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cessibility and Fairness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Coordination: A Case Study of Old Urban Area of Guangzhou City
1
作者 CHEN Xu LI Xi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The accessibility and fairness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r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s of the convenience and equality of urban public service resource allocation.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 The accessibility and fairness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r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s of the convenience and equality of urban public service resource allocation.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 centered cities.This paper takes the old urban area of Guangzhou as the research area,measures the accessibility of multiple types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based on an improved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method,and combines Palma Ratio and location quotient methods to explore the fairness of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from two dimensions:social equity and spatial equity,with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hip analysis as the main line.Research has shown that:①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ce in the accessibility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the old urban areas of Guangzhou,and the comprehensive accessibility is generally higher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astern regions of the old urban areas with fewer residential populations;②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quity,the resource alloca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the old urban areas of Guangzhou is in a seriously unfair state(with a fairness index of 2.99),and there are also varying degrees of unfairness within the streets;③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equity,the location quotient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the old urban areas of Guangzhou shows a pattern of multil center circles decreasing,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spatial mismatch between the accessibility supply side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the demand side of the residential population.The research conclusion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ensuring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CCESSIBILITY Social equity Space equity guangzhou City
下载PDF
Comparisons of urban-related warming for Shenzhen and Guangzhou 被引量:1
2
作者 ZHAO Deming ZHA Jinlin WU Jia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8年第4期330-337,共8页
Urban-related warming in two first-tier cities(Guangzhou and Shenzhen)in southern China with similar large-scale climatic backgrounds was compared using the nested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regional climate mod... Urban-related warming in two first-tier cities(Guangzhou and Shenzhen)in southern China with similar large-scale climatic backgrounds was compared using the nested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regional climate model.The default urban data in the model were replaced by reconstructed annual urban data retrieved from satellite-based images for both coarse-(including all of China)and fine-resolution domains(eastern China and three city clusters in China:Beijing– Tianjin–Hebei(BTH),the Yangtze River Delta(YRD),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PRD)),which reproduced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37-year(1980–2016)area-averaged annual urban-related warming was similar(0.69°C/0.64°C)between the urban areas of Guangzhou/Shenzhen;however,the values across the entire area of the two cities varied(0.21°C/0.45°C).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could be detected for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SAT)at 2 m,SAT maximum and minimum,and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DTR).Both the SAT maximum and minimum generally increased,especially over urban areas;however,changes in the SAT minimum were larger,which induced a decrease in DTR.The DTR in summer decreased by-0.25°C/-0.86°C across the entire area of the two cities and decreased by-0.93°C/-1.15°C over urban areas.The contributions of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to regional warming across the entire area of the two cities were approximately 17%/35%of the overall warming and much greater over Shenzhen.However,the values over urban areas were much closer to the values from total warming(35%/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guangzhou shenzhen urban-related warm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ath of Night Tourism in Guangzhou:A Case Study of Firefly Night Tour
