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蒋文 蒋挺康 +1 位作者 孙舟红 陆忠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7期616-617,共2页
目的比较苍龟探穴针法与常规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取腰眼、环中俞、阳陵泉、飞扬穴,治疗组采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比较苍龟探穴针法与常规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取腰眼、环中俞、阳陵泉、飞扬穴,治疗组采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PRI)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R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PR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8.6%和97.1%,对照组分别为74.3%和92.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龟探穴针法是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坐骨神经痛 苍龟探穴
下载PDF
王家台秦简“易占”与殷易《归藏》 被引量:12
2
作者 梁韦弦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3,共6页
从秦简“易占”与《周易》相应之卦存在的不同卦名来看 ,前者与卦之象义的关系简单直观 ,后者与卦之象义的关系则复杂抽象 ,故秦简“易占”之卦名当即先于《周易》之卦名而存在的殷易《归藏》之卦名。秦简“易占”之占辞中存有与殷易时... 从秦简“易占”与《周易》相应之卦存在的不同卦名来看 ,前者与卦之象义的关系简单直观 ,后者与卦之象义的关系则复杂抽象 ,故秦简“易占”之卦名当即先于《周易》之卦名而存在的殷易《归藏》之卦名。秦简“易占”之占辞中存有与殷易时代不合之数条 ,但其余占辞显然绝非后世所能编造 ,当即殷易《归藏》所收夏商旧有的占筮记录之辞。秦简“易占”虽非殷易《归藏》之原貌和全貌 ,但大体为殷易《归藏》之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台 秦简 易占 归藏 周易
下载PDF
王家台《归藏》与《穆天子传》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渊清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3,共5页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了《归藏》。王家台《归藏》举世瞩目,一些学者认为它就是商易。本文根据王家台《归藏》内容多出《穆天子传》本事的事实,认定王家台《归藏》必成书于《穆天子传》之后,属战国作品。本文还进一...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了《归藏》。王家台《归藏》举世瞩目,一些学者认为它就是商易。本文根据王家台《归藏》内容多出《穆天子传》本事的事实,认定王家台《归藏》必成书于《穆天子传》之后,属战国作品。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学术史上的相关问题,以为类似王家台《归藏》的内容很可能在西晋汲冢所出书中就已经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台《归藏》 《穆天子传》 郭璞 汲冢书
下载PDF
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邓赛男 何白林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7期660-662,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苍龟探穴 颈椎病 神经根型 灸法
下载PDF
秦简《归藏》与汲冢书 被引量:4
5
作者 梁韦弦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123,共3页
历史上确曾存在殷易《归藏》,汲冢书面世之前汉晋学者已见到过《归藏》。亲身参加整理汲冢书的荀勖于《中经新簿》中另著录《归藏》13卷,可见当时确已另有与汲冢书之《易繇阴阳卦》不是一种书的《归藏》存在。时人郭璞注《穆天子传》诸... 历史上确曾存在殷易《归藏》,汲冢书面世之前汉晋学者已见到过《归藏》。亲身参加整理汲冢书的荀勖于《中经新簿》中另著录《归藏》13卷,可见当时确已另有与汲冢书之《易繇阴阳卦》不是一种书的《归藏》存在。时人郭璞注《穆天子传》诸书所称引的《归藏》,当即晋中经所藏之《归藏》。以为王家台秦简《归藏》即《易繇阴阳卦》或以为秦简《归藏》内容本事多出《穆天子传》的看法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台秦简 汲冢书 《归藏》 《周易》 《穆天子传》
下载PDF
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研究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争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2,共6页
1993年出土于湖北江陵县王家台秦墓的竹简中,有一种具有卦画符号的"易占"类残简,其卦名及卦爻辞多与传世文献互见,初步被认为是秦简《归藏》。研究者在对《归藏》竹简文本进行整理的同时,着重于其性质、年代以及与易学史相关... 1993年出土于湖北江陵县王家台秦墓的竹简中,有一种具有卦画符号的"易占"类残简,其卦名及卦爻辞多与传世文献互见,初步被认为是秦简《归藏》。研究者在对《归藏》竹简文本进行整理的同时,着重于其性质、年代以及与易学史相关诸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江陵王家台 秦简《归藏》 易占
下载PDF
八桂人文生态的回望与忧思——论冯艺的散文集《桂海苍茫》
7
作者 石群山 梁敏敏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78-81,共4页
在散文集《桂海沧茫——广西人文地理笔记》中,冯艺以一颗赤诚之心,行走在八桂大地上,一面行走,一面讴歌。在回望八桂人文生态历程中,既显出了他的真知灼见,又展现了其内心饱含的深沉忧思,同时,也显示了他独具慧眼的思辨能力和本土作家... 在散文集《桂海沧茫——广西人文地理笔记》中,冯艺以一颗赤诚之心,行走在八桂大地上,一面行走,一面讴歌。在回望八桂人文生态历程中,既显出了他的真知灼见,又展现了其内心饱含的深沉忧思,同时,也显示了他独具慧眼的思辨能力和本土作家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艺 《桂海苍茫》 广西 人文生态
下载PDF
《归藏》殷易说新证及篇名释义
8
