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n the Regional Branding Mode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ntry-of-origin Image
1
作者 LI An-zhou School of Management,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4期54-57,62,共5页
The theory of the country-of-origin image is discussed and the natural relations between county-of-origin image and the regional brand are explored.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ispersion of agriculture has intensifi... The theory of the country-of-origin image is discussed and the natural relations between county-of-origin image and the regional brand are explored.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ispersion of agriculture has intensified the natural relations to a large extent.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branding status of agriculture in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it.In the first place,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ystem is complete but there is no unified agricultural regional brand;in the second place,the weak awareness on protecting brand leads to the irrational behaviors on damaging bran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mage of the country of origin,the branding mode of agricultur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n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put forward.Firstly,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fully displayed;secondly,the image protection of original production place and regional brand promo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region should be intensified;thirdly,the functions of local pillar industries in protecting image and regional branding should be fully made use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IMAGE of COUNTRY
下载PDF
Study on Architectural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f Vernacular Dwellings in Guanzhong-Tianshui Area 被引量:3
2
作者 MENG Xiangwu YE Minghui SHI Hongru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3年第4期15-17,共3页
Vernacular dwellings are organic products adaptive to local climate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imatic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this study analyzed spatial layouts, outer appearance, cour... Vernacular dwellings are organic products adaptive to local climate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imatic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this study analyzed spatial layouts, outer appearance, courtyard layout and material structure of vernacular dwellings in Guanzhong-Tianshui area, and refined the ecological concepts and technologies adaptive to local environment. Vernacular dwellings are expected to develop sustainably in the evolu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local human sett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zhong–Tianshui area VERNACULAR DWELLINGS ARCHITECTURAL concepts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被引量:78
3
作者 李晶 李红艳 张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53-3062,共10页
陆地表层植被作为生态系统主体,具有调节气候、水文调节、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等生态系统服务。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表现类型、形成机理、尺度依存和区域差异,对于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 陆地表层植被作为生态系统主体,具有调节气候、水文调节、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等生态系统服务。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表现类型、形成机理、尺度依存和区域差异,对于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关天经济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模型,计算关天经济区生态系统NPP,固碳释氧,水文调节,水土保持,粮食生产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利用ESCI和ESSI两个指数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利用相关系数和空间制图的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从时间角度分析,各项生态服务价值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从空间角度分析,2000年和2010年存在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北向南,NPP和固碳释氧的价值逐渐增大,水土保持价值变化量的大小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北部变化量小,南部变化量大,水文调节价值从西向东增大,从北向南增大,粮食生产价值量最小的是西安市市区,粮食生产价值量最大的是西安市的郊区和郊县及咸阳市。2000年到2010年间,调节型生态系统服务与供给型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各个区县的总生态服务价值指数从北向南、从西向东是不断增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 生态服务价值 相互关系 协同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研究 被引量:81
4
作者 周自翔 李晶 任志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51-957,共7页
地形起伏度作为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居环境自然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小尺度人居环境自然评价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栅格数字高程模型,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模... 地形起伏度作为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居环境自然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小尺度人居环境自然评价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栅格数字高程模型,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模块中的邻域分析,提取了基于栅格尺度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形起伏度,并从比例结构、空间分布和高度特征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①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形起伏度以中低值为主,地形起伏度小于2.4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6.66%,其中平地比例占总体的32.4%;地形起伏度越高的地区,平地比例越低,反之亦然。②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形起伏度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最高值为宝鸡市太白县,最低值为关中平原;经度上的变化规律不是很明显,纬度上的地形起伏度无论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都是先下降后增高的。③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形起伏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④地形起伏度对区域人口分布有较强的影响,关中-天水经济区近90%的人口居住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5的地区,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的曲线拟合度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关中-天水经济区 地形起伏度 人口分布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5
