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Feature Analysis of Oroqen Ethnic Group’s Semiosphere
1
作者 Xiu-lan Ge Thawascha Dechsubh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2年第1期72-77,共6页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is the cultural sign of the Oroqen ethnic group,which is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he history,society,customs and religion of Oroqen ethnic group.Semiosphere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c...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is the cultural sign of the Oroqen ethnic group,which is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he history,society,customs and religion of Oroqen ethnic group.Semiosphere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concept in Lotman cultural semiotics.Starting from the theory of Lotman’s semiosphere,the paper interprets the concept of semiospher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Oroqen traditional pattern semiosphere,analyzes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Oroqen traditional patterns,and provides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better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tman’s semiosphere Oroqen ethnic groups traditional patterns FEATURE
下载PDF
广西壮族与云南彝族粗陶平地堆烧技艺比较研究
2
作者 白雅力克 黄丹虹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
广西百色靖西壮族夹砂粗陶平地堆烧技艺与云南玉溪元江县土锅寨彝族粗陶平地堆烧技艺都属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原始烧陶传统技艺,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并有较强的完整性与传承性,已成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采取了田野调查法和比较... 广西百色靖西壮族夹砂粗陶平地堆烧技艺与云南玉溪元江县土锅寨彝族粗陶平地堆烧技艺都属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原始烧陶传统技艺,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并有较强的完整性与传承性,已成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采取了田野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两地堆烧工艺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得出了多处异同之处。文章研究成果不仅对现代陶艺平地堆烧工艺发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且对少数民族传统造物文化理论研究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 云南彝族 粗陶 平地堆烧 技艺
下载PDF
广西东北部某瑶族地区瑶族人群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郑宏 徐宝灵 +2 位作者 盛昌灵 周怡彤 刘筱璇 《蛇志》 2024年第3期270-272,288,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东北部恭城瑶族自治县瑶族人群毒蛇咬伤流行病学情况,为制定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毒蛇咬伤预防措施和防治手段提供前期基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87例毒蛇咬伤瑶族患者的...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东北部恭城瑶族自治县瑶族人群毒蛇咬伤流行病学情况,为制定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毒蛇咬伤预防措施和防治手段提供前期基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87例毒蛇咬伤瑶族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咬伤时间、咬伤地点、咬伤部位、致伤毒蛇种类等流行病学特点。结果287例毒蛇咬伤瑶族患者中,平均年龄(52.01±13.78)岁,男217例(75.61%),女70例(24.39%)。毒蛇咬伤事件全年均有发生,主要分布在7(40例)、8(68例)和9月份(59例)。在田地、山林、村路等户外场所及家中、公厕等户内区域均有毒蛇咬伤事件发生,其中户外咬伤253例(88.15%),户内咬伤34例(11.85%)。咬伤部位为上肢148例(51.57%),下肢135例(47.04%),足部3例(1.05%),头部1例(0.35%)。致伤毒蛇有7种,其中五步蛇咬伤164例(57.14%),眼镜蛇咬伤62例(21.60%),烙铁头蛇咬伤20例(6.97%),竹叶青蛇咬伤18例(6.27%),蝮蛇咬伤15例(5.23%),蝰蛇咬伤5例(1.74%),银环蛇咬伤3例(1.05%)。结论结合广西东北部瑶族人群毒蛇咬伤流行病学情况,加强少数民族毒蛇咬伤的宣传与教育,制定医疗机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毒蛇咬伤预防救治措施,以提高该地区的毒蛇咬伤防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瑶族 毒蛇咬伤 流行病学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广西沿边壮族色彩文化的数智化建构研究
4
作者 王心远 《色彩》 2024年第6期28-32,共5页
