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Karst collapse in Guilin city,China
1
《Global Geology》 1998年第1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karst collapse in guilin city China
下载PDF
基于AHP和GIS技术的桂林规划城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新伟 张漓黎 +2 位作者 郭尚其 叶宗达 江凡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5,共13页
文章采用AHP方法赋权计算桂林市规划城区工程建设适宜性的评价指标权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多因素综合法计算其工程建设适宜性指数,使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桂林规划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分区可视化评价。结果表明:桂林规划城区的... 文章采用AHP方法赋权计算桂林市规划城区工程建设适宜性的评价指标权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多因素综合法计算其工程建设适宜性指数,使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桂林规划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分区可视化评价。结果表明:桂林规划城区的工程建设适宜性整体较好,以适宜、较适宜为主,其中适宜区与较适宜区分别占总面积的3.1%和48.3%,适宜性差区为11.4%,不适宜区为37.2%。建议桂林规划城区建设选址应在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避免适宜性差区,重大建设选址避开不适宜区;在适宜性差区应注意现有地质灾害和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的防治;不适宜区建议规划为生态用地,作为桂林旅游城市的生态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适宜性 层次分析法 桂林市规划城区 岩溶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非典型”传统村落景观格局与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以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明村为例
3
作者 程凯永 梁景慧 +1 位作者 孙硕 王娜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非典型”传统村落是指虽未纳入“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但仍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村落。广西桂林明村地处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核心保护区,三面峰林环绕,一面贴近漓江,生态环境优越,历经数百年,荟萃了“非... “非典型”传统村落是指虽未纳入“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但仍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村落。广西桂林明村地处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核心保护区,三面峰林环绕,一面贴近漓江,生态环境优越,历经数百年,荟萃了“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精华。其聚落选址布局、景观格局以及空间结构整体都具有传统村落很好的代表性,但城市化等外部冲击导致村落发展失序,主体缺位带来生态旅游发展停滞。藉此提出保护与更新村落环境,活化利用生态景观文化旅游廊道,展示农耕文化,营造田园诗意等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传统村落 聚落格局 景观结构 生态旅游 喀斯特地域 桂林
下载PDF
Specific yield of phreatic variation zone in karst aquifer with the method of water level analysis 被引量:1
4
作者 GONG Xiao-ping JIANG Guang-hui +2 位作者 CHEN Chang-jie GUO Xiao-jiao ZHANG Hua-sheng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5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Regime of groundwater level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hydroge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undwat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ater-level change of 65 groundwater monitoring points fro... Regime of groundwater level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hydroge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undwat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ater-level change of 65 groundwater monitoring points from 1987 to 