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明代长治观音堂彩塑的线条艺术及文化内涵
1
作者 龚钰轩 黄永冲 钟博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3-89,共7页
彩塑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本身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文化信息。到了明代,世俗化的塑像风格更是让诸多彩塑独具魅力。山西长治观音堂为明代彩塑集大成者,现存彩塑、悬塑等塑像500余尊,诸多塑像神采各异、仪态万千,着实是不可多... 彩塑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本身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文化信息。到了明代,世俗化的塑像风格更是让诸多彩塑独具魅力。山西长治观音堂为明代彩塑集大成者,现存彩塑、悬塑等塑像500余尊,诸多塑像神采各异、仪态万千,着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本文以长治观音堂彩塑为例,首次以彩塑中的线条纹饰为切入点去剖析彩塑的魅力,并结合晋东南地区的历史背景与相关艺术学知识阐述长治观音堂彩塑中线条艺术的瑰丽之美及其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观音堂 明代彩塑 线条艺术
下载PDF
长治市观音堂悬塑伎乐图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卓慧 《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2-35,共4页
长治市观音堂遗址,是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堂存有大批明代文物,并且存有悬塑伎乐图像,本文主要对观音堂的悬塑伎乐进行了分析整理,对伎乐图像进行了分类、分层归纳,希望对研究明代的民间音乐以及道家的音乐提供一些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 观音堂 悬塑伎乐 音乐图像 乐器 种类
下载PDF
观音圣坛圆通大厅消防系统设计方案演进与落地
3
作者 陈立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81,共7页
观音圣坛圆通大厅采用佛教须弥山造型,大厅设计过程中,随着室内设计的加入,历经2次结构和材料的重大变化,消防系统也面临着变更和更大的挑战。最终,大厅内部采用大空间智能型主动灭火装置,外部则创新性地采用线型光纤测温探测器控制的... 观音圣坛圆通大厅采用佛教须弥山造型,大厅设计过程中,随着室内设计的加入,历经2次结构和材料的重大变化,消防系统也面临着变更和更大的挑战。最终,大厅内部采用大空间智能型主动灭火装置,外部则创新性地采用线型光纤测温探测器控制的开式喷水系统作为加强铝合金构造安全的手段之一。论述了圆通大厅消防系统设计方案的演进、最终的落地和对此类宗教建筑消防系统设计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构造 消防系统 观音圣坛圆通大厅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灭火装置 线型光纤测温探测器
下载PDF
重建虎跑观音殿概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婷 倪振恒 《杭州文博》 2017年第2期104-109,共6页
观音殿作为杭州虎跑寺建筑群落之一,是虎跑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建观音殿建筑,完善虎跑特有的两大寺院格局,对虎跑寺整体布局的完整性、风貌复原、历史信息的传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从虎跑观音殿的历史背景、史料分... 观音殿作为杭州虎跑寺建筑群落之一,是虎跑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建观音殿建筑,完善虎跑特有的两大寺院格局,对虎跑寺整体布局的完整性、风貌复原、历史信息的传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从虎跑观音殿的历史背景、史料分析、文化陈设等方面进行梳理,希冀进一步展现虎跑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虎跑 观音殿
下载PDF
吴越时期舟山寺院文化与海外交流 被引量:5
5
作者 贝逸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吴越时期舟山寺院是中、日、韩三国间极其活跃的文化与经济贸易交往的结晶。这些寺院迎来送往了一拨 拨海外人士。他们携带佛教经籍入华,振兴了天台一宗,又奉请观音宝相回国,传扬了汉文化。
关键词 吴越时期 舟山 寺院 佛教 天台宗 对外文化交流 海外贸易 普陀山 日本 韩国 观音
下载PDF
佛光寺文殊殿与崇福寺观音殿营造技术对比
6
作者 梁静 《城市建筑》 2019年第22期190-192,共3页
本文在对宋辽金时期保存的古建筑的考察及研究基础上,观察到这一时期的建筑由于做法上的互相因袭,时常造成年代辨别的困难,同时,这一时期出现较多有创新性的特殊做法。本文所选取的佛光寺文殊殿与崇福寺观音殿在各自所属的寺院中,均不... 本文在对宋辽金时期保存的古建筑的考察及研究基础上,观察到这一时期的建筑由于做法上的互相因袭,时常造成年代辨别的困难,同时,这一时期出现较多有创新性的特殊做法。本文所选取的佛光寺文殊殿与崇福寺观音殿在各自所属的寺院中,均不是主体建筑,并且同属于金代建筑,其中,文殊殿于金早期建造,崇福寺观音殿则建造稍晚,但二者均在木构技术上表现出特有的创新手法,是金代建筑技术创新中典型的案例,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个同一时期的建筑的对比,总结金代营造技术的形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殿 观音殿 营造法式
下载PDF
规矩方圆,度像构屋——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及塑像之构图比例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南 《建筑史》 2018年第1期103-125,共23页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为中国辽代建筑之代表作,二者在建筑历史、技术与艺术上的价值向来为学术界所推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观音阁与山门从整体到局部皆巧妙运用了基于方圆作图的一系列经典构图比例(尤其是21/2和(...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为中国辽代建筑之代表作,二者在建筑历史、技术与艺术上的价值向来为学术界所推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观音阁与山门从整体到局部皆巧妙运用了基于方圆作图的一系列经典构图比例(尤其是21/2和(31/2)/2);不仅如此,观音阁与阁中心的十一面观音立像,山门与其中两尊金刚立像,在构图比例上,亦有着精心考量(特别是观音阁与观音像之间同样包含21/2比例关系);再者,观音阁与山门所构成的总平面布局中也含有21/2比例关系。类似的构图手法还出现在唐、辽、清时期一些佛殿、阁及塔之中,故而在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设计中,可能常常将塑像与建筑空间统一设计,使二者之间取得清晰而和谐的比例关系,建筑空间犹如为塑像度身定制的居所,可谓'度像构屋'的设计理念。独乐寺这两座辽代建筑杰作及其内部同样杰出的辽代雕塑所运用的一系列基于规矩方圆作图的构图比例,实际上蕴含着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追求天地和谐的文化理念。这些经典构图比例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从《周髀算经》、《营造法式》等古代文献,乃至新石器时期的考古遗址中得到有力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乐寺 观音阁 山门 塑像 方圆作图比例 21/2 (31/2)/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