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游客线上评论大数据挖掘的桂林文旅融合路径研究——以阳朔和龙胜为例
1
作者 宋友开 文益民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第11期67-72,共6页
近年来,桂林市始终将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而其落脚点在于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满意度。目前,OTA平台已经成为连接旅游资源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文章以桂林市阳朔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采取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方法,... 近年来,桂林市始终将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而其落脚点在于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满意度。目前,OTA平台已经成为连接旅游资源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文章以桂林市阳朔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采取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方法,以OTA平台上游客旅游体验文本为数据来源,采用网络爬虫工具爬取游客线上短评论,并对“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消费六要素的正、负面评价,以及游客体验后的“忠诚度/推荐”“忠诚度/重游”的情感评价,进行编码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游客线上评论中,体验感知最强的是“住”的环境,“住+自然景观”“住+旅游景区”“住+特色美食”是游客旅游消费体验的高频词和关键词,其中,特色民宿等“住”的要素既是旅游体验的场景,也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载体;(2)“景观+康养”是户外文化旅游消费的内驱力。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以推动桂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线上评论 文旅融合 大数据挖掘 桂林市
下载PDF
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游客感知差异与旅游需求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戴其文 肖刚 +1 位作者 徐伟 谢燕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9-114,147,共7页
采用问卷调查和交叉表格分析法,分析了不同属性游客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感知的差异及旅游需求。游客对桂林市非遗项目的整体感知度低,对绝大部分的非遗项目不熟悉,但普遍对知名度较高的"刘三姐歌谣"和"桂林山水传说&q... 采用问卷调查和交叉表格分析法,分析了不同属性游客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感知的差异及旅游需求。游客对桂林市非遗项目的整体感知度低,对绝大部分的非遗项目不熟悉,但普遍对知名度较高的"刘三姐歌谣"和"桂林山水传说"有较高的感知度。对非遗项目感兴趣的游客比例较低,最感兴趣的是"刘三姐歌谣"和"桂林山水传说"。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和收入水平的游客对桂林非遗的感知度存在很大的差异。电视广播是游客了解非遗的最主要途径,网络成为游客了解非遗的重要途径。游客期望了解非遗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及政府宣传活动。游客对桂林非遗旅游体验的潜在需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游客 感知 旅游需求 桂林市
下载PDF
论桂林山水城市景观特色及其保护 被引量:18
3
作者 韩光辉 陈喜波 赵英丽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5-342,共8页
山水城市是充分利用自然山水规划构筑的城市。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 ,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规划思想。本文即以中国典型的山水城市桂林为例 。
关键词 山水城市 人文景观 城市规划 保护措施 桂林
下载PDF
农业遗产旅游地的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广西龙胜龙脊平安寨梯田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唐晓云 闵庆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124,共4页
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广西龙脊平安寨的旅游开发对龙脊梯田社区的文化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遗产地文化传承中存在工具理性、传统与现代的背离、文化传承的代际失衡等问题。因此,要推进遗产地旅游开发中文... 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广西龙脊平安寨的旅游开发对龙脊梯田社区的文化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遗产地文化传承中存在工具理性、传统与现代的背离、文化传承的代际失衡等问题。因此,要推进遗产地旅游开发中文化传承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使遗产地文化得以正常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遗产旅游地 文化保护 传承 龙脊平安寨
下载PDF
桂林“文化城”的文人映像及文学生态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兴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6-142,共7页
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化城"气象万千、文人云集,独特的城市景观使文人产生深刻的精神映像,特殊的政治、地理、文化等历史条件造就桂林"文化城"蓬勃多元的文学生态,"文化城"中的作家群落具有强大的精神合力,... 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化城"气象万千、文人云集,独特的城市景观使文人产生深刻的精神映像,特殊的政治、地理、文化等历史条件造就桂林"文化城"蓬勃多元的文学生态,"文化城"中的作家群落具有强大的精神合力,文学生产呈现出丰富的美学蕴含。桂林"文化城"的政治、文化和文学生态的内在关联留给后人很多回味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文化城 文人映像 文学生态
下载PDF
发展桂林文化游 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的思考和探索 被引量:5
6
作者 钱宗范 刘琼芳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桂林以“山水甲天下”誉满全球,又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将桂林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是全市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桂林的建设不能忽视丰厚的历史文化。保护并有选择性地恢复历史文物古迹,兴建历史文化博览城,充分发挥历史文... 桂林以“山水甲天下”誉满全球,又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将桂林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是全市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桂林的建设不能忽视丰厚的历史文化。保护并有选择性地恢复历史文物古迹,兴建历史文化博览城,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旅游博物馆的作用,加强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建设,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开发出桂北五条历史文化线路,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及遵循旅游发展中的历史文化性,将为创建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开辟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文化游 国际旅游名城
下载PDF