1990, it is found that intermittent cones of depression came into being due to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in Guilin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The buried depth of groundwater in the drawdown cones, the annual variation of water level and specific yield have higher values. Improvement has been made to the formula of infiltration coefficient of precipitation. By using the precipitation response data recorded at every 15 minutes for water level of No. 9 borehole which is near Zengpiyan Cave, the specific yield of phreatic variation zone is indirectly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modified formula. The results are range from 0.012 to 0.462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pecific yield is ascertained. These make up the deficiency that empirical values cannot be categorized based on the actual conditions. What’s more, the widely used Aviriyanover’s empirical formula is poorly applicable to karst area. This is due to its strict requirement for outside conditions, such as shallow buried depth, homogeneous aquifer medium and small hydraulic grad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me of groundwater level Specific yield karst area Phreatic variation zone guilin City
下载PDF
桂林岩溶地貌发育演化过程地文期的解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罗书文 杨桃 +3 位作者 邓亚东 吕勇 吴克华 孟庆鑫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52-1665,共14页
从地文期角度,分析桂林岩溶地貌的发育演化过程,为研究岩溶地貌发育演化规律及探讨岩溶地貌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区内地层、地貌的空间展布特征,塑造地貌营力(水系)变化,结合区内构造发展史及岩相古地理环境变化... 从地文期角度,分析桂林岩溶地貌的发育演化过程,为研究岩溶地貌发育演化规律及探讨岩溶地貌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区内地层、地貌的空间展布特征,塑造地貌营力(水系)变化,结合区内构造发展史及岩相古地理环境变化等要素,对桂林地貌发育演化过程的地文时期进行解析。研究表明,①中三叠世—白垩纪晚期,由地壳升降运动引起海进海退,为研究区现代岩溶地貌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地势基本构架;②古新世—上新世,区内发育的内陆断陷、凹陷盆地,为现代岩溶地貌发育水动力奠定了地形条件;③渐新世末期,广西南部断块构造异常显著,区内向南流的水系溯源侵蚀能力加强,使阳朔与桂林水系贯通(漓江的形成),在水文效应下塑造了桂林现代岩溶地貌景观。因此,根据区内地质演化史、外部营力变化(水系)、地貌特征等要素,桂林岩溶地貌发育演化分为猫儿山期、山盆期和漓江期3个地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岩溶地貌 地文期 地貌演化 峰林平原 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佳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3年第6期21-26,共6页
以规划桂林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系统介绍喀斯特地区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桥的设计要点,并结合桂林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选择适合的标准轨道梁结构体系、桥墩类型、基础类型以及特殊节点的轨道梁桥设计方案,提出标准区间采用简支PC... 以规划桂林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系统介绍喀斯特地区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桥的设计要点,并结合桂林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选择适合的标准轨道梁结构体系、桥墩类型、基础类型以及特殊节点的轨道梁桥设计方案,提出标准区间采用简支PC轨道梁结构体系、T型桥墩、4根1m桩基础,特殊节点采用简支钢-混凝土结合轨道梁及(50+85+50)m混凝土连续梁单轨桥。其中,简支PC轨道梁结构体系适应岩溶地质的能力强;4根1m桩基础施工便捷,较1根2.5m桩基础节省造价17.3%,桥墩刚度提高8%;简支钢-混凝土结合轨道梁、混凝土连续梁单轨桥可有效解决简支PC轨道梁跨越能力不足的问题。期待本研究可为同类型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桥的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轨道梁桥 喀斯特地区 结构体系 桂林市