3
作者 JIANG Juan TANG Wei ZHU Yanqi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3年第5期89-93,97,共6页
Night tourism often involves a large number of lighting facilities,which consume a large amount of energy.Therefore,one of the uniqu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natural ecological tourism activities—firefly night tour ha... Night tourism often involves a large number of lighting facilities,which consume a large amount of energy.Therefore,one of the uniqu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natural ecological tourism activities—firefly night tour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point for night tourism in tourist destinations.In this paper,Guangzhou firefly night tour project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environmental,and socio-cultural benefits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firefly night tour,the resources distribution,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firefly night tour in Guangzhou are analyzed,and it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aths are proposed from three levels:government,industry,and tourist.The aim is to explore a new model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 night tour,boos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night tourism economy,while also providing reference ideas and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ight tourism economy in other tourist destin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ght tourism Firefly night tour guangzhou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下载PDF
The 2023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rand Summit Kicks Off in Guangzhou
4
作者 Guo Ziteng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23年第4期41-43,共3页
Through the ICH Brand Summit,the ICH participants actively grasp the ICH inheritance rules,adhere to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adapt to the consumption concept changes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ing,and introduce ... Through the ICH Brand Summit,the ICH participants actively grasp the ICH inheritance rules,adhere to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adapt to the consumption concept changes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ing,and introduce modern business concepts,management methods,business models,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so as to showcase the unique charm of China's ICH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to the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MIT guangzhou BRAND
下载PDF
广州市2022年臭氧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继章 高健 +9 位作者 余美芳 高锐 裴成磊 杨素霞 张金谱 宋伟 李磊 李银松 郭昊 叶子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00-3110,共11页
选取2022年O_(3)及其前体物观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结合基于观测的模型(OBM)和后向轨迹模型,分析了2022年广州市O_(3)污染特征,识别了O_(3)生成控制区及关键敏感型物种,并从O_(3)前体物排放、气象条件和区域传输3个方... 选取2022年O_(3)及其前体物观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结合基于观测的模型(OBM)和后向轨迹模型,分析了2022年广州市O_(3)污染特征,识别了O_(3)生成控制区及关键敏感型物种,并从O_(3)前体物排放、气象条件和区域传输3个方面开展了O_(3)污染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O_(3)生成以VOCs控制和NO_(x)-VOCs协同控制为主,现阶段VOCs和NO_(x)减排比例应不低于1:1;O_(3)生成对含氧VOCs最为敏感,其次是植物源VOCs(BVOCs)、烯烃、芳香烃和烷烃;2022年广州市O_(3)前体物NO_(x)和VOCs浓度同比下降14.7%和30.4%,但副高强盛、台风外围环流影响频繁叠加强辐射、高温、低湿等不利气象条件和区域传输抵消了广州市本地前体物减排的成效,造成O_(3)浓度上升,其中典型O_(3)污染过程(2022年9月16~22日)气流轨迹由西北、西南方向气团转变为东和东南方向气团,易受到来自周边城市区域传输影响.建议下一步持续推动NO_(x)减排,促进O_(3)对NO_(x)敏感性向正敏感性的转变,同时积极构建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降低区域传输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臭氧污染 基于观测的模型(OBM) 前体物 气象条件 区域传输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High-end Consumer Business District in Guangzhou——Taking TaiKoo Hui as an Example
6
作者 Shimei X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3年第8期30-35,共6页