文化视阈中的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1-55,共5页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因战争因素、政治因素和地理位置而兴,也因战争因素、政治因素和地理位置的丧失而衰,创造过持续而相对独立发展的奇迹,形成过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秩序和文化关系。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中,桂林文化城曾经发挥了符...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因战争因素、政治因素和地理位置而兴,也因战争因素、政治因素和地理位置的丧失而衰,创造过持续而相对独立发展的奇迹,形成过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秩序和文化关系。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中,桂林文化城曾经发挥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作用,具有文化抗战的军事意义,世移时易,它的文化作用和价值也越来越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桂林文化城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论桂林文化城在抗战时期的独特地位及形成原因——从“北有延安,南有桂林”说起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135,共5页
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桂林作为著名抗战文化城,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以至于学术界有人提出"北有延安,南有桂林"的看法。桂林在抗战时期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方面包括:形成了汇集2 000多位中外反法西斯... 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桂林作为著名抗战文化城,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以至于学术界有人提出"北有延安,南有桂林"的看法。桂林在抗战时期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方面包括:形成了汇集2 000多位中外反法西斯进步文化人士的抗战文化城;形成了当时国统区最活跃的抗日民主文化宣传中心;形成了国统区中民主气氛最浓厚、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成功的省会城市;出现了国统区绝无仅有的抗战岩洞教育;创办了国统区仅见的儿童教养院;在国统区中首创培养和训练学生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党派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由桂籍人士率领的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桂林在抗战时期之所以占据重要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文化城 抗战时期 独特地位 形成原因 新桂系
下载PDF
论中国城墙的起源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正林 《人文地理》 CSSCI 1993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的城墙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即龙山文化时代。它是由壕沟演变而来的防御工程,并逐渐代替壕沟而成为城市防御的主要手段。经过夏、商两代的发展,西周时代已普遍筑城,城和国已成为同义词。而且筑城技术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今天的... 中国的城墙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即龙山文化时代。它是由壕沟演变而来的防御工程,并逐渐代替壕沟而成为城市防御的主要手段。经过夏、商两代的发展,西周时代已普遍筑城,城和国已成为同义词。而且筑城技术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今天的筑城方法十分相似。城和市都兴起很早,二者之间也没有关系。由于西周时代城内设市,就出现了中国早期的城市。“城市”一词起源于战国,即设市之城邑谓之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墙 城市 龙山文化 夏商周 战国时代
下载PDF
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色彩控制体系研究——以桂林历史城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春凤 司文静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0-608,共9页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而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因其景观风貌独特、山水格局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在城市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上矛盾更加尖锐。城市色彩是城市风貌最直观的体现,探寻城市色...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而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因其景观风貌独特、山水格局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在城市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上矛盾更加尖锐。城市色彩是城市风貌最直观的体现,探寻城市色彩对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色彩的研究,总结并归纳出该类型城市的色彩控制原则:地域化、系统化、制度化。依据控制原则确定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强化地域特色的城市色彩定位;结合城市意象要素控制城市色彩;公众参与机制下的制度化保障。结合桂林历史城区这一具体研究对象,进一步验证该控制体系的适用性,以期为我国其他同类型城市的色彩控制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型 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色彩 桂林历史城区
下载PDF
永安抗战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银娇 梁祎 《三明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6-100,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爱国进步人士云集永安,使永安成为抗战文化名城,留下丰富的抗战文化资源。由于抗战遗址损毁严重、文物古迹点多面散、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及专业人才出现断层等问题,永安抗战文化旅...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爱国进步人士云集永安,使永安成为抗战文化名城,留下丰富的抗战文化资源。由于抗战遗址损毁严重、文物古迹点多面散、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及专业人才出现断层等问题,永安抗战文化旅游未得到充分开发。针对现状,永安应发挥抗战文化的闽台旅游优势,加强投入和保护,改善设施,扩大宣传,促进抗战文化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化 旅游开发 永安市
下载PDF
抗战时期桂林戏剧社团的演进及其贡献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6期114-120,共7页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戏剧社团的组织形式及特点,不仅反映了抗战时期戏剧体制和机制的发展特色,而且体现了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历史面貌。桂林文化城的戏剧刊物,在传播戏剧理论、总结戏剧艺术实践经验方面,积极地推动过中国抗战戏剧运动。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桂林文化城 戏剧团体 戏剧刊物
下载PDF
基于档案记忆观的沈阳抗战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彦昌 韩瑞鹏 《山西档案》 2022年第5期128-133,149,共7页