下载PDF
水-岩-气相互作用引起的水化学动态变化研究——以桂林岩溶试验场为例 被引量:104
7
作者 刘再华 Chris GROVES +3 位作者 袁道先 Joe MEIMAN 姜光辉 何师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3-18,共6页
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对桂林岩溶试验场的降水量、水位、水温、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监测,数据采集间隔根据参数变化的程度由2min到1h不等。结果发现,岩溶裂隙水在洪水期间pH值呈降低趋势,而电导率呈升高的不寻常变化。与此相反,对于岩溶... 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对桂林岩溶试验场的降水量、水位、水温、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监测,数据采集间隔根据参数变化的程度由2min到1h不等。结果发现,岩溶裂隙水在洪水期间pH值呈降低趋势,而电导率呈升高的不寻常变化。与此相反,对于岩溶管道水,同样是在洪水期间,它的pH值是升高的,而电导率呈正常的降低。考虑到Ca2+和HCO-3分别为地下水中主要的阴阳离子(>90%),及它们与电导率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了洪水期间方解石的饱和指数(SIc)和水的CO2分压(Pco2)的变化情况。发现洪水时裂隙水的Pco2高于正常情况的Pco2,而它的SIc值比正常情况低。与此相对,对于管道水,尽管同一洪水期间其SIc降低,但Pco2也降低。从这些结果,可以推断,至少有两个关键的过程控制着洪水期间的水化学变化。一个是雨水的稀释作用,另一个是水-岩-气的相互作用。然而,对于裂隙水来说,后者的作用可能更重要,即在洪水期间,高浓度的土壤CO2溶解于水中,则更具侵蚀性的水能溶解更多的石灰岩,从而增强水的电导率。而对于管道水,雨水的稀释作用更重要,因为研究区较高的pH和低电导率的雨水能更快地通过管道流出,所以,要了解岩溶系统水化学的变化,仅考虑水-岩相互作用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重视CO2气体对岩溶系统中水化学变化的影响。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气相互作用 岩溶试验场 水化学动态变化 自动化监测 水文地质学 地下水
下载PDF
^(15)N和^(18)O在桂林岩溶水氮污染源示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开然 郭芳 +1 位作者 姜光辉 边红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23-2230,共8页
为确定桂林东区岩溶含水层氮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转化过程,选择桂林东区地下水与地表水共27个采样点,分别在雨季和旱季进行取样分析.结果显示:桂林东区地下水NO3--N污染较严重,是最主要的无机氮形态.雨季地下水采样点的NO3--N平均浓度为12.... 为确定桂林东区岩溶含水层氮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转化过程,选择桂林东区地下水与地表水共27个采样点,分别在雨季和旱季进行取样分析.结果显示:桂林东区地下水NO3--N污染较严重,是最主要的无机氮形态.雨季地下水采样点的NO3--N平均浓度为12.5mg/L,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地下水饮用标准界限(10mg/L);旱季地下水采样点的NO3--N平均含量为8.8mg/L,虽有明显的降低,但也濒临超标.而少数地表水采样点由于受到直接排污影响,NH4+和NO2-浓度较高,其余离子浓度均较低.该区地下水中硝酸盐的δ15N值范围在5‰~25‰,δ18O值范围在5‰~10‰,表明该区地下水硝酸盐来源为家畜粪便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有土壤有机氮和化肥的混合,并发生微生物的硝化作用产生同位素分馏.其中一部分采样点NO3-的N、O同位素比值在1.3~2.1的变化范围内,而另有一部分采样点NO3-的N、O同位素比值不在这个范围之内,表明该区地下水中反硝化作用并不明显,存在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同位素 氮污染 迁移转化 桂林东区 岩溶水
下载PDF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近40年演变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39
9
作者 蔡德所 马祖陆 +1 位作者 赵湘桂 王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选择1969年、1997年和2006年3个时相多平台高分辨率时序系列遥感图像资料,采用遥感反演分析方法,对广西会仙岩溶湿地的形成演化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数字贴膜合成技术,对早期灰度图像资料湿地土壤湿度信息的提取效果良好。分析结果表明:会... 选择1969年、1997年和2006年3个时相多平台高分辨率时序系列遥感图像资料,采用遥感反演分析方法,对广西会仙岩溶湿地的形成演化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数字贴膜合成技术,对早期灰度图像资料湿地土壤湿度信息的提取效果良好。分析结果表明:会仙湿地是以岩溶沼泽、湖泊为主的综合型湿地,近40年来自然湿地面积从42 km2减小到目前约15 km2,表明湿地生态结构逐步从自然湿地向人工湿地转化。G IS空间分析表明:湿地退化是人类经济活动破坏湿地地表水文结构、过度开发湿地土地资源的直接结果,提出了会仙岩溶湿地的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会仙 岩溶湿地 生态遥感监测 湿地演化
下载PDF