作者 解修平 周杰 +2 位作者 张海龙 张秋义 刘小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2-490,共9页
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TM影像,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关中—天水经济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状态进行分析,并借助CA-Markov模型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情景模拟,深入分析了10 a来和2020年研究区土... 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TM影像,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关中—天水经济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状态进行分析,并借助CA-Markov模型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情景模拟,深入分析了10 a来和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空间特征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过去10 a来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迅速,耕地和草地面积则减少,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是通过占用大量城郊的农田来实现的,通过这10 a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看出,研究区的城市扩张和基本农田保护之间已经开始产生矛盾;研究区土地利用实际变迁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4.39%,也就是说全区约1/4的土地在这10 a间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反映出人类活动之强烈;未来10 a耕地和草地面积将持续下降,耕地面积的减少速度变快,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仍然迅速增加,且主要有耕地和草地转化而来,未来10 a研究区土地利用实际变迁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1.43%。景观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了研究区内的景观趋向破碎化、复杂化和均匀化发展,景观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CA-Markov 景观生态 关中-天水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评价 被引量:27
6
作者 周自翔 李晶 冯雪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07-2918,共12页
气体调节服务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功能,对于人类社会和整个动物界以及全球气候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光合作用方程式,利用遥感估算模型,基于植被NPP(第一性生产力)物质量测算结果,测算关中-天水天... 气体调节服务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功能,对于人类社会和整个动物界以及全球气候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光合作用方程式,利用遥感估算模型,基于植被NPP(第一性生产力)物质量测算结果,测算关中-天水天经济区绿色植物固碳释氧物质量,以此为基础,分别采用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法测算其价值量,探讨关天经济区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1998—2007年关天水经济区年固定CO2的价值量为226.35亿元/a。10a间2005年固定CO2的价值量最高,为301.73亿元/a,2002年最低,为159.06元/a。释放O2价值量取两种测评方法的平均值,年平均价值量为240.45亿元/a,比固定CO2的年均值多14.1亿元/a。2)从各土地利用类型来看,1998年和2007年平均固碳释氧价值排序为:林地>草地>耕地>其他类型。耕地向林地、草地转变时,平均固碳释氧价值分别增加了1614.29、1960.67元.hm-.2a-1,林地、草地向耕地转变时平均固碳释氧价值分别减少了1081.37、1706.60元.hm-.2a-1。3)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南部各县的单位面积固定CO2和释放O2价值普遍高于北部各县,总体上分布沿南部向北部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 土地生态系统 固碳释氧价值 关中-天水经济区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协调发展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燕军 宗跃光 +1 位作者 欧阳理 任崇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1,共4页
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分析能了解区域的协调发展状况。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分别计算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6个城市在1999,2002,2005,2008年的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值进行了网络密度、... 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分析能了解区域的协调发展状况。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分别计算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6个城市在1999,2002,2005,2008年的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值进行了网络密度、点的中心度、中心势、凝聚子群、凝聚子群密度、核心—边缘结构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不高,有向着协调发展的趋势。因此,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早日实现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区目标的一些建议。第一,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进一步做大增长极。第二,边缘区域中城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以实现经济区协调发展。第三,经济区内各城市要突破地理位置的束缚,形成网络开发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关中-天水经济区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34
8
作者 杜忠潮 黄波 陈佳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5-147,共13页
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资源环境和人口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经济区主要城市2002年和2011年资源环境和人口经济的发展指数及其耦合协调度进行测评,并探究其时空差异性。结果表明:2002-... 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资源环境和人口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经济区主要城市2002年和2011年资源环境和人口经济的发展指数及其耦合协调度进行测评,并探究其时空差异性。结果表明:2002-2011年其城市资源环境发展水平上升的有渭南、商洛和天水,下降的有西安、铜川、宝鸡、咸阳和杨凌;人口经济发展上升的有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和商洛,下降的有天水和杨凌;各主要城市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性的空间差异明显,多数城市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的耦合协调性不尽合理,且出现衰退趋势。最后就该城市群实现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 资源环境 人口经济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美霞 任志远 +1 位作者 王永明 郭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227,共6页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并借助GIS技术,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栅格尺度上的水资源开发潜力,并对各区县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发现:该经济区整体上水资源负载指数较大,为14.19,表明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开发潜力小,仅关中西部和南部...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并借助GIS技术,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栅格尺度上的水资源开发潜力,并对各区县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发现:该经济区整体上水资源负载指数较大,为14.19,表明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开发潜力小,仅关中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还较大;关中—天水经济区水资源超载状况较为严重,平均人口超载率为422.40%,多数区县水资源承载力指数(WCCI)远大于1,实际人口数量远超过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只有少数地区WCCI接近或小于1,即处于人水平衡或水资源盈余状态。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承载状况,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开发潜力 GIS 关中—天水经济区
下载PDF