本文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探讨了广西沿边壮族色彩文化的独特性、重要性及其传承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人证考察以及技术实验等方法,旨在通过数智化手段探索壮族色彩文化的创新传承路径。研究分析了数智化对壮... 本文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探讨了广西沿边壮族色彩文化的独特性、重要性及其传承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人证考察以及技术实验等方法,旨在通过数智化手段探索壮族色彩文化的创新传承路径。研究分析了数智化对壮族色彩文化保护、传承、推广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价值,揭示了数智化技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潜力。展示了数智化手段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有效性,为学术界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为实践领域中的沿边壮族色彩文化保护与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广西沿边壮族 壮族色彩 色彩建构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sychology of Making Contacts Among Ethnic Groups in Guangxi
5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9年第1期48-63,192,共17页
关键词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sychology of Making Contacts Among ethnic groups in guangxi
原文传递
广西毛南族DXS7133、DXS8378、DXS6789和DXS7423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6
作者 周丽宁 龚继春 +2 位作者 伦军 邓琼英 覃耀春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7-403,共7页
采用PCR-STR及基因分型技术,对广西毛南族167名(女57,男110)健康无关个体4个X-STR基因座(DXS7133、DXS8378、DXS6789和DXS7423)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4个X-STR基因座分别检出4、5、9、3个等位基因和5、9、18、5种基因型,4个X-... 采用PCR-STR及基因分型技术,对广西毛南族167名(女57,男110)健康无关个体4个X-STR基因座(DXS7133、DXS8378、DXS6789和DXS7423)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4个X-STR基因座分别检出4、5、9、3个等位基因和5、9、18、5种基因型,4个X-STR基因座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群体遗传多态性指标为:多态信息含量(PIC)0.9611、男性个体识别率(DPmale)0.9771、女性个体识别率(DPfemale)0.9980、父-母-女三联体非父排除率(MECtrio)0.9611、父-女二联体非父排除率(MECduo)0.8821,显示上述4个X-STR基因座均具有较高多态性,在法医学个人识别、亲权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同时也为人类群体遗传学、法医学等研究提供了广西毛南族群体X-STR基因座的基础数据,丰富了中华民族基因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遗传距离 广西毛南族
下载PDF
壮族传统乡村聚落“那空间”形态研究——以桂西南地区村落为例
7
作者 张东 黄媛婷 程明洋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广西西南部珠江支流左江、右江是壮族先民的发源地,民族村落极具特色。“那”在壮语中意为水田,桂西南壮族的民族文化体系以独特的“那”文化为主,“那空间”是该区域中与壮族民族文化相对应的传统村落典型空间形态。本文结合民族学系... 广西西南部珠江支流左江、右江是壮族先民的发源地,民族村落极具特色。“那”在壮语中意为水田,桂西南壮族的民族文化体系以独特的“那”文化为主,“那空间”是该区域中与壮族民族文化相对应的传统村落典型空间形态。本文结合民族学系统总结少数民族壮族的民族文化体系,基于建立整体壮族村寨空间形态认知的目的,运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分析量化样本村落的空间形态。桂西南壮族村落根据整体形态可以分为条带状、团块状和散布团块状,分别对应线性的、村落与自然交接的空间和紧凑空间关系代表的“那空间”。结合壮族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可理解度数值均小于0.7、民族性节点“那空间”与核心轴线差值范围为0.05~0.5,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且波动范围较大等量化结果,提出壮族村落空间是整体弱边界形态、空间规律呈强秩序、节点空间高灵活分布的民族特色“那空间”,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和壮族乡村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壮族 空间形态 “那文化” “那空间” 桂西南地区
下载PDF
以红色文化促进壮乡精神文明发展的路径研究
8
作者 周红梅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红色文化所凝聚的精神力量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追求与党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1]”理念高度耦合,传承好广西红色文化,讲信仰、守阵地、强红... 红色文化所凝聚的精神力量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追求与党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1]”理念高度耦合,传承好广西红色文化,讲信仰、守阵地、强红色基因库、夯基础,对促进壮乡精神文明发展乃至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精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精神文明 广西壮乡 发展路径
下载PDF
IL-33基因rs4740840G/A、rs16924159G/A多态性在广西黑衣壮儿童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玛丽 蔡旭龙 +6 位作者 李秀洪 曹珊 刘运广 李东秀 陈霞静 李东明 林娜 《右江医学》 2018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探讨IL-33基因rs4740840G/A、rs16924159G/A两位点的多态性在广西黑衣壮儿童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种族人群的比较。方法采用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improved multi-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im LDR)技术对251例受试者(黑衣壮儿童12... 目的探讨IL-33基因rs4740840G/A、rs16924159G/A两位点的多态性在广西黑衣壮儿童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种族人群的比较。方法采用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improved multi-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im LDR)技术对251例受试者(黑衣壮儿童121人,汉族儿童130人)的IL-33基因rs4740840G/A、rs16924159G/A位点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分布频率及组间差异。