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3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Architectural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f Vernacular Dwellings in Guanzhong-Tianshui Area 被引量:3
1
作者 MENG Xiangwu YE Minghui SHI Hongru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3年第4期15-17,共3页
Vernacular dwellings are organic products adaptive to local climate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imatic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this study analyzed spatial layouts, outer appearance, cour... Vernacular dwellings are organic products adaptive to local climate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imatic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this study analyzed spatial layouts, outer appearance, courtyard layout and material structure of vernacular dwellings in Guanzhong-Tianshui area, and refined the ecological concepts and technologies adaptive to local environment. Vernacular dwellings are expected to develop sustainably in the evolu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local human sett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zhong–tianshui area VERNACULAR DWELLINGS ARCHITECTURAL concepts
下载PDF
Carbon payments in the Guanzhong–Tianshui region to control land degradation
2
作者 Zixiang ZHOU Yufeng ZOU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年第2期246-253,共8页
Carbon trading and carbon offset markets are potential policy options for mitigat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climate change. A price on carbon is expected to generate demand for carbon offsets. In a market-based ... Carbon trading and carbon offset markets are potential policy options for mitigat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climate change. A price on carbon is expected to generate demand for carbon offsets. In a market-based framework, the carbon price should be high enough to compensate for opportunity costs. We studied a highly-modified agricultural system in the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region of China that is typical of many temperate agricultural zones in western China. We quantified the economic returns from agriculture and from carbon plantings(both monoculture and ecological plantings) under five carbon-price scenarios. The mean carbon sequestration is 34 Mg·hm^(–2)·a^(–1), and the average annual payment increased to 1146 CNY·hm^(–2) at a medium carbon price of 50 CNY·Mg^(–1) CO_2^(–e). Thus, areas of high priority for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may be restored relatively cheaply in the presence of a carbon market.Overall, however, less carbon is sequestered by ecological plantings(i.e., mixed native trees and shrubs) compared to agri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price carbon sequestration economic returns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region net present value
原文传递
Investigation on the Regional Branding Mode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ntry-of-origin Image
3
作者 LI An-zhou School of Management,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4期54-57,62,共5页
The theory of the country-of-origin image is discussed and the natural relations between county-of-origin image and the regional brand are explored.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ispersion of agriculture has intensifi... The theory of the country-of-origin image is discussed and the natural relations between county-of-origin image and the regional brand are explored.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ispersion of agriculture has intensified the natural relations to a large extent.