个植物群反映的古气候性质是亚热带—热带过渡带,年均温约24℃,年较差约3℃-5℃.
关键词 早更新世 植物群 古气候 分析
下载PDF
基于TRMM数据的广西西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燕 周游游 +1 位作者 胡宝清 闫妍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1期75-82,88,共9页
以广西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TRM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研究区15个气象站降水实测数据,使用相关系数、相对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对1998—2013年TRMM降水数据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广西西江流域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TRM... 以广西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TRM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研究区15个气象站降水实测数据,使用相关系数、相对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对1998—2013年TRMM降水数据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广西西江流域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TRMM 3B43降水数据与气象站点实测降水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年尺度和月尺度相关系数分别是0.79和0.92(α<0.01),可以代表研究区实际降水情况;2)在降水时间分布上,1998—2013年间年降水量呈微弱的下降趋势,流域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大部分降水集中在5至8月;3)在降水空间分布上,降水整体由东向西逐渐递减,春季(3—5月)的降水中心在流域东部,夏季(6—8月)移至西南部,秋季(9—11月)继续停留在西南部,冬季(12—2月)又移回东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西江流域 TRMM 3B43数据 降水 时空分布 精度验证
下载PDF
柳江流域岩溶草丛群落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满福 黄伟川 覃小群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91-396,共6页
根据柳江流域草丛群落类型、高度及其分布面积选择平均高度>1.5m、0.5~1m和<0.5m的高、中、低3种高度的代表性草丛,通过收获法研究了其群落生物量,并对其碳储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研究结果表明:(1)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 根据柳江流域草丛群落类型、高度及其分布面积选择平均高度>1.5m、0.5~1m和<0.5m的高、中、低3种高度的代表性草丛,通过收获法研究了其群落生物量,并对其碳储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研究结果表明:(1)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毛秆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和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草丛群落的生物量分别为8 609.68g/m2、1 022.61g/m2和821.63g/m2,生物量与高度呈正相关,但随群落高度增加,地上生物量增加迅速,地下生物量增长平缓;(2)随群落高度增加,生物量迅速向地上部分聚集,低矮的假俭草群落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为1.91,高度中等的毛秆野古草群落为1.32,但高度大的五节芒群落仅为0.21,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值与群落高度呈负相关,其中毛秆野古草与五节芒群落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可以用幂函数很好的拟合(R2>0.79,P<0.01),因此二者可以依据地上生物量便捷的估算其地下生物量,但假俭草地下和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模型不理想;(3)地下生物量以幂函数关系随深度递减(R2>0.95,P<0.01),主要集中分布在0~20cm土层,可达根系生物量的80%以上,40cm以下土层中根系很少;(4)柳江流域岩溶区草丛植被的碳储量达9.51T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草丛群落 生物量 碳储量 广西柳江流域
下载PDF
广西西江流域植被移除磷素污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靖 银森录 +2 位作者 吴楠 李俊生 孙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7,共6页
3S技术的应用,为快速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了新的方法。以ArcGIS9.2为平台,构建广西西江流域生态系统减轻集水区出口受纳水体非点源污染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模型,以总磷(TP)作为指示污染物,模拟2008年流域内每个栅格像元被植被... 3S技术的应用,为快速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了新的方法。以ArcGIS9.2为平台,构建广西西江流域生态系统减轻集水区出口受纳水体非点源污染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模型,以总磷(TP)作为指示污染物,模拟2008年流域内每个栅格像元被植被移除而未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期望水质标准和净化污染物的边际成本计算出服务的价值。结果表明:西江流域的水文敏感区主要集中在地势平缓的区域;磷素关键污染源区分布与水文敏感区相近,主要位于桂林、柳州、南宁、来宾及贵港。当年被西江流域生态系统过滤移除而未进入水环境的磷素污染物质总量达2673.36t·a-1,占关键污染源区指数总量的73.2%,其中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最高。流域生态系统对于减轻其出口受纳水体磷素非点源污染服务的总价值为3462.4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西江流域 水文敏感区 关键污染源区 植被移除磷素量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