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Form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in Metropolis Fringe Area——Taking Shuangliu County of Chengdu in China as a Case 被引量:3
1
作者 WANG Kaiyong GAO Xiaolu CHEN Ti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8年第3期224-234,共11页
With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pace of urban sprawl has been quickened and most metropolises have ex-perienced expansions in leaps and bounds in suburbanization, which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urban and rural spa... With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pace of urban sprawl has been quickened and most metropolises have ex-perienced expansions in leaps and bounds in suburbanization, which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metropolis fringe area. In this paper, Shuangliu County is taken as a case, since it is a typical fringe area of Chengdu Metropolis. Based on Landsat TM images of Chengdu City and Shuangliu County obtained in 1985, 2000 and 2004,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in Shuangliu County were analyzed, such as core-periphery spa-tial structure and some obvious integration trends. Th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form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some natural,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of this paper, Shuangliu County is undergoing a key transition and reform period. Its form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was affected not only by such common factors as the location, natural background, industrial transition, migra-tion, etc., but also by some unique factors such as city planning and policy guidance,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ccelerating its uneven spatial structur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ould be useful for car-rying out spatial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metropolis fring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metropolis fi'inge area China
下载PDF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及整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61
2
作者 关小克 张凤荣 +2 位作者 赵婷婷 方磊 朱泰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118,128,共6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布局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大都市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北京市自然、社会、经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空间布局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大都市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北京市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围绕中心城区构建了城乡交错区、远郊平原区和生态山区3个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并根据区位条件,确定了它们的功能定位,提出分区、分模式的整理方案,该方案对于加快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 农村居民点整理 模式 分区 北京市
下载PDF
新时期大都市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研究——以苏州与上海关系为例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荣增 崔功豪 冯德显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8-163,共6页
以大都市圈理论、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共生理论为基础 ,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 ,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背景下 ,大都市上海周边的大城市苏州未来发展的区域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城市特色定位以及实现定位的途径。
关键词 城市定位 周边地区 苏州市 产业定位 上海 都市圈 区位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下载PDF
关中地区都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西安、咸阳和宝鸡实证对比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杜忠潮 文琦 +1 位作者 蔡平 卫旭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6-111,共6页
基于向专家征询及游客的调查问卷,运用VisualFoxPro3.0建立数据库对调查问卷作统计分析,结合问卷内容构建都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关中地区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的旅游环境质量进行实证性比较评价。研究表明,关中... 基于向专家征询及游客的调查问卷,运用VisualFoxPro3.0建立数据库对调查问卷作统计分析,结合问卷内容构建都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关中地区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的旅游环境质量进行实证性比较评价。研究表明,关中地区都市旅游环境现状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三城市共存的主要问题是旅游资源互补性、气候舒适度、安全保障设施、服务效率和游客容量合理性诸方面还有待提高和改进;西安市的旅游景观与基础设施较咸阳、宝鸡两市有相对优势,后两者在社会服务的多项指标较西安市得分偏高;环境适宜性方面各有千秋,西安市城市风貌观赏性独领风骚,但在景区绿化、卫生状况及空气质量等多数指标较咸阳、宝鸡略为逊色。鉴于上述,指出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存在的个性问题及其改进提升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都市 旅游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大都市区居民对新兴边缘城市的认知与迁居意向——以天津大都市区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翁桂兰 柴彦威 +1 位作者 马玫 王新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共5页
目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已发展成为天津大都市区的新兴边缘城市。本文以居民问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分析天津大都市区内各地区居民对TEDA的认知程度与迁居意向以及地域选择性特征,为以TEDA为核心的人口反磁力中心建设为主导... 目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已发展成为天津大都市区的新兴边缘城市。本文以居民问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分析天津大都市区内各地区居民对TEDA的认知程度与迁居意向以及地域选择性特征,为以TEDA为核心的人口反磁力中心建设为主导的天津大都市区人口调整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大都市区 边缘城市 问卷调查 认知 迁居意向 TEDA
下载PDF