中国桂林岩溶洞穴苔藓植物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朝晖 赵传海 +3 位作者 李晓娜 彭涛 黄文琥 姜洪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对采自中国广西桂林17个岩溶洞穴的192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研究,报道了洞穴苔藓13科19属28 种,其中含广西苔藓植物新记录16种。野外观察表明,桂林岩溶洞穴苔藓植物主要分布于洞穴洞口0~32m 弱光带范围内。三种丛集型藓类植物:净口... 对采自中国广西桂林17个岩溶洞穴的192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研究,报道了洞穴苔藓13科19属28 种,其中含广西苔藓植物新记录16种。野外观察表明,桂林岩溶洞穴苔藓植物主要分布于洞穴洞口0~32m 弱光带范围内。三种丛集型藓类植物:净口藓、钩喙净口藓和东亚泽藓参与岩溶洞穴洞口带钙华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植物研究 桂林 苔藓植物 植物标本 中国广西 野外观察 藓类植物 钙华沉积 新记录 弱光带 洞口
下载PDF
桂林岩溶试验场植物多样性恢复及其水、气效应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强 孙海龙 +3 位作者 何师意 姜光辉 吴孔运 汪劲良 《热带地理》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岩溶区生态恢复是当前我国重视的焦点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桂林岩溶试验场 3个代表性样点的种属组成、区系地理成分、植物生活型谱,结果发现,经过近 20年的生态恢复,试验场植物多样性迅速增加,生境获得改善。试验场 1号洼地土壤... 岩溶区生态恢复是当前我国重视的焦点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桂林岩溶试验场 3个代表性样点的种属组成、区系地理成分、植物生活型谱,结果发现,经过近 20年的生态恢复,试验场植物多样性迅速增加,生境获得改善。试验场 1号洼地土壤CO2 浓度年季变化以及S31号泉的水化学指标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桂林岩溶试验场 石漠化治理
下载PDF
广西桂林大岩洞岩溶洞穴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英辉 祁士华 +6 位作者 李杰 刑新丽 舒菲菲 王向琴 王珺 刘华峰 张俊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70-1475,共6页
首次对桂林岩溶区洞穴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洞穴土壤受到了有机氯农药的轻度污染,其中大气传输对有机氯农药的贡献起主导作用。在17种有机氯农药中,以DDTs、HCHs和氯丹污染为主。在洞穴内部OCP总量为1.19~1... 首次对桂林岩溶区洞穴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洞穴土壤受到了有机氯农药的轻度污染,其中大气传输对有机氯农药的贡献起主导作用。在17种有机氯农药中,以DDTs、HCHs和氯丹污染为主。在洞穴内部OCP总量为1.19~11.18 ng/g,远低于洞外土壤中的含量(11.41~23.62 ng/g)。在洞内土壤中,HCHs含量高于DDTs,在HCH四种同分异构体中,β-HCH占HCHs的比例远高于其他3种同分异构体。除β-HCH外,其他3种同分异构体的含量分布均匀,可能是由洞穴环境稳定、气候分带等因素造成的。在洞外土壤中,异构体百分比和示踪标志物比值表明周围可能有林丹扣三氯杀螨醇的新近输入。研究区六六六和滴滴涕主要来源于历史上使用的农药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桂林地区 岩溶洞穴 土壤 有机氯农药 分布特征 降解
下载PDF
桂林喀斯特石山苔藓植物生态分布初探 被引量:18
13
作者 黄雅丹 谢强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9-305,共7页
通过以桂林喀斯特石山地区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取样调查,选择植被比较完整的样地进行典型样点取样,共选取样地15处,样点34个,采集鉴定苔藓植物40种,分属19科32属,其中苔类8科8属8种,藓类11科24属32种。以山顶、山腰、山脚和土生、石... 通过以桂林喀斯特石山地区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取样调查,选择植被比较完整的样地进行典型样点取样,共选取样地15处,样点34个,采集鉴定苔藓植物40种,分属19科32属,其中苔类8科8属8种,藓类11科24属32种。以山顶、山腰、山脚和土生、石生、树生以及干湿状态环境因子组合共划分出18种不同的样点环境类型,应用数学生态学等级分划分类方法的组分析技术,以苔藓植物种在某一样点环境中存在与否的二元数据进行样点类型分划和确定临界种;并通过样点共有种或相异种的分析,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等级分划分类法组分析技术进行桂林喀斯特石山地区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的研究是可行且有效的;(2)桂林喀斯特石山地区的苔藓植物分布与湿度状态关系最为密切;(3)桂林喀斯特石山地区苔藓植物与环境最佳适应可依次以小凤尾藓(Fissidensbryoides[L.]Hedw.)、尖叶提灯藓(Mniumcuspi-datumHedw.)和灰羽藓(ThuidiumglaucinumMitt)作为分划特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山 苔藓植物 生态分布
下载PDF
会仙湿地中心区枯水期上覆水磷酸酶活性水平分布 被引量:8
14
作者 陆祖军 侯美珍 梁士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1,共6页