Linguistic landscape has become an emerging research topic in sociolinguistics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inguistic landscape.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aiKoo Hui,its diverse characteri... Linguistic landscape has become an emerging research topic in sociolinguistics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inguistic landscape.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aiKoo Hui,its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and the language signs,usage,and codes are summarized.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poor transmission effect of multilingual landscape information and improper use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aiKoo Hui.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Taikoo Hui can be optimized from two aspects to enhance its attractiveness and competitiveness,including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al fun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signs and regulating the use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gzhou city High-end consumer business district Linguistic landscape TaiKoo Hui
下载PDF
代际支持背景下老年人社区服务设施需求特征研究——以深圳公共住房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珊 刘嘉 陈春一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3,共12页
深圳市老年人非户籍人口占比大,提供代际支持的随迁老年人构成了常住老龄人口主力。立足于深圳公共住房建设现状及老年人特征,通过问卷调研多维度探析老年人设施使用需求;采用活动日志调研探析老年人日常社区服务设施使用的时间规律及... 深圳市老年人非户籍人口占比大,提供代际支持的随迁老年人构成了常住老龄人口主力。立足于深圳公共住房建设现状及老年人特征,通过问卷调研多维度探析老年人设施使用需求;采用活动日志调研探析老年人日常社区服务设施使用的时间规律及行为链特征;结合典型案例定点行为观察,探析老年人时间-行为-设施使用场景。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社区活动设施需求显著,农贸菜市场及连锁超市的需求较大,教育设施成为老年人使用的重要设施,社康中心需求大于综合医院,养老设施需求较低等特征;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使用的时间规律及设施组合使用规律明显等。研究结果可为深圳公共住房社区服务设施适老性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支持 深圳公共住房 社区服务设施 老年人需求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老旧小区绿色改造的有机更新策略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邵任薇 卢雪莹 岳艺霖 《上海城市管理》 2024年第2期28-36,共9页
老旧小区绿色改造作为实现城市低碳化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小区存在既有建筑能耗过高、碳排放量超标等现实问题,对老旧小区进行绿色改造成为政府开展城市更新时需重... 老旧小区绿色改造作为实现城市低碳化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小区存在既有建筑能耗过高、碳排放量超标等现实问题,对老旧小区进行绿色改造成为政府开展城市更新时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总结广州老旧小区绿色改造现状及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有机更新的思路,从顶层设计、人文建设、生态建设、建筑绿色更新、新技术新能源以及成本经济等方面提出对老旧小区绿色改造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更新 老旧小区改造 绿色改造 广州
下载PDF
广州数字贸易与产业集群协同评价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梅 《商业经济》 2024年第2期31-35,共5页
产业集群、数字贸易的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间存在竞争与协作,两子系统可产生良性循环推动有序化发展,也可能产生消极效应形成恶性循环。构建数字贸易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度模型,选取广州市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箱包皮具、珠宝首饰、食... 产业集群、数字贸易的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间存在竞争与协作,两子系统可产生良性循环推动有序化发展,也可能产生消极效应形成恶性循环。构建数字贸易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度模型,选取广州市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箱包皮具、珠宝首饰、食品饮料等五大产业集群分析数字贸易与产业集群复合系统的演变态势。研究发现,协同度较高的箱包皮具业处在数字贸易与产业集群协同的拓展阶段,其他四大产业仍处于数字贸易与产业集群协同的起步阶段,协同度最低的是纺织服装业。虽然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集群与数字贸易协同演进阶段有所不同,有序的协同应具有稳定、创新、共赢、互利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产业集群 协同 发展 广州
下载PDF
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类型的研究:基于深圳市15家公立医院的医务社工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杰 欧梦雨 林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57-2664,共8页
背景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模式从单向治疗向全人健康的转变,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医务社会工作获得了更多嵌入医院场域的机会。目的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嵌入医院场域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嵌入路径、策略和结果,从而对医务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 背景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模式从单向治疗向全人健康的转变,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医务社会工作获得了更多嵌入医院场域的机会。目的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嵌入医院场域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嵌入路径、策略和结果,从而对医务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类型进行归纳,为医疗体系大力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提供重要启示。方法基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采用目的抽样法对深圳市15家公立医院政府购买服务的33位医务社工进行深度访谈,借助Nvivo12.0软件,运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在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的嵌入路径包括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嵌入策略主要分为结构嵌入下的“迂回顺从”和“被动妥协”以及关系嵌入下的“互惠互利”和“自我增能”;嵌入结果亦产生了“行政化”与“专业化”的两种不同的影响。