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评价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祁新华 程煜 +1 位作者 陈烈 沈鸿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9-154,共6页
采用层次分析、加权求和等方法,在30名专家和近900名居民的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从横向与纵向角度评价广州市边缘区人居环境,并与客观参照系统共同组成综合评价系统,构建了综合评价的"天平"模型.研究发现:主客观评价... 采用层次分析、加权求和等方法,在30名专家和近900名居民的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从横向与纵向角度评价广州市边缘区人居环境,并与客观参照系统共同组成综合评价系统,构建了综合评价的"天平"模型.研究发现:主客观评价以及专家与居民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以及专家的优化度评价与居民的满意度评价置于同一个研究框架内,有助于全面地、科学地衡量人居环境状况,为制定人居环境的优化调控措施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边缘区 人居环境 评价 “天平”模型
下载PDF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谢守红 宁越敏 《现代城市研究》 2004年第10期27-31,共5页
广州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20年来城市空间发展更是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扩张期。文章分析了广州城市空间发展的特征,构建了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并对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广州 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空间结构 用地规模 城市地位 城市化进程 需求 旧城 城市功能 城市人口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竞合关系及一体化战略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冯德显 乔旭宁 贾晶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7,共7页
文章探讨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关键问题及一体化中的竞合关系,以此为出发点,着重研究了郑洛工业走廊、郑汴一体化和郑州跨黄河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实现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战略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竞合关系 一体化战略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重庆都市区地域结构问题及其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苏维词 杨华 +1 位作者 罗仕伟 罗有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25,共5页
重庆都市区位于三峡水库的库尾区,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市区的地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已影响到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详细地探讨了都市区地域结构的变化特点,揭示了地域结... 重庆都市区位于三峡水库的库尾区,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市区的地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已影响到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详细地探讨了都市区地域结构的变化特点,揭示了地域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城市功能区混杂、人居环境拥挤、热岛效应突出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用地结构、产业结构和功能结构8个方面提出了都市区地域结构优化调控的途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结构 演变特点 优化途径 重庆都市区
下载PDF
重庆都市圈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1
10
作者 苏维词 罗有贤 +1 位作者 翁才银 杨华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对重庆都市圈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都市圈可持续发展和三峡水库安全运行的需求,提出了加大都市圈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和绿地景观整治工程,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扶持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控制主城区规模、积极发展周边... 对重庆都市圈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都市圈可持续发展和三峡水库安全运行的需求,提出了加大都市圈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和绿地景观整治工程,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扶持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控制主城区规模、积极发展周边卫星城市,增加环保投入、加强重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净空"和"碧水"工程,建立都市圈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系统、实施都市圈生态系统管理等8条治理途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水库库尾区 重庆都市圈 生态环境问题 治理措施
下载PDF
旧城区风热环境模拟及其局部性更新策略研究——以武汉大智门地区为例 被引量:23
11
作者 彭翀 邹祖钰 +1 位作者 洪亮平 潘起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4,共9页
在旧城区更新的过程中,基于风热环境优化的改造策略对改善旧城地段的居民生活品质意义重大。以武汉大智门地区为例,综合考虑了外界盛行风、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等多重作用机制对该城区热舒适性和通风效应的影响,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建立... 在旧城区更新的过程中,基于风热环境优化的改造策略对改善旧城地段的居民生活品质意义重大。以武汉大智门地区为例,综合考虑了外界盛行风、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等多重作用机制对该城区热舒适性和通风效应的影响,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流体与热传导数学模型。通过"局部拆除改造"的方式,对不同的局部拆除方案下旧城片区近地面处的通风效应和热舒适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导致旧城区风热环境恶化的城市布局因素,并基于拆除区域的空间布局提出了创造长街短巷、拓展潜力风道、构建插花布局、采用T形空间、点状优化生态基底等旧城"局部改造策略"。研究结果可从风热环境舒适度的角度对旧城更新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借鉴,以创造更为舒适的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旧城区 风热环境模拟 局部性更新策略 武汉大智门地区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政府对公立医院卫生补偿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玉丹 张黎 +3 位作者 龚勋 马雷 赖昕 张文斌 《中国医院管理》 2011年第7期14-15,共2页
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公立医院补偿现状分析,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应采取的对策是保证政府投入,改变财政补助方式,加强医院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公立医院 补偿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研究——以苏州、南通为例 被引量:15
13
作者 施祖麟 白永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51,共5页
本文以大都市理论和区位理论为基础 ,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 ,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背景下 ,上海大都市周边的大城市苏州和南通未来发展的城市定位以及实现定位的途径 ,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诸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定位 苏州市 南通市 大都市理论 区位理论
下载PDF
广佛同城化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演变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凤珍 钟剑波 +1 位作者 谢石营 李郇 《热带地理》 2016年第4期600-609,共10页
