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出观音版画浅议
1
作者 马德 胡发强 《普陀学刊》 2023年第1期214-231,306,共19页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一批观音的版画,反映了观音信仰的本土化、民族化及佛教社会化的中国特色;特别是与民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信仰形式,对后世观音信仰的多元化的流变等方面影响巨大;而独存的填色观音版画在世界美术史上起到过一定...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一批观音的版画,反映了观音信仰的本土化、民族化及佛教社会化的中国特色;特别是与民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信仰形式,对后世观音信仰的多元化的流变等方面影响巨大;而独存的填色观音版画在世界美术史上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观音版画 民间信仰 佛教 社会化 填色 美术
下载PDF
传播媒介的多样性与观音信仰的流布:以妙善故事为例
2
作者 王敏庆 《普陀学刊》 2023年第1期193-212,305-306,共22页
通过对妙善故事不同艺术形态的大致梳理,可以看出观音信仰的传播是一种全方位、立体的传播方式。妙善故事通过不同的艺术形态、传播方式,使观音信仰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民俗活动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观音信仰根深蒂固... 通过对妙善故事不同艺术形态的大致梳理,可以看出观音信仰的传播是一种全方位、立体的传播方式。妙善故事通过不同的艺术形态、传播方式,使观音信仰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民俗活动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观音信仰根深蒂固。原本观音、普贤、文殊、地藏这四大菩萨各有其经典,也沿着其各自的脉络发展,但在观音中国化的过程中,特别是民间的层面,以观音为核心,通过观音的姐妹、观音游地府这样的情节,观音信仰将中国四大菩萨的信仰整合在了一起,既突出了观音的地位,又兼顾了其他三大菩萨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信仰 妙善故事 艺术形态 传播
下载PDF
普陀山观音信仰的空间叙事与圣地实践
3
作者 潘逸炜 闫爱宾 《建筑遗产》 2023年第3期62-72,共11页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圣地空间及其意义构建从宋元持续至今,以明清为关键时期。文章采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自然地形与佛经中的圣迹空间融通而形成观音朝圣中心的历史过程。普陀山景观格局经历...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圣地空间及其意义构建从宋元持续至今,以明清为关键时期。文章采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自然地形与佛经中的圣迹空间融通而形成观音朝圣中心的历史过程。普陀山景观格局经历了从宝陀观音寺的单一中心,到普陀禅寺与镇海禅寺构成前后双中心,再到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共同构成空间叙事的发展脉络,以进香路线代表修行次第。民国时期民间主导的景观创制使空间叙事更加完善,也使洛迦山作为圣地的微缩被纳入朝山系统。当代旅游和交通方式的出现促使伏龙山兴建宝陀讲寺,成为圣地实践的新方向。文章从空间层面为中国传统圣地实践、佛教本土化等领域提供个案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陀山 佛教圣地 观音信仰 空间叙事 圣地实践
下载PDF
观音哲学略论
4
作者 王建光 《普陀学刊》 2023年第1期26-39,297,共15页
观音哲学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佛教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对观音信仰、思想及其社会心理和情感认同等方面进行的哲学抽象。在其形成过程之中,观音哲学既保持了宗教学层面的信仰特色,又受到中国文化的多重影响,吸收了中国哲学的观念和... 观音哲学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佛教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对观音信仰、思想及其社会心理和情感认同等方面进行的哲学抽象。在其形成过程之中,观音哲学既保持了宗教学层面的信仰特色,又受到中国文化的多重影响,吸收了中国哲学的观念和方法。观音哲学对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及中国社会民俗、大众心理和善恶观念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信仰 观音人格 观音哲学
下载PDF
论中国化观音本生故事的形成 被引量:5
5
作者 周秋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妙善故事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化观音本生故事,是观音信仰中国化的一个标志。妙善故事最初是以民间故事形式流传的,在隋唐之前就已经广有影响,《香山传》碑文进一步促进了故事的传播与完善。它的形成,与自古以来孝能感天的理念、... 妙善故事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化观音本生故事,是观音信仰中国化的一个标志。妙善故事最初是以民间故事形式流传的,在隋唐之前就已经广有影响,《香山传》碑文进一步促进了故事的传播与完善。它的形成,与自古以来孝能感天的理念、唐宋狂热的观音信仰风气、宋代对神祗独特的认知方式以及香山寺浓厚的观音信仰环境有着内在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本生故事 观音信仰 妙善故事 《香山传》