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branding status of agriculture in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it.In the first place,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ystem is complete but there is no unified agricultural regional brand;in the second place,the weak awareness on protecting brand leads to the irrational behaviors on damaging bran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mage of the country of origin,the branding mode of agricultur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n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put forward.Firstly,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fully displayed;secondly,the image protection of original production place and regional brand promo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region should be intensified;thirdly,the functions of local pillar industries in protecting image and regional branding should be fully made use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IMAGE of COUNTRY
下载PDF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Chinese Special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 Taking Tianshui Qinzhou Big Cherry Industry as an Example
4
作者 Haiyan C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3年第8期16-18,23,共4页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rketing of Chinzhou big cherries in Tianshui,we find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marketing of Chinzhou big cherrie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rketing of Chinzhou big cherries in Tianshui,we find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marketing of Chinzhou big cherrie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its marketing level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Qinzhou big cher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ing strategy tianshui cherries
下载PDF
2015—2022年天水市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及利福平耐药特征分析
5
作者 李江红 雷彩英 +5 位作者 颜淑萍 刘晓岚 杨琪 王热勤 刘芳 杨枢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0-348,共9页
目的:分析2015—2022年甘肃省天水市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及利福平耐药特征,为优化耐药结核病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2015—2022年天水市肺结... 目的:分析2015—2022年甘肃省天水市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及利福平耐药特征,为优化耐药结核病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2015—2022年天水市肺结核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耐药筛查和耐药结核病诊断信息等资料,分析患者病原学阳性率、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和耐药诊断时间等。结果:2015—2022年,天水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458例,除外结核性胸膜炎的肺结核患者为7895例,病原学阳性率为28.32%(2236/7895),且从2015年的11.33%(177/1562)上升至2022年的61.30%(236/385),呈明显上升趋势(χ_(趋势)^(2)=1014.480,P=0.000);天水市应耐药筛查肺结核患者2360例,实际耐药筛查率为85.00%(2006/2360),从2015年的54.80%(97/177)上升至2022年的93.39%(240/257),呈明显上升趋势(χ_(趋势)^(2)=397.292,P=0.000);天水市耐药检出率为98.90%(1984/2006),利福平耐药检出率为15.73%(312/1984),从2015年的10.42%(10/96)上升至2017年的28.57%(62/217),再下降至2022年的11.34%(27/238),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χ_(趋势)^(2)=27.248,P=0.000)。312例利福平耐药患者中,男性[198例(63.46%)]多于女性[114例(36.54%)];年龄相对集中在20~29岁[85例(27.24%)]和40~49岁[66例(21.15%)],且老年患者(60~83岁)比例从2016年的9.52%(2/21)上升至2022年的25.93%(7/27),呈明显上升趋势(χ_(趋势)^(2)=4.801,P=0.028);职业以农民为主[213例(68.27%)];痰涂片结果以涂阳患者居多[215例(68.91%)],但痰涂片阳性率从2015年的100.00%(10/10)下降至2022年的59.26%(16/27),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17.664,P=0.000)。耐药谱前3位依次为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26.92%(84/312)]、利福平[26.28%(82/312)]和利福平+异烟肼[23.40%(73/312)]。耐药患者诊断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从2016年的145(91,196)d逐年下降至2019年的21(12,39)d。结论:2015—2022年天水市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和耐药筛查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利福平耐药检出率波动较大,耐药诊断时间明显缩短,建议加大老年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筛查力度,以减少耐药肺结核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卫生服务研究 人群监测 天水市
下载PDF
伏羲文化与考古学文化对证探论——以渭河上游为中心
6