基于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人口密度模型等工具对1990―2010年广佛都市区的人口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广佛都市区人口空间分布可以用单中心人口密度模型进行解释;同城化地区与总体规律相比,同城化进程对边界地区... 基于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人口密度模型等工具对1990―2010年广佛都市区的人口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广佛都市区人口空间分布可以用单中心人口密度模型进行解释;同城化地区与总体规律相比,同城化进程对边界地区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这种提升具有主体的差异性。广州市没有主动向佛山发展的动力,而次一级的行政区域主体(佛山市)对融入广州市中心的发展则呈现较高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佛都市区 同城化 城市空间结构 人口密度 人口空间分布
下载PDF
大城市开发边界的整合与优化策略——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谢波 陈杰夫 张帆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1-56,共6页
"多规合一"背景下,大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工作亟需理清概念及其与各类规划边界的关系。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对比分析现状建设用地与"多规"的矛盾,发现现状开发边界局部突破"两规"规划建设用地边界与基本生... "多规合一"背景下,大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工作亟需理清概念及其与各类规划边界的关系。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对比分析现状建设用地与"多规"的矛盾,发现现状开发边界局部突破"两规"规划建设用地边界与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占据生态发展区,其主要问题与原因在于城市开发边界的"刚性"不足、控制方式缺乏统一认识、建设分区缺乏统一界定,以及城市扩展用地的形态"僵化"与低密度扩张。在"精明增长"理念指导下,文章提出城市开发边界应统一"四区"划分、明确"限制建设区"职能,整合"两规"开发边界及管制方式,并提出以"限制建设区"协调城市开发边界与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关系、提高城市建设扩展用地开发强度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 开发边界 建成区演变 多规合一 整合与优化
下载PDF
都市圈内轨道交通跨市延伸的公交化区域构建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雄斌 杨家文 王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在城市交通区域化和区域交通城镇化的背景下,在区域层面实现轨道公交化对促进跨市交通联系和社会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区域尺度安排城际轨道交通专项规划已相对成熟,但以城市轨道交通向毗邻城市延伸的方式构建轨道公交化区... 在城市交通区域化和区域交通城镇化的背景下,在区域层面实现轨道公交化对促进跨市交通联系和社会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区域尺度安排城际轨道交通专项规划已相对成熟,但以城市轨道交通向毗邻城市延伸的方式构建轨道公交化区域还缺乏系统研究。以国内相对成熟的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交通的跨市延伸为案例,剖析这种模式的发展基础、实践进展和潜在策略。研究发现,在都市圈内各政府政策的统筹下,对接各自轨道交通系统成为可能,并提供新的区域公交化交通组织方式;然而,未来仍需要谨慎评估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化延伸的作用,并加强府际治理和审批方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政策 跨市轨道交通 轨道公交化区域 深莞惠都市圈
下载PDF
山地城市滨水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系构建——以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趣 杨琴 冯维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分析"两江四岸"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参考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根据滨水旅游资源吸引力因素、开发潜力因素、旅游条件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评... 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分析"两江四岸"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参考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根据滨水旅游资源吸引力因素、开发潜力因素、旅游条件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模型,对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都市区 滨水旅游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下载PDF
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 被引量:6
18
作者 秦趣 杨琴 冯维波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1,共3页
滨水旅游是滨水城市开发的热点问题。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分析两江四岸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参考了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根据滨水旅游资源吸引力因素、开发潜力因素、旅游条件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 滨水旅游是滨水城市开发的热点问题。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分析两江四岸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参考了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根据滨水旅游资源吸引力因素、开发潜力因素、旅游条件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模型,对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都市区 滨水旅游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国外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网络特性及对天津市的启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彦东 李旭宏 《现代城市研究》 2007年第6期56-62,共7页
国外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世界四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的网络特性及启示,并以天津市为例,对快速成长中的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网络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大都市区 轨道交通网络 特性 启示
下载PDF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48
20
作者 刘承良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群体化现象的大量涌现,使得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经济联系及其复杂性成为当前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与中心。基于经济联系发展与空间结构演替的共轭关系,通过相关统计资料统计分析,从城市化、... 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群体化现象的大量涌现,使得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经济联系及其复杂性成为当前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与中心。基于经济联系发展与空间结构演替的共轭关系,通过相关统计资料统计分析,从城市化、交通化、工业化、信息化、服务产业化五方面归纳了建国来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发展历程:波动发展阶段(1949—1965年)、停滞不前阶段(1966—1978年)、快速发展阶段(1979—1989年)、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从经济联系作用的交通扩展与功能集散角度分析了武汉都市圈地域结构形态演变特征,揭示出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在城市扩展方向上呈现孤立-向心-离心-圈状-轴向变化,在空间形态上则表现为块状-星状-组群-圈状-带状演替,并对其未来高级形态——中部都市带发展提出空间组织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都市圈 经济联系 时空演变 中部都市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