关天经济区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基于SWOT-PEST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任燕 黄燕 杨怡莎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45-50,共6页
关天经济区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在地理和政治区位、经济基础和客户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地区间合作规划不够细化、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金融基础不够完善等问题。国家级经济区的建设、旅游... 关天经济区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在地理和政治区位、经济基础和客户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地区间合作规划不够细化、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金融基础不够完善等问题。国家级经济区的建设、旅游品牌的创建、交通网络的完善和世界文化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为关天经济区旅游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休闲旅游方式的兴起和新技术对其产业链的发展也带来挑战和冲击。文章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四个角度对关天经济区文化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加强区域合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人员素质、树立品牌形象、运用新技术等策略,以促进关天经济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天经济区 文化旅游 SWOT-PEST分析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边缘旅游空间结构解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庞闻 马耀峰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155,160,共5页
核心—边缘结构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解释模型,本文从复杂系统理论和分形理论切入重新解构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动态过程和测度方法。以关天经济区为例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核心—边缘旅游空间结构具有层次性、涌现性和分形的... 核心—边缘结构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解释模型,本文从复杂系统理论和分形理论切入重新解构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动态过程和测度方法。以关天经济区为例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核心—边缘旅游空间结构具有层次性、涌现性和分形的特征,演变过程分为核心集聚极化、边缘扩散溢出和空间动态平衡三个阶段;首位度、分形等方法能很好揭示旅游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关天经济区旅游空间属于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目前处于核心集聚极化阶段后期,溢出效应逐步显现,次级核心基本形成,空间结构与等级结构紧密耦合,发展态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边缘 复杂系统 旅游空间结构 关天经济区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微微 李晶 刘焱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一种潜在的经济效益,常被人们忽略,造成经济价值在无形中大量损失,本研究目的在于定量分析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在GIS和RS的支持下,根据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理论,采用生态经济学方法,计算2007年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内...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一种潜在的经济效益,常被人们忽略,造成经济价值在无形中大量损失,本研究目的在于定量分析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在GIS和RS的支持下,根据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理论,采用生态经济学方法,计算2007年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内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的总价值量为2.392×1012元,其中负价值为2.457×1011元,正负价值比例达10.88∶1。咸阳市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最大,占46%,其次是渭南市,占20%;渭南市的生态负价值贡献率最大,其次是铜川市。总体上看,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一定的空间区域差异,表现为平原服务价值高,山地服务价值低。服务价值高低主要受地势、综合地理条件、农业种植技术及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价值 空间差异
下载PDF
中国跨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政策设计 被引量:8
13
作者 薛汉莉 王育宝 冯宗宪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8-203,共6页
近年来,中国跨省经济区快速发展。本文对除中原经济区外的7个跨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揭示了各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分异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7大经济区中,东部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处在前列,西部关中-天水经济区综合创新能力虽处... 近年来,中国跨省经济区快速发展。本文对除中原经济区外的7个跨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揭示了各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分异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7大经济区中,东部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处在前列,西部关中-天水经济区综合创新能力虽处较高水平但科技创新实现力因子却排在第5位。西部经济区创新能力低的原因,主要与区内企业没成为创新主体、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没建立等紧密联系。最后提出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经济区 科技创新投入 科技创新实现能力 综合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FCA) 关中-天水经济区
下载PDF
近60年关中-天水经济区降水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毅 王飞 +3 位作者 穆兴民 张文帅 焦俏 李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69,2,共5页
降水等气候要素变化将会影响农业生产。采用传统统计、空间插值和距平累积分析等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及其周边26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51—2009年59a系列的降水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量从西北向东南递增,不同的降雨强... 降水等气候要素变化将会影响农业生产。采用传统统计、空间插值和距平累积分析等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及其周边26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51—2009年59a系列的降水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量从西北向东南递增,不同的降雨强度在各年代分布不均,并且降水日数与降水量变化不完全一致。(2)1950s—1970s降水量减少,1980s后降水量增加,进入1990s后,降水量又开始减少,2000年后降水量略有增加。(3)降水量变化特征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大部分站点年降水量1968年或1975年以前高于多年平均降水量,1968—1990年或1975—1990年期间,年降水量围绕多年平均降水量震荡,1990年后,降水量普遍低于多年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降水 降水日数 时空变化 关中—天水经济区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量时空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晶 张微微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7,共6页