作者 张树国 《中原文化研究》 2022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归藏》相传为殷商占筮宝典,流传到汉代,因未取得经学地位,世罕所习而逐渐散佚,现存传世《归藏》皆为辑佚之书,尚有人目为伪书。1993年出土秦简《归藏》展现了原始面貌,证明其非伪书。《归藏》又称为《坤乾》,其五篇篇名体现了商代日... 《归藏》相传为殷商占筮宝典,流传到汉代,因未取得经学地位,世罕所习而逐渐散佚,现存传世《归藏》皆为辑佚之书,尚有人目为伪书。1993年出土秦简《归藏》展现了原始面貌,证明其非伪书。《归藏》又称为《坤乾》,其五篇篇名体现了商代日月及地母崇拜的思想,是原生态的神话传说宝典,与上古郊祀仪式关系密切;其古本在两周、宋国、秦国都有保存和流传,并附益了一些内容,秦简《归藏》目前是考古发现的唯一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藏》 殷易 王家台秦简《归藏》
下载PDF
古典“苍龟探穴”刺法的溯源与探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容超 吴涛 +6 位作者 李彬锋 刘奇 郭奎奎 秦懿囡 郭新荣 王瑞辉 杜旭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第8期79-82,共4页
“苍龟探穴”针法属《金针赋》“飞经走气”四法之一,为“通经接气大段之法”。此针法操作复杂,而原著对其具体针刺方法记载甚是简单,后世医家对其理论和临床应用亦多有扩充和发展。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从“苍龟探穴”针法的源流、操作... “苍龟探穴”针法属《金针赋》“飞经走气”四法之一,为“通经接气大段之法”。此针法操作复杂,而原著对其具体针刺方法记载甚是简单,后世医家对其理论和临床应用亦多有扩充和发展。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从“苍龟探穴”针法的源流、操作技法和临床效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发现此针法并非徐凤之作,可能出自江西席弘流派,本法刺激量大,善于过关节、催经气,在痛症、中风后遗症等顽麻冷痹之症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法 金针赋 苍龟探穴
下载PDF
苍龟探穴针法对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和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晓丽 王家艳 +3 位作者 唐林 刘德浪 张云婷 赵瑾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针法对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和步态的影响。方法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患者112例,按随机平行双盲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针法对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和步态的影响。方法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患者112例,按随机平行双盲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相关痉挛和卒中评分、神经电生理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步宽、步态周期、患侧支撑相时间、健侧支撑相时间、双支撑相时间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步速、患侧摆动相时间、健侧摆动相时间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踝关节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10米步行时间(10MW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傅格梅尔氏运动量表(FMMS)、Barthel指数(BI)、博格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能力量表、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反射潜伏期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Hmax/Mmax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龟探穴针法能通过改善卒中患者神经电生理,从而缓解小腿三头肌痉挛状态和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苍龟探穴法 中风后遗症 肌痉挛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连山》《归藏》的汉代官藏本之考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雪苗青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66,共11页
对桓谭关于汉代官藏《连山》《归藏》的说法,历代的质疑和论伪推进着思考,但几种理由都不能成立。《连山》等不在西汉的校书范围,《七略》《汉志》不录未校之书,因此《汉志》未录《连山》等书,因此历代学者所引的《隋志》所谓"《... 对桓谭关于汉代官藏《连山》《归藏》的说法,历代的质疑和论伪推进着思考,但几种理由都不能成立。《连山》等不在西汉的校书范围,《七略》《汉志》不录未校之书,因此《汉志》未录《连山》等书,因此历代学者所引的《隋志》所谓"《归藏》汉初已亡"之类的说法并不可靠。对刘歆的相关怀疑和对桓谭的相关猜测不能成立。在这种情况下,桓谭所谈情况及班固们的默认就是汉代官藏本的群体性铁证。汲冢书《易繇阴阳卦》不是晋《中经》所录《归藏》,其证据成群;郭璞等人所谈《归藏》只能来自汉时《归藏》;将王家台秦简"易占书"划类为"归藏"是合理的。皇甫谧和郦道元所引《连山》只能是承自汉魏国家藏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山》 《归藏》 桓谭 《汉志》 刘歆 《易繇阴阳卦》
下载PDF
中国安阳《归藏易》探源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文学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66-168,共3页
从殷商甲骨卜辞记载的内容,比如战争征伐方面、祭祀大典方面等可以推断出安阳不仅是《周易》的发源地,而且是《归藏易》的发源地。
关键词 殷都时期 甲骨卜辞 《周易》 《归藏易》
下载PDF
论宋翔凤的“老子与孔子道同一原”说
13
作者 王光辉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103,共8页
