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Practic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1
作者 化国宇 吕圣旺 XU Chao(译)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1年第3期364-373,共10页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the liberated areas,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kept deepening and developing the concepts and ideas of protecting human rights,promulgated a series of human right...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the liberated areas,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kept deepening and developing the concepts and ideas of protecting human rights,promulgated a series of human rights laws and related administrative programs,and put them into practice.The contents included not only the political rights of citizens but also their economic,social,and cultural rights,with emphasi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to subsistence and development.The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in the liberated areas has a wartime and class-based nature due to its social environment.It reflects the transi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a revolutionary party to a ruling party on the historical stage.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irecting,advancing,and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at that time and accumulated experience for the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History proves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been a political party dedicated to fighting for the human rights of the Chinese people,and onl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n lead China’s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 to a deeper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in the liberated areas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s of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Outline of China’s land Law
下载PDF
2000—2020年广西边境地区土地生态安全与兴边富民进程的耦合协调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少坤 黄荣华 +1 位作者 张利国 王鹏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6-184,300,共10页
[目的]科学评价广西边境地区土地生态安全与兴边富民进程成效,揭示其耦合协调机理,为促进边境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边境地区8个县域为研究区域,借助熵权TOPISIS综合评价方法及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00—2020年广西边... [目的]科学评价广西边境地区土地生态安全与兴边富民进程成效,揭示其耦合协调机理,为促进边境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边境地区8个县域为研究区域,借助熵权TOPISIS综合评价方法及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00—2020年广西边境地区土地生态安全与兴边富民进程的耦合协调性时空格局特征。[结果]①广西边境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稳健上涨,全局生态安全指数由0.213增长至0.728,各县域土地生态安全都呈现不同的增长幅度;区域差异逐渐减小,整体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空间格局。②兴边富民进程整体协调水平友好上升,由0.176攀升至0.631,经历了“先降后升”的阶段性演变过程;各县域兴边富民进程等级差异不明显,整体格局变化不大,而国家重要口岸凭祥市与东兴市发展优势越发明显。③土地生态安全系统与兴边富民进程系统耦合协调度日益上升,由0.440攀升至0.823,两者的耦合度经历了“先降后升”;空间上呈现由“整体分散”逐渐演变为“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凭祥市与东兴市“双核”辐射带动,协调类型由轻度失调、濒临失调为主导逐渐向初级协调演变。[结论]在兴边富民和生态保护国家战略支撑下,需强化边境政策创新,协同发挥多要素叠加效应,不断提高边境生态安全和边民幸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兴边富民进程 耦合协调 广西边境地区
下载PDF
广西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马翠凤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32-134,共3页
高职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要培育合格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离不开综合素质的培育及其提升。深入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人文素质、科技素质、职业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引发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职院... 高职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要培育合格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离不开综合素质的培育及其提升。深入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人文素质、科技素质、职业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引发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素质教育 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多功能演变 被引量:29
4
作者 林树高 陆汝成 +3 位作者 刘少坤 叶宗达 韦千桃 罗金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5-274,共10页