【目的】科学、准确地量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服务,有助于其更好地发挥调节水源、稳定水源供应的作用,以缓解水源短缺的危机.【方法】在3S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壤蓄水法估算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并采用影子工程法... 【目的】科学、准确地量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服务,有助于其更好地发挥调节水源、稳定水源供应的作用,以缓解水源短缺的危机.【方法】在3S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壤蓄水法估算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并采用影子工程法、成本估算法等计算了其涵养水源的价值量.【结果和结论】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及其价值在1980—2010年的30年间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总体变化趋势,其中,1980—2005年农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总量从32.219亿m3·年-1减少至19.691亿m3·年-1,涵养水源总价值从21.587亿元·年-1减少至13.193亿元·年-1,年均减少1.56%;2005—2010年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数量从19.691亿m3·年-1增加到31.638亿m3·年-1,总涵养水源价值从13.193亿元·年-1增加到32.219亿元·年-1,年均增长为7.42%.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正向引导,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农田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量及涵养水源价值量依然呈增长趋势,并具有一定的时空变化:在时间上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在空间上表现为东南平原高,西北山地、丘陵低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 农田生态系统 涵养水源量 涵养水源价值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 被引量:13
16
作者 井梅秀 李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3,共5页
基于关中—天水经济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CA-Markov模型对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验证并预测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Kappa系数为0.79,模型的模拟精度高;2005—2015年... 基于关中—天水经济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CA-Markov模型对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验证并预测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Kappa系数为0.79,模型的模拟精度高;2005—2015年,关中—天水经济区耕地、林地将呈现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显著增加,草地、水域略有变化,未利用地几乎没有变化;研究区生态环境总体上有恶化的趋势,需加强对耕地、林地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模拟 CA—Markov模型 关中-天水经济区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净第一性生产力影响测评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自翔 李晶 韩艳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8-1066,共9页
净第一性生产力是表现陆地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土地利用变化深刻影响区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选取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尝试对30 m精度的1980-2011年4期9月份左右Landsat 7的遥感影像以及CASA模型来估算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净第一性... 净第一性生产力是表现陆地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土地利用变化深刻影响区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选取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尝试对30 m精度的1980-2011年4期9月份左右Landsat 7的遥感影像以及CASA模型来估算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并用2011年遥感图像解译获得该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并且对关天经济区各县市净初级生产力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1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利用耕地、林地、居民建筑用地变化明显,南部秦岭山区多为林地与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高达625.37 g C·m-2·a-1,而关中平原与天水地区人口居住区与开垦区净第一性生产力明显下降,最低达47.78 g C·m-2·a-1,人为的开发与利用土地降低了区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所以,要继续施行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控制城镇用地较大速度的扩增,以保持好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天经济区 土地利用变化 CASA 净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牛媛媛 任志远 杨忍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10年第6期24-27,共4页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人口、经济和生态的矛盾日益突出。选择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变异系数的协调函数模型对其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1999—2008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地市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度...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人口、经济和生态的矛盾日益突出。选择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变异系数的协调函数模型对其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1999—2008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地市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总体由失调状态转向勉强协调,其中天水市呈直线上升趋势,咸阳、宝鸡、铜川3市的协调度在波动中有所增加,西安市变化幅度不大;2)人口、经济、生态3个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变化,西安市生态子系统协调度的下降,制约了整个系统的协调发展;3)协调度在空间上表现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部地市的协调度较高,渭南和天水市的协调度始终处于该地区的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 人口-经济-生态 协调度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军民科技资源有效融合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立雨 张萌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陕西省拥有丰富的军工和民口企业科技资源,但军民科技资源融合程度不高,未实现最大限度的规模经济效应。有效融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军民科技资源对于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具... 陕西省拥有丰富的军工和民口企业科技资源,但军民科技资源融合程度不高,未实现最大限度的规模经济效应。有效融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军民科技资源对于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部分国家军民科技资源融合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关天经济区发展中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了政府在发挥"掌舵"职能下的关天经济区军民科技资源融合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 科技资源 军民融合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遗产旅游绩效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峰群 张书红 +2 位作者 李阳 刘莹 席岳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8-322,共5页
对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遗产旅游绩效进行量化测度与评价,并从空间视角研究遗产地旅游绩效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联关系,解析其空间分异特征。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中具体采用了AHP法、熵值赋权法、相关性分析以及耦... 对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遗产旅游绩效进行量化测度与评价,并从空间视角研究遗产地旅游绩效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联关系,解析其空间分异特征。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中具体采用了AHP法、熵值赋权法、相关性分析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遗产资源的优越度指数和规模度指数均较高,但其开发利用水平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的格局;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系统和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参差不齐,与其自身旅游绩效的发挥有着紧密的关系,并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深刻影响。提出通过进一步提升区域内文化遗产利用的绩效水平,实现绩效空间的均衡化,加强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与旅游绩效系统的协调性,对于实现区域文化遗产利用价值,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绩效 文化遗产 空间分异 耦合协调度 关中天水经济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