宋翔凤以《归藏》统领儒、道两家,系统提出并论证了"老子与孔子道同一原"。这个论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黄帝、老子间有《归藏》传承关系;其二,黄帝、孔子间有《归藏》传承关系;其三,"老子与孔子道同一原"即老... 宋翔凤以《归藏》统领儒、道两家,系统提出并论证了"老子与孔子道同一原"。这个论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黄帝、老子间有《归藏》传承关系;其二,黄帝、孔子间有《归藏》传承关系;其三,"老子与孔子道同一原"即老子与孔子之道均出自《归藏》;其四,"老子与孔子道同一原"是保持差异性的"道同一原"。宋翔凤"老子与孔子道同一原"说的提出,是常州学派思想演进的必然结果,其为应对君权过大的现实而发,意在通过施加道德限制来规范君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藏》 无为而治 居敬行简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彭桂萼对澜沧江流域的研究——以《西南边疆》载文为例
14
作者 杨宝康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48-52,共5页
1938年10月创办的《西南边疆》是抗战时期有影响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刊物,在出版的18期刊物里,彭桂萼发表的5篇论文,均是在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撰写的,阐述真实客观,分析深刻入理,对研究云南地方历史、经济、民族教育、... 1938年10月创办的《西南边疆》是抗战时期有影响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刊物,在出版的18期刊物里,彭桂萼发表的5篇论文,均是在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撰写的,阐述真实客观,分析深刻入理,对研究云南地方历史、经济、民族教育、布朗族文化和傣族文化等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中华民族的神圣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彭桂萼 澜沦江流域 《西南边疆》 学术价值
下载PDF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激痛点温度的影响
15
作者 李芳琴 刘柱 赵阳 《上海针灸杂志》 2024年第12期1348-1352,共5页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激痛点温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苍龟探穴针法针刺激痛点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激痛点温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苍龟探穴针法针刺激痛点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激痛点红外热成像温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激痛点红外热成像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激痛点最高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激痛点最低温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龟探穴针法可明显降低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激痛点的最高温度,升高其最低温度,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苍龟探穴 筋膜炎 疼痛 温度
下载PDF
辑本《归藏》源流蠡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浩 《周易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40-45,共6页
《归藏》被《周礼》称作"三易"之一,但其在先秦两汉绝少被称引,直到六朝才受到广泛关注。从《归藏》的流传路径来看,无论是六朝时的评论与称引还是清人的辑佚,其源头都是汲冢所出的易类文献。所谓的传世《归藏》,其实就是汲... 《归藏》被《周礼》称作"三易"之一,但其在先秦两汉绝少被称引,直到六朝才受到广泛关注。从《归藏》的流传路径来看,无论是六朝时的评论与称引还是清人的辑佚,其源头都是汲冢所出的易类文献。所谓的传世《归藏》,其实就是汲冢所出的类似"清华简《别卦》"、"王家台《易占》"以及"北大简《荆决》"、"清华简《筮法》"等易类文献的汇编,它包含了一种在战国时非常流行的筮占理论体系,但不一定与《周礼》所说的《归藏》有实际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藏》 清华简 《别卦》 王家台《易占》 汲冢书 战国筮占理论体系
原文传递
清华简《别卦》解诂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飞舟 《周易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3-22,共10页
通过研读清华简《别卦》七简所存四十九卦名可知,《别卦》卦名与《归藏》、《周易》多相通,然部分卦名与二书音义远隔,字或见存于《周易》爻辞中,疑有更古老之来源。又《别卦》卦名取象,疑或用大象者,亦颇值注意。
关键词 清华简 《别卦》 《周易》 《归藏》
原文传递
易学视野中《庄子》内七篇首尾两则寓言解析
18
作者 陈盟 《周易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40-48,共9页
《庄子》系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经典之一,内中诸多寓言,融通涵摄着丰赡广博的哲理与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学者见仁见智,聚讼不已。本文以《庄子》"鲲化鹏"和"混沌之死"两则分居内篇首尾之寓言为例,选取易学视角,主要... 《庄子》系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经典之一,内中诸多寓言,融通涵摄着丰赡广博的哲理与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学者见仁见智,聚讼不已。本文以《庄子》"鲲化鹏"和"混沌之死"两则分居内篇首尾之寓言为例,选取易学视角,主要以卦气说,同时兼用训诂方法,分析"鲲"、"鹏"、"混沌"、"儵"、"忽"等意象义涵,以及"混沌之死"寓言中相关数字与《易》之间的相应性,认为《庄子》与《易》颇有相通之处。基于寓言意象以及"儵"、"忽"二帝之交会对待之分析,认为庄子充分利用了寓言及易象文约旨丰、言简理赅之特点,融寓言意象与易象于一体,使言外之意与象外之旨不言而喻,不见而彰。同时,认为《庄子》重顺应、养生与归藏,其哲学立场体现了《归藏》易首坤之旨,此其皆与老子相同或相近者,是以庄子为老子后学,而道家在哲学立场上与《归藏》易有相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易学 卦气 归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