下载PDF
论民间信仰中送子观音与白衣观音之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秋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215-219,共5页
民间信仰中的送子观音信仰非常流行。大约是从宋代开始,民间开始把白衣观音当作送子观音,因为白衣与送子之间有着深层次的宗教与民俗关联。民间广泛流传着向观音求子的白衣经咒,这进一步说明了送子观音与白衣观音的关系:白衣观音是专职... 民间信仰中的送子观音信仰非常流行。大约是从宋代开始,民间开始把白衣观音当作送子观音,因为白衣与送子之间有着深层次的宗教与民俗关联。民间广泛流传着向观音求子的白衣经咒,这进一步说明了送子观音与白衣观音的关系:白衣观音是专职的送子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送子观音 白衣观音 世俗化 佛教 胡适
下载PDF
略论古代浙东沿海地区观音信仰的海神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国灿 胡先哲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3-28,共6页
古代浙东沿海地区观音信仰的海神化进程始于六朝时期,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基本完成。这种演变是民间海洋开发不断拓展和官方倡导扶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重点在于护海和守海两方面的精神追求。相对于其他海神信仰,海神化的观音... 古代浙东沿海地区观音信仰的海神化进程始于六朝时期,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基本完成。这种演变是民间海洋开发不断拓展和官方倡导扶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重点在于护海和守海两方面的精神追求。相对于其他海神信仰,海神化的观音信仰具有信仰体系的相对独立性、信仰内涵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体现了浙东地区开放包容、刚毅坚卓的海洋文化精神,对区域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浙东沿海 观音信仰 海神
下载PDF
舟山观音信仰与海岛居民的幸福感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丽芳 胡世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观音信仰是一种崇拜观世音菩萨以满足某种心理需求的文化形态,舟山观音信仰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仅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已经深入人心,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通过考察舟山观音信仰的由来和现状,可以看出舟山观音信仰满足... 观音信仰是一种崇拜观世音菩萨以满足某种心理需求的文化形态,舟山观音信仰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仅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已经深入人心,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通过考察舟山观音信仰的由来和现状,可以看出舟山观音信仰满足了海岛居民的一些心理需求,给他们带来了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信仰 海岛居民 幸福感
下载PDF
论古代观音戏的演出形态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秋良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8-101,共4页
在古代,观音戏的演出非常频繁,其演出形态包括脚色行当与人物造型、登场程式与舞台布景、音乐与宾白等,随着时代、地域文化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从总体上而言,观音戏的不同演出习俗反映了民间观音信仰的世俗化倾向。
关键词 观音戏 演出形态 民间观音信仰 世俗化
下载PDF
慈悲为怀 救苦救难——林则徐的观音信仰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琴 《闽江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3-38,共6页
受父母、恩师、最高统治者以及社会氛围的影响,林则徐虔诚地信仰观音菩萨。出于对观音法门真谛的参悟,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成了林则徐信仰观音的最力修持。就儒教信仰而言,民为邦本,救难济困是治国平天下的需要,是一种社会使命,一种外... 受父母、恩师、最高统治者以及社会氛围的影响,林则徐虔诚地信仰观音菩萨。出于对观音法门真谛的参悟,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成了林则徐信仰观音的最力修持。就儒教信仰而言,民为邦本,救难济困是治国平天下的需要,是一种社会使命,一种外在的要求;就观音信仰而言,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是信徒们修行的需要,是一种个人愿职,一种内在的需求;观音信仰与民本主义的内外统一,塑造出了百姓心目中的"林青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观音信仰 修行
下载PDF
试析观音信仰在中土嬗变的基本特征
11