将会仙喀斯特湿地中心区划分成7个小区,于2009—2010年枯水期的早、中、晚期4次采集0.5 m深水样(每小区采样点10~15个),分析上覆水部分水化指标和磷酸酶特性。参考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会仙喀斯特湿地上覆水处于Ⅳ~Ⅴ级营养化状... 将会仙喀斯特湿地中心区划分成7个小区,于2009—2010年枯水期的早、中、晚期4次采集0.5 m深水样(每小区采样点10~15个),分析上覆水部分水化指标和磷酸酶特性。参考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会仙喀斯特湿地上覆水处于Ⅳ~Ⅴ级营养化状态。湿地的Ⅲ、Ⅳ小区水面积最大,两区植物组成对磷均有较好的吸附、吸收和沉淀作用,但Ⅲ小区水体磷酸酶活性远高于Ⅳ小区,说明Ⅲ小区植物组成不利于抑制内源磷的释放,因此建议湿地水生植被重建时参考Ⅳ小区的(边岸区)华克拉莎-(深水区)密齿苦草/黑藻/马来眼子菜植物种类构成模式进行。枯水期早、中期湿地上覆水磷酸酶活性与上覆水活性反应磷浓度成反比例关系,说明研究期内湿地磷酸酶活性可作为水体富营养发展趋势的预警信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 上覆水 磷酸酶活性
下载PDF
桂林岩溶石山主要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及分配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姜明 梁士楚 +1 位作者 梁月明 潘复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98,共4页
以桂林岩溶石山主要灌丛类型:紫凌木灌丛Decaspermum esquirolii Shrub、木灌丛Loropetalumchinense Shrub、龙须藤灌丛Bauhinia championii Shrub、小果蔷薇灌丛Rosa cymosa Shrub、红背山麻杆灌丛Alchornea trewioides Shrub为研究... 以桂林岩溶石山主要灌丛类型:紫凌木灌丛Decaspermum esquirolii Shrub、木灌丛Loropetalumchinense Shrub、龙须藤灌丛Bauhinia championii Shrub、小果蔷薇灌丛Rosa cymosa Shrub、红背山麻杆灌丛Alchornea trewioides Shrub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学调查法研究这5种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5种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大小顺序为:紫凌木灌丛>小果蔷薇灌丛>龙须藤灌丛>木灌丛>红背山麻杆灌丛,生物量分别为:29.48 t/hm2,18.76 t/hm2,15.18 t/hm2,9.78 t/hm2,7.54 t/hm2。5种灌丛群落地上生物量平均为16.15 t/hm2,不同层次生物量大小顺序为:灌木层>枯枝落叶层>草本层,各自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81.67%、11.89%和6.44%。对于5种灌丛类型建群种生物量所占各自灌丛灌木层生物量的比例而言,其大小顺序为:红背山麻杆>木>小果蔷薇>龙须藤>紫凌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灌丛群落 岩溶石山 桂林
下载PDF
桂林岩溶区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红波 于奭 +2 位作者 何师意 刘齐 李幼玲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89-295,共7页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对处于岩溶区的桂林市降水进行了连续采样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桂林市区降水的pH平均值为4.83,降水的电导率平均值为65μS/cm,SO24-、NO3-和Ca2+、NH4+分别是最主要的阴阳离子。(2)桂林市降水各主要离...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对处于岩溶区的桂林市降水进行了连续采样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桂林市区降水的pH平均值为4.83,降水的电导率平均值为65μS/cm,SO24-、NO3-和Ca2+、NH4+分别是最主要的阴阳离子。(2)桂林市降水各主要离子含量、降雨量和电导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其中Ca2+、Mg2+含量在夏、冬季较高,春、秋季较低。(3)降雨量和TDS呈现出良好的负相关关系,SO24-和NO3-以及Ca2+和Mg2+之间则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4)2009—2010年与1994—1995年相比,降水中的离子含量增加了1.16倍,降水的pH值有所增高,但仍在酸雨范围之内。在桂林酸雨形成中,降水的NO3-贡献明显增强。(5)通过2012年3月1—6日连续6天的降水监测,发现pH、降雨量和电导率三者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化学特征 酸雨 岩溶 桂林
下载PDF
桂林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浅层岩溶地下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贾亚男 袁道先 何多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7-171,共5页