作者 贾宜 马素芳 高世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伏羲传说是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其真实的历史背景,不能以“科学”“严谨”的名义对伏羲传说加以简单的否定。在古史传说体系中,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代表着我国史前氏族社会的发展,文献、民俗和考古学资料共同说明,黄河... 伏羲传说是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其真实的历史背景,不能以“科学”“严谨”的名义对伏羲传说加以简单的否定。在古史传说体系中,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代表着我国史前氏族社会的发展,文献、民俗和考古学资料共同说明,黄河中上游地区是伏羲氏族活动的主要地区,特别是渭河上游天水地区丰富的伏羲遗迹、传说,与该地域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等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为进一步开展伏羲传说与考古学文化对证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在相关研究中,应当首先对伏羲传说材料进行深入辨析,甄别真伪,建立传说的文化谱系,与区域内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对证研究。根据大地湾、西山坪、师赵村、傅家门、圪垯川等史前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渭河上游地区以前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为主的考古学文化谱系,或为伏羲提供了可信的考古对证资料,其间可能存在着原初的“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应当引起学界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文化 考古学文化 渭河上游 天水 大地湾
下载PDF
基于景观指数的关中地区耕地细碎化程度的时空变迁及其驱动因素
7
作者 奥勇 张亦恒 +1 位作者 王晓峰 吴京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1-411,共11页
[目的]优化陕西耕地细碎化治理,协调粮食需求增长与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维护地区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方法]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区,以土地利用数据和其他自然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洛伦兹曲线、变异系数法、景观指数、空间自相关... [目的]优化陕西耕地细碎化治理,协调粮食需求增长与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维护地区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方法]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区,以土地利用数据和其他自然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洛伦兹曲线、变异系数法、景观指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构建耕地细碎化评价模型以探索关中地区耕地细碎化(Cultivated Land Fragmentation,简称CLF)的时空变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区内CLF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1)关中地区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相对均衡,耕地专业化程度保持较高水平。(2)关中地区的CLF程度变化时空差异显著,CLF程度整体呈现下降态势,但部分地区CLF程度呈增减并存趋势,整体呈现东低西高的态势。(3)关中地区CLF时空分化受多种因素影响,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明显强于自然因素,其中海拔高度、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和地区总产值GDP为主要影响因素;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强于单因子,以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为主。[结论]关中地区耕地细碎化问题在20年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应进一步在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对耕地细碎化现象加强综合治理,以推动关中地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细碎化 耕地细碎化时空变迁 地理探测器 景观指数 关中地区
下载PDF
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赵璟 左小茹 +1 位作者 焦炬 薛伟贤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8,共12页
探究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对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构建评价模型评价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揭示2003—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估计影... 探究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对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构建评价模型评价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揭示2003—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估计影响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资源集聚呈现“首位”分布,西安的资源集聚能力最大但增长缓慢,而其他城市资源集聚能力总体不高且大部分降低。城市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布在缓慢集中,且存在正向空间依赖。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科技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工资水平显著提升了城市资源集聚能力,而市场化水平抑制了城市资源集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集聚能力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关中平原城市群
下载PDF
天水市大樱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逯新明 李毅斌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大樱桃是天水市第二大水果产业。抵御极端天气风险的能力较低、上市时间比较集中、品种更新缓慢等是制约天水大樱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分析影响天水大樱桃生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樱桃产业健康发展对策,包括科学建园、重视新品种... 大樱桃是天水市第二大水果产业。抵御极端天气风险的能力较低、上市时间比较集中、品种更新缓慢等是制约天水大樱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分析影响天水大樱桃生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樱桃产业健康发展对策,包括科学建园、重视新品种的引育、发展设施大樱桃、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采摘、重视采后加工和保鲜技术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樱桃 天水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史记》关中文化述要
10
作者 梁中效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27,共9页