作者 董祥勇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10-13,共4页
作为佛教体系的重要内容,观音信仰在中土影响之广之深,是其他外来观念形态都难以企及的。然观音信仰如此之地位的获得,源自于其在中土的嬗变;而在这一嬗变的诸特征中,本土化、伦理化、大众化是基本的方面。这"三化"的切实展开... 作为佛教体系的重要内容,观音信仰在中土影响之广之深,是其他外来观念形态都难以企及的。然观音信仰如此之地位的获得,源自于其在中土的嬗变;而在这一嬗变的诸特征中,本土化、伦理化、大众化是基本的方面。这"三化"的切实展开,既予观音信仰以中土气息和可亲近感,又使之不冲突佛教基本义理,造就了在中土因成功改化而发展壮大的宗教信仰之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信仰 本土伦理 大众化
下载PDF
《红楼梦》中的民众佛教信仰
12
作者 赵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1-18,共8页
在清朝统治者对佛教利用和限制政策下,《红楼梦》反映出清代民众佛教的普遍流行的状态。民众佛教中的观音信仰和净土信仰在《红楼梦》中有详尽的描述,表明社会各阶层对简易直接的"他力救济"的渴求。
关键词 民众佛教 净土信仰 观音信仰 称名念佛
下载PDF
从陶瓷观音造像看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婧文 《南方文物》 2014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从历代陶瓷观音造像题材、样式与风格的变迁中不难看出,观音信仰自传入中国起便不可避免的开始经历本土化的调整与适应,杂糅了儒、道两种信仰,混合了多种世俗文化因素,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观音信仰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宋元明清的陶瓷... 从历代陶瓷观音造像题材、样式与风格的变迁中不难看出,观音信仰自传入中国起便不可避免的开始经历本土化的调整与适应,杂糅了儒、道两种信仰,混合了多种世俗文化因素,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观音信仰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宋元明清的陶瓷观音造像及相关问题,研究观音信仰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观音造像 信仰民俗
下载PDF
普陀山寺庙园林兴建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尚其 王欣 +1 位作者 黎映欣 苗诗麒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1-47,共7页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县东部莲花洋中,始兴于唐,因观音信仰而为众人所知。历经多个朝代的兴建,融自然和人文于一体,成为有"海天佛国"之称的名山风景区。期间又受到"海上丝绸之路"和"海禁"的影响,...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县东部莲花洋中,始兴于唐,因观音信仰而为众人所知。历经多个朝代的兴建,融自然和人文于一体,成为有"海天佛国"之称的名山风景区。期间又受到"海上丝绸之路"和"海禁"的影响,是我国历朝对海洋态度的一种缩影。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普陀山的兴建划分为4个时期:神话传说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时期、"海禁"时期和清末民初时期,旨在还原普陀山发展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考证普陀山各时期兴建沿革的基础上,对山岛的造景活动进行分析,揭示普陀山的风景园林在充分借用"海"和"山"景的基础上,更强调佛教的"彼岸"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普陀山 观音信仰 园林史
下载PDF
当代常熟《香山宝卷》的讲唱和相关仪式 被引量:6
15
作者 白若思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7-34,共18页
在江苏常熟地区的宝卷讲唱中,《香山宝卷》占有重要的地位,"讲经先生"几乎每次宗教集会都要讲唱该宝卷。本文采用田野调查中得到的资料a,探讨常熟"讲经"表演的特点,分析《香山宝卷》在当地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解... 在江苏常熟地区的宝卷讲唱中,《香山宝卷》占有重要的地位,"讲经先生"几乎每次宗教集会都要讲唱该宝卷。本文采用田野调查中得到的资料a,探讨常熟"讲经"表演的特点,分析《香山宝卷》在当地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解释其在当地流行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卷 讲经 观音信仰 民间文学 民间信仰
下载PDF
民间宗教信仰对女性性别角色的三大转变——以河南民权女性观音信仰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凤娟 牛芳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2-15,共4页
