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唐五代伊州相关史实考述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军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7,共12页
唐代宗宝应年间,伊州陷于吐蕃。大中四年,归义军收复伊州,张淮深参与了伊州收复之役。归义军收复伊州后,采取了恢复州县建制等措施,以巩固统治。但是由于归义军在伊州的力量比较薄弱,乾符元年冬至乾符二年正月间,河西回鹘从归义军手中... 唐代宗宝应年间,伊州陷于吐蕃。大中四年,归义军收复伊州,张淮深参与了伊州收复之役。归义军收复伊州后,采取了恢复州县建制等措施,以巩固统治。但是由于归义军在伊州的力量比较薄弱,乾符元年冬至乾符二年正月间,河西回鹘从归义军手中夺得伊州。乾符三年,西州回鹘取得伊州。而曹氏归义军时期,伊州并不完全归属于西州回鹘,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五代 伊州 归义军 西州回鹘
下载PDF
汉匈关系视野下的汉朝经略焉耆
2
作者 陈跃 《昆明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1-26,共6页
西域是汉朝与匈奴斗争的西部战线,焉耆则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汉朝与匈奴在西域对抗的前沿。得焉耆者,得西域;失焉耆者,失西域。焉耆的向背是汉朝与匈奴经营西域战略胜负的重要风向标。匈奴控制焉耆,汉朝在西域的稳定战略即受到严重威... 西域是汉朝与匈奴斗争的西部战线,焉耆则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汉朝与匈奴在西域对抗的前沿。得焉耆者,得西域;失焉耆者,失西域。焉耆的向背是汉朝与匈奴经营西域战略胜负的重要风向标。匈奴控制焉耆,汉朝在西域的稳定战略即受到严重威胁;反之,汉朝征服焉耆则标志着汉朝西域经营战略的完成。汉匈关系的发展影响着汉朝与焉耆的关系发展,同样,后者的演变也反映了汉匈双方在西域的角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匈奴 焉耆 班超 西域都护 地缘政治
下载PDF
明代辽东与山东的关系辨析--兼论地方行政的两种管理体制 被引量:8
3
作者 杜洪涛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5,180-181,共10页
辽东都司与山东布政司的关系是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相关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所谓"原系一省"指洪武年间辽东半岛曾经存在过的州县归山东行省及洪武九年之后的山东布政司管辖,卫所体制的辽东都司从未隶属于州县体制的山东... 辽东都司与山东布政司的关系是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相关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所谓"原系一省"指洪武年间辽东半岛曾经存在过的州县归山东行省及洪武九年之后的山东布政司管辖,卫所体制的辽东都司从未隶属于州县体制的山东布政司,同时揭示了明朝管理辽东都司非常规行政区划的实际运作。进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明代地方州县与卫所两种不同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辽东都司 山东布政司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