西周到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龙头是关中,世界文明的高地在关中。《史记》成为记录与研究关中文化的奠基之作。在司马迁的笔下,关中是神明之隩、王者之地、改制之地、多士之地、柔远之地。张骞开拓丝绸之路,使长安成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长... 西周到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龙头是关中,世界文明的高地在关中。《史记》成为记录与研究关中文化的奠基之作。在司马迁的笔下,关中是神明之隩、王者之地、改制之地、多士之地、柔远之地。张骞开拓丝绸之路,使长安成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向西,罗马向东。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灯塔,照亮了汉唐时期世界文明前进的航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关中文化 世界文明
下载PDF
基于GIS的天水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11
作者 廖永峰 张建鹏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本研究以天水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天水市遥感影像图、道路网交通图、人口数量分布图、主要公园绿地分布图等,利用ArcGIS网络分析功能,对步行、骑行、机动车三种出行方式下,公园绿地的服务面积及服务人口以及不同城区公... 本研究以天水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天水市遥感影像图、道路网交通图、人口数量分布图、主要公园绿地分布图等,利用ArcGIS网络分析功能,对步行、骑行、机动车三种出行方式下,公园绿地的服务面积及服务人口以及不同城区公园可达性进行对比分析。其步行方式下5 min内的公园绿地服务面积比平均为4.16%,15 min内的服务人口比为平均为39%;在骑行方式下10 min内仍然有15%居民无法到达公园及机动车方式下5 min内依然有40%公园绿地无法到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市 公园绿地 可达性 GIS
下载PDF
5个甜樱桃品种在天水高海拔地区的栽培表现
12
作者 杨江生 马建芳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2018年春季天水果树所在海拔1 800 m浅山旱地梯田原8年生‘红灯’大樱桃的大枝上高接了‘美早’‘布鲁克斯’‘胜利’‘沙王’‘含香’5个甜樱桃品种,2019年5个品种均挂果,2022年开始大量结果。2021—2023年对上述5个甜樱桃品种的生物... 2018年春季天水果树所在海拔1 800 m浅山旱地梯田原8年生‘红灯’大樱桃的大枝上高接了‘美早’‘布鲁克斯’‘胜利’‘沙王’‘含香’5个甜樱桃品种,2019年5个品种均挂果,2022年开始大量结果。2021—2023年对上述5个甜樱桃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抗逆性及果实品质进行观察记载,结果表明,在天水海拔1 800 m干旱山地,5个甜樱桃品种树体生长良好,均能正常开花结果,参照早果、丰产、抗逆、质优、高效的甜樱桃品种综合选择标准,最适宜天水高海拔地区栽培的品种为胜利、沙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天水 高海拔 栽培表现
下载PDF
关中平原城市群韧性空间关联网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史玉芳 牛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80,共11页
基于熵值法测度2011—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地市的城市韧性综合评价指数,分析其韧性时空演化特征,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剖析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关中平原城市群内各城市韧性整体呈上升趋势,... 基于熵值法测度2011—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地市的城市韧性综合评价指数,分析其韧性时空演化特征,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剖析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关中平原城市群内各城市韧性整体呈上升趋势,韧性水平呈现出从省会开始向外围降低的态势。(2)城市群韧性网络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和稳健,但地区间韧性联系呈现较强的层级性特征,也尚未完全实现互相联通的状态。(3)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的中心性较强,能够对周边或边缘城市产生较多资源溢出,城市群“核心-边缘”结构明显。(4)地理空间邻近、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政府财政支持、科技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的差异均显著影响城市群韧性空间网络结构的变化。关中平原城市群可通过建设城际数字化管理与交流平台、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增加科技创新投入等途径提升城市韧性与城市间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空间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 关中平原城市群
下载PDF
城乡空间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
14
作者 张中华 李旭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2,共6页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基于城乡社会发展实际,推动我国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城镇空间、乡村空间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和代表性。基于...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基于城乡社会发展实际,推动我国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城镇空间、乡村空间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和代表性。基于新时代背景,构建城乡空间高质量融合发展内涵和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城乡发展核心问题研判,提出以“中心城镇拉动”“乡村崛起推动”等为代表的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从优化城乡空间格局、构建城乡产业体系、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通、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共享、健全城乡要素流动保障等方面探索关中城市群适宜性发展路径,助推关中平原城市群城乡空间高质量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城市群 城乡空间 城乡融合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资源现状分析
15