民间宗教的信仰以女性为主体,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看,信仰民间宗教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塑造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研究主要运用个案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对河南民权县观音信仰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河南民权县的观音信仰者以女性为主体,观... 民间宗教的信仰以女性为主体,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看,信仰民间宗教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塑造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研究主要运用个案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对河南民权县观音信仰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河南民权县的观音信仰者以女性为主体,观音信仰使女性从"家庭妇女"参与到公共事务中;从家庭中心到社会价值的实现;从单一到多维的情感支持。观音信仰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塑造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填补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性别角色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教 女性性别角色 观音信仰
下载PDF
观音形象的世俗化和本土化演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屈丽蕊 《文学与文化》 2020年第1期121-128,共8页
观音信仰源于印度,是中国菩萨信仰的典型代表。自传入之日起,观音菩萨的形象就沿着一定的途径进行着中国化的演变,不断趋向于世俗化、本土化,进而形成迥异于印度观音的中国的观音菩萨形象。其演变包括观音性别由男变女,外在形态上包括... 观音信仰源于印度,是中国菩萨信仰的典型代表。自传入之日起,观音菩萨的形象就沿着一定的途径进行着中国化的演变,不断趋向于世俗化、本土化,进而形成迥异于印度观音的中国的观音菩萨形象。其演变包括观音性别由男变女,外在形态上包括水月观音、白衣观音、妙善公主等;这些形象都在一定地域、一定时代同时或稍后存在着,并表现在雕像、绘画、小说以及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中。到明代,随着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再度兴盛,南海观音综合以往诸种造像形式最后定型,在《西游记》中观音以南海观音的面貌为大众接受,并广为传播,进而推动了民间观音信仰的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信仰 水月观音 白衣观音 南海观音 《西游记》
下载PDF
西夏时期敦煌的观音信仰 被引量:1
18
作者 公维章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29-35,共7页
西夏立国后,极为重视佛教,显密观音信仰成为西夏国民的一种重要信仰形式。从现存出土文献及有关西夏佛教文物遗存来看,西夏不仅流行显教的《观音普门品》佛经,也流行多种密教观音类经典;不仅有不少显教观音壁画,亦有丰富的密教类观音造... 西夏立国后,极为重视佛教,显密观音信仰成为西夏国民的一种重要信仰形式。从现存出土文献及有关西夏佛教文物遗存来看,西夏不仅流行显教的《观音普门品》佛经,也流行多种密教观音类经典;不仅有不少显教观音壁画,亦有丰富的密教类观音造像,这在西夏时期的敦煌表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敦煌 观音信仰 观音经典 观音造像
下载PDF
大理白族观音形象变化背后的信仰变迁研究
19
作者 杨斯斐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15-20,共6页
大理地区观音信仰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观音的形象出现了很多变化,有阿嵯耶观音、梵僧观音、观音老母、观音老爹等。解析这些不同形象形成的原因,实际上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思潮风尚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 大理地区观音信仰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观音的形象出现了很多变化,有阿嵯耶观音、梵僧观音、观音老母、观音老爹等。解析这些不同形象形成的原因,实际上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思潮风尚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的变化,促成了信仰的变迁,这些不同的形象则是不同的信仰的外化表现。通过形象研究,进一步解析促成这些形象变化的各种因素,并揭开形象背后尘封已久的信仰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白族 观音形象变化 信仰变迁
下载PDF
论佛教与妈祖信仰研究交互的可能性及方法
20
作者 张凯 《妈祖文化研究》 2017年第3期70-74,共5页
妈祖是守护航海、渔业、护佑生命的中国著名海神,具有极高影响力。以立德、行善,救护众生为主的大爱精神是妈祖信仰的首要根基,就信仰文化而言这是一个大标准。而妈祖信仰本身的特色则在于它立基于中国的本土化特色,尤其是与儒释道三家... 妈祖是守护航海、渔业、护佑生命的中国著名海神,具有极高影响力。以立德、行善,救护众生为主的大爱精神是妈祖信仰的首要根基,就信仰文化而言这是一个大标准。而妈祖信仰本身的特色则在于它立基于中国的本土化特色,尤其是与儒释道三家融合后呈现出的诸如表现形式、祭祀风俗、文化特性等方面。试对佛教与妈祖信仰研究交互的可能性及方法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关于历史的大前提和妈祖信仰本身与佛教上的一些异同,并加以例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信仰 佛教 观音 女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