分析边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实现兴边富民具有现实意义。该研究以广西边境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推演基于"三生"空间的"要素-结构-空间-功能"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机制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边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实现兴边富民具有现实意义。该研究以广西边境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推演基于"三生"空间的"要素-结构-空间-功能"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机制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模型分析该地区2000-2018年"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采用TOPSIS和障碍度模型测度其多功能水平并诊断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广西边境地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变速度由平缓转向加速波动,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扩张,生态空间收缩,城镇化水平较高和边境贸易活动频繁的中部-东南部沿线的县市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更为剧烈;2)2000-2018年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三生"功能稳速上升,生活功能评分最高,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波动式变化明显,土地利用多功能呈现"双核双副"的格局特征,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由低水平高差距阶段迈向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状态,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多功能变化特征一致;3)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要素布局、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和边境贸易活动。需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指引下,优化旅游资源布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三生"功能协调发展以提升多功能整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三生”空间 格局演变 土地多功能 影响因素 广西边境地区
下载PDF
广西陆地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化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韦绍音 陆汝成 +2 位作者 林晓楠 庞晓菲 秦秋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8-108,共11页
研究目的:探索广西陆地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内在多维驱动机理,为区域国土空间有序开发与合理布局、实现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构建国土空间分类体系,采用标准差椭圆模型辨析国土空间时空演变格局特征,借... 研究目的:探索广西陆地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内在多维驱动机理,为区域国土空间有序开发与合理布局、实现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构建国土空间分类体系,采用标准差椭圆模型辨析国土空间时空演变格局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明晰国土空间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1)1990—2018年广西陆地边境带国土空间水平地域呈现出“中心点—过渡带—边缘层”的格局特征,垂直地域空间梯度差异显著,城镇空间规模大幅提升,农业空间持续萎缩,生态空间呈起伏变动的态势。(2)国土空间重心总体向西北方向移动,其中城镇空间重心先向东南迁移,随后呈反向迂回现象,而农业、生态空间保持东南至西北方向连续移动。(3)各视角因素对国土空间格局演化存在分异,自然地理条件是基础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条件起主导作用,人口因素影响广泛,交通区位作用深刻,政府政策是外在驱动力,各类因子的交互作用对国土空间格局演化具有非线性增强效应和双因子增强效应。研究结论:构建合理有序的国土空间格局,应统筹各要素间的协同作用以实现整体效应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国土空间 驱动因素 标准差椭圆 地理探测器 广西陆地边境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转型的广西边境地区生态服务功能交叉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韦绍音 陆汝成 +2 位作者 林晓楠 庞晓菲 秦秋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8-316,共9页
为揭示边境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广西边境地区2000年、2010年、2018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识别18年间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演变过程,结合改进的交叉... 为揭示边境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广西边境地区2000年、2010年、2018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识别18年间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演变过程,结合改进的交叉敏感性系数探讨了广西边境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转型的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广西边境地区土地转型前期平缓,后期剧烈,耕地向建设用地、水域的转移是主要的转型驱动因素;(2)2000—2018年ESV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态势,地均ESV高值主要集中于防城区、宁明县南部以及那坡县南部生态环境本底优越的一带,地均ESV低值出现在宁明县北部、龙州县、大新县以及靖西市的中心城区生态系统较为薄弱的岩溶地区;(3)耕地、林地、水域与其他地类相互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为敏感,其中最敏感的是林地与建设用地的转型,草地、未利用地与其他地类的转型缺乏敏感性。(4)生态敏感性空间演化分异特征显著,耕地与建设用地高生态敏感性重点分布在东兴市、宁明县、龙州县、靖西市,林地与建设用地高生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防城区和东兴市主城区、凭祥市以及靖西市北部等重要的贸易出口通道。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边境国土空间格局,实现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提供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系统服务 改进的交叉敏感性系数 广西边境地区
下载PDF
桂越边境地区农民增收路径探析
7
作者 周平 《桂海论丛》 2009年第4期98-102,共5页
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原因,桂越边境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农民增收在数量上仍然有限,在来源结构方面仍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研究影响农民增收的各种因素,探求农民增收的路径,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桂越边境地区 农民增收 路径
下载PDF
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土地高效集约利用评价及模式创新——以凭祥市为例
8
作者 黄卉 吴壮金 +3 位作者 廖舒宇 陆勤媛 袁达健 冯小善 《大众科技》 2019年第5期28-32,共5页