桂林东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岩溶地下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研究区这一时段土地资料图像、历史水文资料的收集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实地考察,以及现在水质状况的监测和化验,对桂林东区土地利用与地下水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 桂林东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岩溶地下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研究区这一时段土地资料图像、历史水文资料的收集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实地考察,以及现在水质状况的监测和化验,对桂林东区土地利用与地下水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水质监测和实验的结果显示:近20年,桂林东区地下水水质持续恶化,同时这一地区岩溶水化学含量的高值分布区与土地利用的高强度分布中心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由此,我们认为桂林东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是岩溶地下水水质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对保护岩溶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桂林东区 岩溶水质
下载PDF
桂林岩溶洼地生态系统中大气CO_2动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27
18
作者 曹建华 潘根兴 +2 位作者 袁道先 何师意 林玉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对桂林岩溶试验场岩溶洼地生态系统中大气CO_2动态的昼夜观测结果说明,岩溶洼地对大气CO_2具有一定的调蓄作用,并促进岩溶发育;植被的光合呼吸作用是制约大气CO_2日动态直接的因素,而土壤CO_2向大气的排放居次要地位。CO_2是岩溶作用重... 对桂林岩溶试验场岩溶洼地生态系统中大气CO_2动态的昼夜观测结果说明,岩溶洼地对大气CO_2具有一定的调蓄作用,并促进岩溶发育;植被的光合呼吸作用是制约大气CO_2日动态直接的因素,而土壤CO_2向大气的排放居次要地位。CO_2是岩溶作用重要的驱动力,也是全球变化研究中关注的焦点。碳酸盐岩溶蚀回收大气CO_2的关键是近地面CO_2和水的动态。本文有助于从CO_2动态变化的角度阐明碳酸盐岩溶蚀回收大气CO_2的机理,将为岩溶动力系统和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洼地 岩溶作用 大气 二氧化碳 生态系统
下载PDF
桂林岩溶试验场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强 孙海龙 +1 位作者 何师意 姜光辉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岩溶区生态恢复和重建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自然更新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变化对岩溶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指导性意义.以桂林岩溶试验场为研究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垭口、1号洼地和砂页岩区3个样点(样方为20m×2... 岩溶区生态恢复和重建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自然更新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变化对岩溶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指导性意义.以桂林岩溶试验场为研究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垭口、1号洼地和砂页岩区3个样点(样方为20m×20m)进行种属组成、植物生活型谱和植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丫吉村岩溶试验场经过近20年的自然恢复,其植物多样性增加,生境获得改善,整个区域的群落向着更加稳定的阶段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恢复 植物多样性 桂林岩溶试验场
下载PDF
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群落土壤种子库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峰 梁士楚 +2 位作者 王丽君 张忠华 胡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1-1515,共5页
采用萌发法对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垂直分布和多样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阴香群落土壤种子库中共有种子植物54种,隶属45属34科,其中乔木15种,灌木14种,草本13种,攀援植物12种;种子库的平均密度为152粒.m-2;在... 采用萌发法对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垂直分布和多样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阴香群落土壤种子库中共有种子植物54种,隶属45属34科,其中乔木15种,灌木14种,草本13种,攀援植物12种;种子库的平均密度为152粒.m-2;在0~15cm土层内,种子库密度垂直分布呈现上层(0~5cm)>中层(5~10cm)>下层(10~15cm),层间储量的差异明显;土壤种子库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4.55、3.76和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香群落 土壤种子库 岩溶石山 桂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