结果 rs4740840G/A存在AA、AG、GG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1.5%、46.3%、32.2%。其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广西黑衣壮儿童、汉族儿童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黑衣壮儿童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欧洲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北京汉族人、日本人、非洲黑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6924159G/A存在AA、AG、GG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8%、34.7%、59.5%。其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广西黑衣壮儿童、汉族儿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广西黑衣壮儿童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北京汉族、非洲黑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本人、欧洲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33基因rs4740840G/A、rs16924159G/A在广西黑衣壮儿童分布存在多态性,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种族和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3 基因多态性 广西 黑衣壮 儿童 种族
下载PDF
广西壮族儿童ADAM33基因rs511898、rs44707位点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丽娟 邓高 +4 位作者 陆壮念 李沛隆 梁立婷 罗秀状 林娜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儿童ADAM33基因rs511898位点和rs44707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种族/地区人群的比较。方法采取多重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对94例广西壮族儿童ADAM33基因rs511898、rs4470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儿童ADAM33基因rs511898位点和rs44707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种族/地区人群的比较。方法采取多重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对94例广西壮族儿童ADAM33基因rs511898、rs4470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性别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点并与不同地区种族进行比较。结果rs511898位点存在CC、CT、TT三种基因型,以CC基因型最常见,C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rs44707位点存在GG、GT、TT三种基因型,以GT基因型最常见,G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广西壮族男女儿童rs511898位点、rs4470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壮族儿童rs511898位点的基因型与中国南方汉族人及美国哥伦比亚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洲尼日利亚人、东亚日本人、南亚巴基斯坦人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511898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中国南方汉族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洲尼日利亚人、东亚日本人、南亚巴基斯坦人及美国哥伦比亚人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壮族儿童rs4470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洲尼日利亚人、日本人、南亚巴基斯坦人、美国哥伦比亚人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AM33基因rs511898、rs44707位点多态性在不同种族和地区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壮族儿童 ADAM33 sNP 种族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erologic profiles of virus hepatitis B 被引量:6
11
作者 BoYOUl Cho Moran Ki Hung Bae Par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INTRODUCTIONHepatitis B viral infection, one of the most-prevalent liver disorders in China and Korea, is a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 as it has the potential ofprogressing into liver cirrhosis and primary hepaticcarci... INTRODUCTIONHepatitis B viral infection, one of the most-prevalent liver disorders in China and Korea, is a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 as it has the potential ofprogressing into liver cirrhosis and primary hepaticcarcinoma. China and Korea both belong to high-risk endemic regions of viral hepatitis[1]. TheHBsAg positive rates in China ranged from 6.9% -17.9% by age, race and test methods[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Age Distribution Antibodies Viral China Comparative stud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thnic groups Female Hepatitis B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 Hepatitis B virus Humans Korea Male Middle Aged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seroepidemiologic studies sex Distribution