结论本研究认为可以将医务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归纳为“浅层嵌入”“行政主导”“互惠发展”和“专业互构”四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 嵌入性发展 结构嵌入 关系嵌入 深圳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大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格局及调控策略——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宗财 兰志懿 +2 位作者 唐琦婧 袁奇峰 黄铎 《中国名城》 2024年第2期41-51,共11页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是城乡规划领域的经典议题。以广州市为例,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人群画像数据等,聚焦城市内部各街区,通过对居住空间类型与社会群体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关联分析,深入探究中心城区社会空间分异特征及现存问题,进而...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是城乡规划领域的经典议题。以广州市为例,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人群画像数据等,聚焦城市内部各街区,通过对居住空间类型与社会群体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关联分析,深入探究中心城区社会空间分异特征及现存问题,进而提出城市社会空间高质量均衡发展的调控策略。研究发现,广州市中心城区在居住空间类型方面以商品房街区和城中村街区为主,老旧街区占比较小,呈现出明显的居住空间分异特征,且三类街区的居民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消费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方面差异显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在不同社会群体及三类街区之间亦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在城市历史发展惯性、城市规划引导、房地产发展的共同影响下,广州市中心城区呈现出“圈层+斑块”的社会空间结构。为缓解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出现的社会空间维度不均衡发展的问题,从可负担住房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两方面提出相关调控策略,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分异 居住空间 公共服务设施 广州
下载PDF
广州白云站高架层组合楼盖人致振动及车致振动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华 唐俊跃 +2 位作者 丁然 熊学炜 段剑林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共9页
广州白云站铁路站房高架候车层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最大跨度为28.5m。针对其振动舒适度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高架层人行激励和承轨层列车激励下结构的动力时程响应。人致振动研究考虑了多种行走激励,对结构施加固定单人步... 广州白云站铁路站房高架候车层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最大跨度为28.5m。针对其振动舒适度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高架层人行激励和承轨层列车激励下结构的动力时程响应。人致振动研究考虑了多种行走激励,对结构施加固定单人步行、移动单人步行、随机多人步行和固定多人步行等工况,分析其振动舒适度。车致振动研究采用一种简化的列车荷载模型模拟列车激励,研究了列车行驶速度、行驶位置以及列车激励同人行激励耦合对高架层楼盖振动响应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机多人步行方法和考虑荷载折减的固定多人步行方法较适合模拟实际人群荷载;列车激励对高架层组合楼盖峰值加速度的影响不可忽略,应通过整体分析进行考虑;各人行激励工况以及列车激励同人行激励耦合工况下的结构振动舒适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白云站 大型铁路站房结构 振动舒适度 人行激励 列车激励 大跨组合楼盖
下载PDF
我国沿海地区城市洪(潮)涝成因及应对策略——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宗学 陈浩 +1 位作者 黄亦轩 陈文龙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1期14-18,35,共6页
沿海地区受地理位置、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等影响,城市洪(潮)涝灾害频发,已成为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公共安全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城市水文循环过程,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等,将沿... 沿海地区受地理位置、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等影响,城市洪(潮)涝灾害频发,已成为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公共安全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城市水文循环过程,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等,将沿海地区城市洪(潮)涝成因概括为“先天不足—后天变化”两个方面,并以深圳市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提高防洪(潮)和排涝能力,协调防洪、除涝、排水标准,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竖向设计,全面加强流域统一管理5个方面提出沿海地区城市洪(潮)涝应对策略,为沿海地区城市防洪(潮)、除涝工程体系建设和城市洪(潮)涝风险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洪(潮)涝灾害 成因 策略 地下空间 深圳市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分析
14
作者 郭冠华 陈丽飞 +2 位作者 曹峥 吴志峰 陈颖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49-2858,共10页
热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最为关键的大气环境要素之一,开展城市热环境研究的前提是在时空维度上获取足量的热环境参数。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构建了在线式热环境监测设备,收集2022年10月16日至24日广州大学校园气温、风速、太阳辐射和地面... 热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最为关键的大气环境要素之一,开展城市热环境研究的前提是在时空维度上获取足量的热环境参数。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构建了在线式热环境监测设备,收集2022年10月16日至24日广州大学校园气温、风速、太阳辐射和地面温度四种热环境参数,分析小尺度下城市热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测点之间的风速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极个别测点的风速特征与其它测点相关性仅在0.5左右,显示其小气候的独特性;2)不同测点风速和热岛强度变化时空差异明显,即使距离靠近的测点,受邻近建筑和植被特征的影响热环境特征会有所差异,各测点的日间风速大,热岛强度较为明显,夜间风速较小,热岛强度较弱;3)地面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达0.8左右,这种相关性在夜间表现更为密切,并且这种关系受风速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反映了城市热环境参数在小尺度上的高度异质性,并揭示了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热环境监测领域的可行性、便捷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时空变化 物联网 广州 校园
下载PDF