作者 阮国杰 廖永峰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应用基于移动GIS的古树名木调查APP,对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秦州区现有古树479株,分属于24科31属42种。在数量特征上,柏科Cupressaceae明显占优势,株数为220株,占总数的46%;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和蔷薇科Rosaceae,其... 应用基于移动GIS的古树名木调查APP,对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秦州区现有古树479株,分属于24科31属42种。在数量特征上,柏科Cupressaceae明显占优势,株数为220株,占总数的46%;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和蔷薇科Rosaceae,其株数分别为137株、51株,占比分别为29%、11%。在结构特征上,树高、冠幅、胸围分别集中在6.0~27.0 m、5.5~31.0 m、81~650 cm。在年龄特征上,秦州区有一级古树186株,占比39%;二级古株90棵,占比19%;三级古树203株,占比42%。秦州区生长正常的古树有51株,占比11%;生长衰弱的古树有336株,占比70%;濒危的古树有92株,占总株数的19%;未发现死亡古树。古树生长环境良好的有187株,占比39%;中等163株,占比34%;差的有129株,占比27%。综上所述,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资源较丰富,但衰弱株数量占比明显高于正常株,加强古树保护和改善古树生长环境仍然是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市秦州区 古树 生长状况 资源分布
下载PDF
西安城内方言同音字汇
16
作者 孙立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以西安城内碑林、莲湖、新城三区的方言为研究对象,描写了西安城内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和特殊又读现象,并详细记录了同音字汇。
关键词 中原官话 关中片 西安城内方言 同音字汇
下载PDF
关中唐碑中唐代书坛的正大气象
17
作者 王彩凤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古代碑刻既是保存历史资料的重要文物,也是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陕西关中历代名家名碑,从《石台孝经》到《孔子庙堂碑》,从欧阳询《黄甫诞碑》到高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从篆书《美原神泉诗序》到行书《慧坚禅师... 古代碑刻既是保存历史资料的重要文物,也是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陕西关中历代名家名碑,从《石台孝经》到《孔子庙堂碑》,从欧阳询《黄甫诞碑》到高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从篆书《美原神泉诗序》到行书《慧坚禅师碑》等,不仅完整再现了中国古代文字篆、隶、楷、行、草的发展轨迹,记录了中国汉字的书写史和风格演变史,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唐碑 正大气象 颜筋柳骨
下载PDF
天水市旱作区春玉米—冬油菜秸秆带膜翻压还田栽培模式研究
18
作者 杨志奇 刘晓东 +3 位作者 张喜平 赵尚文 吕莉莉 周小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3-17,共5页
为解决区域内春玉米—冬油菜一膜两用技术中秸秆利用不合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施用不合理、土壤水分利用不足、肥料利用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天水市旱作区开展了春玉米—冬油菜秸秆带膜翻压还田栽培模式研究,以... 为解决区域内春玉米—冬油菜一膜两用技术中秸秆利用不合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施用不合理、土壤水分利用不足、肥料利用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天水市旱作区开展了春玉米—冬油菜秸秆带膜翻压还田栽培模式研究,以期为区域内化肥减施、地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秸秆粉碎带膜翻压还田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7.96%、冬油菜籽粒产量9.91%,增加0~20 cm土壤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53 g/kg、0.08 g/kg、10.93 mg/kg),缓冲土壤pH值,影响土壤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冬油菜 一膜两用 秸秆带膜翻压还田 产量 土壤养分 旱作区 甘肃天水
下载PDF
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识别
19
作者 马飞 张东伟 +2 位作者 陈龙 刘擎 委笑琳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124,共13页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较高层次的空间组成形式,其城市韧性的提升对建设韧性城市、促进城市群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测度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并识别其障碍因子,构建了城市群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关...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较高层次的空间组成形式,其城市韧性的提升对建设韧性城市、促进城市群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测度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并识别其障碍因子,构建了城市群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关中平原城市群2011—2020年各城市分系统韧性和复合系统进行分析,进一步使用障碍度模型对影响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韧性的障碍因子进行识别。研究发现,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韧性位于中等韧性水平,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其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东西低,中间高”的倒V形。具体而言,经济系统韧性以较低韧性水平和中等韧性水平为主,社会系统韧性以中等韧性水平和较高韧性水平为主,生态系统韧性以较高韧性水平为主,而基础设施系统韧性则主要分布在较低至较高韧性水平之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全社会用电量因子是影响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从分系统来看,社会系统始终是影响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提升的关键系统。研究表明,城市群应进一步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共享信息资源,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BP神经网络模型 关中平原城市群 障碍因子 社会系统 数据壁垒 中心城市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晟之 张朝红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1期82-84,共3页
陕西关中地区果农葡萄生产技术落后、盲目追求产量,使得阳光玫瑰的品质无法得到保障及有效提升,严重制约了陕西关中地区葡萄产业的长远发展。在探究适宜陕西关中地区阳光玫瑰标准化栽培模式的基础上,综述了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 陕西关中地区果农葡萄生产技术落后、盲目追求产量,使得阳光玫瑰的品质无法得到保障及有效提升,严重制约了陕西关中地区葡萄产业的长远发展。在探究适宜陕西关中地区阳光玫瑰标准化栽培模式的基础上,综述了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采后管理关键栽培措施,以期为陕西关中地区阳光玫瑰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阳光玫瑰 陕西关中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