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泰县五通组观山段胞石Grahnichitina pilosa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耿良玉 张允白 +3 位作者 丁连生 钱泽书 刘春莲 唐鹏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35-543,共9页
根据江苏泰县N 4井五通组观山段顶部的胞石Grahnichitinapilosa的发现 ,确定观山段的时代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据此认为 :擂鼓台段的两层暗色泥岩 ,应分别对比为南洞页岩、长顺页岩 ;中泥盆世大海侵时 ,华南海沿苏皖河经皖南、苏南入侵... 根据江苏泰县N 4井五通组观山段顶部的胞石Grahnichitinapilosa的发现 ,确定观山段的时代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据此认为 :擂鼓台段的两层暗色泥岩 ,应分别对比为南洞页岩、长顺页岩 ;中泥盆世大海侵时 ,华南海沿苏皖河经皖南、苏南入侵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石 观山段 五通组 中泥盆地
下载PDF
南鄱阳盆地二甲村凹陷乐平组官山段古地理环境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广平 王峻 +2 位作者 张春光 赵晴 吴双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6,共8页
上二叠统乐平组官山段是南鄱阳盆地二甲村凹陷页岩气勘探重要目的层系,其快速变迁的古地理环境制约了有利烃源岩分布。综合利用钻井、露头、薄片、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对古地理环境演化、沉积体系特征及平面展布进行分析,建立了官... 上二叠统乐平组官山段是南鄱阳盆地二甲村凹陷页岩气勘探重要目的层系,其快速变迁的古地理环境制约了有利烃源岩分布。综合利用钻井、露头、薄片、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对古地理环境演化、沉积体系特征及平面展布进行分析,建立了官山段障壁海岸相至冲积平原相的沉积模式——在“南东高、北西低”的古地貌背景下,物源自南东向北西推进,近物源处形成冲积平原、三角洲前缘沉积,海岸线至障壁岛间发育潮坪、潟湖、沼泽沉积。受频繁升降的海平面影响,障壁岛与冲积平原相砂岩及潮坪相泥页岩在垂向上相互叠置,利于形成岩性圈闭。官山段泥页岩呈南西—北东向带状展布,具备良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有利烃源岩发育的优势相带为潮坪、潟湖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官山段 岩相古地理 二甲村凹陷 南鄱阳盆地
下载PDF
南鄱阳坳陷乐平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攀 王中鹏 李尚儒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22-1130,共9页
南鄱阳坳陷是中-下扬子地区小型白垩系断陷盆地,二叠系乐平组官山段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型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显示丰富。文章以岩心观察为基础,并利用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结合埋藏史分析,对研究区储层... 南鄱阳坳陷是中-下扬子地区小型白垩系断陷盆地,二叠系乐平组官山段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型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显示丰富。文章以岩心观察为基础,并利用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结合埋藏史分析,对研究区储层成岩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和重建。研究结果表明:乐平组官山段储层岩性以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以及破裂作用等,目前已达中成岩期A—B阶段;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粒间与粒内溶孔及微裂缝为主;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影响很大,不同成岩作用在不同成岩时期所起作用不同,乐平组砂岩储层大致经历了4个孔隙演化阶段。该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优质储层预测与评价提供依据,对南鄱阳坳陷致密油勘探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致密砂岩储层 乐平组官山段 南鄱阳坳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