下载PDF
贵州从江侗族、威宁彝族、荔波瑶族谷胱甘肽S-转移酶M1、T1和P1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薇 单可人 +9 位作者 吴昌学 李毅 肖雁 赵艳 齐晓岚 谢渊 何燕 顾然 官志忠 任锡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4-8,共5页
目的:研究贵州从江侗族、威宁彝族、荔波瑶族的GSTs基因多态性。方法:在隔离自然人群中,采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PCR-RFLP的方法和TaqMan-MGB探针基因分型方法分析GSTP1 (A1578G)基因... 目的:研究贵州从江侗族、威宁彝族、荔波瑶族的GSTs基因多态性。方法:在隔离自然人群中,采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PCR-RFLP的方法和TaqMan-MGB探针基因分型方法分析GSTP1 (A1578G)基因多态性。结果:贵州从江侗族、威宁彝族、荔波瑶族的GSTM1和GSTT1纯合缺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6%- 71.2%、39.4%-72.5%。其GSTP1(A1578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野生型(AA)为63-3%-75%、杂合子(AG)为23.2%-35.8%、纯合突变型(GG)为0-1.9%。等位基因频率:A为81.2%-86.6%,G为13.4%-18.8%。结论:贵州从江侗族、威宁彝族、荔波瑶族的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频率在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STP1(A1578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其等位基因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但其GSTT1纯合缺失基因型频率在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少数民族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广西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英译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硕 周照兴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8期264-266,共3页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重视本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探索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和文化。多元体育文化的融合是人类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国际上的传播...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重视本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探索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和文化。多元体育文化的融合是人类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国际上的传播提供了机遇。本文以归化异化为理论指导,采用异化策略下的直译、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和归化策略下的意译翻译方法以及增译、减译、省译等翻译技巧,对广西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英译,通过准确的翻译,可以让他国人民了解和掌握广西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同时弘扬民族文化。希望本研究能为传统体育项目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化异化 广西多民族 传统体育项目 英译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瑶族滴水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晓红 汪霞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期68-70,共3页
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是目前促进村落文化与经济双发展的关键一环,是“活化”村落内生动力的重要契机。文章以广西瑶族金秀县滴水村为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度解析村落发展的困境与机遇,深入挖掘村落文化内涵和多... 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是目前促进村落文化与经济双发展的关键一环,是“活化”村落内生动力的重要契机。文章以广西瑶族金秀县滴水村为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度解析村落发展的困境与机遇,深入挖掘村落文化内涵和多元旅游价值,对村落旅游、生态、经济三方面承载力进行整合分析,以此提出村落特色产业的重构、建筑风貌及文化空间的提升、基础服务设施相应的保护与更新、培育技能人才四个方面的村落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广西瑶族 滴水村 文旅融合
下载PDF
瑶族过山榜的生成、流转及其历史解读——以桂北地区过山榜文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建敏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3年第6期48-58,154,共12页
在桂北现存的三种类型的瑶族过山榜文中,综合了瑶人自身流传的盘瓠传说、盘瑶十二姓来历、历代官府的招抚榜文等元素的正本型榜文,形成时间最早,大约成形于明中后期,其背景是瑶人以此强调其免除赋役的权利。清中叶出现的建立在桂北地区... 在桂北现存的三种类型的瑶族过山榜文中,综合了瑶人自身流传的盘瓠传说、盘瑶十二姓来历、历代官府的招抚榜文等元素的正本型榜文,形成时间最早,大约成形于明中后期,其背景是瑶人以此强调其免除赋役的权利。清中叶出现的建立在桂北地区瑶人自身的历史脉络基础上的非牒型榜文,整合了不同来源的本地官方文书和地方历史记忆。其目的是论证瑶人对当地土地的所有权及地方赋役分配问题。清末到民国年间产生的融合瑶人的迁徙故事、本支家族的历史记忆的编修型榜文,则是当地瑶人仿效桂北汉人社会的宗族叙事模式,构建瑶人自身的历史谱系。通过桂北瑶族过山榜的历史解读,能提供一个官方文献记载之外、瑶族自身视角认识下瑶族社会变迁的历史解释,为存世的大量难以利用的民间文献提供一个基于区域史研究分析框架下的解读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族群 历史记忆 过山榜 瑶族 桂北 评皇券牒
下载PDF
广西壮族服饰文化特色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容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期98-101,共4页