档案作为映射“时间”和“空间”情境的直接记录,在记录城市历史发展与空间变迁同时,为公众当下追溯历史、寻求认同提供不竭动力。通过行为调查方法将沈阳抗战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活动类型归纳为资源开发型活动、专家互动型活动、主题展览... 档案作为映射“时间”和“空间”情境的直接记录,在记录城市历史发展与空间变迁同时,为公众当下追溯历史、寻求认同提供不竭动力。通过行为调查方法将沈阳抗战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活动类型归纳为资源开发型活动、专家互动型活动、主题展览型活动、文旅融合型活动,分析出多维主体协作模式有待建立、沈阳抗战史料隐性知识有待深挖、沈阳抗战历史资源开发方式不够多元,最后结合档案记忆观研究,从组织、内容、方法等方面为沈阳抗战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记忆观 沈阳 抗战历史文化名城 红色文化
下载PDF
文学研究与公共视野——从新西南剧展看文学研究介入现实的可能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铁群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1,共4页
对现实介入的不足和在公共视野的缺席是当下文学研究的缺憾之一。广西师范大学举办的新西南剧展活动是将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与话剧舞台实践相结合,把文学研究的精神内涵融注到话剧表演中,并通过舞台实践将经典文学活化、立体化。新西南... 对现实介入的不足和在公共视野的缺席是当下文学研究的缺憾之一。广西师范大学举办的新西南剧展活动是将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与话剧舞台实践相结合,把文学研究的精神内涵融注到话剧表演中,并通过舞台实践将经典文学活化、立体化。新西南剧展活动使文学研究的过程不再是圈子内的纯理论研究或远离现实的精神探索,而是学术研究与学生、市民、媒体之间的多维互动。显然,这对于探讨文学研究如何介入现实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种尝试对于弥补当下文学研究的缺憾,拓展文学研究新的言说空间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言说空间 桂林文化城 新西南剧展 舞台实践
下载PDF
明靖江王城与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历史文化旅游系列研究之二 被引量:2
15
作者 阳国亮 周作明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30-32,共3页
明靖江王城之地可考的最早历史 ,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时期。王城的历史与桂林城的历史文化发展紧密相连 ,特别是明以来 ,王城代表着桂林的历史文化形象 ,成为桂林城发展的中心地 ,是桂林城多时期历史与多种文化的聚集区。王城史是桂林历史... 明靖江王城之地可考的最早历史 ,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时期。王城的历史与桂林城的历史文化发展紧密相连 ,特别是明以来 ,王城代表着桂林的历史文化形象 ,成为桂林城发展的中心地 ,是桂林城多时期历史与多种文化的聚集区。王城史是桂林历史文化名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江王城 历史文化名城 桂林市 旅游业
下载PDF
桂林市应积极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潜在的旅游资源 被引量:6
16
作者 郝革宗 《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2-26,共5页
旅游名城桂林不仅山水秀丽,而且拥有深厚的历 史文化传统,1982年国务院将桂林列入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但与山水旅游资源相比,桂 林历史文化名城所潜在的旅游资源挖掘与开发得相对不足。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桂林城市的 历史发展和... 旅游名城桂林不仅山水秀丽,而且拥有深厚的历 史文化传统,1982年国务院将桂林列入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但与山水旅游资源相比,桂 林历史文化名城所潜在的旅游资源挖掘与开发得相对不足。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桂林城市的 历史发展和丰富的历史文物;并指出桂林应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正确处理好文物保 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积极开发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潜在的旅游资源,使桂林市的旅游项目内 容更加丰富多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市 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 文物保护 旅游开发
下载PDF
戴爱莲与哑子背疯——抗战桂林文化城系列论文之六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伟林 《贺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6-20,共5页
抗战时期舞蹈家戴爱莲曾在桂林文化城生活和工作过一段时间,在桂林,她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的少数民族舞蹈和戏曲舞蹈,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少数民族舞蹈和戏曲舞蹈作为中国的舞蹈资源,有力地滋养了戴爱莲的舞蹈创作,成就了戴爱莲作为... 抗战时期舞蹈家戴爱莲曾在桂林文化城生活和工作过一段时间,在桂林,她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的少数民族舞蹈和戏曲舞蹈,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少数民族舞蹈和戏曲舞蹈作为中国的舞蹈资源,有力地滋养了戴爱莲的舞蹈创作,成就了戴爱莲作为中国舞蹈之母的舞蹈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爱莲 桂林文化城 哑子背疯
下载PDF
试论民众文化自觉与桂林创建文明城市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羽新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65-68,共4页
桂林市要创建文明城市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民众的力量来自于民众的文化自觉,因此说,民众的文化自觉是桂林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民众的文化自觉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管理等部门的大力宣传和正确引导,让民众了解自身... 桂林市要创建文明城市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民众的力量来自于民众的文化自觉,因此说,民众的文化自觉是桂林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民众的文化自觉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管理等部门的大力宣传和正确引导,让民众了解自身城市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的不足及特色所在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让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市 文明城市 民众 文化自觉
下载PDF
从政治地位变迁看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图书出版业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咸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80-83,共4页
从民国初年到抗战时期,广西省会城市的南迁和北归,不仅使桂林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对于桂林城市的图书出版事业产生了较大影响。省会北迁是抗战时期桂林图书出版事业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政治地位变迁 图书出版 抗战文化城
下载PDF
桂林文化城的翻译文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献涛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1期65-68,共4页
桂林文化城的翻译文学,是中国翻译文学史重要的一页。在桂林文化城,众多期刊报纸刊载译文,译家众多,翻译的国别多种多样。桂林文化城的翻译文学与抗战存在着密切关系。桂林文化城的翻译文学蕴含着丰富内容,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 抗战文化 桂林文化城 翻译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