广州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炜楷 杨石琳 +2 位作者 陈露 魏少峰 顾恬玮 《城市观察》 2024年第1期46-59,160,共15页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剖析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产业、资源、空间、品牌四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特征评价模型,并以广州文化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研...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剖析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产业、资源、空间、品牌四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特征评价模型,并以广州文化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在不同维度的发展特征不一,每个维度都有发展较好的典型园区,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本研究从以上四个维度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广州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并为其他城市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 产业园区 文化企业空间分布 广州
下载PDF
深圳市碳普惠政策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佟庆 郭玥锋 +2 位作者 林涵逸 林炫辰 王紫琼 《上海节能》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近年来,国内各地纷纷针对以促进社会消费端减排为重点的碳普惠机制开展研究、出台政策。深圳市是实施生活碳普惠机制的典型城市,且生活消费部门是深圳市中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能源消费部门,实施碳普惠政策措施降碳潜力巨大。基于深圳市... 近年来,国内各地纷纷针对以促进社会消费端减排为重点的碳普惠机制开展研究、出台政策。深圳市是实施生活碳普惠机制的典型城市,且生活消费部门是深圳市中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能源消费部门,实施碳普惠政策措施降碳潜力巨大。基于深圳市与碳排放有关的现状,阐述了深圳市碳普惠政策与实践,对比了深圳市已发布的碳普惠方法学,分析了深圳市碳普惠机制供需方,为其他城市开展碳普惠机制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普惠 深圳市 碳市场 降碳
下载PDF
认知众包模式下的总体城市意象特色分析方法与广州市实践
17
作者 陈戈 李佳宇 +2 位作者 郭文博 兰文龙 朱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7,共10页
引入“认知众包”这一概念,以社交媒体数据为信息抓手,以广州市为分析对象,逐级阐释“理论探析—信息提炼—转译分析”的意象特色解析流程:通过意象特色属性与社媒数据的特征拟合,构建场景特色与攻略特色结合的数字化总体城市意象特色体... 引入“认知众包”这一概念,以社交媒体数据为信息抓手,以广州市为分析对象,逐级阐释“理论探析—信息提炼—转译分析”的意象特色解析流程:通过意象特色属性与社媒数据的特征拟合,构建场景特色与攻略特色结合的数字化总体城市意象特色体系;以可意象性数字量化为技术主轴,提出众包型意象特色的信息提炼框架,搭建从网络素材到认知信息再到意象要素的提炼途径;将要素频次作为统计归纳的基础,从强度、等级、空间分布等方面对意象特色进行整合剖析,得到广州市三能级交互的意象特色体系。同时,捕捉到意象特色在新方法的促进下形成的变化模式、创新动力和问题体现等情况,构建一个非介入式的公众认可的广州城市特色体系,实现可读、可看、可感知的意象分析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特色 城市意象 认知地图 社交媒体 设计规划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活力分布特征及空间治理策略——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
18
作者 魏宗财 黄伟超 +3 位作者 王世福 唐琦婧 黄峻 黄绍琪 《城市观察》 2024年第2期146-158,164,共14页
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人群—环境”城市活力模型,运用多源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系统中人群与环境活力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广州中心城区正面临边缘地段城市活... 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人群—环境”城市活力模型,运用多源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系统中人群与环境活力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广州中心城区正面临边缘地段城市活力较低且功能组成较为单一、城市“人群—环境”活力耦合协调度有待提升的问题。基于此,从公共空间营造、边缘地段产业空间活化、完善多层级治理渠道、促进公众参与四个维度针对性地提出面向活力全球城市的广州城市空间治理策略,为建设和提升活力广州提供思路,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空间治理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力 空间治理 活力城市 广州
下载PDF
一起疱疹性咽峡炎混合手足口病疫情持续传播调查分析
19
作者 刘威 王艳梅 +4 位作者 江仕清 郑思捷 陈志高 张振 旷翠萍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明确深圳市罗湖区某幼儿园一起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混合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疫情持续传播的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整理... 目的明确深圳市罗湖区某幼儿园一起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混合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疫情持续传播的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整理分析疫情相关资料,在疫情接报和持续传播阶段分别采集病例咽拭子、肛拭子以及环境样本检测肠道病毒核酸及基因分型。结果本起疫情共持续42d,报告115例病例,无重症、住院及死亡病例。其中HA 86例,HFMD 11例,其他18例。幼儿园整体罹患率为20.7%(115/555),其中教学楼二楼儿童罹患率为27.5%(57/207),与一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824,95%CI:1.187~2.804)。实验室检测发现前后两次采样的病原体型别不同。疫情持续传播可能与社区密切接触、首诊误诊、晨检不规范、游园活动等因素有关。结论这是一起由多个传播源头引起的HA混合HFMD聚集性疫情。既有社区到幼儿园的传播,也存在幼儿园跨班级间传播。建议校园传染病防控增加居家隔离观察期,以防疫情持续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聚集性疫情 幼儿园 深圳
下载PDF
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空间分布演变及影响因素--以广州市为例
20
作者 何微丹 马倩丽 +1 位作者 魏宗财 李晓军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是保障城乡物资双向流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综合使用多源空间数据和空间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在空间分布演变方面,城市... 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是保障城乡物资双向流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综合使用多源空间数据和空间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在空间分布演变方面,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从单核转向多核,具有圈层化、等级化特征,与广州市空间发展方向和空间格局相一致,最外围地区物流设施建设短板突出;受村级设施分布变化影响,物流设施集聚性呈现“增强—减弱—增强”的波动。影响因素方面,人口因素、交通因素和工业因素对物流设施分布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因素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区位因素对其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能够丰富对农村物流设施分布演变规律的认识,为城市尺度的农村物流设施的布局优化和支撑要素的建设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外围地区 农村物流设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广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