壮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广西地区。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壮族不仅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服饰文化。壮族服饰文化是伴随着广西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特征和风土人情应运而生的,代表着壮族人民勤劳勇... 壮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广西地区。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壮族不仅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服饰文化。壮族服饰文化是伴随着广西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特征和风土人情应运而生的,代表着壮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民族特性。壮族服饰文化不仅体现在其艳丽的色彩搭配上,而且还反映在其特殊的图案和语言符号上,该文通过对相关元素进行研究,探析其背后蕴含的壮族文化内涵,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壮族 服饰文化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广西瑶族反面刺绣图案数字化研究
17
作者 叶静文 胡澎 樊珊珊 《西部皮革》 2023年第17期140-143,共4页
为了使广西瑶族反面刺绣图案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文章对广西瑶族反面刺绣图案的题材选取、色彩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挖掘图案的深层内涵,通过摄影设备对图案的纹样和色彩进行采集、建立数据库并存档,再利用信息数字化手段对采集... 为了使广西瑶族反面刺绣图案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文章对广西瑶族反面刺绣图案的题材选取、色彩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挖掘图案的深层内涵,通过摄影设备对图案的纹样和色彩进行采集、建立数据库并存档,再利用信息数字化手段对采集的图案进行数字化的绘制,提取图案纹样和色彩元素。引入“场域”的概念探讨数字化时代瑶族文化传承路径。最后通过分析当前创新困境,提出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瑶族反面刺绣 传承与发展 数字化
下载PDF
广西稻作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那”节俗的族际交流
18
作者 覃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6期90-96,共7页
广西的稻作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发展及交流中形成了一系列因“那”而乐的节日文化,如以祭祀田神、雷神、谷神、土地神等崇拜对象为中心的节日活动,糯米为必不可少的祭祀物品,举行仪式祈求五谷丰登,成为他们共享的文化符号;不断延续的共同... 广西的稻作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发展及交流中形成了一系列因“那”而乐的节日文化,如以祭祀田神、雷神、谷神、土地神等崇拜对象为中心的节日活动,糯米为必不可少的祭祀物品,举行仪式祈求五谷丰登,成为他们共享的文化符号;不断延续的共同节俗文化不仅重构着广西稻作民族的集体记忆,也凝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那”节俗中相同的信仰神灵、相似的仪式活动不仅建构了共有的精神家园,促进了稻作各民族的和谐发展,构建了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域共同体,更对铸牢稻作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稻作民族 文化符号 “那”节俗 族际交流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广西壮族新生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广西平果市同利村为例
19
作者 潘柳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0期85-89,共5页
壮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壮族新生代传承与创新本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保持中华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壮族新生代对本族群具... 壮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壮族新生代传承与创新本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保持中华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壮族新生代对本族群具有高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够坚持延续壮族尊老敬祖伦常孝道,坚持以扬弃的理念传承本民族传统习俗文化。但即便如此,壮族传统文化同样面临流失甚至濒危、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等难以突破的困境。基于此,须着力增强广西壮族新生代的本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推动广西壮族新生代不断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广西 壮族新生代 传承与创新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繁荣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平 石武祥 +4 位作者 康敏 冯乐平 农子军 麦浩 李天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和居民粪便标本;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硫酸锌浮聚法检查寄生虫。结果 1调查了780户家庭1 720例村民。查见人体重点寄生虫卵者1...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和居民粪便标本;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硫酸锌浮聚法检查寄生虫。结果 1调查了780户家庭1 720例村民。查见人体重点寄生虫卵者1 284例,总感染率为74.7%。2柳州市三江县、百色市的隆林县和乐业县感染率较高(>70%)。3不同民族人群间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和种类有差异(P<0.05)。4男性鞭虫和华枝睾吸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女性钩虫和蛔虫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5寄生虫虫种在各年龄组间的分布不一致(P<0.05)。结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的情况较十年前有明显改善,但是仍然处于高水平,是该地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重点寄生虫 农村 少数民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