土地集约利用是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是解决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边境地区城镇具有特殊性,对土地利用具有特殊要求。文章以凭祥市为例,基于凭祥市边境特色构建评价模型,结合凭祥市2008-2016年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以熵值法客观计算指标权重,... 土地集约利用是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是解决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边境地区城镇具有特殊性,对土地利用具有特殊要求。文章以凭祥市为例,基于凭祥市边境特色构建评价模型,结合凭祥市2008-2016年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以熵值法客观计算指标权重,使用综合评价法对凭祥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障碍因素分析法发现,近年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可持续性对凭祥市土地高效集约利用障碍较大。最后,结合凭祥市当地土地利用情况针对生态及利用程度方面提出模式创新和实现途径,为凭祥市的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土地 集约利用 模式创新 广西边境地区 凭祥市
下载PDF
广西边境地区耕地多功能时空分异格局与集聚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庞晓菲 陆汝成 +2 位作者 李思旗 张利国 庞芸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59,共11页
[目的]文章以格网为评价尺度精细测算和分析广西边境地区耕地利用“四维度”功能的时空分异及权衡/协同关系,旨在为边疆土地安全科学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方法]多目标决策法、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聚类分... [目的]文章以格网为评价尺度精细测算和分析广西边境地区耕地利用“四维度”功能的时空分异及权衡/协同关系,旨在为边疆土地安全科学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方法]多目标决策法、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聚类分析方法。[结果](1)2000—2018年耕地利用多功能存在显著空间分布异质性和波动性,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生态安全功能均呈现减弱后增强态势,而经济生产功能、安全发展功能则逐渐减弱;(2)耕地利用多功能间交互作用大多呈协同关系且程度不一,随时间的推移权衡程度逐渐增强;(3)耕地利用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空间集聚性突出,协同区大体呈现“多核心”团聚发展格局,权衡区变化相对稳定;(4)根据主导功能及权衡/协同关系将广西边境地区划分为功能协同发展区、功能权衡发展区、生态主导发展区,并提出了具体措施。[结论]边境耕地利用多功能应以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划分不同管护区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提升边境耕地多功能复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 时空分异格局 权衡与协同 管护方式 广西边境地区
原文传递
广西沿边三市“人—地—业”转型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分析
10
作者 邓诗语 刘少坤 黄李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83-92,共10页
人口、土地及产业转型发展是揭示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城乡系统演变的重要特征,其研究对于推进地区可持续发展、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防城港、百色和崇左三个广西沿边城市的社会经济及遥感数据,通过时空分析与地理探测器... 人口、土地及产业转型发展是揭示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城乡系统演变的重要特征,其研究对于推进地区可持续发展、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防城港、百色和崇左三个广西沿边城市的社会经济及遥感数据,通过时空分析与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人—地—业”转型时空格局特征及驱动力作用程度.结果显示:广西沿边三市“人—地—业”转型发展主要呈现中部为主、南北参差的显著空间特征,其热冷点空间格局均以沿边县区为主呈扩散分布,转型发展的驱动机制主要来源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城乡土地资源统筹调配、增强转型优势区内生发展力等“人—地—业”转型优化建议以促进广西边境城市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转型时空格局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广西边境地区
下载PDF
广西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的空间特征与迁移路径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少坤 王嘉佳 +2 位作者 林树高 邓诗语 陆汝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2-173,共12页
[目的]耕地非农化影响1.2亿hm^(2)(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现象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有效掌握耕地非农化演变空间特征是保护耕地的重要前提。[方法]文章以广西边境3个地级市的23个县域地区为研究区,通过构建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模... [目的]耕地非农化影响1.2亿hm^(2)(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现象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有效掌握耕地非农化演变空间特征是保护耕地的重要前提。[方法]文章以广西边境3个地级市的23个县域地区为研究区,通过构建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刻画1980—2018年耕地非农化速度与方向,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其空间特征。[结果](1)1980—2018年4个时期内耕地非农化面积呈“N”型波动增长的趋势,其中2010—2018年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大,为49367 hm^(2);1990—2000年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小,为5270 hm^(2),耕地非农化面积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中心。(2)耕地非农化速度具有空间非均衡性,标准差椭圆面积往东南方向持续扩张,耕地非农化空间上总体由西北部往东南方向迁移,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3)广西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面积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但集聚优势逐渐下降,“高—高”聚类的空间变化主导了耕地非农化面积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的格局演变。[结论]研究揭示了广西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可为边境地区制定耕地非农化管控机制和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空间格局 迁移路径 标准差椭圆模型 边境地区 广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